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8月30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当前网站将于今年底关闭,点击跳转至新版网站,http://gpzx.mwr.cn
首页 > 正文
广西青狮潭灌区:弯弯农渠隐山间
  欧阳光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9/6/24    

改造后的末级渠系

翠山鲜果池中屋,清渠绕田有红鱼。这就是距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不远的灵川县青狮潭灌区合群灌片。放眼望去,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农渠,在田间若隐若现,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人感觉这人工渠道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落实配套资金,帮助农民长期受益”

灵川县南接桂林市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008年,全国首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落户灵川。

末级渠系建设滞后一直是灵川县的一块心病,借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灵川按照整体连片、因地制宜、农户自愿的原则,在青狮潭镇易家村、潭下镇合群村积极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区通过农户积极投工投劳,改造了23条总长30.22公里的斗农渠,改善灌溉面积1万多亩。

最重要的是,尽管县财政相当困难,灵川还是积极筹集并及时落实了22.5万元的配套资金,受益群众也自筹了13.52万元资金。“之所以能够较好地落实配套资金,是因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能帮助农民长期受益。”灵川县副县长经翠艳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施行,解决了农民多年来的用水难题,当然要支持。”

“末级渠系改造,解了十年之痒”

“在末级渠系改造之前,渡潭村和蒋家村这两个村,10年来一直都没通水。”合群村农民用水户协会副主席周明忠显得很激动,“现在,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一事一议’管理末级渠系,农民用水纠纷已经消失,灌溉面积也比以前扩大了许多,合理的终端水价制度也逐步被农户理解。”

“以前,渠系渗漏严重,上游淹水,下游望水。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水费也没变,我们都支持用水户协会的工作。”一旁的村民李甲旺也忍不住说上两句。

去年,在县水利部门的积极引导下,试点项目区自发组织成立了2个农民用水户协会,民主选举出了协会管理人员,制定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到县民政局进行了注册登记。协会成立后,县水电局和当地政府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协会成员学习协会管理、水利管护、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末级渠系改造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践行农民用水自治。

如今,由于对末级渠系进行了维修配套,加强了运行管理,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35提高到0.51,项目区内年节水可达442万立方米以上,节约的水量可用于扩大灌溉面积和其他方面的需求。

水价改革规划及相关政策落实后,项目区仍然执行青狮潭水库灌区1988年的农业水价,通过“一事一议”确定每亩计收15.5公斤稻谷作为终端水价,既没有增加农民水费支出,又保证了灌区农田用水。

经翠艳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使得水管单位和用水户节水意识不断增强,灌区节水效果日益明显,对缓解城乡居民用水、工业用水、环境和生态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6月23日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