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用水户协会突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困境——青海省乐都县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调查
  马生录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9/9/16    

乐都县是青海省东部的农业生产大县,素有“蔬菜瓜果之乡”的美称,紫皮大蒜、长辣椒、地膜马铃薯等乐都特色蔬菜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县内蔬菜产量已达到全省总产量的45%以上,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水利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近几年,乐都县通过推行以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为主的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机制,破解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难题。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陷入困境

乐都县拥有小型水利工程607项,这些工程除了少数工程为国有水管单位管理外,其余均由集体管理。这些遍布山乡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承担着全县农村饮水和12.8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是保障全县人民生产生活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

然而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这些工程因仍套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管模式,工程产权不明,管护责任不清,运行机制僵化,建、管、用脱节,这些情况使管理单位陷入了水费难收、投入难找、工程难管、效益衰减、水事纠纷频发的困境,有的单位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据统计,全县73座电灌站仅有30座正常运行,23座处于带病运行状态,20座停运。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农村集体水管组织“缺位”等因素直接影响了1.03万亩耕地的正常灌溉,制约了全县农业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水利不兴,农业不稳。面对严峻的形势,乐都县多措并举,加强了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修,扭转了全县水利工程效益衰减的危局。首先,多方筹措资金对中坝水库、大石滩水库、盛家峡水库和李家水库4座小(1)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有效解决了工程老化失修的问题。其次,从2000年起大力推行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使29项小型水利工程重新焕发出活力,调动了社会力量办水利的积极性。乐都县水务部门通过反思,深刻认识到如果不从管理体制入手进行改革,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困境将无法扭转,探索新形势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新体制,是破解农村水利众多难题的关键所在。

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应运而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国务院出台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为乐都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乐都县在构建“水务局—水管单位—用水户协会”三位一体的水利工程管理新体制中取得了可喜成果。

借助国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春风,2005年5月乐都县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截至2008年年底,全县6个国有灌区管理单位和15个跨流域乡镇水利(水保)站全部被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解决了多年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性不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不畅等诸多难题。

在理顺国有水管单位体制的基础上,乐都县将改革的触角伸向管理比较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末级渠系和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领域,把解决好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作为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在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在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乐都县水利部门经过慎重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本着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对条件比较成熟的时家台灌区、洪水镇十五村饮水工程、深沟渠灌区等工程进行了用水户协会试点建设,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后进行推广。目前全县已经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5个,参与农户达到3.99万户,逐步建立起了“县水务局总揽全局,国有水管单位负责骨干工程,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农田水利工程末级渠系和人饮工程分支工程”的三位一体管理新格局。

新体制推动建设管理良性运行

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组建起来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充分体现了用水户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广大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协会组织、会员民主决策的方式,用水户以筹资投劳的方式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决定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涉水事务,有效扭转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开展难、工程管护难、水费计收难等一系列问题,保障了用水,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步入了良性运行轨道。

深沟渠灌区覆盖着乐都县湟水谷地高店、雨润、碾伯3镇19个村的1.22万亩土地,是乐都县紫皮大蒜的主要种植基地,2007年7月注册成立的深沟渠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着2镇52条支斗渠和326座各类田间配套建筑物,渠线长达53千米。身兼用水户协会会长的该渠管理所所长焦玉璋谈起协会成立以后的五大变化感触颇深:由于协会制定了严格的浇灌制度,末级渠系的水利用系数得到很大提高,解决了原先无序浇水、浪费水资源的问题;水费计收状况大为改观,计收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现在的100%;农民对水利工程设施的保护意识大为增强,杜绝了原来撬斗门、毁渠道等现象的发生;改变了刮风、下雨、暴晒“三不浇水”的传统习俗;灌溉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至现在的13天。

特色种植需水量大,浇灌次数多,雨润镇荒滩村用水户协会分会会长朱金存介绍,该村紫皮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多亩,用水户协会成立后,灌溉期间灌区各用水户协会分会通过互通信息、及时维修斗农渠等措施,保证了农田的有序浇灌,避免了以往群众因抢水发生纠纷的情况。有了及时有序的水资源保障,现在荒滩村的每亩土地可产鲜蒜1800多公斤,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新兴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用水户协会建设正在乐都县得到大力推广发展。据悉,接下来青海省水利厅将对乐都县用水户协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运转经费不足、灌渠配套设施老化失修等问题加大扶持力度,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将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完善后移交用水户协会进行管理,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向责、权、利统一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久发挥效益。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