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当前网站将于今年底关闭,点击跳转至新版网站,http://gpzx.mwr.cn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新疆昌吉州五项措施促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
  新疆昌吉州水利管理总站     丁娟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8/7/20    

新疆昌吉州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封闭盆地型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农业是昌吉州的经济命脉,也是昌吉州的用水大户。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和技术手段落后,多数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在50%以下,低效率用水进一步加剧了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也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的调整。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用水短缺的现状,昌吉州水利局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线,依托农村、服务农村,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新的治水方针,认真贯彻州党委提出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一方面加快工程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加强灌区灌溉管理体制改革,农业节水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年来,昌吉州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农业发展工作,始终把“发展节水灌溉,建设节水型农业”作为确保全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常抓不懈。2007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州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州党委制定下发了《昌吉州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实施意见》(昌州党发[2007]6号),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全州投资3.574亿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万亩的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目标,与县市签订了责任状,并将其作为对县市年度综合目标管理和自治州水利建设“天山杯”竞赛的主要内容予以考核。州县人民政府分别制定了高效节水农业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逐级明确了责任人,分解落实了责任和工作任务,加大了落实力度,保证了节水农业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效益。

二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州县水利部门市先后制订了“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节水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指导全州节水农业发展,保证了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全州节水农业发展工作从技术、政策和管理三个层面整体推进,强调政策是保障、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三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具体工作中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分区重点,形成了东三县设施农业和小麦、甜菜发展喷灌、低压管道输水灌和膜下微孔软管灌,西四县棉花、葡萄、番茄等经济作物发展微灌、滴灌的节水农业发展格局。2007年,全州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01万亩。

三是创新机制,投资拉动。州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多方面筹集资金,积极拓宽节水农业投资渠道,调动农民投资节水农业的积极性,已经形成了“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农民自筹”的多层次、多渠道投资机制。2007年,各县市纷纷出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安排了预算内财政资金,并制定了详细的补助标准。一年来,全州完成高效节水农业投资13607万元,其中国家、自治区2702万元,州财政700万元,县市财政2298万元,拉动农牧民投资7907万元,平均1元州级财政投入拉动县市财政投入3.3元,农民投入11.3元。2008年,我州继续加大节水农业发展力度,州级财政安排节水农业补助资金700万元。

四是精心组织,严格监督。在项目组织方面,州县水利部门以水利建设“天山杯”竞赛为组织形式,抓住国家大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的机遇,整合高新节水示范、农业综合开发、日本协力基金、棉田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大了对喷灌、滴灌、膜下灌等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对节水项目的布点、选材、种植结构、技术指标等各方面实施技术指导和把关,统一组织验收,努力做到立项、建设、验收步步为营。截止目前,全州共争取各类节水项目30余项,争取国家、自治区投资11021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全州节水农业的发展。在施工方面,各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管理办法,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施工,签订施工合同,规范操作,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保证了施工质量。在资金管理方面,做到了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一些地方还通过材料、工程建设招投标,配套资金以奖代补等形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是加强管理,突出效益。灌区灌溉管理是农业节水的关键。2007年,昌吉州实行了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对超定额用水部分实行累进加价,通过价格杠杆和经济手段,推动全民节水自觉意识,全州河灌区灌溉定额由2006年的448m3减少到428m3。各县市按照“建一处、成一处、用一处”的原则,积极推行水管单位加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灌区管理模式,普遍建立了管护责任制,明晰了产权,建立了良性运行的机制,确保了节水项目发挥效益。截止2007年底,全州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459个,调动了农民科学管水用水的积极性,不仅节约了用水,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2007年,全州农业生产年节水20690万m3,人均增收237.87元,节本增效16651万元,节水效益达1411万元。在国民经济各业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量实现了负增长,在连年干旱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稳定。节水农业的实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创造了条件。2008年,预计全州可新增农业节水7024万m3,人均增收81.029元,节本增效5672万元,节水效益481.6万元。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