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认清形势 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水利事业发展
汪恕诚部长:在2002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1月16日
  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9/1/8    

同志们: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经国务院批准,我们召开这次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水利面临的形势,总结2001年的水利工作,表彰先进,研究落实水利“十五”计划和一系列重要水利任务,部署2002年的水利工作。

这里,我首先向在这次会上受到表彰的全国水利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全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1年水利工作成绩显著,为完成水利“十五”计划开了好头

2001年,是“十五” 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盛事多、喜事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水利来说,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中央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全党、全社会对水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达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是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指导下,治水理论和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重要水利规划报告编制完成;三是干旱缺水和水污染问题突出,抗旱节水、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四是西部大开发中水利建设有了一个好的开局,一批标志性工程开工建设并取得明显进展。

(一) 夺取了抗旱防汛的重大胜利

2001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再次遭受严重旱灾,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3846万公顷,成灾2370万公顷,绝收642万公顷,因旱粮食损失548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538亿元。受灾面积仅次于2000年和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位;成灾面积和粮食损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位。农村因旱先后有3300万人和22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黑龙江、吉林、山西、辽宁、四川、内蒙古、山东、湖北等省区旱情较重。城市缺水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局面,北方地区一度有500多座县以上城镇缺水,天津、唐山、大连、长春、烟台、威海等城市供水十分紧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旱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看来今年不少地区旱情严重,值得我们十分重视。我国农业总体上还是靠天吃饭。虽然我们近几年粮食库存有所增加,但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对粮食问题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国务院专门召开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工作会议。温家宝副总理多次深入重灾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国家防总、国家计委、财政部等高度重视,各级水利部门及时组织、指导各地抗旱,精心搞好水利工程和水量调度,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受旱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发挥人员、技术、设备优势,起到了抗旱突击队作用。水利工程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减灾效益。江苏省抽引长江水70亿立方米,并会同淮委利用沂沭泗流域出现洪水的时机,从骆马湖调水8亿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苏北地区的旱情。湖北省开启沿江涵闸39座,启动大型泵站20座,运用大中型水库285座,累计提供抗旱用水90亿立方米。由于抗旱工作得力,去年全国农业取得较好收成,据统计,共挽回粮食损失675亿公斤,挽回经济作物损失620多亿元,解决了2381万人、2001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取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由于加强了城市应急供水工作,保证了城市的基本用水,没有发生水荒。

去年全国大江大河干流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但受局部暴雨和台风影响,部分省区发生洪涝灾害,广西、广东、福建、四川、山东、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西江上游发生历史记录最大洪水,南宁市水位突破历史最高记录,太湖一度超过警戒水位,山东省东平湖出现建国以来最高水位。去年共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其中7月份4个,是历史同期最多的。由于防汛准备工作充分,各级党委和政府部署及时,水利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人民子弟兵和广大干部群众奋起抗洪救灾、严密防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灾损失。

(二) 水利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速度快、质量好

以中央[1999]15号文件为指导,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支持下,截止去年年底,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已累计完成土方占设计的73%,石方占设计的48%,堤防断面达标占设计的80%,填塘固基占设计的70%,穿堤建筑物加固占设计的53%,隐蔽工程今年汛前可以基本完成。黄河下游完成大堤加高544公里,欠高0.5米以上的堤防全部得到加高,消除了全部堤防险点险段。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已有22%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有50%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作成效显著,洞庭湖区共迁移12万户、43万人,增加蓄洪能力30亿立方米,鄱阳湖区共迁移14万户、55万人,增加蓄洪能力50多亿立方米。1998到2000年安排的2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完成90%,2001年中央又投资35亿元进一步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城市防洪建设与改善城市环境密切结合,不仅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而且成为美化城市、提高城市品位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水文、防汛通讯等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强化了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推行“三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83%以上。

2、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已竣工投产。江垭、飞来峡、王甫洲等水利枢纽工程,望虞河、太浦河治理工程,治淮骨干工程怀洪新河,治太骨干工程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项目已经完工。小浪底、乌鲁瓦提、万家寨等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开始发挥效益。淮河入海水道、宁夏扶贫扬黄等项目按计划进展顺利。“十五”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百色、尼尔基、临淮岗、沙坡头、紫坪铺等正式开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引黄入晋、引英入连等水源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黑河、塔里木河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3、其他各项水利建设明显加快

全国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47万公顷,推广了多种形式的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亿多公斤,新增节水能力近11亿立方米。第二批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正式启动。发展乡镇供水1500处,新增日供水能力1700万吨。解决700多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2001年中央又投资35亿元,进一步加快了人畜饮水解困步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的22个县启动了生态修复的试点工作,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全面实施。水利系统新增水电装机232万千瓦,“十五”全国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全面启动,基本完成了第一批水利系统农网改造投资计划。2001年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税收35亿元,利润30亿元。到2001年底,全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万多座,装机达2640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的1/3。已累计建成6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解决了近3亿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全国有17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水电集团公司或发电公司,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还组建了70多家跨县地区性农村水电集团公司,有10家公司上市,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建工程水库移民工作进展顺利,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 水资源管理成就显著

在重视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用水,加强了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黄河流域通过实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在花园口站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62%的情况下,再次实现全年不断流。黑河流域成功进行了第二次分水。第三次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调水,尾闾台特马湖已经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水面,地下水埋深从过去的13米上升到平均7.8米,胡杨长新绿,红柳发新芽,塔河下游的生态明显改善。实施了向东北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补水和引(长)江济太(湖)冲污工程,突破了传统水利的工作范围,开辟了水利工作的新领域。山东省济南市通过加强地下水管理,限采地下水及回补地下水,实现泉水复涌,社会反响很好。江苏省对苏锡常地区地下水实施封井、禁采,1/3的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开始回升。在甘肃省张掖地区开始进行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水利工作思路的转变,意义深远。

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各地积极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改革水的管理体制”的精神,结合地方机构改革,大力推进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截止2001年10月,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4个单位成立水务局或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单元总数的33%,其中成立水务局528个,地市以上城市51个,黑龙江省全面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和节约保护,加快了供排水和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安全保证,缓解了水的供需矛盾。

(四) 水利规划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水利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强,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国务院批复了首都水资源规划、黑河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治理规划,批转了太湖近期防洪建设意见,批准“十五”期间建设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关于加快黄河治理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意见》已正式上报国务院。国家计委印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水利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农业节水发展纲要、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规划纲要。制订了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和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12个附件和45个专题研究报告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总体规划报告即将上报国务院。全国防洪规划进入审查阶段。启动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这一系列规划的编制和完成,是近几年中央水利投资大幅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也为水利“十五”乃至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利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五)水利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了一系列水利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有关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现在改革思路已基本清晰,实践中管理工作也不断加强。在南水北调等一些调水供水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开展了项目的经济分析和管理方案的设计;浙江、江苏、安徽和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部分水管单位实施管养分离试点;内蒙古河套等一些灌区推行用水户参与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探索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整核定了部分中央直属单位和地方的水利工程水价,加强经营收费;采用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和水环境整治,建设了一批全国水利风景区。

部属单位教育体制改革、在京直属单位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流域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勘测设计单位改企建制正在进行,部属水利社团改革方案已经批复并正在组织实施。水利部作为国家首批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部门,全面启动了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根据国家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稳步推进水利财务预算体制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作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单位,取得了初步成效。

(六)依法治水取得重大进展

《水法》修订草案已经国务院通过,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按照立法程序要求,法律草案须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现已进行了第一次审议。这次水法修改的重点:一是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注重水资源宏观配置,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二是把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提高用水效率;三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规划与管理,明确规划在水资源开发中的法律地位,强化流域管理;四是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特别是要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五是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强化法律责任。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已经国务院颁布,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长江采砂管理,由原来的“三证两费”即河道采砂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矿产资源费和河道采砂管理费,改为“一证一费”,即河道采砂许可证和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理顺了长江采砂管理体制,明确了管理责任,规范和建立了正常的采砂秩序。通过《条例》的宣传贯彻和强化管理,目前长江河道非法采砂得到了初步控制,秩序明显好转。以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清除河湖堤防违章建筑以及加强对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等检查监督为重点,加大水政执法力度。2001年,全国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35480件,挽回经济损失约3486万元。妥善调处了一系列水事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按照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关部署,积极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制定了建设管理、招标投标、监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执法检查,水利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完善了有关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加强了水利内部审计,提高了水利投资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

(七)水利科技和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紧紧围绕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加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水环境保护、节水农业技术、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在灌区管理自动化、水资源实时监测、水质监测、水旱灾情监测评估、防汛调度和决策指挥、水土流失监测、农村水电及电网等领域,广泛采用了3S、计算机、现代通讯等高新技术。各级水行政机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强了水资源节约、配置、保护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向社会公开公益性水文资料,受到广泛欢迎。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第29届国际水利学大会和第4届国际水展。积极开展了国际河流的涉外工作。

(八)干部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全行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重视培养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部直属单位和地方水利部门普遍推行了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专业技术干部聘用制,实行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以多种形式加强干部交流和培养,派出一批年轻干部赴西部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培训,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部政法司李崇兴同志在漳河、部农水司陈志军同志在东帝汶、山西王贵平同志在埃塞俄比亚,工作都很有成绩,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和审查。加强水利信访工作。积极为基层水利部门办实事,关心群众生活。围绕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三项工作”格局(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从源头预防抓起,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大了查办案件力度,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积极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和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行业开展向汪洋湖、高安泽等先进人物的学习活动。搞好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进行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通过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活跃职工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积极做好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老干部工作。加强水利宣传工作。水利职工的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和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精神振奋,充满活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的结果,是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勇于奉献、敢于负责、积极探索、埋头苦干的结果。

当然,也应清醒看到,水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形势发展相比,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还不够适应,管理工作仍比较薄弱,基础工作还很滞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单位比较困难,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努力把各项水利任务落到实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突出地强调了新时期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对我们做好防汛抗旱、节水治污、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河道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等水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次会议提供了一本《2001年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水利工作的重要指示汇编》,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

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下滑,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把扩大内需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水利继续成为拉动内需、加强建设的重点领域。同时,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水利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担负着重要使命。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全社会对生态和环境建设空前重视,水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综合竞争能力,也都迫切要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

当然,也应看到水利面临的严峻挑战。’98大水以后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防洪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可以这么说,黄河断流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一个重要信号;北方沙尘暴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信号;不久前江苏、浙江边界由于排污引发的水事纠纷是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信号。这些强烈的信号告诉我们,我国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水污染加剧都已到了非下决心解决不可的地步,我国治水任务仍十分艰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现在,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新的治水思路已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并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重大水利规划已开始执行,水利任务已经明确,中央水利投入不断增加,关键就看我们如何抓落实了。从当前来看,要从四个方面抓落实。

(一)抓发展

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同样,解决我国水的各种问题,也要靠水利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的水利方针,全面推进各项水利建设,把水利“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发展任务繁重,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从战略上把握全局,抓住重点。要把重点问题、重点矛盾解决好,把重点任务完成好,通过重点工作带动面上的各项工作。温家宝副总理指出:“节水和治污,是解决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永续利用的两个重大问题,也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两个关键环节。”  这为我们下一步的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把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抓紧抓好,还要把水源、供水、调水工程作为21世纪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看清这种趋势变化,积极运筹,做好工作,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从全国来说,七大江河近期防洪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已经或即将经国务院批复,首都水资源、塔河、黑河、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各项水利规划已开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也即将付诸实施。这些规划确定的任务,都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也是水利工作的重点,必须不折不扣地按进度完成。规划不能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必须切切实实地把它落实好。各地还要制定和完善各类水利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地推进水利建设。

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强水利前期工作,加快进度,确保必要的工作深度。2001年水规总院审查的项目中,一次审查通过的仅占30%左右,有些项目甚至复审二至三次之多,这突出反映出勘测设计质量下降,前期工作不扎实的问题。此外,由于前期工作滞后,项目储备不足,不少项目出现投资已下达,而前期设计文件还在编制的情况。有的在工程已经开工建设的情况下才进行设计审查。这种情况如果不尽快加以改变,将严重影响水利建设的进程。

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水利发展。积极开展水利科学技术研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我国水利科学技术水平。要加速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有条件的地方,都要下大力建设好防洪、供水和水污染防治三个方面的自动化调度系统,以信息化促进和带动水利现代化。

要努力保持必要的水利投入力度。近几年,中央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保持这种良好势头,对于水利发展十分重要。要努力保障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水利任务所需的投资。地方也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对水利的投入。对于城镇供水、水电、旅游等经济效益较明显的水利工程,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筹集建设资金。对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水利设施,在给予适当补助和扶持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水利的积极性。

(二)抓管理

当前水利工作中管理薄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完成水利各项任务,必须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使管理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这里主要强调三个问题。

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在大规模水利建设中,我们有一根弦一定要始终绷得很紧,这就是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绝不能搞豆腐渣工程,否则无法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代,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无法向历史交代。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对工程转包和非法分包现象要坚决杜绝、严肃查处,规范水利工程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格资质管理和资格审查。今年,长江等江河堤防建设将进入攻坚扫尾阶段,一定要善始慎终,对质量问题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

要严格资金管理。这几年中央的水利投入,大部分为国债资金,这是人民的血汗钱。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管好用好这些水利资金,确保水利投资安全,充分发挥水利投资效益。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水利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办事,加强对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稽核,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如有违反,一定严肃查处。

2、加强基础工作

长期以来,水利的许多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过去,水利基础工作主要是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的,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基础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与以往相比,基础工作的范围更广了,深度要求也提高了。如果基础工作跟不上必然会对水利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基础工作做好了,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要从最急需的几项基础工作做起。

一是要摸清基础数据、原始资料,加强基础研究。对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流域,水资源状况怎样,经济社会用水状况怎样,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怎样,水利工程设施状况怎样,社会平均供水成本怎样,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情况。只有把这些最基本的情况掌握清楚,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说清本地区、本流域各种水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长远的谋划。

二是探索进行初始水权分配,制定用水总量分配指标和分行业用水定额。建立水市场,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搞好初始水权的分配。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要按照兼顾生活、生产和生态的原则,合理分配水的使用权。要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摸清基础资料和搞好试点的基础上,把初始水权明晰到各个地区、各个城市,分解到用水单位和用水户。同时,还要制定行业用水定额,对各种产品和服务都要确定一个合理的用水指标。当水权明晰了,通过节约省下来的水,才有条件拿到市场上去交易,到那时才能建立真正的水市场。当然,现在进行水的初始使用权分配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即使再难,也要做;如果不做,就无法真正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是加强基础手段和设施建设。有了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和微观定额指标体系,还必须通过一定的计量手段才能实施管理。这在城市里可能问题不大,但对农业用水怎么办?去年国家计委的水价改革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用水要实行计量收费。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用水计量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有的地方采取标准断面加流速仪测量的办法,就很简单实用。用水要计量,排污同样也要有计量手段。各地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与此相类似的,水文工作也要适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要求,对水文站点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要加强行政区界、主要江河湖库引排水、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监测,了解和掌握省市行政区用水和排污状况,实时分析、预测主要江河湖库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这样各行政区用水和排污的责任就可以一清二楚,也可以为探索水权分配制度、实施排污总量控制、优化调度和合理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提供可靠的依据。各流域机构和水利厅局要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认真规划,加紧建设。要逐步提高水文监测的自动化水平。在水利工程管理上也要注意加强信息化、自动化建设。

四是要补充、修订、完善各类技术和管理的规程、规范,建立健全水利行业的经济定额、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

对于这些基础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一定要充分重视。要给予必要的投入保证。部有关司局和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工作。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抓好基础工作。

3、加强基层管理工作

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新的治水思路要落实到基层,水利规划和任务要靠基层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利事业发展,基层是关键。基层工作搞得好不好,基层单位有没有活力,基层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有没有改善,是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扎实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水利基层单位的情况很不平衡。总体上看,水利科研、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等单位,直接参与当前水利建设,任务比较饱满,经济状况比较好。但相当一部分水利管理单位和水文单位则相对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河道管理等纯公益性水管单位,由于没有财政拨款或财政拨款严重不足,又缺少其他的收入来源,经济状况十分艰难,有的单位欠发工资,有的甚至根本发不出工资。大部分水文单位处于偏远地方,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职工住房、医疗条件较差。全国还有上千处水文测站存在饮水困难,有近200处水文测站没有通电。

解决基层单位发展的问题,必须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从当前水利行业来看,加强管理也就意味着改革。要通过改革,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一种良性的机制,强化管理,促进发展。

要积极进行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现在水管单位人员臃肿与结构性人才缺乏矛盾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国有水管单位目前的在岗人数是成立时批准编制的2倍多。同时,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只占职工总数的3.55%,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无法满足规范、科学的管理需要。必须下大力抓好队伍建设。要根据单位的性质和职责职能,科学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在此基础上,推行全员聘用制,所有人员竞争上岗,建立完善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由择业、以合同为纽带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在内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收入分配要鼓励多劳多得,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加强财务管理,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杜绝浪费。水文单位也要加快改革步伐,在加强水文设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水文基层工作方式改革,开展巡测,加快巡测基地建设,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要积极面向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现在全国水利投资规模很大,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市场。有资质条件的建设、监理和勘测设计单位要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努力在当前的水利建设高潮中大显身手,发展和壮大自己。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向其他相关行业拓展业务,以实力、服务、质量、水平赢得市场。特别是要依托自身的水土资源,大力开展多种经营。这既是推进水管单位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需要。要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条件,勇敢地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要积极吸收和引进外资参加我国的水利建设,加强外资项目的管理,不断提高外资使用效益。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的改革和发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指导,搞好服务,对困难单位要给予必要的扶持,要研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三)抓改革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水利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根据当前水利实际,要突出抓好三方面的改革。

1、继续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改革水的管理体制”。温家宝副总理指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应该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水资源统一管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体制保证。当前重点是要大力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重点是理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强化流域机构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的职能。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流域机构改革。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以内部政、事、企分开为重点,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类改革,建立权责统一、精干高效的流域机构。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水的原则,研究制定有关法规,依法调整和规范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水资源,严格监督执法,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二十一世纪治理开发要求的新型流域管理体制。”近两年,通过在黄河、黑河、塔里木河实行流域统一调水,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前年朱镕基总理盛赞“这是一曲绿色的颂歌”。去年11月,温家宝副总理在甘肃省“关于黑河分水的汇报”上批示:“黑河综合治理的第一步走得很好。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筹划眼前以至更长远的工作,继续努力,走出一条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我们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立,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展很快。特别是水资源短缺的地方,通过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种水源,推进了供水和水污染防治等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成效。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的严重缺水城市以行政命令要求企业和居民用自来水冲马路,花了巨大代价调来的水被严重浪费。这从反面说明实施城市水务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必须清醒地看到,实施水务统一管理不是部门权力之争,不是利益之争,而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城市水务改革绝不是换个牌子,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新体制的优势,把城市水的问题解决好,水务改革就可能走弯路甚至失败。

水务管理对传统的水利工作提出了挑战,对观念、人才、管理、技术、设施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尽快转变观念,抓紧学习城市水务知识,加强培训,广开渠道,引进人才,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管理,提高水平。必须首先做好规划,使城市水务管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我们的优势在调水、水源工程建设方面,要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给予水务改革必要的支持。但供水、污水处理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路子。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供水、污水处理完全靠政府来办,背不起也搞不好。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把水务管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深圳市是我国第一家实施水务管理的城市,去年年底,又在全国率先组建了融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为一体的水务集团公司。这种体制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良性循环,减轻财政负担。

2、大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李岚清副总理的批示,国务院体改办牵头,组织水利部、国家计委等九个部门,专题研究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问题,目前已提出了《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准备在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以后正式上报国务院。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积极把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推向前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要明确权责,对水利工程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科学界定水管单位的性质,实行严格的定岗、定编。不同性质的水管单位走不同的经费来源渠道,该由财政负担的,要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工程日常维修养护专项资金,工程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按基建程序报批。要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精干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对于新建工程,要从规划和前期工作做起,在搞好工程技术设计的同时,对工程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价格机制、运行机制等同步进行认真研究,做好项目的经济分析和管理方案设计。要重点研究供水、调水和水源工程建设管理体制问题。尤其是跨流域调水工程,由于工程规模大、投资多、范围广,既要正确处理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关系,又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其建设与管理体制涉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要确保调水工程按计划顺利实施及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水利发展需要的建设管理体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体现“谁投资,谁受益”、“谁用水,谁出资”的原则。通过授权经营建立业主责任制,实行政府调控、准市场运作、用水户参与的新体制,实现水利工程有效管理。

3、进一步加快水价改革步伐

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对于保证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促进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快水价改革,已成为水利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改革水价促进节约用水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有关问题的意见》。第二,加强水价改革的基础工作。要深入研究水价形成机制,研究水价与水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布局及经济结构的关系,争取在理论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各地、各水管单位要加强水价成本核算,把供水量、供水结构、受益范围和用户情况等基础资料扎扎实实地摸清楚,为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提供可靠充足的依据。对不同水源和不同类型的用水要实行差别水价。第三,大力推行用水定额管理。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对各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逐步将超计划用水加价过渡到超定额用水加价。目前,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河北等省市已经实行用水定额管理,有效促进了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各地要科学合理地测定水利工程的实际供水能力和各类用水户的平均需求量,为制订基本水价、推广两部制水价奠定基础。第四,改革水利工程供水管理体制,加强用水计量和水费计收与管理。要大力推行农业灌溉末级渠系的产权及管理制度改革,推行用水户协会等民主管理体制,引导用水户积极参与供水工程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探索采用听证会办法,增加水价管理的透明度,减少中间环节加价和收费,提高水费实收率。水管单位自身也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供水保证率,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抓作风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我们做好各项水利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全面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好的作风扎扎实实地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

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水利系统思想作风总的状况是好的,各地水利部门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实践,取得显著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思想作风方面,一些单位和个别领导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水利系统思想作风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出发,以创新的精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不断把水利事业推向前进。

学习是增强党性、改进作风、加强修养、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存在着忽视理论、放松学习、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倾向。这种倾向十分有害,必须坚决纠正。要健全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果。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着眼于水利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有关WTO等新知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以致用,提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

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六中全会对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的总要求。总体上讲,水利部门具有苦干、实干、负责、求实的精神和作风。但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具体表现为文山会海、推诿扯皮、工作飘浮等种种现象。要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有关规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治水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治水规律,特别是要加强对水利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办事效率。要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和会风,提高质量,注重实效。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遵循六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五个不准”的干部工作原则(坚持任人唯贤,不准任人唯亲;坚持五湖四海,不准搞团团伙伙;坚持公道正派,不准拉关系、徇私情;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坚持按程序办事,不准临时动议),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继续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改进干部考核方法,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干部监督,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抓紧做好培训、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工作。

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干部廉政建设。一是要认真抓好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高尚道德情操,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个人利益,增强拒腐防变、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能力。二是要继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三项工作”格局,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案件和依法监察、审计监督的力度。三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针对水利行业的特点,在资金、建设、人事、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健全完善廉政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四是要加强党内监督和群众民主监督。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政考核机制和督查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要以作风建设带动行风建设,以干部队伍建设带动职工队伍建设,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职工群众爱岗敬业。

三、做好2002年的水利工作

2002年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水利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水利改革和发展的新成就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从全国政治经济的宏观形势来看,2002年的水利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防汛保安全,为十六大的召开创造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二是立足抗大旱,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三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下,搞好水利建设和西部开发;四是适应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加强水利建设,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为增强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的竞争力服务;五是按照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搞好作风建设。

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搞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两项工程,努力实现长江干堤建设基本达标和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

长江干堤建设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标志性工程。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在2002年底以前修完修好长江干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修完修好长江干堤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认真抓好落实。目前尚有近三分之一的土方量和一半以上的石方量有待完成,有30%的填塘固基工程、47%的穿堤建筑物加固工程和20%的防渗墙工程有待实施,有大约20%的堤防断面尚未达标,还有大量的堤顶公路和护岸工程,任务非常艰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在年底以前基本完成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建设任务。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长江干堤的一、二级堤防和临江堤防上面,根据确定的建设目标倒排工期,按照招标投标、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分阶段制定计划,落实措施。要进一步落实各项责任制,加快前期工作进度,落实好投资计划,切实加快招投标工作,以保证所有项目3月初开工建设。对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要有充分的准备,对影响施工整体进度的关键环节,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可能将工作做在前面,做到未雨绸缪。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对工程质量一定要加强监督、控制,不能有丝毫放松。流域机构、沿江各省要紧密配合,有关司局和单位要加强指导,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可以说,这项新世纪最大的水利工程已经基本具备开工条件。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抓紧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尽快完成总体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抓紧研究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国务院批复工程总体规划后,及时成立工程各项目的法人,作为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明确南水北调沿线省市水价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尽早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对东线、中线工程已经或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的单项工程,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开工建设的早日到来。

(二) 确保完成几项重点水利任务

1、 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据专家预测,今年发生大范围干旱少雨的可能性较大,缺水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不能排除大江大河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而且局部暴雨洪水每年都会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防汛抗旱形势,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千方百计开辟水源,节约用水,为夺取农业丰收创造条件。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优先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和重要城市供水,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也要强化防汛抗洪措施,力保安全度汛。遇超标准洪水要全力抢险,尽量减少损失。各地要改革和完善防汛抗旱的制度和机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抓好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改善、人民安居乐业。当前,要抓好黄河等北方河流的防凌汛工作,确保防凌安全,要做好抗春旱保春播和防汛各项准备工作。

2、 进一步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今年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很重,要努力实现万家寨、乌鲁瓦提、江垭、王甫洲以及治淮、治太的部分骨干项目等一批“九五”重点工程竣工,小浪底工程全面完工,同时加强百色、临淮岗、尼尔基、紫坪铺、沙坡头等一批“十五”新开工项目的建设。首都水资源、黑河、塔里木河规划已经启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以大局为重,切实把规划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大力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中央十分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去年开始大幅度增加投入,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按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以1999年为现状水平年,全国共有病险水库30413座。对于大型145座,重点中型584座,共有729座,中央给予资金补助,要在“十五”期间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对西部的重要病险水库给予适当补助。各地还要制定目标,加快其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进度。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和水库管理权限,对大坝安全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责任逐一落实责任人,地方配套资金要按时足额到位。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同时,对其他水库的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4、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按照1993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册的饮水困难人数共有2400万。去年中央安排的35亿元投资完成后,规划内超过80%的人饮困难将得到解决,剩余460万人将在今年内解决。由于人口增长、水源条件变化等原因,目前全国实际饮水困难人数远大于1993年的规划数字。在今年完成解决2400万人饮水困难的任务后,各地要继续把解决剩余的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中央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按温副总理的要求,“下决心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这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各级水利部门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要加强项目管理,按照规划将解决饮水困难的人口落实到村组或农户,并建立名册,作为安排项目和资金的依据。要加强规划设计,确保群众饮水水源可靠,工程措施可行。

(三)搞好其他几项重要水利工作

针对当前面临的严峻缺水形势,今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抗旱节水为重点。各地要利用冬春农闲的有利时机,加强抗旱水源和节水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紧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节水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用水需要,又要着眼长远,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治理工程和京津周边风沙源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突出重点,抓好示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今年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封育保护10万平方公里。重视水土保持科研和示范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治理标准与质量。

以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启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提高我国农村电气化水平。按照“两改一同价”的要求,完成第一批水利系统农网改造和农电体制改革任务,抓紧第二批水利系统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农村水电资源,解决边远地区的群众用电困难,重点解决西藏、新疆、青海等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无电乡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问题。做好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规划,启动小水电代柴生态示范工程,从根本上遏止毁林和破坏植被现象。

要进一步搞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以《水法》修订为契机,大力加强水利政策法规建设,搞好“四五”普法工作,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认真贯彻落实《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努力做好水利工程移民工作,妥善处理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继续推进部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水利对外开放格局。要积极拓宽政府间合作渠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进一步加强国际河流的管理工作。

(四)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002年是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要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汪洋湖、高安泽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继续推进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活动。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项工作,领导要重视,干部党员要带头,在改革过程中要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行政机关要切实解决“文山会海”问题,规范行政审批,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加强调查研究,力争在作风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要继续做好新时期的水利宣传工作,使社会了解水利,支持水利。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工、青、妇及社会团体的作用。关心群众生活特别是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努力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搞好春节慰问和送温暖活动。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水利改革和发展机遇难得,任务繁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鼓足干劲,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以水利发展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