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当前网站将于今年底关闭,点击跳转至新版网站,http://gpzx.mwr.cn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第8期
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若干问题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王冠军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11/8    

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传统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出现了“方向不明,思路不清,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小型农田水利事关“三农”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为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认识并逐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至关重要。1关于定性问题明确小型农田水利的定性是实现小型农田水利良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只有明确定性、准确定位,才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作逐步回归正常发展轨道。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有关政策,工程与设施的定性可以分为三类:公益性、经营性、准公益性。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小型农田水利的定性有不同看法。税费改革前,小型农田水利定性的经营性成分多一点,工程建设主要以县为基础开展,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农民承担。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取消农业税和“两工”,组织农民投劳难度加大,加上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难负其责。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了小型农田水利投入力度,但小型农田水利定性问题并没有解决。从国内外发展历程来看,不同阶段小型农田水利的定性有所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解决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党和政...

详见附件:


文档附件区
(1)、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若干问题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