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8月30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当前网站将于今年底关闭,点击跳转至新版网站,http://gpzx.mwr.cn
首页 > 正文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专题(《中国水利》2009年第3期)
冯广志:应当充分应用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测算分析成果
  冯广志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9/2/13    

中国水利:您认为开展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冯广志:第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水资源是各种自然资源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和限制作用的要素之一。灌溉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0%多,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地测算全国、各省、各流域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科学评估农业节水潜力、节水工作成效和定量分析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展程度的基础工作,它对加强农业节水工作的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此前我们经常引用的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0.4左右,“十五”初期的0.42和“十五”末的0.45,都是专家依据多方面资料分析和经验判断得出的估算值,而各省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没有按照统一方法和要求测算或估算过。用经验估算值作为研究问题、把握发展动态和趋势是可以的,但是纳入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作为预期性指标,显然缺乏系统、连贯的基础数据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测算得出的2006年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6,不仅填补了我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上的空白,而且为今后长期将灌溉用水、节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标体系,提高农业节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这次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与原来的经验估算值十分接近,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专家提出的经验估算值比较可信,使得我们可以依据过去10多年农业节水发展成效所走过的轨迹曲线,预测今后若干年的发展目标,使目标的确定更接近实际、更有科学性。测算得出的各省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还为评价不同地区之间农业节水发展水平、农业用水管理水平,查找差距,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改进和加强农业节水的宏观指导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第二,传统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是灌区内各条渠道水利用率的乘积,再乘以田间水利用率。对于有成百上千条渠道的大中型灌区来说,要在承担繁重灌溉输配水任务的同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逐条测算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次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采用渠首引入水量与进入田间有效水量相比的方法,越过了逐条测定渠道水利用率这个“坎”,在技术和方法上具有创新性。

第三,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尤其是灌溉大国,开展过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工作,并取得有一定可信度的结果。以往不少文章常以我国40%左右的灌溉水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说明我国灌溉用水效率低。其实,发达国家自己并没有全国灌溉水利用率70%~80%的说法。这一提法是笔者根据喷灌灌溉水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英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灌溉设施中80%~90%采用喷灌方法,以色列灌溉设施中80%左右采用滴灌方法,滴灌的灌溉水利用率可以达到90%而推测的。实际上,要在一个国家组织动员数千人测算包括不同类型灌区的全国综合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非常艰巨的一项任务。作为世界灌溉大国的中国,这次能够创造性地开展这项工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对农业节水的重视和国家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力。这项工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中国水利:您对测算成果的应用有什么建议?

冯广志:应当充分利用这项十分重要又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议:

一是在复核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尽快公布测算成果数据。应将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与灌溉面积、灌区工程数量等统计分析数据一样,纳入水利统计年鉴,供有关部门、科研、高校等参考使用。

二是将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五年规划提高值和每年提高目标值分解到各省。各省业务主管部门参考下达的分解任务目标,结合本地具体情况提出本省任务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的配套政策和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建议方案,上报省政府,由省政府决策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时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市和各大灌区,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业绩的内容之一,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

三是由有关主管部门、科研和高校等单位,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工程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现状、存在问题和提高潜力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研究,为政府组织推动农业节水健康发展的宏观决策提出咨询建议。

中国水利: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

冯广志:虽然这次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工作成绩突出,但它毕竟是首次进行,需要在今后工作实践中逐步完善。

一是尽快在全国范围建立起包括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在内的灌溉用水监测网络体系,监测网络体系可由有代表性的固定、不固定监测点、监测站、省级分中心、全国监测中心等组成;完善监测工作制度、统一监测方法、配备相关仪器设备、解决工作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为长期、稳定、连续监测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以及其他农田灌溉基础数据信息提供条件。监测网络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灌溉试验站、高校科研单位及大型灌区管理单位下属的试验示范基地以及过去多年来各地建设的数百个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工程设施和人财物基础条件,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二是这次测算工作免去了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测定环节,但不同灌区、不同地区干支斗农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到底是多少?节水潜力有多大?还是需要搞清楚的。它可以为合理安排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各地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灌区进行必要监测。

三是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通常反映进入田间供农作物生长所需水量与渠首引入总水量之比。在有盐碱危害地区的洗盐压盐用水和干旱地区护渠林、田间防风林网灌溉用水,是改良土壤和维系农田良好生态与环境所必须的。应当补充完善客观评价不同自然条件地区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方法。

四是国家对农业节水的总要求是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和效益。现在完成的是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工作,下一步应开展灌溉用水效益测算,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水分生产率、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等,使农业用水、节水指标与国民经济发展更紧密的挂起钩来。

五是在完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的基础上,着手编制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技术规范。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