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8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厅局领导 > 正文
——在2010年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河南王仕尧厅长:以人为本 为民惠民 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2010年7月16日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     王仕尧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7/22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五年来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五年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安排和实施情况。我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最多的省份。在国家规划范围内农村饮水安全人数为2512.6万人,居全国首位,在国家规划外还有2992.4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省委、省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始终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连续6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要办好的十件大事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通力协作,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国家已下达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78.027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7.4921亿元,省配套资金11.7583亿元,市、县级配套7.3928亿元,群众筹资投劳11.3843亿元。兴建各类供水工程6925处,解决了12775个行政村、1700.87万人和36万人学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成为我省“三农”工作的一个亮点,工程建设与管理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五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树立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通过用水户参与建设和管理饮水安全工程,使群众民主评议选出的代表能够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制定水价,组织收取水费,增强了群众的责任感,让广大群众当家做主,推进了农村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广大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通过省、市、县领导干部包村蹲点,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访问群众,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老百姓说,“以前我们只能在电视里看见省、市、县的领导,现在在工地上甚至在老百姓家里就能看到”,进一步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保障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了环境卫生质量,减少了介水性疾病的传播,节省了农民的医疗费用。如偃师市高龙镇2007年底新农合举办 “60岁以上老人体检”的结果显示,早吃上饮水安全工程的村和联户,60岁以上老人健康指标明显比一直吃浅井水的村组老人平均多出很多。

三是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饮水卫生条件,同时还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用水条件,实现自来水管网入户,保证供水水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动农村掀起自发的厨房革命、厕所革命和家庭建设革命,大大推动了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下乡的进度,从而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农民生活习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已成为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民心工程”。

四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部分劳动力从以前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出来,能够外出打工或发展庭院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据测算,通过打工、养殖等方式,农户年均收入普遍增加,增长幅度100-811元之间。同时有效地降低用水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据长葛市水利局调查,过去农村采取分散型的供水方式,一家一厂一井一泵现象十分普遍,既浪费了人力资源,又造成了重复建设,实行农村集中供水后,节能、省工、高效、方便,降低了成本。据调查,一个农户打井配泵投资在1000-1500元左右,而用农村集中供水只需300-500元,降低成本30-90%。自备井农户每月用水电费、维修费平均8-10元,集中供水每户只需要3-5元,群众乐意接受。

五是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的饮水条件,结合建设生态村、沼气村建设和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城乡统筹,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有的地方在建设饮水工程的同时,增加了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综合模式,全方位地改善农村的饮水卫生状况。结合修建畜圈、垃圾池、沼气池;整修乡村道路、排水沟;房前屋后植树种草养花等,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

5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水利行业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主要作法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规划。为了把这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办好,各地在工程实施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民意,科学规划。项目实施前,大部分项目县都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确定供水方式。为了解决分散供水方式单位投资高、运行成本高的缺限,全省各地及时将过去解决面上分散的农村饮水困难的供水模式转变到建设适当标准、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的模式上来,按照“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规划原则,打破了行政区划和城乡分割局面,统筹水源、工程布局、工程型式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较好发挥了供水工程的综合效益。

(二)严格质量。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提供技术支持,从水源勘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切实搞好服务,确保了农村饮水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具体实施中坚持了“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招投标、统一验收;落实了“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通过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工程质量监督关、项目竣工验收关这“四个关口”,使全省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普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长期发挥效益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加强监管。一是加强督导。每年不定期地由厅领导多次带领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深入工程现场进行检查、督导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逐项目检查地方配套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落实到位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强质量监督。拨出专项经费建立常年固定的“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巡测巡检组”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进行不定期、突袭式现场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制度,做到公开社会监督的途径、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的内容、认真受理举报案件、切实保障监督者,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实行严格的信息报送制度,将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向各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全省水利系统进行通报,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示范带动。2005年起就在全省选择了12个县作为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要求示范县总结农村水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探索不同形式的管理模式,并在全省示范推广。2007年我省选择了滑县等6个国家级示范县和通许13个县为省级示范县,这些县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树立了样板,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2009年我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培育了河南省舞钢市建立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的经验,经过2年的探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由于建立饮水工程维修基金切入点找得准,时机把握的准,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绝大部分项目县(市、区)都建立起了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基金,全省维修基金总金额已达到3388万元。饮水安全维修基金的建立,破解了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难题,有效的缓解了饮水工程大修资金不足的局面,政府能够以较少的投入,保证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政府、供水厂站、群众“三赢”的良好局面。为此,水利部把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基金,作为2010年全国重点推广的经验之一。先后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场会和全国农村水利现场会上进行了安排部署。最近,水利部与各省签订的《2010年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责任书》当中,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制度。

(五)市场运作。各地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鼓励个体大户、私营业主、民营企业和外商等社会资金进入农村供水市场,参与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来。在运行管理体制方面各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建立供水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大部分单村供水工程成立农村用水者协会管理;二是公司化管理,对联村供水工程,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对工程实行统一管理;三是股份制管理,个人投资入股,与村委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国家投入归集体所有,入股人出资建设管网,收取水费,并接受村委和群众监督;四是对工程的经营管理权进行拍卖,在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已建成部分饮水工程的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这些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建成后的管理运行问题。

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连续六年作为十大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项目区指导、检查工作,针对各地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明确工作目标,安排部署工作。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二是利益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启动以来,各有关部门都从大局出发,密切合作,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到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省财政厅在积极落实省级配套资金的同时,强力督促各市、县落实配套资金,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其他各有关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都十分关心,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为工程建设尽心尽力。这也是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得益于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省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实行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村干部包工程,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协同作战。这种上下齐心,汇成合力的工作作风,是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建设与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省农村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人口数多,工程建设任务重,国家安排我省年度计划规模偏少,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二是个别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三是部分水厂建设规模偏小,不利于长期良性运行;四是水厂建设不完善,缺少相应水质的自检手段;五是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起来。

三、踏踏实实,努力奋进,进一步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件造福人民群众的好事和实事,也是一项难事和攻坚战,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我省已纳入国家规划的2512.6万人中,尚有811.73万人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规划外的2992.4万人,全省共计3804.13万人需要解决。特别是2010年全省要解决513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近25亿元,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以来任务最多的一年,涉及到全省121个县(市、区),按照水利部的要求今年年底要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顺利实施。

(一)创新规划理念,向集中式供水转变。规划是基础,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建成、能否管好、能否长久发挥效益的问题。目前各地正在进行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编制工作,要坚持“集中为主,水质优先”的工作思路,坚持“先集中后分散,先重点后一般,先水质后水量”的工作原则,平原区以乡(镇)为单元,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依托,发展供水规模在3万人以上的较大集中工程,这类工程的区域可以是一个乡镇也可以是几个乡镇;山丘区以较大行政村为依托,以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供水规模在万人以上的集中工程,这类工程的区域可以是一个行政村也可以是几个行政村;在规划上要高起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条件,根据地形和人口分布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的形式和规模,通盘考虑,适当超前,着力发展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为省政府实现全省村村通自来水的战略目标构架骨干工程网络。

(二)创新建设理念,向标准化建设转变。自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以来,我省已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4000多处,但由于工程规模不一、型式多样化等原因,工程外观设计、标识喷涂、悬挂等方面比较无序。各地要按照水利厅下发的文件精神,对新建供水厂站外观色调和标识进行了统一化建设。近期水利厅现在组织有关设计院,研究制订不同水源类型、不同水厂规模的供水厂的标准图集,待完善后下发专门文件,对全省供水厂站统一标准建设。同时,要积极配合审计、纪检、监察、稽察、发改、财政等部门,强化对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各关键环节、重要部位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加大水利的检查力度,要实施密集的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书面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并对所有查出的问题要记录在案。

(三)创新计划安排模式,向鼓励先进、择优安排转变。据水利部的要求,要改变农村饮水安全计划的方式,不能搞平均主义,撒胡椒面,积极鼓励先进,对建设管理守规、工作进展快、质量好、运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行业管理能力提升的地区,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快规划实施进度,反之,则将严厉惩罚,调减或暂停安排计划指标。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好坏,我们将采取“三挂钩”的激励措施。一是与水利工程年度计划挂钩;二是与全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挂钩;三是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挂钩。

(四)创新管理理念,确保长效运行。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分散,管理难度大。要保证工程长期发挥作用,关键是要明晰产权,落实管理责任,建立水价机制。农村供水工程只有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才能达到长期发挥效益的目的,才能确保群众长远吃上安全水。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基金使用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基金的“造血”功能,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建立供水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各地要依托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水质自检中心,按照规范要求,对已建水厂水质进行自我检查,提高供水厂站对水质的管理水平,切实让受益群众吃上放心水。

(五)创新资金投入制度,向多元化筹措资金转变。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地要抓住国家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投入力度的有利机遇,拓宽思路,广开渠道,筹措资金。首先是确保中央和省、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二是加大市、县(市、区)财政投入。农村饮水安全是社会公益事业,各地不断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本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三是加强与信贷部门的合作。我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向农发行贷款,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依靠市场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吸纳民间资本,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五是深化水利改革,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不留缺口。

(六)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今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今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全省各级水利系统要充分发挥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科学组织,达到年底前投资计划100%完成、工程质量100%合格目标,向省委、省政府和广大群众交上一个满意的答卷。一是确保前期工作进度与质量,满足工程建设需要。要落实前期工作经费,组织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单位承担设计任务。建立前期工作领导责任人和设计审查责任人制度,提高审查质量。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要按规定程序做好水源论证、水质检测和建设方案比选、优化工作,优先安排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项目,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水源供水保证率,保证大旱年份的饮水安全。二是足额落实市级配套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建设资金要及时拨付建设单位,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和滞留资金。三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遵循水利有关建设程序,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并及时组织竣工验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对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的稽察、审计和专项检查等工作,对于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整改意见,要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四是加强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协助环保部门防止水体污染,落实水质检测等保障措施,按规范要求安装和使用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建立健全水质检验制度,保证饮用水水质达标。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落实重大事件的值班、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同志们,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扎实工作,积极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有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