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是世界上灌溉设施最多的地区之一,大多数灌溉设施建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的重点是生产更多的粮食,避免出现饥荒。此后,亚洲经济发生了巨变,灌溉系统从单一功能发展到多种功能。目前,亚洲国家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亚洲国家的农业部门分处三个不同阶段: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农业以外的活动,如马来西亚;农业主要目标为生产出口农产品,如中亚国家;农业仍然作为农村生计的主要来源,比如孟加拉国、尼泊尔和越南。发展灌溉和排水的战略需要根据发展阶段来确定。
未来向灌溉和排水部门投资,需要考虑亚洲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采取五个主要战略。
战略一:改造现有工程,满足发展需要
在许多地方,过去建设的大型地面灌溉系统未得到充分利用,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在挖掘早期投资价值方面,存在很大空间。有时,仅仅通过改善运行就可以实现此目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对现有硬件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来实现该目标。现代设计可以提供灵活、可靠的供水,满足农民日益变化的需求。有时,将现代设计规范与现有灌溉设施结合,可为改善灌溉工程的运行提供更加省钱而有效的方法。
有压系统(管道、喷灌和滴灌系统)以及平整的土地会非常有利。为多种用途如饮用水、工业用水、畜牧养殖用水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用水配置水资源,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例如,农民修建的用于控制供水的蓄水池,也可以用于发展渔业。这些可以改善营养并提供额外收入。斯里兰卡正在计划在其新建灌溉项目“拉姆布坎欧雅”中采用这一方法。
战略二:支持农民行动,顺应发展潮流
由于大型地面灌溉工程未能满足农民的需要,许多小农户已经安装了自己的灌溉设施,克服供水中的缺陷,避免发生作物歉收。例如,农民们已经安装了水泵,抽取地下水,或发明了创新的蓄水方法,因此当他们需水时可以放水。这些行动,主要由个人和小组实施,有时会带来负面结果,如超采地下水和用水不公等。但是,这些行动也产生了积极作用,例如提高了作物生产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在不影响其他用水者权益的情况下,提高每滴水的作物产量,对这些行动进行投资至关重要。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利用现有灌溉设施,向中间蓄水工程输水,也可以利用现有灌溉设施补充地下水。
战略三:超越传统的“参与式灌溉管理和灌溉管理权转移”方法
效率低下、运行不善、缺乏维护、给政府带来较高财政负担以及不可靠性,困扰着大型地面灌溉工程。相应地,亚洲许多地区的农民选择了用脚投票,要么弃用,要么减少对这些运行不佳的工程的依赖。但是,数十亿美元已经投入这些大型灌溉系统,而且它们仍然为增加粮食产量和保障生机提供了巨大机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问题开始在公共管理的灌溉与排水部门内出现时,政府试图进行改革,主要是通过参与式灌溉管理和灌溉管理权转移来进行。当时的思路是,农民是灌溉中最大的利益相关者,通过用水户协会,农民在灌溉系统运行中可以做得更好。但是,采用参与式灌溉管理和灌溉管理权转移,开展20多年的实践发现,结果充其量喜忧参半。仅有少数完全成功的例子。
一个获得认可的替代方案是,将私营部门纳入公共管理的灌溉和排水工程中。一些动议提供了一种可让政府卸下财政与管理负担的方法,而不用将责任全部让未做好准备和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农民负担。这种被称作“公司合作伙伴关系”的方法,旨在在农民和政府之间,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第三方”。它可以是一个公共实体,如经过改革的或财政自决的政府机构;它还可以是私人的,如一家承包公司或已转化成为私人公司或农民公司的用水户协会。
这种公私伙伴关系已经在水与卫生部门实行了20多年,但是在灌溉部门特别是亚洲并不普遍。可能公私伙伴关系在动员财政资源、实施投资计划、提高输水服务方面非常有帮助。但是,在亚洲,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经过验证。斯里兰卡通过一家由农民管理的灌溉公司进行了试验。马里、法国和新西兰的经验表明,私有部门可以有效地管理灌溉系统,收取水费。
战略四:提高能力和知识水平
要使这些战略发挥作用,投资者必须投入资金,用于提高机构内部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当前和未来,灌溉部门面临的挑战与过去的挑战有很大不同。为实现保障人民拥有充足粮食、减少贫困、从健康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中受益的目标,亚洲需要开始思考如何用水。例如,和地面灌溉供水一样,决策者需要考虑降雨和地下水的作用,将农业视作一种生态系统,认识到妇女在依靠灌溉的农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改变现有思维需要培训。这需要改革或建立灌溉管理机构,使现有管理成员能够理解新的思维方式。还需要投入,吸引和留住有才干的新型灌溉工程师和管理者。行动包括委托开展研究,利用这一研究开发最新的信息丰富的课程,吸引新一代灌溉专家,培训他们如何改变现有灌溉工程,适应多种用途,使每滴水获得更大价值。中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如老挝、柬埔寨),极其需要训练有素的人员来管理灌溉系统,使之适应日益变化的农村状况。
战略五:向水行业外投资
尽管灌溉部门是亚洲更为广泛的政治经济的组成部分。未来,尽管不像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那样活跃,灌溉部门将日益与外部力量发生反应。灌溉发展将受政策和计划的驱动,这些政策和计划直接影响农业(补贴、税收、贸易政策和遗传学研究)和间接影响农业(能源政策、劳工法、农村财政、土地所有权、环境政策、减贫战略和跨境资源问题)。例如,中亚用于改革农业政策的投入对恢复灌溉服务来说可能比具体改造基础设施更加有效。同样在印度,对电力改革进行投入,将对地下水利用产生深远影响,甚至会遏止一些地区超采地下水。对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市场和电力进行投资,将帮助人们从灌溉投入中获得最大收益。理解部门间的联系、鼓励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应对未来灌溉与排水挑战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亚洲灌溉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生产更多粮食的需要,正推动人们对这一部门投入产生浓厚兴趣。但是需要改革的方法,扭转多年来由于忽视灌溉产生的恶化趋势。亚洲是一个多样的大陆,将需要不同的战略,在不同地区、根据变化的经济、政治和地理条件,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在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方面灌溉有很大机遇。如果亚洲灌溉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要,在气候变化导致降雨和径流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灌溉在防止亚洲未来人口挨饿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