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司局领导 > 正文
在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高级论坛上的发言
王晓东:肩负历史责任 凝聚各方力量 又好又快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008年10月7日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     王晓东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8/10/9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对大家百忙中参加农村饮水安全高级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同志们长期以来对农村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核心,人民生命健康则是核心中的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大力气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是当代水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总结交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讨对策措施,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借此机会,我就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进一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重视、地方主动、部门配合、群众欢迎,凝聚着党心、民心。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三个代表”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安全饮用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由于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有不少地方饮水困难或饮水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政组织、广大群众进行了不懈努力。

——到199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50年时,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300多万处,累计解决了2.16亿人的饮水困难。

——从2000年开始,国家加大饮水解困工作力度。2001-2005五年时间,我国共投入资金22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17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06亿元,解决了6700万人的饮水问题。

——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国解决1.6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2006、2007、2008三年国家已安排中央投资188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95亿元,可解决92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饮用水氟砷超标2421万人,饮用苦咸水1314万人,血吸虫病区618万人,其他水质问题及缺水等4942万人。

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不少地方供水工程通水时,农民像过年一样,敲锣打鼓放鞭炮。藏区群众为水龙头系上洁白的哈达,身着盛装,围着水龙头载歌载舞。“饮水思源,不忘党恩”、“为民送甘泉,恩德大如天”,表达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直接惠及农民群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饮水问题的解决,使农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据调查,吃上洁净水后,可使肠道传染病等发病率降低47%。有的地方在建设饮水工程的同时,增加了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全方位地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降低了与卫生条件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健康水平提高了,相应减少了医药费支出。据调查评估,项目区户均年节省医药费支出207元。

第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饮水困难问题,缩短了取水时间,减轻了农民找水、担水、买水负担,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据调查,通过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全国户均年节省53个取水工日,其中,42%用于外出务工,有86%的农户增加了收入。饮水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综合利用饮水解困工程,发展庭院经济、养殖业和加工业,走“井、池、园相配套,种、养、加、运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

第三,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有了饮水工程,农民有适量的水洗衣服,厨房、厕所、浴室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从而带动了与水有关的生活习惯的改变。许多农户用上了洗衣机、淋浴电器等,出现了灶台清洁、浴室整洁、厕所干净、庭院绿荫的新景象。据调查,自来水到户的地方,46%的农户购置了洗衣机,90%以上的农户生活用水量增加。此外,结合修建畜圈、垃圾池、沼气池;整修乡村道路、排水沟;房前屋后植树种草养花等,形成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我国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作能够取得显著成就,靠的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奋斗。在长期的解决饮水困难与饮水安全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是政府主导,农民参与。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把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卫生部编制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并由国务院批准实施。多数省(区、市)都把饮水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实行目标管理。19个省(区、市)政府与市、县政府逐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近一半的省(区、市)提出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各地都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其中70%的省级规划和80%的县级规划由政府批准实施。2000到2008年9年间,全国投入资金61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11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307亿元。为了尽快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各级领导干部都为之倾心尽力,积极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做好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作。各地在实施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中,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工程材料设备的购置,工程建设用工及管道入户部分的投入主要通过引导农民投工投劳,由农民自己来完成。这部分投入约占工程总投入的15%~20%。

二是与时俱进,突出重点。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五”期间,我国农村饮水工作主要以解决饮水困难为主。20世纪50~80年代,结合蓄、引、提等灌溉工程建设,以及采取以工代赈、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90年代,把解决饮水困难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0年开始,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到2004年底,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了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十一五”期间全国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重点解决饮用水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微生物病害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到“十一五”末,现已查明的中重度氟病区村、砷病区村、血吸虫疫区、以及其他涉水重病区村的饮水问题将全部得到解决。

三是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各地根据水源、用水需求、地形、居民点分布等条件,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离城镇较近地区延伸供水管网;离城镇较远、人口稠密地区,兴建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居民点分散、水源规模较小的地区,兴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或分散供水工程;难以找到良好水源的地区,采取特殊水处理措施分质供水。在实践中还积极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探索总结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建设和管理方式,比如规划建卡、社会公示、资金报账、集中采购、分片监理、受益农户跟班监督、明确管理责任、合理确定水价等,有效地解决了面广量大的小型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效益。这些成功经验,对如何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好面广量大的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是舆论引导,社会动员。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水利报等新闻媒体多次主动进行采访,专题进行报道。政府有关部门对口支援,许多社会团体、企业家、艺术家慷慨解囊。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了“母亲水窖”专项基金,多次举办“情系西部·共享母爱”大型义演晚会,募集了上亿元资金,修建了10万多眼水窖,1200多处集中供水工程,使西部地区100多万群众摆脱了严重缺水的局面。

二、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群众有愿望,政府有决心,是大势所趋。但要切实做到又好又快,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应该说,我国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方面进展很快,成效显著。但是,我们的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差距。目前,全国还有大约2.3亿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中央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步伐,饮水不安全的农村居民,也迫切期待早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决如此多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其工作的艰巨性、责任的严肃性不言而喻。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力求把可能出现的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些,把各项部署和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些,努力争取工作上的主动。

在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力求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的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中央、地方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国务院已经明确,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中央给予指导和投资支持。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者和推动者,应发挥好主导作用,真正把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农民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直接受益者, 应有效地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事业中。政府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应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第二,正确处理好与快之间的关系。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强调要围绕“加快”做文章,这个“快”一定是又好又快中的“快”,必须是做“好”基础上的“快”。要做到又好又快,一要有人,二要有钱,三要有科学的管理。我们讲,为了加快步伐,可以简化审批程序。但是,对于水源论证和设计审查等关键环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前提。

第三,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目的是要让工程能够良性运行,使农民能够长期得到实惠。要实现这一目标,建设好工程是基础,管理好工程是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建管并重,在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工程管理责任,确保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

第四,正确处理供水与排水之间的关系。随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都会有明显增加,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农村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问题,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染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就会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同时,带来新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下一步,在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时,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考虑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当前,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我们还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对于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一些地方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没有真正把这项首要任务落实到行动上。当前,应加大力度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并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尽快完善工作机构,充实人员,切实做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由县级政府组织实施。应尽快建立县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主要责任人,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县级工作机制。

二是要根据中央的要求调整好规划和计划。根据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需要,合理调整规划和年度计划任务,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足额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在加大中央投资力度的同时,督促地方落实建设资金。各地区应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好各类项目建设,优先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地方财政资金。对确有困难的部分市、县,省级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论证,充分考虑水源保护工程、水处理设备、水质检验、配套管网以及工程抗震、抗低温冰冻等必须的投资。不能再出现资金还没有完全落实就开工建设,建了水源工程,没钱建配套设施,水质不达标或取水不方便,群众不愿用,工程闲置,效益不佳等问题。

三是要解决好技术、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今后几年,平均每年要新建5万多处集中供水工程,30多万处分散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任务重、难度大。建设任务相当于“十五”期间的3倍多,工程勘测设计、监督检查等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任务也相当繁重。要加强办事机构,落实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经费。要加大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力度。工程项目实施前,一定要先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严格培训,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全面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是要解决好前期工作经费等政策性问题。目前,落实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经费方面还是个薄弱环节,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为了适应大规模开展工程建设的需要,地方各级政府都应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在足额落实地方建设投资的同时,还要安排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技术审查、专题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检查评估、水质检测和监测等项目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地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工程建设用地、运行用电、税费征收等方面相关优惠政策,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成本。

五是要进一步强化检查监督机制。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对于中央政府补助地方的点多、面广、量大、单项资金少的项目,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行业管理部门确定投资目标、原则和标准等并加强监督检查,具体项目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这种变化加重了地方的责任。目前,一些省(区、市)也开始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到地市,有的下放到了县。下放审批权,有利于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建设步伐。但是,为了保证投资效果,在下放审批权、简化审批程序的同时,应强化检查监督,重点检查项目单位是否执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工程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确定的投资目标、原则和标准,地方承诺的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资金管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以及工程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六是要尽快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量大、面广、额小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是必由之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我们的工作明显滞后,远远没有跟上农村饮水安全事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达到水利部领导提出的要求。各级农村水利部门负责同志,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把信息系统当作重要的管理工具,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底前建成并开始运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在今后的几年间,我国还要解决2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任务十分艰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是我国政府和我国人民的理念和行动。我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各部门的密切合作,有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让人人都享有安全饮用水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共同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