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是中国最小的协会——响水县六套乡三新河灌区农民用水协会。而这个小协会创造的节水经验却走进了国际性的大会议。
村里人不再为水而吵
废黄河故道边的三新河灌区,地面高程超过8米,历史上“十年九旱”,灌区内5个行政村都是省定经济薄弱村。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农民经常为种田抢水的事邻里不和、兄弟反目。用水成了农民的一块“心病”。乡村干部的精力也大多耗在调解劝架、催缴水费上。
1998年,农业开发部门在当地新建翻水站、防渗渠,从洪泽湖引水,帮助农民解决灌溉难。政府出资建了小水利设施,而建后管护的责任由谁承担,水电费开支怎么收缴?在农业开发部门引导下,村民广泛参与讨论、统一认识,他们决定借鉴世界银行节水农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农民参与管理的用水协会组织。
“当时,很多农民对‘用水协会’连听都没听过”,引河集村五组村民顾培达回顾感叹,“开头大家将信将疑,但后来都口服心服了”。村民投票选举用水户代表,讨论制订章程和年度供水计划;协会根据各村组田块的远近、高低,合理确定供水次序,由群众推举专职管水员负责放水。特别是对那些男劳力外出打工、妇女在家有困难的农户,优先安排供水、及时栽秧。
从建协会那年起,村里人不再为水发生争抢,家家户户的灌溉都有了保证。
水费明细账记了11年
让农户“用放心水、交明白钱”,账务公开是关键。
据介绍,目前三新河灌区协会农户的水费标准,仍是保持了11年不变的每亩30元,而灌区之外的农村水费大多在一亩45元左右。
协会收取的水费,主要用于电费和小水利维修支出,向专职管水员和工程管护人员支付劳务报酬。为完善小水利设施管护,根据农户意见,协会对总长7公里的支渠、13.5公里的斗渠、26公里的农渠以及12台水泵、电机和100多座涵洞、渡槽等,分别划定责任区域,落实专职管护人员,按工作量大小支付报酬。比如,对连接3000亩水稻田的农渠,每年按一亩4元标准支付报酬;负责斗渠、支渠、泵站设备等管护人员,也都有相应报酬。每年底,水费收支明细账向协会农户公示,接受质询。
2007年5月,到三新河灌区考察的国家农发办有关负责人,在屋顶已显陈旧的泵站现场,仔细翻阅了井井有条的水费明细账,由衷感叹:“从这个并不富裕的苏北乡村,看到了农民自主管理小水利的前景。”此后,在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节水灌溉项目培训中,响水三新河灌区的水费收支管理被列为培训教材中的案例。
每个农户都是“管家”
在灌区走访,记者听说了这样的故事:几个月前,协会要在一个村里调换管水员,村干部出面推荐相关人选,可拿到会员农户中举手表决,却没能通得过。理由是“这个人做事不用心,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大家”。
对于这样的否决,现在仍担任协会主席的陆明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协会的所有费用开支,都是由农户上缴水费提供的,对管护人员考核监督也就成为群众的自觉意识。事实上,每年夏季一下大雨,除了管水员,很多农户也提着锹往渠上跑,就怕哪里出险情。每个人都晓得,工程损坏的维修费,跑水、漏水的成本增加,最终是要分摊到各家各户的。这种利益相关的责任心,让每个农户都把工程管护当作自家的事。
在不依赖政府投资的情况下,协会建立11年,灌区小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节水灌溉面积也从1800亩扩大到近5000亩,而会员农户由510户增加到了1600多户,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水费开支减少近1/3。2008年,三新河灌区水稻平均亩产超过65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
今年5月,在世行举办的北京南南国际合作视频会议上,陆明作为全国惟一的基层农民用水协会主席,与多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相互交流。三新河灌区的经验,被到会的世行水利官员称为“来自江苏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