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四川省通江县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
  四川省农田水利管理局     陈鹏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1/13    

四川省通江县通过机制创新,加快了小农水项目建设进度。截至目前,该县工程形象进度已近30%,进度名列全省前列,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建设主体创新。通江县根据盆周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多,跨村工程少的县情,确立了小农水项目“村社实施、先建后补”的建设方式。即以村社为单位实施工程建设、建立用水协会、落实管护责任。并在村社范围内通过 “一事一议”方式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协调青苗补偿、占地等具体问题,加快了建设进度。

二是参与方式创新。通江县通过“规划民评、方案民选、项目民建、资金民审、工程民管”的“五民”机制,把项目建设的决定权真正交给了受益群众。大兴乡贾家梁村是缺水区域,在实施重点县项目中,该村组织群众参与规划、筹资、投劳、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受益群众人平筹资50元,投工15个,目前已经筹集到位,工程进展十分迅速。

三是工程监督创新。通江县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通委发[2009]33号),明确了重点县建设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分工责任、建设机制、补助方式、保障措施。县水务部门在省审批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逐个项目村制订了简明易懂、便于操作的施工设计方案,明确了各村的建设任务和技术要求。同时分片落实专人负责技术,建立了农民参与的质量监督机制,确保了项目有序推进。

四是激励制度创新。通江县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了组织保证。将项目建设实绩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严格奖惩,强化了部门和乡镇的责任。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先干先支持、不干不支持”的要求,通过竞争方式将项目村分为示范村、重点村、一般村三个层次,并采取不同的“以奖代补”补助方式,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