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农村水利管理的“金华模式”——浙江首支村级农民水务员队伍调查
  金华市水利局     张春阳 周朗明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5/11    

为健全农村水利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去年金华市建立了全省首支村级农民水务员队伍。金东、婺城和金华开发区1144名农民“水官”为管护农村水利设施发挥了出色的作用。前不久,省水利厅厅长陈川在专题调研时指出,金华市在村一级配备农民水务员,既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村级末端涉水事务管理缺位的问题,又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在全省是一大创新,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索。近日,这一做法也引起了国务院办公厅的关注。

水利之惑

前年年底,金华市水利局局长包晓华带队到金东区进行专题调研,发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使用现状令人担忧。大部分水库、山塘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资金、物质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加上运行了三四十年,目前进入了病险多发期,急需除险加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渠系老化失修严重,且没有及时配套,渠道渗漏水现象严重,农业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低。由于管理缺位,一些山塘、堤坝、渠道年久失修无人维护,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村民随意向河道倾倒垃圾现象普遍,加之工业、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河沟池塘“脏、乱、差”现象严重,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

调查还发现,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人员缺失问题十分突出。原来有区一级水管站,后经机构改革,撤销区水管站,部分乡镇设立了水管员,但现有的乡镇水管员都是身兼多职主要从事政府的其他中心工作,水利工作只是附带而已,部分乡镇甚至已没有水管员。大部分村又没有负责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的人员。大多农村水利设施处于“农民管不了、集体管不好、政府管不到”的“三不管”境地。

“众多水库山塘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各乡村,一旦疏于管理,容易酿成大祸;农民饮用水工程建成了,如果没有管好,就会失去工程效益。水利设施不能重建不重管。建立一支村级农民水务员队伍,形成快速反应、协调高效的水利管理网络组织,可以有效保护农村水利工程,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包晓华说。

这次调研结束后,健全农村水利设施长效管理机制这一课题被提上了市水利局的议事日程。副市长蔡健对此也十分重视,曾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最终促成了这一全省创新之举。

破茧之举

昨天,金东区澧浦镇下宅村村民朱国庆又在村口的东干渠转悠起来。这位61岁的农民现在有了另一重身份———农民水务员,自去年6月上任以来,他就负责监管东干渠和附近几个电灌机埠等水利设施。

下宅村现有人口1038人,耕地852亩,村民以种植瓜果蔬菜、养殖珍珠为主。全村农业用水主要靠安地东干渠和5个电灌机埠。由于该村地处东干渠的渠尾,多年失修的水渠杂草丛生,加上电灌设备陈旧老化,灌溉条件很差,用水矛盾十分突出。

去年村里推选的农民水务员朱国庆上岗后,第一件事就是制订农田水利规划,并建议村两委组织村民对渠道进行清障清淤,结合东湖畈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渠系配套建设。目前,该村已完成渠道配套1200米,池塘整治4座,建成村污水处理工程。

去年6月,金东区520名村级农民水务员经过培训后相继上岗,这成了我省健全农村水利设施长效管理的体制机制的破茧之举。

金东区水务局局长叶春成告诉记者,全区现有1万~10万亩灌区10处,骨干渠系长度546.2公里,但工程完好率只有32.8%;末级渠系长度43.2公里,工程完好率只有13.4%。其他水利设施如小型引水堰(闸)、排涝闸,大部分工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设施老化严重,完好率仅有17%。

“要管好农村水利设施,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就是要落实有人去管的问题。有了一支完善的村级农民水务员队伍,就为管好农村水利设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叶春成说。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许多村庄相继建成自来水管网。由于后期维护没有及时跟上,水量损耗问题十分突出,纠纷时有发生。为建立农村自来水的长效管理机制,该区规定,每个村的水务员都要参与自来水改造,加强管道开挖、水管铺设等施工质量监督,同时加强村自来水的日常管理。该区岭下镇日辉路村2008年自来水量损耗费与维修费支出高达10万余元,2009年进行了管网改造,8月村水务员朱晓军上岗后,兼村自来水管理工作,巡查细致到位,至今已处理数次水管漏水问题,水费收支也平衡了,既保证了村民的正常用水,又减轻了村集体经济负担。

破题之义

在金东区,村级农民水务员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

说起去年6月8日发生的险情,金东区澧浦镇宋宅村村民现在仍心有余悸。当天,由于连降暴雨,村后的青塘水库水位猛涨。由于建在村后的半山腰上,村民都戏称为“屋顶水库”。此时这座“屋顶水库”已成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全村500多人的生命。

当天早上7时多,雨越下越大,刚上任的农民水务员宋春龙放心不下,再次来到大坝上巡查。当宋春龙来到大坝底部时,发现大坝中部出现管涌。看到情势危急,宋春龙马上向村两委负责人报告,并组织村民抢险,避免了一场危及下游村庄、农田被毁的险情。

在实践中,市本级1000多名村级农民水务员身兼“五职”,既是巡查员、协调员、疏导员,又是监管员和宣传员。包晓华将村级农民水务员形象地比喻为管水队伍网络的“末梢神经”,他说,这根“末梢神经”敏感起来了,农村基层的许多“水事”就可“小事”化了,否则,“小事”产生的后果也可酿成大问题。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