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科学规划建水系 集聚民力兴水利
四川平昌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民办公助、先建后补”典型经验
2010年4月27日
  中共平昌县委 平昌县人民政府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6/15    

平昌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川陕苏区腹心地带,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全县幅员2229平方公里,辖43个乡镇,总人口 106万人,有耕地62.68万亩。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58.3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真情关怀和精心指导下,我们认真实施治水兴县战略,牢牢抓住“水利集中投资期、加速建设期”的历史机遇,奋力加快水务事业发展。全县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252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74座、山平塘5760口,年蓄引提水能力943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3.19万亩,“十一五”以来共解决16.8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09年,我县被列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全县干部群众倍加珍惜难得机遇,精心组织科学实施,目前已完成“小农水”项目投资8547万元,占计划的102 %,完成各类“小农水”工程1737处,其中:整治和改造山平塘582口,整治石河堰9处,新建和改造渠道623条510公里,新建和整治蓄水池522口,改造提灌站1处;完成高效节水灌面440亩,新建囤水田763亩,庭院改土2160亩。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兴水为民,在战略上强化水利基础地位

平昌处于川东北集中旱片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工程严重老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十年九灾,十灾九旱,人民群众对水的渴求愿望十分强烈。截止2009年,全县水利设施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7%,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灌溉利用系数仅为0.46。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富民增收,必须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建设一批集雨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改造现有水利设施,配套完善末级渠系,有效解决灌溉用水 “最后一公里”到达田间问题。据测算,“小农水”项目国家每补助100元,可带动群众“一事一议”投入35元,新增恢复灌溉面积0.16亩,新增恢复蓄水27立方,年增产粮食24公斤。为此,我们在全县上下强化“抓小农水就是抓农业基础,抓小农水就是抓增产增收,抓小农水就是抓民生改善”的思想共识,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乡联片、县级部门帮村联户和乡镇主导、村社及群众主体责任,以“决战决胜”的态势抓好项目实施,夯实全县水利发展基础。

二、着力构建水系,在规划上注重“能蓄能灌能排”

立足增强水利保障能力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完善“能蓄能灌能排”的农田水利体系。

一是统筹规划,区间优化。按照“库塘池田相通,路堰渠系配套,集雨节灌互补,灌溉养殖并举,粮钱风貌多赢”的总体要求,以“提高集雨蓄水面、提高节水灌溉面、提高水产养殖面”为目标,集中连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区间优化,科学制定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规划。2009—2011年,全县重点规划建设3大示范片,覆盖18个乡镇103个村17.2万人,即江口片区末节渠系改造示范片,驷马片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邱家片区集蓄高效利用示范片,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完成县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突出三能,构建水系。坚持大中小微并举,开源节流并重,新建配套整治并进,着力构建“库为命脉水源,塘为骨干水源,池和田为补充水源”的综合水利体系,强化骨干支撑,完善渠系配套,切实做到 “洪涝能排、小雨能蓄、大旱能灌”。江口镇国光村是水利工程较多的村,全村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平塘18口,但由于渠系不配套,长期面临“塘库水汪汪,田里闹水荒”的困境。通过小农水项目进行末级渠系建设,新建和改造渠道20条7.7公里,整治山平塘12口,配套蓄水池19口,扩建囤水田38亩,彻底打通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上下互通,左右相联”的区间水利体系。王家塘用水协会会长王玉朴动情地说:“今年这么干旱都能把水引到田地里,群众再也不望水发愁了,是小农水项目给我们带来的福音啊!”。

三是连片建设,整体推进。按照“建设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的原则,坚持“项目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与农业产业园区结合,与农村风貌改造结合”,集中打捆使用涉农项目资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力求项目实施到哪里,道路建设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环境整治到哪里,形象示范到哪里,群众拥护到哪里。今年我县的小农水项目实施,上级项目补助2000万元,县财政配套807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4808万元,带动群众和社会投资752万元。驷马镇双城村投入小农水建设项目资金8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340万元,带动群众投资31万元,新建渠道6.3公里,整治山平塘7口,增加高效节水面积350亩,带动庭院改土210亩、村落风貌改造122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今年全村流转土地110亩,引进业主2个,建成蔬菜大棚210个,带动发展土鸡、生猪养殖大户13户,预计全年可带动农民人平增收820元以上。

三、坚持群众主体,在建设上突出“民议民决民建”

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依靠民力、集中民智,在机制上严格实行“三不三议三自主、六个到工程”。

坚持“三不”。即不办群众不愿办的事,不办群众不参与的事,不办群众没能力办的事。项目实施坚持自上而下宣传,自下而上决策,一律实行“竞争立项、滚动调项”,优先扶持筹资投劳积极、工程效益明显、管护机制完善的村社;群众工作不积极、工程产权不明晰、协会组建不到位的不予项目支持。全县先后有5个村因群众积极性不高、“两委”班子决心不大在项目PK时被淘汰。

坚持“三议”。即村 “两委”提议、代表审议、村民决议。工程建设内容、建设形式、受益群众投劳筹资等工作由村委会、村支部提议,制定初步方案后召集村民代表审议,最后通过村民大会决议,形成村规民约。元山镇泥池村获准实施小农水项目后,村民对项目实施内容意见不统一,村支部、村委会通过逐家逐户走访,根据大多数群众意见提出新建利民水库的灌溉渠,并明确了具体实施方案,经过村民代表会审议后,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决,全村92.3%的群众表示赞成。干部群众齐了心,项目实施进度快,仅70天就高标准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坚持 “三自主”。即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管。建不建、怎么建、资金怎么筹集、项目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竣工、谁来监督都由群众自己说了算。坦溪镇民兴村通过“三议”决定新建金山水库灌溉渠,共有 11个施工单位参与比选,分别报出每米80元、90元、110元等不同价格,群众通过反复算账,认为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节省资金,选择每米90元的比较可行,在镇纪委和群众现场监督下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了施工合同。

坚持“六个到工程”。以打造优质、阳光、廉洁、效益工程为目标,实行“六个到工程”。一是项目批复到工程。每个工程项目由项目村的用水协会提出申请,县水务局根据村民决议作出规划设计和投资概算,县财政局进行投资评审,县发改委批复立项,业主单位依法组织实施,20万元以上的工程严格实行招投标。二是质量监管到工程。项目乡镇由党委书记、乡镇长负总责,全县抽调技术骨干62人坚守项目工地,具体指导工程实施;项目村推选3—5名群众代表参与工程监管。三是竣工验收到工程。工程完工后,项目村组织村民代表自查验收,乡镇组织复查,县水务局和财政局实地核查并出具工程验收意见。四是决算审计到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县水务局和财政局及时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局对财务决算报告进行审计。五是资金补助到工程。坚持“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工程验收并决算审计后,由县财政划拨补助资金,水务局负责兑现到每个工程。六是影像建档到工程。实行“一个工程一套影像,一个工程一套档案”,所有项目从规划申报、立项批复、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全部制作影像资料,建立电子文档,真实反映轨迹备查。

四、严格制度规范,在管护上实行“自有自用自管”

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民主用水,以明晰产权为核心,建立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确保工程的高效持续利用。

一是明晰工程产权。坚持“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全面推行小型农田水利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并由县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水利工程,其产权归个人所有,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划归农户个人所有;受益户较多或跨乡、跨村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村组集体供水工程,按照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协会,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划归用水协会所有。全县已组建用水协会1830个,协会管理山坪塘3956口,已颁发工程权属证书1320个,小微水利改革面达70%。

二是组建用水协会。坚持权、责、利相统一,成立用水协会用水管水,协会会员按受益面积分配水方,按用水多少支付水费,按享受水权分摊维修费用,实行“用水付费、保本微利、节余分红”。用水协会制定协会章程,坚持“三公开、三明白”,即投资投劳公开、用水分配公开、收支账目公开,群众投明白工、用明白水、交明白钱,做到民主用水、和谐用水。

三是落实管护责任。小(一)型以上水库落实专人管水,全县成立了3个中型、7个(一)小型水库管理所,单列编制57个,经费财政全额供给。小(二)型水库由受益乡镇“明确责任、确定专人、定补经费”的方式进行管理,县财政每年每座定额补助5000元管护费。农户自建的工程实行自行管护,协会管理的工程由会员推选会长及管护责任人,在收取的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管护人员报酬,确保工程安全长效使用。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