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四川省平昌县创新六大机制助推“小农水”建设
  平昌县水务局     杜志敬 李泽晏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1/28    

平昌在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中,积极探索,创新建管机制,“小农水”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坚持“连片推进,突出重点”的规划机制。根据《平昌县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划》,按轻重缓急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科学确定工程措施和类型;坚持集中连片,突出重点,注重发挥工程整体效益。2009年中央财政小农水建设我们选择了农业增产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群众兴水积极性高、已完成水利体制改革的的江口片区40个村,其中以实施太平-光辉、双城-辉玉鹿、友谊长岗三大示范片为重点,连片推进。

二是推行“竞争立项、末位淘汰”的择优机制。坚持“村级自主申请、乡镇核实上报、县上公开比选”的竞争立项原则,优先扶持筹资投劳积极、效益潜力明显、管护机制完善的乡镇、村。项目村如有2个以上工程改革不彻底、群众积极性不高难以完成建设任务的,则取消该村项目资格;项目乡(镇)如有2个以上项目村无法完成建设任务的,则取消该乡(镇)项目资格。凡是被取消的乡(镇)村3—5年原则上不予安排涉农项目。12月20日,我县对项目村采取了现场竞争比选。

三是严格“先改后建、先建后补”的激励机制。项目乡镇、项目村首先要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落实管护责任,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再开工建设,凡未进行体制改革的一律不予项目支持;工程建设实行“民办公助、专群结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工程建设完工验收合格后按程序兑现奖补资金。

四是创新“民议民决、民建民管”的民策机制。各项目乡(镇)、村按照“三不、三议、三自主”原则,将项目建设的内容、程序、奖补机制等内容宣传到村组、农户。坚持“三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办群众不愿办、不参与办、不能办的事;坚持“三议”,对工程建设内容、筹资投劳数量、建设方式等由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全体村民决议并形成村规民约;坚持“三自主”,在项目实施中,对施工队伍确定、具体问题解决、项目监督、建后管理等问题由群众全过程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管。青云乡罐寨、山垭、中包、坦溪镇民兴、黑山等项目村在实施过程中,群众自主推选了3-5名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强、工作能力突出的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工程建设与监管,充分激发群众建设积极性。

五是实行“一主导三补充”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信贷、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以工代赈、现代农业、彩票扶贫、土地整理、农发水保等涉农项目,集中打捆使用;县财政每年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资金的15%配套投入,作为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按照受益主体与筹资投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由受益群众按项目投资的40%筹资投劳;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引进业主,引导信贷积极支持帮扶,鼓励发展民营水利。截至目前,受益群众筹资投劳达185万元,整合其它项目资金630万元。

六是完善“一主体三结合”的管护机制。坚持“民建、民用、民管”、“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协会管护为主体,分段管护、业主管护、单户管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模式,对联户山平塘组建用水协会,实行病害民治、水价民定、设施民管的“协会管护”模式;对受益范围广、管护范围宽的渠系,通过受益农户“一事一议”划定管护责任段,实行“分段管护”模式;对租赁承包的山平塘,实行自主经营、自主整治、自主管理的“业主管护”模式;对户办小微水工程实行“单户管护”模式,确保农田水利持续利用和良性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40个项目村已全面启动,已投劳3.1万个,投入施工机械37台(套),完成土石方16.8万立方米,整治病险山平塘176口,新建蓄水池96口,新建及整治灌溉渠58.6千米,完成投资1056万元,,预计在四月下旬可全面完成2009年度中央小农水建设任务。

摘自:四川农村水利网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