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有关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为了全面总结自1998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成效与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改进工作,并为大型灌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经研究,决定开展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结工作。现就总结工作的有关事宜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结目的
本次总结要达到4个目的。一是全面评估灌区现状,包括已改造和未改造情况,回答灌区灌排保障能力总体上是提高了、降低了还是基本未变;二是全面总结灌区改造的效益,回答已投入资金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三是全面评价项目规划与实施的政策措施,回答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应该坚持,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四是全面分析新的形势和要求,回答下阶段应该怎么办。
二、总结范围和内容
本次总结对象从时间上分为两个时段,一是从项目正式启动(1998年)到2010年,二是“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原则上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434处灌区都要总结,包括列入首都水资源、塔河、黑河、石羊河四个专项治理规划的灌区。因水土资源条件变化已不符合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条件,从未安排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央投资、今后也不需要安排中央投资的灌区,可以只提供情况说明。
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进展(投资与工程改造完成情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情况)、项目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阶段工作思路、措施和建议等(详见附件)。
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另行布置。
三、总结方法
本次总结采取统一方法和要求、自下而上逐级总结的办法,在各灌区、各省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典型调研,汇总分析形成全国总结报告。具体方法包括已有资料分析与补充调研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前后”对比(2010年与1998年比较、与2005年比较)、现状与规划对比、现状与实际需求对比等。对总结评估存在的共性问题,统一研究解决;对个性或特殊问题,由有关灌区、省和水利部研究解决。
四、预期成果
灌区总结报告434份,省级总结报告35份,全国总结报告1份。无论是灌区、省级还是全国总结报告,都要回答总结目的部分所述的4个问题。总结报告编写参考提纲及说明见附件。
五、时间安排
2010年8月,准备总结初步方案;
2010年9月,召开总结工作咨询会,部署总结工作;
2010年10月底,完成各灌区总结报告;
2010年11月底,完成省级总结报告;
2010年12月底,完成全国总结报告。
六、其他要求
1、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领导和组织、参与总结的行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为总结工作提供组织、技术和资金保障。
2、总结工作在确保达到前述四个目的的前提下,总结报告可结合本地区、本灌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所有表格要严格按照统一格式填报,以便汇总分析。有特殊情况需要说明的可附补充说明。
3、各灌区总结工作结束后,我部将组织专家对部分灌区的总结工作和结果进行现场复核,各地要为配合专家现场复核做好准备,同时要考虑选派专家,参加对其他地区、其他灌区的现场复核。
4、各灌区、各省级总结报告完成后,要将文字材料、表格及工程改造前后的图片一并录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管理信息系统。
5、全国总结的汇总分析、典型调研、对部分灌区总结的现场复核等工作,由中国灌排发展中心承担。
6、时间要求及联系方式
各单位请于2010年12月10日前将总结报告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灌溉处。
联 系 人:康英军 张会涛
联系电话:010-63202871 010-63202838(传真)
电子邮箱:ggc@mwr.gov.cn
附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结报告编写参考提纲及说明、附表1~6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