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司局领导 > 正文
王晓东:在水利部科技委全会上作四川地震灾区应急供水保障发言
2008年7月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前方供水保障组组长     王晓东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8/8/5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供水保障组在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前方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从5月16日进入四川,到6月17日全部撤离,历时32天,围绕四川灾区城乡供水保障和灌区抢险,开展了大量艰苦的工作,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由于陈晓军同志要专门汇报城市供水的情况,在这里,我侧重于农村供水和灌区抢险简要汇报三个问题:

一、基本情况

四川是天府之国,川西平原物华天宝,川西北山区风景峻秀。这次地震重灾的龙门山脉,震前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经过十余年供水工程的建设,靠着近1000毫米的年降雨量,农村的供水和农民群众的饮水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西部地区的供水事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给灾区群众带来了灭顶之灾。

据统计,四川地震灾区979万群众饮水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县城以上受影响人口404万,乡村受严重影响的人口达到575万;作为乡村供水水源的水库,相当一部分因严重出险而腾空运行,一部分浅井水质变化不定;乡村集中供水的水厂,水塔、水池普遍震塌、震裂,设施、厂房破坏严重;最突出的是供水管网,可以说基本被摧毁。乡村供水工程中,有3.4万处工程遭到不同程度损毁,有4346处集中供水工程完全报废,特别是管网损毁达到2.93万公里。

对于灌区,四川全省震损灌溉渠道2.8万公里,受损渠系建筑物2.5万处、取水枢纽1217处,影响灌溉面积1100余万亩。其中都江堰、武引灌区等9个灌区是重灾区,直接导致859.5万亩灌溉面积受到较大影响。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大灾之后,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做好供水保障和灌区抢险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一是一时难以查明灾情。由于交通阻断、通讯瘫痪、队伍严重不齐,在地震发生的最初时期,我们对重灾区的供水设施、水源水质状况不甚了解,心急如焚。

二是居住分散、多次建设、时间紧迫。四川约有70%的农民分散居住在山区,天各一方,情况迥异;部分重灾区的供水设施几乎要建三遍;然而灾区群众一刻也不能离开水。

三是水质存在很多难以掌控的因素。地震除了对浅井的水质直接带来明显变化以外,被埋、被淹的遇难者和牲畜家禽、汽车等,还有天气条件变化因素等都难以尽在掌控之中。

四是市县,特别是县及县以下水利机构的能力遭到重创。如北川县水利局有25位职工遇难,绝大多数职工家庭都有伤亡,所有办公设备被毁,办公楼报废。同时,需要直接发挥作用的重灾区乡镇水利员,原来工作条件就差,这次他们中多数同志自己就是急需救助的受灾群众。

保障供水安全是维护受灾群众健康生命、稳定灾区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责,中央对此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一定要让灾区人民喝上干净水。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水利组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保障供水安全。

部党组要求我们:5月31日以前基本完成应急供水任务,6月10日前要全面解决应急供水问题。

应该说供水保障组承担着神圣而又十分艰巨的使命。

二、工作情况

1、制定技术路线

在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前方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前、后方的供水保障组密切磋商,努求寻求覆盖575万受灾群众供水保障基本途径,最后确定了六条。

第一,严密监测水质变化;

第二,延伸城市供水网覆盖城镇周边的临时安置点;

第三,抢修受损较轻的供水工程,尽可能地恢复部分供水能力;

第四,对一时难以恢复的供水工程,利用原水源或另辟水源,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处理,实施应急供水;

第五,对原分散供水的农户,广泛发放消毒药片,强调煮沸后饮用;

第六,对暂无水源和工程供水条件的,采用交通工具送水。

2、建立部省联合指挥机制。

按照指挥部的安排,水资源司、农水司和水科院、灌排中心的人员进驻四川,与四川水利厅、农水局、水文局、省水科院的人员共同组建前方供水保障组。

实行十六字工作机制,即“合署办公、共同会商、集体决策、地方落实”。

设立双组长,由农水司主要负责人和省水利厅分管领导同时担任组长;

建立分工负责制度、每日会商制度、联席会议制度;

3、强化市县乡政府组织的责任,并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

第一,由省指挥部下文明确重灾县分管县长和乡长为供水保障直接责任人,并在《四川日报》和相关网站予以公告。

第二,派工作组深入每一个重灾县直接发动,布置具体工作任务,并听取县里对救灾物质和人力支持的需求。

第三,跟踪救灾的全过程,即时发现的问题,随时以明传电报的形式提出要求。如发现应急工程建设不规范,甚至有点五花八门,及时下发《关于加强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排水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制定《抗震救灾灾民安置点应急集中供水技术方案》、《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典型供水工程设计参考图》等。

第四,建立手机短信群呼系统,力求在第一时间传递救灾要求。

4、组织应急力量在最薄弱的地方和环节全力帮助工作

第一,直接掌控五支水质监测力量,严密监测水质变化情况。我们调集了长委、黄委、淮委、海委四台水质监测车与四川水文局共同组成一支强有力的水质监测队伍,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做了三个周期的监测计划,检测了2000份水样,获得了2.5万组数据。

第二,组织省外五支工程抢修队伍,在最需要的地区抢修作业。我们调集了上海、武汉、大连、重庆和北京五支供水工程抢修队伍,哪里受灾最重,自身力量最薄弱,他们就在哪里施工。前四支队伍共有130多人携带20多车价值400多万元的材料参与抢修,累计解决了30多万群众的应急供水。

第三,协调部队供水机动力量,满足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我们和成都军区联勤部营房部建立了应急协作机制,他们的所有机动供水力量在地方出现应急需求时,都在第一时间赶到帮助我们应急供水。在唐家山堰塞湖除险紧急转移20多万人,一些临时安置点出现供水问题时,当即出动四台供水车为我们解难。

第四,安排技术专家分区域巡回指导。供水技术力量缺乏,是四川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全国范围,特别是四川非重灾区调集技术力量分片驻扎重灾区,共派出35批200多人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最前沿进行技术指导。

5、努力协调中央救灾资金、积极调度社会救灾物资

到我们离开时,配合部规划计划司落实中央应急供水资金2.6亿元,其中四川2.2亿,我们还从今年灌区改造资金中给四川增拨了4000万。

组织国内外企业向四川灾区捐赠了价值1700多万元400多台套一体化净水设备、小型发电机等救灾物资,紧急组织企业生产、调运灾区最为紧缺的小型水处理设备370多台套。

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大家努力地工作,供水保障组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1、5月31日基本完成了应急供水任务,575万群众中有191万靠修复供水设施解决饮水困难,有220万群众靠修建临时供水设施解决饮水困难;有153万群众靠发放消毒药片依托分散水源解决饮水困难;有11万群众靠交通工具解决饮水困难。在6月10日,依靠交通工具送水的群众减少到了不足1万人。

2、没有发生因水质污染而产生的群体性疾病,没有发现漏测或误测重要水质变化的事故。

3、于5月31日实现全省灌溉设施全面恢复通水,为四川省在地震发生后迅速进入生产自救提供保障。截至6月9日,四川全省19个市州(不含甘孜、阿坝)已栽插水稻2742.1万亩,占计划栽插水稻2974万亩的92.2%。

4、顺利实现部省联合指挥向省自主决策平稳过渡。

三、技术问题

在四川灾区实施供水保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明显的技术问题,如:

1、建设供水设施时普遍没有充分考虑避免可能发生灾害的相关要求。

虽然川西地区是地震活跃带,在供水工程中由于在管材选择方面上采用球墨铸铁管多,蓄水池结构上采用砖混结构多,建筑形式上还使用了较多的水塔等,整个工程由于资金所限,设计标准也较低,所以在地震灾害发生时产生的破坏较大。

要是采用UPVC或PE等接口少、韧性强的塑料管道;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将主体部分埋于地下;改高位水塔供水为稳压变频泵供水,供水工程抗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会大大增强。

2、缺少供水设施的应急抢修技术规范。

目前《村镇供水工程技术标准》中没有应对突发性灾害的相关内容。工程技术人员在抗震救灾的临时供水设计中没有方便参考依据,在人均用水定额选取、应急供水系统水处理工艺措施的选择、主要材料设备采购以及输配水系统的布局等方面有些无所适从。我们应该抓紧组织力量制订《供水设施应急抢修技术规范》,以填补空白。

3、基层水质监测非常关键,但又尤为缺乏。

地震之后,一些车辆倾覆河道,排污水渠道、垃圾站、垃圾处理场、化粪池等因地震出现损毁造成渗漏,动物尸体腐烂、消毒剂残余随雨水进入河道、渗入地下,地震引起部分泉水干涸、井水变色或铁锰超标,都对供水水源造成威胁,迫切需要加强水质监测,但基层水利部门和供水单位基本没有水质检验能力。

四川在供水应急资金中集中采购了300多万元水质监测设备武装省市水文队伍。

还有一些政策不适应应急救灾。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在四川抗震救灾是我们难得的一笔人生财富,也使我们工作中的技术措施受到了检验。我们将在四川的灾后重建中,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特别是依靠科技的力量,努力战胜一切困难,把灾区的供水建设得更好,为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