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东省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山东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发展之路,即规模化发展之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相互学习和借鉴。
一、规模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山东省把工程规模问题提到关系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来对待,规定,平原区单个供水工程1.5万人,山丘区单个供水工程1万人就可以算是规模供水工程了。规模供水工程以优质水源为依托,在水质达标、水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尽量扩大单个工程和单个供水企业的供水规模。
二、规模化发展占据的优势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1、可集约利用优质水源和保护水源。工程规模化后,可采取远距离调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水源保护区,确保水源不受污染;2、是可有效推进市场化运作。只有供水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工程才能有效益,投资者才有进入供水市场的积极性;3、是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则可成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工程进行专业化管理;4、是有效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供水工程达到一定规模后,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供水保证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是可以全方位覆盖。实现“以工补农、以强补弱、以城代乡”,使市场化运作更加可行,更加具有活力;6、是可以提高解决的速度。山东省的实践证明,凡是自来水工程进度快,受益人口增长幅度大的地方都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规模化供水。
三、坚持三少原则
山东省为推动供水规模化发展,对建设单村或达不到规模标准的供水工程,坚持三少原则,即少补助,少参观,少表扬。在这一原则的推动下,打破以城乡为单位的行政区划的限制,城乡统筹,以优质水源为中心进行合理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联片供水。
四、工程规模化主要模式
(一)是依靠大水源,一县一网或几网式。这种模式主要适应于当地无合格水源,需要大水源一次的地方;
(二)是以流域为单元,一个流域一网式,这种模式主要适应于山丘地区,优点是可以利用中小型水库自然落差,实现无动力供水,节约供水成本;
(三)是一乡一网或几乡一网式。这种模式主要适应于地下水比较好的地区。山东省大多数山前平原区或地形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区多是这种模式;
(四)是城乡一体式。即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工程一体化建设。这种模式数量较多,不同地域都;
(五)是多个集中供水工程联网式。这种模式主要适应于单个工程水源工程联网后,可以相互补充,提高供水保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