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当前网站将于今年底关闭,点击跳转至新版网站,http://gpzx.mwr.cn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新疆玛纳斯县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技术主要做法及产生效益
  新疆玛纳斯县玛纳斯河水利管理处     李永强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8/10/14    

玛纳斯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总灌溉面积98.5万亩,灌溉用水量4.5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95%。随着玛纳斯县城市化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逐步加剧,供给农业的水资源总量逐年下降,水资源短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制约玛纳斯县农业发展的瓶颈,为进一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障玛纳斯县农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势在必行,其主要做法为: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节水农业发展规划

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分工负责。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玛纳斯县高效节水农业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高效节水灌溉相关工作,配合、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对节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制定出台《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意见》、《玛纳斯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实施意见和实施高效节水农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方案》。2007年上半年玛纳斯县实施完成节水滴灌工程5.7566万亩,其中:加压滴灌面积2.5017万亩,膜下软管灌(小白龙)面积3.2549万亩。2008年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385万亩。

为使节水农业得到稳步发展,避免因盲目建设造成的浪费和重复,按照昌吉州水利局和玛纳斯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在研究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因地制宜地从全局的角度进行部署,同时专门成立了以县水利局牵头,发改、水利、财政、农业等部门专家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到乡镇进行调研,了解农民群众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初步高效节水规划,计划从2007年到2010年,投资23446万元,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使棉花单产亩均增加15-20%,增加籽棉近60公斤,按现行平均单价5元/公斤计算亩增收300元,50万亩将实现年增加产值1.5亿元。除去每亩铺设毛管费用120元后,亩均增收180元,获取利润0.9亿元,按玛纳斯县9万农村人口计算,人均获取收入增加1000元。节水滴灌工程使用寿命按10年计算,每亩增收将达3000元,50万亩将增加产值15亿元,除去运行成本费用6亿元后,获取利润达9亿元,按现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获取收入10000元。同时,实施50万亩节水工程后,亩均将实现节约水量120立方米,与大水漫灌、串灌相比年节水总量将达6648万立方米。

二、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

为使推广高效节水农业顺利进行,玛纳斯县不断加大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通过采取广播、电视及宣传单和到兵团等地考察的形式,大力宣传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推广节水灌溉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每年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举办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培训班2期,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和公司、协会的作用,及时把各种先进、实用、最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传授给农民群众,县水利局充分利用每年的“科技之冬”活动,聘请自治区水科院、天业集团及本县的节水公司,深入到乡镇、村组,对规划设计、施工组织、设备供应、运行管理的全程进行了现场培训,确保了工程施工、运营管理和技术服务实现全程统一。

三、全民参与,采取多渠道融资增加节水灌溉资金投入

为使节水农业深入推广,玛纳斯县始终坚持以国家项目资金、县财政“以奖带补”专项资金为引导,鼓励和支持种田大户、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用水者协会融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008年,全县共投入资金8992.4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58.02万元,县财政补助及农民融资7434.4万元,完成节水灌溉面积20.385万亩,其中:加压滴灌15.75万亩,膜下自压软管微孔灌4.635万亩;在已实施的15.75万亩加压滴灌中,以项目带动实施面积3.3772万亩,农协会组织农民自筹资金实施面积8.0728万亩,种田大户实施面积4.3万亩。

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筹资模式主要为:①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实施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节水示范项目共争取到国家资金1558.02万元,实施完成了3.3772万亩;②总结社会办水利、股份合作制办水利和民办水利的新经验,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2008年玛纳斯县通过合作社及各协会组织农户自筹资金4513.2万元,实施加压滴灌面积8.0728万亩,其中:凉州户镇东凉州户村村民组织成立的万合棉花合作社实施高效节水面积0.0497万亩,兰州湾镇头阜梁村农民组织成立的高产攻关示范田协会实施高效节水面积0.378万亩,各农民用水协会组织农户实施加压滴灌面积7.6451万亩;投资556.2万元,新建膜下软管灌4.635万亩;③ 通过引进种田大户,对村集体及分散在农户手里的土地进行租赁承包,投入资金2365万元,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3万亩。此种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集约化管理,解放了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庭院经济及三产的发展,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农户还可对该大户进行收费劳动。④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利用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推动作用,年初县人民政府以玛政办发[2008]44号文件,下达了任务计划,明确了农户自筹资金实施加压滴灌补助标准。对于2008年实施并发挥效益的高效节水农业面积,县高效节水滴灌领导小组将组织农业、财政、发改、水利等部门在6月底进行初步验收,并予以兑现县级补助。通过多种筹措资金模式组合,不断推进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使玛纳斯县高效节水农业走上了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轨道。

四、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

随着节水农业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为使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县高效节水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玛纳斯县高效节水农业建设与管理办法》。首先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承包制”,确保工程质量,使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其次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三是明晰了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灌区协会和农民用水协会等方式,鼓励用水户参与灌区的经营和管理,今年我县实施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部采取了统一承包管理模式,即一个首部一组人马,根据不同面积配备不同人数,一般以一个首部4-8人不等,费用统一收取。采取这种统一管理模式后,不但节省了劳力,实现了劳动力转移,而且实现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确保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所用物资产品质量和工程建设质量,县领导带领质监、农业、农资、水利等相关部门对县内生产节水灌溉设备的厂家及施工单位进行了产品质量抽查和施工施工检查,仅2008年春季就达3次以上。同时,县高效节水工作领导小组以玛高节水字〔2008〕3号文件,对于高效节水工程的施工材料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进一步掌握了工程建设材料来源,对使用质量不合格产品的施工单位进行了清理,从而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

五、实施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强制性指标体系,对超定额用水实行加价收费等管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不仅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提高了田间节水灌溉效益,而且促进了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加快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六、产生效益

根据玛纳斯县发改委、水利、财政、农业等部门对全县7个乡(镇)、44个村(组)实施的加压滴灌及膜下软管灌(小白龙)专题调研,实施节水灌溉的棉花地块与现行常规灌溉地块相比较,有很多优势:

1、节水。全生育期滴水11-15次,滴肥料20公斤/亩,灌水定额为260方/亩-320方/亩,节水100—140方/亩,亩均节水达20-30%,节约水费 8-11元,全县年节水1200万立方米。

2、减少病虫害。此种灌溉方式切断了红蜘蛛通过水的流动传播途径,有效降低了红蜘蛛的发病率。

3、节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棉花生长。由于滴灌将肥料直接渗到棉花根部,便于棉花吸收、生长,杜绝了水肥流失,因此提高了肥料有效利用率,经测算每亩比常规灌可节省化肥用量5公斤。

4、促进棉花生长。该项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促进了棉花有氧呼吸;增加了灌溉频率,始终使棉田保持合理的生长湿度,导致棉花棉蕾棉玲脱落。

5、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增产。采取滴灌与常规灌的棉田对比,平均亩增产籽棉达15-20%,增产量达50公斤。按今年棉花平均每公斤收购价5.8元计算,平均每亩增加收入300元。除去所增加成本外,每亩净增收入200元。

6、实现了劳动力转移。由于该项技术的使用免去了人工浇水、除草、施肥等人工,每亩节省人工费用4.5元。同时节省了农民的田间劳动强度,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增收。经计算,2008年仅此一项就实现劳动力转移3000余人次。

7、实现了连片种植,不但有利于大型农机作业,而且对实现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生产及土地扭转打下了基础。因此,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玛纳斯县必须发展节水设施农业。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