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19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灌排中心 > 党建精神文明 > 正文
——参加读书与实践征文活动
读书和实践要“双轮驱动”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王玥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10/13    

短短半年间,“旱灾”和“洪灾”轮番袭击我国南方各省份,严重波及到上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两大“风暴”牵动着全国亿万民众的心。

在这两次灾害中,都脱离不了一个字:水。西南旱灾,因为缺水;南方洪灾,因为多水。千百年来,治理旱涝灾害一直是治国安邦的核心内容,也是世世代代水利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老一辈水利工作者亲力亲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探索,卓越的成绩也在不断涌现。你看,西部的一口口水窖,就解决了许多缺水地区的饮水问题;你瞧,农村山区的一座座小型水电站,既灌溉了一亩亩良田,也点亮了一座座村庄。你望,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将使长江中下游的百姓免除了洪涝之苦,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使华北地区的居民解决了缺水之忧。这些工程的建设者,必将因他们的伟大功绩而彪炳史册。

作为新一代水利工作者,我们要传承水利前辈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财富。随着治水理念的改变,水利理论的更新,我们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仅需要我们具有勇气、激情和理想,更考验着我们的毅力、知识和智慧。

应对挑战,唯有读书才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成为好学习的一代,喜读书的一代,肯实践的一代,这样才能履行好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这是一位目光深邃,眼神却坚定不移的垂暮老人之语;“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这是一位良师益友,经年累月后语重心长之言;“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这是一位爱民、亲民,祖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总理之声。温总理的句句心腹之言,道出了读书之意义,读书之作用,读书之真谛。

耳边萦绕着总理的字字箴言,却也在迷茫困惑时感知读书学习之不易,要想真正学以致用,就必须勇闯三关。

第一关是读书的动力关。因何而学,为何而读?这是读书学习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先贤圣哲对此曾作了精辟的概括。在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为了腰缠万贯、为了收获爱情、为了高官得做,这是特定历史时期文人的特殊追求。

而如今,如果我们再抱有这样的想法,再把个人的追求作为读书学习的动力之源,那么必将被时代和社会所抛弃。

现在,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正处于巨大变革和调整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逐渐深入。这必将对中国的水利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面临更大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有上千万人口规模的特大型城市在中国版图上不断涌现。这些城市的正常运转,依靠原有的水资源储备量已很难自给自足。如何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后果是农业用地的缩减,而全国人口的总量却在不断扩大。在保持耕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对粮食生产的贡献能力,这也是一项长期战略性的任务。而这些仅仅是未来中国水利事业发展需要面对的众多问题的冰山一角。

认清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或者将要遇到的水利问题,是我们新一代水利工作者读书学习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读书学习的动力之源。我们只有从时代的需要出发、从行业的需求出发、从岗位的要求出发,把个人的学习融入时代的脉搏中,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难题,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成效。

第二关是读书的内容关。“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温总理在谈到读书时,还曾讲了这么一句话。读好书犹如沐春风、喝良药,能沁人心脾、发人深省。坏书却如良田里的杂草,占地盘、争阳光、抢肥料。书海博大,最容易造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中华文明五千年,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东西甚多,书籍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个人即使皓首穷经,也很难把中国的经史子集四类书籍通读一遍,更不提卓越的外文书籍。选什么书、读什么书,这俨然成为了一门很大的学问。

作为水利工作者,读书学习的内容首先是那些与本职岗位密切相关的书籍。当然,在这基础上,还需要读一些国学,吸收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可以加深对中国国情和历史的了解,考虑问题也能有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广度。

第三关是读书的方法关。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方法却只能事倍功半。在读书学习方法上,有两种错误的倾向需要克服:一种是教条主义、另一种是经验主义。

毛主席曾对教条主义者作了形象的比喻: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简单的一句话,教条主义者的形象真是呼之欲出。教条主义者懂理论,却不懂实践;重理论,却轻实践。这正如山间的竹笋一样,表面上看很厚实,其实腹中却是空的。很多教条主义者就是这样,表面上好像懂得很多,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但是真正遇到具体问题,却不知如何解决。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必须接“地气”,这个“地气”就是实践的土壤。离开实践土壤的理论之树必定会枯竭。

读书学习中需要克服的另一种倾向是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者不同,经验主义者习惯按过去的经验办事,他们往往鼠目寸光,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外在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但是个人的观念和想法却没有与时俱进,依旧根据过去的方法处理问题,往往会收效甚微。以黄河为例,在二千多年历史上黄河曾改道多次,而在最近几十年在河道上又增加了很多大型水坝,黄河流域的水特性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治理黄河,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经验和办法,必然会遭受失败和挫折。

克服这两种倾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问题就像一根桥梁和纽带,一头连着现实(实践的土壤),另一头连着书本(理论之树)。带着问题去读书,就不会被深奥的道理所吓退;带着问题去看待客观世界,就不会被表象所迷惑。曹雪芹曾提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也点出了学习的对象应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还应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周遭的领导、同事,也都是学习的好素材。

作为新一代水利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牢记:“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但我们也要秉承铭记:“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我们应做到在工作中读书学习,这样读书学习才能有轻有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还应做到在读书学习中工作,工作才能如一池活水,拥有无限的动力。只有读书和实践“双轮驱动”,生命之树才能永葆常青。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