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农民用水者协会挑起大梁
  李建国 王四清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9/9/16    

中国水利网站2009年9月16日讯(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王四清)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水务局不断深化群管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注重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主导作用,使其唱主角,挑大梁,真正说了算。

该旗首先建立职责明确、责权统一、运转协调、监督有效的协会管理体制,坚持“大家用水大家管,管好用水为大家”管理理念,使农民用水户协会逐步成为灌区群管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收费的主体,成为联系水管单位与灌户的纽带和水管单位的用水缴费责任主体。其次,协会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自我协调处理各种矛盾,自我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农民用水户协会稳定发展、高效运行,使协会在组织建设、运行管理上逐步步入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加快和建设节水型灌区。

一是在灌溉管理方面,协会在改变管理模式后,自己用水自己管理,成立了包浇组,实行“一把锹”浇地,极大地增强了管理支斗渠用水的能力,理顺了管理体制,落实了管理责任,自我调节各种用水矛盾,灌溉秩序明显好转,既缩短了灌水周期、节省了劳力,又实现了作物适时灌溉,降低灌溉成本,提高了水利用率。协会在2001年运行初期,亩均水费为16.4元,较1999年亩均节约水费7.03元,亩均节约水量140立方米。在协会运行管理进一步完善阶段,2005—2008年,4年亩均水费为13.87元,较2001年亩均节约水费2.53元,年灌水期缩短10—15天,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在收费管理方面,灌区推行亩次计费,打破了多浇少浇一个样的“大锅饭”计费制度。协会直接和农户结算,减轻了水管单位、乡镇村组等协调供水收费的压力,农户对于收费面积、用水量、水价和应缴水费清清楚楚,有效地消除了乡村借水费搭车现象,杜绝农民不合理负担,水费计收率达到100%,调动了农民节水的积极性,提高了灌区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快了农村水利事业发展。

三是在工程维护方面,协会和群管组织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群管工程维护和安全运行得到了保障。工程维护开支严格按照章程和财务管理办法执行,有效地推进了“降本、减负”工作的开展。协会本着自已的事情自已做,采取“一事一议”,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或筹资进行灌区未级渠系清淤和建筑物更新维修,从而使灌户民主参与灌溉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从思想意识上增强了灌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实现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有效地了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排水基础设施条件,奠定了农村丰产丰收、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

四是政府引导,硬件支持。水务局积极参与用水者协会的管理,做好延伸服务。由于自身原因,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工程管理、渠道运行维护以及科学灌溉和内部管理方面缺乏必需的技术力量,水务局做为主管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向协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大对用水者协会的整合和加强对协会管理人员的培训,年培训达450人(次),协会受训人员达百分之百。目前,经过整合的44个协会已经全部在民政部门注册。同时,水务局加大对协会的硬件投入,投资40万元建成标准化协会,极大地改善了协会的办公条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9月16日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