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4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促进效益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浙江省农田水利总站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2/3/28    

浙江省已进入了传统产品农业到现代效益农业的新阶段,这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效益农业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水利是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发展效益农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效益农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已成为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省农田水利总站承担了此课题的研究。本报告分析了农田水利建设在效益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效益农业对农田水利的新需求,总结了各地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促进效益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促进效益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一、我省效益农业发展趋势

(一)现状概况

我省现有耕地面积2411.25万亩,其中水田1993.35万亩,旱地417.9万亩,人均耕地0.516亩,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60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4元。

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的决策,进一步统一认识,把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各地在发展效益农业中,十分注重发挥当地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名优特色农产品,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涌现了一大批诸如“草莓——水稻”、“大豆——水稻”、“菜——稻”、“麦——瓜——稻”、“麦——药材——稻”等多熟制的种植模式。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近两年来,稻田养鱼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递增,初步统计,目前全省稻田养鱼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农民增加纯收入1.2亿元。稻田水产养殖已成为温州、丽水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各地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规模化基地建设。全省已发展万亩以上基地283个,面积648万亩。湖州市建成了以菱湖、德清为主特种水产基地22.6万亩,以长兴、安吉为主的干鲜果基地15.4万亩,以安吉为主的冬鞭笋基地15万亩,以长兴为主的瓜类基地16万亩,沿太湖蔬菜面积达9.97万亩,油菜种植面积达80万亩,以德清和104国道沿线为主的早园笋基地12.3万亩和近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各地努力改变过去“样样有一点,样样只有一点点”的小而全局面,大力发展专业乡、专业村。嘉兴市有专业乡镇37个,专业村147个;衢州市有147个专业乡镇,829个专业村,占全市总数的32%。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已发展效益农业面积94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9.4%,种植模式中蔬菜水稻269万亩,占28.3%,瓜果水稻125万亩,占13.2%,稻田养鱼104万亩,占11%,花卉苗木38万亩,占4%,药材水稻24万亩,占2.5%,其它为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水利设施比较完善的有579万亩。效益农业中采用设施(大棚)种植的61.28万亩,已配套喷灌、滴灌工程的有11万亩。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后,与传统单一的粮食、棉花种植模式相比,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原先种植单一水稻净效益每亩每年只有100~200元,调整种植模式后每亩每年平均可达1000元以上,设施栽培的效益更加显著,有的可达3万元/亩·年左右。

据舟山市实测,一亩水田种植早、晚双季水稻,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在217元左右,但改为榨菜——西瓜——晚稻种植模式,每亩收入则达1088元;采用大棚种植西瓜,亩均效益可达3410元。2000年舟山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64.9亿元,比1999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39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摆脱了自1995年以来农民收入徘徊不增的局面。

实践证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效益农业是符合我省农业发展方向。

几种农业种植模式的收益情况表

表1

种植养殖模式 种植方式 平均收入 净收入

元/亩 元/亩

麦—稻—稻 大田 1000 200

油菜—稻—稻 大田 1000 200

草莓—晚稻 设施 7200 5000

菜—菜—稻 大田 4000 3000

莲子—稻 大田 1600 1200

虾—稻 大田 2500-3000 1500-2000

果树—蔬菜 大田 1500-3000 1000-2000

棉花—榨菜 大田 2500-3000 1500-2000

蔬菜、葡萄—榨菜 大田 3500-5000 2500-3500

茭白—水稻 大田 2000-3000 1000-2000

水产养殖 大田 2500-3500 1500-2500

青瓜—雪菜—榨菜 设施 12000-15000 10000

西瓜—萝卜—榨菜 设施 12000-15000 10000

花卉 设施 20000-40000 15000-35000

(二)效益农业发展重点与布局

1、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随着全国农产品大市场的逐步形成,我省粮食、主要经济作物、畜牧业、林业、渔业的一些传统优势正在丧失,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毗邻省份,面对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等周边农业大省农产品的激烈竞争,经济效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浙江在与农业大省的竞争中,无法在农产品的产量上和生产成本上争高低,只有在优质高效上创优势。而且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给我省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省粮食、棉花、油菜籽等大宗农产品成本和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蔬菜、食用菌、茶叶等名特优农产品成本和价格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品质也比较好,但加工、转化能力不强;水果、肉类虽然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但产品结构不合理,品质不及进口产品。

2、效益农业的基本特征

(1)效益农业是规模化的集约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效益农业的基础。发展效益农业,要求不断推进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培育现代农业的市场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2)效益农业是区域化的特色农业。特色是效益农业的立足之本。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选准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

(3)效益农业是科学化的精准农业。科技是效益农业的支撑,效益农业是高科技含量的农业。效益农业依靠科技,积极推广精准育种与播种、精准平衡施肥、精准灌溉、精准饲养、精准加工等技术,提高农业的科学化水平。

(4)效益农业是优质化的精品农业。做好精品农业的文章,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产品功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营养、保健等多方面的要求,实施农产品优质名牌战略,着力创出有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

(5)效益农业是市场化的商品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化程度,是发展效益农业的根本出路。立足本地市场,面向全国市场,考虑国际市场,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3、效益农业发展的重点和布局

省委制定的《关于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省委[1998]9号)确定了我省十大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粮油、水产品、茧丝绸、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在平原区,大力发展多样化的优质口粮、优质工业用粮和优质行业用粮等专用粮,加快发展优质化、基地化的种子粮,使水稻良种成为能占领国内外市场的浙江粮食的一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粮食的精深加工业,立足我省黄酒、米食等粮食加工的优势,促进粮食的加工转化增值。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地发展蔬菜、瓜果生产和稻田养殖。推广高产优质的油菜新品种,大力发展油菜籽的精深加工,把油菜培育成为我省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在丘陵山区,发挥我省“七山”优势,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重点建设一批名茶、名果、高山蔬菜和药材等基地。城镇郊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科技含量高、集约化程度高的绿色食品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园艺基地,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全面提升城郊农业的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

(三)效益农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近年来,我省效益农业发展呈现出以下态势:

1、向高效农产品结构发展。平原地区,在确保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值农产品生产。山丘区大力发展名茶、名果、高山蔬菜和药材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城镇郊区,重点建设一批高新农业基地。

2、向设施种植方式发展。效益农业的生命力和经济效益取决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地在效益农业发展过程中,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引导大田种植方式向以喷、微、滴灌节水高效型为代表的设施种植方式转变。

3、向规模化生产方式发展。我省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机制,采取“反租倒包、股份量化、招标承包、集体出租、代理经营、季节性流转”等办法,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4、向产业化经营方式发展。通过加大农产品流通开拓力度,种、购、销一条龙服务,工厂化、集团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已逐步形成。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以单纯小规模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向工业化大规模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很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以及旅游观光农业等产业领域,其中与水利关系较多,对水利依赖较大的主要是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下文阐述的效益农业多指种植业和渔业)。

二、农田水利建设与效益农业的关系

我省地处东海之滨,太湖之南,陆域面积10.18万 km2,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海域广阔,大陆海岸线长1840 km,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钱塘江、苕溪、瓯江等八大水系,集雨面积在100 km2以下的小流域有2000多条,河流源短流急,暴涨暴落。本省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8℃,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800~2100h。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2200mm之间,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地域上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时序上5、6月份梅雨集中,常常发生洪涝, 7~9月份,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高,降雨少,容易发生干旱,同时,沿海地区常有台风、大潮侵袭,水旱灾害频繁交错。建国以来至1998年,全省发生受旱面积200万亩以上的有27年,平均约2年一次。近十年来,灾害面积居高不下,涝灾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平均每年在25%以上;旱灾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在20%以上,近三年成灾面积都在1000万亩左右,每年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上下,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水利不仅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也是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水多则成洪涝,水少则成旱灾,水脏则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加上人多地少等诸多社会因素,决定了水利事业在浙江的特殊地位。

兴修水利,抗御水旱灾害,历来是浙江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当前全省大力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时期,水利的作用又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田水利建设保障效益农业的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在效益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建国以来,我省兴建了众多水利工程,建成大小水库3828座,塘坝22万余条,总库容近360亿m3,新建整修堤防9521km,建造涵闸3139座,新增机电排灌动力151万千瓦,建成大中小水电站2836余座,总装机容量359万千瓦,累计围垦海涂253万亩。千里海塘、江堤、水库、“治太”骨干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等构成了我省防洪保安体系。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河道疏浚整治、圩区整治、农业园区和标准农田建设,大部分农田初步形成了能防、能排、能灌、能降等功能的综合体系。

水利设施完善的地方,农业抗御洪涝台旱的能力提高,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也有提高,而且敢于投入资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舟山市自1998年以来,全市开展大规模标准海塘建设工程,现已建成100条175 km20~5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这些海塘在2000年12号“派比安”、14号“桑美”强台风中经受了考验。据统计,已建海塘在两次台风中减灾近10亿元,发挥了巨大的减灾保安效益。舟山市还开展河道整治,增加蓄水容积、改善水质、改善交通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2000年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调减7.55万亩,蔬菜、瓜类、豆类等经济作物面积明显增加。经作复合型、稻田养殖、立体种养及大棚栽培等多种新型种养模式迅速发展,使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向高效综合的新型农业方向发展,提高了农田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三门是我省台风频临地区,几乎每年都会遭遇到几次台风的洗劫,1997年11号台风给该县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大灾过后,该县建成高标准海塘80余公里,使当地百姓结束了靠天吃饭的生活。海塘建成后激发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原先种植棉花、柑橘等作物的农田全部改成海水养殖塘,并在塘内实行对虾、青蟹、大黄鱼等立体混合养殖,使农民收入连续翻番,据统计,三年来,三门种植改养殖面积近6万亩,种植粮食作物改种优质蔬菜、瓜果面积15.3万亩,沿海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863元增加到2997元。过去三门沿海地区年年植树不见树,海塘建成后,沿海新植防护林2000亩,成活率达90%以上,一些海塘还成了人们观光休闲的风景线。沿海围垦区农业已成功地实现了从低效益传统种植业向高效益海水养殖业转变。

温岭市东部农田,过去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排灌难,地下水位高,粮食年亩产量仅400~500kg,效益很低,一些兼营工商的农户为了不违背农田不得抛荒的要求,送人耕种,有时却无人接受。1998年后,温岭市通过衬砌防渗渠道、修建泵站、疏浚河道、修筑机耕路等工程措施,使农田的防洪排涝和降渍能力得到了提高。目前,以每亩每年500~900元的租金实行承包,各种植大户反而争相租种。

平阳南麂岛综合开发公司投入巨资开发南麂岛,营造防波堤,建立了海珍品养殖基地,对海水、沙滩等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南麂岛成了养殖、旅游、休闲的观光农业基地。

1999年6月,杭嘉湖地区遭遇6.30洪水,受淹农田430万亩,粮食减产约54万吨,直接经济损失80亿元。造成这场洪灾的原因,除了雨量较大的客观因素外,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也暴露无遗。据分析,未整治圩区每亩经济损失平均为559元,整治后圩区每亩损失92元。圩区建成后,有效地排除涝水,使圩区内乡镇企业和住宅免遭淹没,圩内群众生活安居乐业,社会安定,保障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淳安县某农业综合开发区于2000年刚刚建成,投入资金507.4万元,新建灌溉渠道180条、26208m,排水渠道44条、13977m,机耕路83条、28808m,防洪堤3165 m,桥涵6座,堰坝6座,还有大量的其它农业设施。在2001年6月26日的一场洪水中,开发区被冲被淹,损失惨重。冲毁灌排渠道14380m,冲毁机耕路9350m,冲毁防洪堤1350m,直接经济损失202万元。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围防洪没有形成闭合圈,设防标准太低。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化为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是效益农业的特征,而这些有赖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

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各类园区和标准田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效益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1996年经省水利厅立项,建立省级农田水利示范园区12个,总投资2067万元,园区建设节水灌溉面积6915亩。水利部先后确定的6个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建设面积12507亩,总投资2382.6万元;6个节水增产重点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总投资2053.6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340亩。 24个试点项目建成后,年增产粮食417万kg左右,新增经济作物产量110万kg,年增产值700万元,节水867万m3,还有省工、节地、节能及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对全省农田水利建设上水平,上台阶起到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也为全省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农业园区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全省7个典型农田水利示范园区的规模及特点

表2

园 区 地 点 面积 (公顷) 投资 (万元)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富阳市鸟町畈 40 372 计算机定时定量控制灌溉,应用U型砼渠和塑料波纹管输水。田间塑料放水阀。

绍兴县沈江村 41 250 水泵机组自动变频调速,管道恒压供水,田间铸铁放水阀。

平湖市复兴村 137 318 暗灌明排,灌溉管道为Ф300-600砼管,田间塑料旋转式阀。

东阳市巍山镇 133 360 橡胶坝引水灌溉,多孔板型塑料管输水、田间塑料阀。

余姚市钟家门 27 200 薄壁钢丝网水泥管输水、管道压力传感控制水泵流量,小水泵排水降渍装置。

杭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基地 4 600 蔬菜、花卉大棚温室微灌,防止土壤盐渍化及蔬菜灌溉制度试验。

定海区白泉镇 35 248 有机污水处理灌溉农田,灌溉水质、农作物品质综合试验。

至2000年底,全省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204个,面积212万亩,投入资金33.65亿元。农业园区连片面积500亩左右。土地平整,水稻格田平整后的田面高差不超过3cm,田块朝向一致,面积2~3亩。土壤耕作层松软,有机质养分丰富,不存在障碍因子。机耕路面坚实,宽3~5m,相通相连,满足机械化作业。路旁树木成行,体现园区风光。通过对原有田边地角、水塘荒滩,高低田等进行平整改造,既增加了耕地面积,也为实施渠道防渗衬砌或地下管道铺设以及水稻科学灌溉创造了条件。投入较高的设施栽培型园区为引进应用先进的喷微灌技术提供了理想场所,并可以结合生产开展有关的节水灌溉科学试验与研究。农业园区“田成方,树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涝渍兼治,沟渠田林路配套,为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

从1997年起在全省开展1000万亩标准田建设,标准田建设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和沟渠配套,达到道路纵横贯通,环境绿化协调,实现洪、涝、旱、渍综合治理,为效益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土地治理,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建成1000万亩防洪10~20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灌溉保证率90%以上;降渍田面以下0.8m 左右;产量1000kg/年·亩的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园田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农技科学化、服务社会化。

1998、1999年我省长潭水库灌区、铜山源水库灌区、牛头山水库灌区、乌溪江引水工程灌区四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新增灌溉面积6.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1.14万亩,增产粮食1977.8万kg,共实现节水2982万m3,实现供水效益230万元,节水、增产、减灾等综合经济效益为2022.3万元。特别是通过卡脖子的项目建设,使上述灌区增加输水能力40.86m3/s,灌溉周期比改造前平均缩短了4.5天。灌溉效率比改造前平均提高了57%,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欢迎。灌区渠道整治不但提高了灌区输水能力,减少渗漏,还有效地改善了灌区水质,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在灌区建设中,大量的块石、砂石料等建材及劳工投入大部分取源于当地,为当地农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灌区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这些园区和示范项目的示范导向作用,许多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各类农庄、农场蓬勃发展。

(三)应用农田水利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在效益农业的发展中,先进农田水利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效益农业需要提高灌溉、排涝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这就需要研究推广先进农田水利技术。尤其是在城郊区及经济作物园区,喷微灌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主要包括节水灌溉技术、小流域治理技术、泵站改造技术等。

1、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有增产、节能、节地等综合效益,对人多地少、缺水、缺电的我省很具现实意义。对沿海和丘陵地区来说,节省的水可以提高灌溉保证率,扩大灌溉面积,也可以支援工业和城镇人民生活,对平原提水灌区,节水还意味着节能。节水灌溉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我省出台了新增耕地核予60%的建设用地指标,发展节水灌溉减少渠道占地,有利于缓解城镇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平湖市发展地下管道灌溉2350km,受益农田45万亩,年节水3600万m3,节电200万kw·h,增产粮食1000万kg,减少渠道整修用工12万工,增加耕地6000亩。我省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内容见表3。

节水灌溉应用技术

表3

分类 技术特点 适用范围

渠道防 渗 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以减少渠道水量渗漏损失的措施。常用的有混凝土衬砌、块石衬砌、塑料薄膜防渗、混合材料防渗等。 比较平整的灌区各级灌、排渠道

低压管道输水 利用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 平地、缓坡地灌区输水

喷 灌 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以均匀喷洒方式,对作物进行灌溉。有固定式、半固定式和轻小型机组移动式。 一般用于经济价值较高,且连片种植、集中管理的作物

微 灌 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滴头、微喷头、滴灌带等),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 多用于温室大棚经济作物

水稻薄露灌溉 根据水稻各生育期需水特性和要求进行“薄、浅、湿、干”灌溉,为水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 水稻灌区

2、小流域治理技术;“九五”期间,我省在7条试点小流域的带动下,开展治理的小流域达100余条,已取得初步治理效益的有50条。通过综合治理,这些小流域防洪标准由原来的3~5年一遇甚至不设防,分别提高到保护农田5年一遇,保护村庄10年一遇,保护乡镇20年一遇,取得防灾减灾效益5.1亿元;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61%提高到74%,土地利用率由75%提高到89%;农民人均收入从1741元增加到2519元,人均增收778元,增长了45%。小流域治理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7条试点小流域治理效益见表4)。

我省各地在长期的小流域治理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库塘拦蓄工程、堰坝拦沙工程、丁坝消能工程、防洪堤工程等。在流域干支流上兴建山塘水库,发挥防洪、蓄水、发电、灌溉、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在易发生山洪及泥石流的流域上游沟道中建多级谷坊和拦沙坝,以拦截泥沙,削减山洪的冲刷力;在流域中上游河道上修建多级消能堰坝,既可降低河道坡降、削减洪峰流量,平时又能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在河道整治中采取河道清淤与修路、筑堤相结合,可降低工程投资。龙泉市安仁溪防洪堤基础处理,采用基底铺垫“丁”字型松木架,可使原设计防洪堤基础深2m减少到1m,每米堤长节约投资136元,且能保持堤身稳定,提高抵抗不均匀沉陷和洪水冲刷能力。景宁、仙居、淳安等县均在防洪堤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小流域治理技术的不断创新,不但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提高了各项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3、泵站改造技术;我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全省排灌泵站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通过长期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3年完成温州三溪国营抽水机站的技术改造,1985年完成金华县中扬程泵站技术改造试点, 1989年至1990年完成特低扬程系列水泵研制开发,解决了平原低洼地区排灌泵站水泵选型的关键技术。1990年至1993年完成杭嘉湖地区6500座泵站的技术改造,改造装机8.85万kw,总投资8158万元,受益面积332万亩,年可节电2482万kw·h,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4万t。1993年至1997年,利用国家泵站改造贴息贷款政策,安排泵站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7个,总投资9300万元,共改善排灌面积165万亩,改造装机515台套,容量4.3万kw。1998年,借鉴杭嘉湖地区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成功经验,开始对本省第二粮仓——金衢地区的排灌泵站及重点国有排灌泵站以每年20万亩的规模进行更新改造,计划实施5年至2003年全省共可完成改造机电排灌面积100万亩,装机约10万kw。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全省改造各类泵站近万座,受益面积达500余万亩。

三、我省农田防灾能力及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理、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决定了我省具有洪涝台旱灾害多样性和交替发生的多变性,全省防洪、防台、防旱能力大致如下:

(一)防洪除涝能力

洪涝主要发生在以下地区:

1.太湖和杭嘉湖地区;杭嘉湖地区的东部平原向北、向东排水困难,西有东苕溪导流各闸来水、北受太湖太浦河水倒灌,下游黄浦江潮位抬升,顶托太浦河排水行洪,西部长兴平原受太湖高水位威胁。常遭洪涝威胁的低洼农田约420万亩,经过整治的圩区约有160万亩,其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排涝能力达到10年一遇,一日暴雨二日排出,未经整治的圩区其防洪能力只有5年一遇,排涝能力平均2年一遇。

2.东苕溪;东苕溪总体上有2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其中保护杭州市区安全的45km西险大塘经过加固可抗百年一遇洪水,西险大塘对岸的农田受分洪威胁,德清以下导流东大堤标准偏低,沿线各闸大部分长年失修。

3.钱塘江干流;富春江电站以上防洪能力总体为5~20年一遇,富春江电站至闻家堰为10~20年一遇左右,闻家堰至河口一段在50~100年一遇。钱塘江干流防洪可发挥乌溪江、新安江、富春江等水库的调蓄作用。

4.浦阳江;保护浙赣铁路一侧堤防的防洪能力在10~20年一遇左右,诸暨城关在50年一遇,其他堤防在20年一遇左右,沿铁路一侧堤防的防洪能力相对偏低,浦阳江整体防洪能力在10年一遇左右。

5.其他重要江河和地区;曹娥江、奉化江、灵江、瓯江、飞云江、敖江等沿江河段防洪能力在10年一遇左右;萧绍平原,姚北、宁奉平原,台州的大田、椒江、温黄平原,温州的永乐、温瑞、瑞平、南港平原,防洪能力一般在5~10年一遇。

(二)防台能力

浙东千里海塘到2000年底基本建成1020km,沿海防台能力大大提高,设防标准如表5。

表5

海塘工程等级 Ⅰ Ⅱ Ⅲ Ⅳ Ⅴ

设计重现期(年) 200以上 100 50 20 10

防护对象 城市 人口150万以上特别重要的城市 人口50~100万的重要城市 人口10~50万的城市 人口1~10万的城镇 人口0.1~1万的乡镇

农村 100万亩以上的大片平原 5~100万亩的平原 1~5万亩 1万亩以下

工矿企业、基础设施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中型 小型

(三)抗旱能力

我省一般连续30~50天晴热天气,就会发生较严重的旱情,全省农田抗旱能力见表6。

表6

抗旱天数 30天以下 30~50天 50~70天 70天以上

面积(万亩) 300 300 370 1450

在连续干旱30~50天时,除上述农田外,沿海地区及部分山区城镇约有100万人供水发生困难。

1.杭嘉湖平原(近600万亩);是全省抗旱能力较强的地区,取决于河网蓄水、太湖蓄水和西部水库蓄水的多少。主要问题是河道普遍淤积,引水困难,河网水位低时水污染问题突出。

2.萧绍宁平原(近300万亩);包括萧绍、姚江、鄞奉三片。萧绍片一般连旱30天就要由萧山沿江翻水提水入河网,再引向绍兴;姚江片中等干旱年可由上浦闸引水补充灌溉;鄞奉片主要靠水库灌溉。

3.金衢盆地(约350万亩);主要靠湖南镇、横锦、南江、铜山源、碗窑等大型水库、20多座中型水库、近200座小( 一)型水库自流和乌引工程灌溉,水源比较充足,干支渠系已经形成,能够有效地进行灌溉。

4.台州的温、黄、临平原(约140万亩);包括温岭、黄岩、椒江和临海的大田、椒北、桃渚片,主要靠长潭、牛头山等大中型水库补充灌溉。

5.温州沿海平原(约100万亩);包括永乐、温瑞、瑞平、平阳北港、苍南南港等平原,主要靠几座水库和瓯江、潘山等翻水站从瓯江、飞云江提水补充河网灌溉,水源较为充足。

(四)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东千里海塘、钱塘江千里江堤、杭嘉湖地区的“治太”骨干工程等重点工程都已基本建成,百座城市防洪工程正在实施。随着这些规模较大的工程陆续建成以后,我省高标准的防洪保安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而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则任务艰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省河道淤积严重。全省现有河道6万多km,平原河网淤积普遍在0.6m以上,严重的河段达2m以上,钱塘江等干流河床普遍抬高0.5m以上,全省河道淤积总量近20亿m3,其中瓯江淤积量超过8亿m3,钱塘江近5亿m3,杭嘉湖平原各类河道淤积量为2.7亿m3。河道淤积,调蓄容量减少,行洪排涝和抗旱能力下降,航运受阻,河道各项功能日益退化,水环境脏乱问题突出,急需整治。

2、灌区老化,配套改造任务艰巨。农业用水尚需降低比重,我省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988万亩,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1处,有效灌溉面积478万亩。1万至30万亩的中型灌区154处,有效灌溉面积510万亩,分别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23%和24%。多数大中型灌区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设计标准低,配套跟不上,目前工程完好率在60%左右,渠系水利用系数在0.4-0.5之间,大部分六十年代建的泵站设备还在使用,效率低于40%。要解决渠道渗漏和渠系建筑物老化等突出问题,急需配套改造。

3、山区小流域防洪能力偏低。全省绝大部分小流域的防洪能力低于5 年一遇,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年年遇灾。一些小流域由于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防灾能力还在逐年下降,处于“越灾越贫,越贫越灾”的恶性循环之中。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9万km2,中等强度的水土流失面积由10年前的7500 km2增加到1998年的10000 km2,山区缺少有效的控制性拦蓄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造成了山丘地区工程性缺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旱季经常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和大面积农田歉收、绝收现象。

4、成熟的农田水利科技成果有待推广。我省有许多水利科研成果,如何尽快推广应用这些技术,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比较迫切的任务。近几年来以蔬菜为代表的保护地栽培发展迅猛,土壤盐渍障碍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利用微灌等技术防治土壤盐渍障碍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可在全省50万亩保护地栽培和全国2000余万亩保护地生产中推广应用,对促进蔬菜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及提高农业效益具有很好的作用。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在我省嵊州南山水库灌区推广八年,在义乌巧溪水库灌区等七个示范点试验,取得了增产粮食、节省灌溉水量、节省用电量、节工、节本、减轻洪涝灾害、减少用水矛盾,缓解水事纠纷、减少水污染等方面的效益,在全省推广应用500万亩以后,每年可产生1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常规的灌溉方法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使该技术在进一步推广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1997年开始的有机污水生物处理回灌农田研究,该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它克服了常规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的投资及成本较高、运行管理复杂等诸多弊端,具有工艺简单,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不受场地限制等优点。这项技术需要进一步组合力量,加紧攻关,形成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放水阀门、滴灌带的成本要降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化、管理自动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政策法规需要研究完善。浙江用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业用水比重逐年下降(详见表7):1970年农业用水占91%;1980年占87%;1990年占76%;1999年占62.4%。农业用水比重的下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并不充足的水资源不可避免地要优先满足不断发展的城镇和工业需求,相当部分当初按灌溉农田设计的水源工程转向工业和生活供水。初步调查,全省乡镇与县城的水厂向水库取水12亿m3/年(未包括泵站、堰坝等水源工程,如瓯江翻水站等),其中县城23个,取用水规模131.5万t/d。这些水库在规划设计时没有赋予城镇供水的功能(或称之为水权),调用水量的行为实质上是无偿占用了农业水权,侵占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为使农业、工业和生活协调发展,应当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表7

占用水量比例类别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1999年

农业 91% 87.6% 75.3% 62.4%

工业 6.1% 7.2% 17.2% 25.6%

生活及其它 2.9% 5.2% 7.5% 12%

四、效益农业对农田水利的要求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效益农业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防洪、排涝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后,各种经济作物的比例上升,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则加大。目前的农田防洪标准一般只能达到10年一遇,排涝多为5年一遇左右。经过较系统整治的各类农业园区、水利园区、土地整理项目、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圩区整治项目其防洪能力一般为20年一遇,排涝为10年一遇,排涝模数多为0.6~0.8m3/(s·km2)。但这种防洪排涝标准绝大多数是按水稻等粮食作物来设计的。从当前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基本上是能满足效益农业发展要求的;由于各类经济作物对受淹非常敏感,因此,要使同为10年一遇标准的降雨情况下不成灾,就要提高排涝模数,增加排涝动力,排涝模数应提高到1.0~1.5 m3/(s·km2)。

(二)灌溉

同水稻相比,经济作物的抗旱能力较弱,缺水受旱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其灌溉保证要求比较高。虽然灌溉用水量有所减少,但灌溉次数要增加。如瓜果灌溉年耗水量在120~150 m3/亩之间;花卉一般为大棚种植,年灌溉需水量40~50 m3/亩;蔬菜年灌溉需水量60~80 m3/亩;水产养殖需常年供水,用水量增加。稻田套养年灌溉需水约600 m3,高于春花、单季晚稻。总的看来,各类经济作物的用水量减少,水产养殖需水量虽增加,但单位时间灌水量相对减少,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以后,按照水稻设计的灌溉渠道仍能满足要求。

(三)降渍

效益农业的降渍要求一般较高,如瓜果、花卉等要求地下水位控制在0.6~0.8m以下。要求田间有降渍措施,且降渍要迅速;对排水沟的要求较高,要求雨水能通过排水支沟迅速排入主沟。

(四)水质

水产养殖要求水质在Ⅲ类水以上,而我省目前河水被污染的程度比较普遍,在太湖沿岸,找不到Ⅰ、Ⅱ类水,除湖州市部分河段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标准外,嘉兴市各河段水质全部超标,以Ⅴ类水为主。要改善水质,就要减少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同时加快河道疏浚整治,沟通内外水系,促进水体交换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效益农业发展的思考

(一) 完善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

针对效益农业对农田水利的新需求,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防洪、灌溉、排涝、抗旱标准,全面提高农村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良性运行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

1、防洪设计标准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农田防洪标准大致分为三档(详见表8):

(1)5~10年一遇,种植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为主的一般性农田,山区小型灌区,水产养殖,平原小格局圩区。保护农田面积:100—3000亩。

(2)10~20年一遇,主要产粮区和有经济作物的农田,平原中、大格局圩区防洪,各类园区、示范区。保护农田面积:3000—10000亩。

(3)20~30年一遇,一般乡镇防洪,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区,城市郊区。保护农田面积:10000亩以上。

表8

防洪标准 5~10年一遇 10~20年一遇 20~30年一遇

防护对象 种植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为主的一般性农田,山区小型灌区,水产养殖,平原小格局圩区 主要产粮区和有经济作物的农田,平原中、大格局圩区防洪,各类园区、示范区 一般乡镇防洪,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区,城市郊区

保护面积 100—3000亩 3000—10000亩 10000亩以上

保护村庄 人均GDP15000元以上 人均GDP25000元以上

2、排涝设计标准

针对不同作物,采取不同的排涝标准(详见表9)。山地、丘陵区以防洪为主,涝害主要在平原地区和盆地。

(1)水稻区、水产养殖区:一日暴雨二日排出,不成灾。排涝模数取0.6-0.8 m3/(s·km2)

(2) 花卉、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一日暴雨一日排出,不成灾。排涝模数取1.0-1.2 m3/(s·km2)

表9

保护对象 排涝标准 排涝模数

水稻区、水产养殖区 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二日排出 0.6-0.8 m3/(s·km2)

花卉、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 二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出 1.0-1.2 m3/(s·km2)

3、灌溉设计标准

(1)灌溉设计标准,可用灌溉保证率和抗旱天数来表示(详见表10),要求达到旱涝保收。

表10

分区 作物 灌溉保证率 抗旱天数

丘陵山区海岛 以旱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 80%~90% 50~70d

以水稻为主的灌区 85%~90% 60~80d

平原区、郊区 90%~95% 70~90d

(2)灌溉方式、灌溉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

①根据地形地貌和效益农业布局,选择相应的灌溉方式。

山区:以明渠输水、自流灌溉为主。

丘陵区:大宗农产品以明渠输水自流灌溉为主;经济作物如茶、果树、花卉等以喷灌为主。

平原区(包括城镇郊区):水稻田以泵站从河道提水、低压地下管道和明渠输水为主,同时辅以薄露灌溉。大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以喷灌为主。各种大棚种植以滴灌、微灌为主。

②灌溉定额,详见表11。

表11 单位:m3/亩

作物 标准值 作物 标准值 作物 标准值

早稻 330 中稻 450 一季晚稻 500

双季晚稻 350 水产养殖 1000 玉米 250

小麦 300 棉花 150 蔬菜 250

瓜果 250 花卉苗木 150 草莓水稻 400

③灌溉水利用系数,详见表 12。

表12

灌区类型 灌溉水利用系数

大型灌区(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 0.60

中型灌区(灌溉面积1—30万亩) 0.70

小型灌区(灌溉面积1万亩以下) 0.80

4、降渍设计标准

地下水埋深根据作物生长要求不同采用不同值,主要作物的降渍标准见表13。

表13

作物 标准值 作物 标准值 作物 标准值

水稻 0.4~0.6m 玉米 1.0~1.5m 棉花 1.2~1.5m

小麦 1.0~1.2m 蔬菜 1.2~1.5 m 花卉 0.6~0.8m

降渍设计要根据以上作物生长需求,合理布置排水沟的间距和沟深。

降渍的方法有:明沟排水、地下暗管排水、鼠道排水等。

5、水质标准

水产养殖要求水质在Ⅲ类水以上,现有Ⅳ类水和Ⅴ类以下的水都要改善水质。

水质标准见表14。

表14

项目 标准值 项目 标准值 项目 标准值

ph值 淡水:6.5~8.5 生化需氧量(BOD5) 不超过5mg/L 砷 ≤0.05mg/L

海水: 7.0~8. 5 汞 ≤0.0005mg/L 氰化物 ≤0.005mg/L

溶解氧(DO) 大于4mg/ L 铬 ≤0.1mg/L 硫化物 ≤0.2mg/L

氟化物 ≤1mg/L 挥发性酚 ≤0.005mg/L 石油类 ≤0.05mg/L

非离子氨 ≤0.02mg/L

6、投资估算

效益农业已形成区域化布局的地区,如各类基地、专业乡村,要对照上述标准加快农田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正在调整的地区要根据当地现有利水利条件选择种、养殖业。按照以上标准建设,田间工程平均需投资约1700元/亩,农田外围防洪工程投资约为2600元/亩,全省若建设上述标准农田1000万亩、1500万亩和2000万亩所需投资分别见表15。

表15

建设面积 田间工程 外围防洪 合计

单价 投资 单价 投资

万亩 元/亩 万元 元/亩 万元 万元

1000 1700 1700 000 2600 2600 000 4300 000

1500 1700 2550 000 2600 3900 000 6450 000

2000 1700 3400 000 2600 5200 000 8600 000

(二)加快农田水利现代化进程,保障效益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指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建成高标准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沿海和县城防御洪涝、风暴潮能力达到50年一遇以上的标准,基本农田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要求,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整治,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得到治理,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对照这一目标,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田水利现代化,今后我省的农田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农田水利的现代化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以现代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效益农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保障。

1、更新旧观念,调整治水思路,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领导

当前,我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阶段。农村水利的服务领域也逐步从过去的主要围绕增产粮食解决温饱问题扩大为三个领域: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服务;为保障农村生活用水和农村经济发展用水,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农村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相应地调整为:以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水利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水利部的具体工作部署,围绕农村水利三大任务,以节水为重点,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抓好“二改一提高”——改造现有农村水利设施,改革现行农村水利建管体制与机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农村水利服务功能,推动农村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

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都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切实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搞好指导和协调工作。

搞好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全省已完成《浙江省小流域治理“十五”计划及2015年长远规划》、《浙江省河道疏浚“十五”计划及2015年长远规划》、《浙江省灌溉面积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浙江省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浙江省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浙江省乡镇供水“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等规划,《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和《浙江省河道整治“十五”计划实施方案》已完成初稿。各级都要明确一位主要领导抓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落实具体的工作部门,并根据《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浙江省水利现代化建设纲要》和各项专业规划的总体要求,制订本地的农业、农村和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格按照水利规划实施,避免重复投资和过快的调整。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在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要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农户投工投劳,兴建引水工程、田间水利工程、外围防洪工程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切切实实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拉动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程来抓,巩固脱贫成果,加快奔小康的步伐,逐步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迈进。各级党委、政府都要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快山区、海岛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重点扶持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限期改变贫困面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既是一项技术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投资也不是国家所能承担,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支持和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制定实施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服务。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要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有足够的投入。进一步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创造更多的新鲜经验,加快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

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分工,共同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密切合作。水利部门要提供强大的专业技术指导,搞好各项规划,组织设计,督促实施,保证工程质量。农业部门要根据全省各地的水利条件特点,利用区域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搞好效益农业规划和区域布局,提供农业信息,及时提出改进农田水利工作的要求和建议。财税部门对农田水利建设要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金融部门要优先提供信贷扶持,降低贷款利率。计划部门要配合水利部门对一些重要的投资较大的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做好立项工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解决瓶颈问题。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既要分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更要相互沟通,密切合作。

全省要在各项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由试点开始,采取建设示范村、试点乡、试点县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建设示范园区的形式进行引导。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试点:

“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事一议”等组织形式的试点。

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改革,推进农田规模经营的试点。

河道疏浚综合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的试点。

小流域治理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农业调整的试点。

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试点。

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村、示范乡、示范县。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及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

农村水利科技示范园区或农田水利科技示范园区。

2、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

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入,水利建设“两工”制度的逐步取消,在农民投工投劳相对减少的情况下,政府应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固定的筹资渠道。各级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把支持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要逐步转移到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各级政府都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投入,确保财政对水利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按规定收取的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建设基金、防洪保安资金、土地复垦基金、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基金要重点用于与效益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农业发展基金要调整乡(镇)村两级筹集渠道,增加对农村水环境整治建设的投入,要提高以下几方面投资比例:农田水利建设(包括河道整治、低洼圩区治理、修建小型水库、排灌站等)和水土保持工程,已建成大中型水库、灌区、涝区等水利骨干工程的渠系配套工程;农、林、水新科技成果的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区的建设;县以下(不包括县)农、林、水技术服务站必需购置的仪器设备补助。

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调整资金投放结构。中央和地方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农业信贷资金等,要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而逐步增加。同时,加快发展农用工业,增加农业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当前要适当调整资金投放结构,增加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投入比重,把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作为支持对象,把农田水利工程、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批发市场、交通运输和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投资重点。

进一步搞活农村金融。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导作用,经过试点,逐步改变目前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实行规模和比例双重控制的办法,实行多存多贷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做到充分自主地运用资金。采用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继续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满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

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拓宽思路,改进操作办法,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依法进行项目筹资,引导和组织农民增加对水利的投入。要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为水利捐款捐资,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水利的支持。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推广股份制办水利,改革农业投融资体制,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农业资源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工程,增加对水利的投入,走社会化办水利的新路子。

除了要充分利用上述已有的投入渠道外,还要探索开辟新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在效益农业的发展中,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要改变无偿使用的办法。效益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新农业,因此,在建设初期,国家要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或信贷或补助,但建成受益后,可以向农户限期收回这部分投资,再利用收回的资金扶持新的对象。这样既解决了农户筹资难题,又可重复利用国家资金,实现滚动发展,发挥国家补助资金的最大引导效益。另外,要探索建立水库等农业灌溉水源工程转向城镇供水后如何补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机制。

在确保国家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扶持的同时,要考虑国家投资的重点和方向。如前文所述,在效益农业中,国家对田间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可以在建成后定期收回,这一政策主要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国家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作用主要应以技术指导为主,帮助农户搞好规划设计、提供水利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组织机电排灌泵站等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水利知识水平。但对于一些比较大的事关大局的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属公共产品,就要靠国家投资为主、受益农民参与为辅兴建。如灌区渠首工程,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的整治工程,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山塘,先进农田水利灌溉、排水、施工技术的研究等项目。那些保护范围广、投资需求大、牵涉乡村农户多的骨干工程,单家农户或是单个乡村无法实施,是国家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补助的重点。因此,今后,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偿使用,一部分是无偿投资。总的说来,国家投入要大力提倡有偿使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建设单位或个人建好、管好水利设施,避免国家资金的无谓流失。

为了确保国家投资的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的顺利开展,建议省财政建立有关专项基金,主要有:节水灌溉专项基金,河道疏浚整治专项基金,小流域治理专项基金,低洼圩区整治专项基金。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确保农田水利事业稳步发展。

3、加强农田水利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以科技进步加速农田水利现代化

我省正面临着人口增加、水资源和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要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必须现代化,技术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动力。

(1)农田水利技术进步将以高效用水为中心,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①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水分生产率、单位用水量生产的经济效益等农业高效用水方面的综合技术;②旧灌区改造更新技术;③提高农田水利作业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技术,包括泵站、机井等机电灌排技术,喷灌、滴灌等机械化灌溉作业技术,灌区水情、墒情自动监测技术以及农田水利机械化施工技术等。④灌溉排水装备生产制造技术,包括新材料、新器材、新设备等。

(2)针对农业种植、养殖结构的变化,要开展灌溉排水及灌溉水质科学试验。效益农业的模式很多,各类作物的耐淹能力不同,排水降渍的要求不一,灌溉用水明显差异,因此,下一步有必要开展灌溉排水试验,针对不同作物,制定相应的灌溉定额、排水标准,用于指导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稻田养殖和水产养殖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行农药和化肥面污染对水体的影响程度及水质对种、养殖效益的影响试验;研究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后,减少灌溉水量改善水环境、提高经济作物产量的规律;研究不同的地下水位对各种经济作物生长的影响,找出地下临界水位。对于水产养殖和其他作物的灌溉水源的水质要进行动态监测。

(3)积极做好新技术推广。利用微灌等技术防治土壤盐渍障碍的研究成果、水稻薄露灌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技术要通过召开现场会、出版技术专著、拍摄科教片、开展学术研讨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进一步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一方面要研究如何简化这些技术的应用,让农民易于理解和操作,降低应用成本;另一方面要发挥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引导作用,组织科技人员下乡传授、讲解,做好宣传、培训,培养水利技术应用带头人。

(4)加强经验交流,引进先进技术。要学习国内外农田水利技术最新研究成果,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如河道疏浚新机械研制,淤泥处理技术,U型渠道等农田水利工程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新的水工材料、新的设计方法。我省西湖淤泥用于制造化肥的技术已取得成功,绍兴等地也有将淤泥用于河道制砖,如何变废为宝,是解决河道疏浚难题的一项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日本在河道整治中不再人为去截弯取直,而是顺其自然,随弯随曲,只是在弯曲的河岸上搞一些消能设施。河道宽度留得更宽一点,防洪堤的坡度也放得更缓一些。由于洪水的时间很短,他们在防洪堤迎水面的中间留一行人道,为人们嬉水提供更方便的条件。防洪堤砌筑材料以前用水泥和石块,后来多考虑生态和回归自然,在堤底部留一个个的洞,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沿河川岸边修建了许多公园、娱乐场和运动场,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使工程建设与生态、景观、旅游休闲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要以水利水电河口海岸研究设计院等科研单位为依托,充分发挥水利学会的作用,定期召开讲习会、学术交流会,精选课题开展研究。

现代水利科技含量高,一次性投资大,产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明显,但在发展初期如果全部让农户自己投资,经济上往往承受不了,所以应制定相应的补助政策,鼓励专业大户使用先进的水利技术,可实行有偿使用,定期收回,使现代化水利科技起到示范作用,引导更多农民走增产、增收的效益农业之路。

4、深化各项体制改革,健全农村水利法律体系

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改革,为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构筑基础平台。在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下,要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前提下,坚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土地经营使用的效益原则,继续按照“稳制活田、三权分离”和“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通过土地的有偿转让、土地股份合作制、反租倒包、“四荒”资源租赁或经营权拍卖等方式,逐步让种粮大户、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和农业经营公司成为农业生产新的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加速农业专业化、基地化的形成。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在区域布局、规模经营这样的一个平台上进行。

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机埠、山塘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继续按照宜股则股,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包则包的灵活多样形式进行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各地正在进行的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都要继续完善,加大推广力度。

加快农业灌溉水价改革步伐。新建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要按照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缴纳税金、归还贷款和获得利润的原则制定。原有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要根据国家的水价政策和成本补偿、合理收益的原则,区别不同用途,逐步调整到位,以后再根据供水成本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将征收的水费大部分返还,专门用于灌区改造、水源工程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灌区渠首计量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按方计费,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水利法律法规体系。随着我省工业的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给城镇供水带来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农业灌溉用水转向了城镇供水和工业生产,有些地方盲目引水,给当地效益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引起水事纠纷不少。水利部门要做好水资源分配管理,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些地方为了增加土地,随意侵占河道,填埋水域面积,人水争地的情形时有发生,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河道管理,防止类似事件的重演。要研究制定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各种行为,加强对私人筹资兴建水利工程的管理;要研究制定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在国家颁发的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溉工程补偿实施细则基础上,研究农业水权有偿转可供操作的办法,达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水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完善执法网络,强化依法行政职能,确保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正常有序开展。

5、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做好信息服务

建立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水利队伍建设。要逐步建立以乡村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专业技术部门为依托,以农民自办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完善区乡水利服务组织;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鼓励发展农民管水组织。

在保持基层水利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精简人员,明确职能,理顺关系,以县(市、区)境内的中小流域(或区域)为单元,兼顾辖区内乡镇区划,因地制宜设立流域站或区域站;对水利建设任务较重的乡镇配置专职水利岗位,人员纳入乡镇行政编制。基层水利员择优调配录用,尽量安排具有水利专业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水利员队伍中去。

要全面实施农民培训工程,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开展“绿色证书”、“农函大”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围绕重要季节、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积极举办面向规模经营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的专项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服务。

现在的效益农业多由农民自发性发展起来,政府导向性不强,同一灌区内水稻、花卉、蔬菜、瓜果等混种现象比较严重,用水矛盾比较突出。同一灌区要尽量实行农业结构区域布局,统一种植或养殖模式,进而统一灌溉制度,方便管理,提高效益。

税费改革以后,各级水利部门要与各乡镇、村建立密切联系通道。及时收集农民的意见,帮助提出水利建设方案,做好可行性研究,供村民或乡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确定每年要兴建的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帮助做好规划、设计,提供水利技术支持和相关产品信息服务。农民在调整种、养殖结构时,各级水利部门要根据当地的水利条件及时提出参考意见,一旦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调整建议。

按照我省水利现代化建设纲要,到2005年,全省经济发达、水利条件较好的部分县(市、区)要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到2010年,要力争有半数以上县(市、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到2020年,力争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目前,全省对于农田水利现代化的考核标准还没有制定,要从防洪、除涝、灌溉、排水等方面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衡量,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一整套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已经达到全省农田水利现代化统一标准的县,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考核认定,授予荣誉证书,奖励先进,激励后进。

6、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机械化施工水平,加强质量管理

在效益农业中,机械化水平必将大大提高,不但耕种、收割等生产环节要实现机械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也要逐步提高机械化水平,重点是先进适用的提水机械、灌水机械、施工机械。要在田间渠道开挖衬砌、地下管道铺设安装、河道疏浚运输、灌溉排水作业等领域大力采用机械设备,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各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工厂化生产水平,对U型渠道、地下管道、阀门等要研究推广批量生产,加强对生产企业的许可管理和质量管理。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管理,今后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统一规范起来,要有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书、施工图纸。农田面积在500亩以上或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要有规划、设计文本,设计要委托有水利设计资质丙级以上的单位编制,施工要实行招投标制;建成后要把好竣工验收关,只有确保各项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才能保障效益农业稳定发展。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