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兴电灌区农业灌溉现状与对策研究
  白银市兴电工程管理局     雒清泉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11/17    

大中型灌区的发展是繁荣农业经济的基石,搞好灌区管理是实现灌区良性循环的关键。管理是一门科学,灌区管理的任务就是理顺灌区与外部的各种关系,充分调动灌区内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用好灌区引用水资源和工程设施,为用水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兴电灌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 灌区基本情况

兴电灌区位于甘肃和宁夏两省交界处,是甘肃中部大型高扬程提水引黄灌区之一。灌区土地总面积64万亩,宜农面积58万亩。广大的土地资源,为灌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始建于1976年,1984年建成通水。设八级泵站提水,总扬程439.75m,净扬程407.3m。提水流量10m3/s,年最大提水量12000万m3。设计灌溉面积30.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95万亩。

工程建成后,受益乡镇10个,受益人口18.3万人。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在治理水土流失,保持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效益显著。

2. 灌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兴电灌区在发挥巨大效益的同时,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灌区逐步达到设计灌溉面积,一些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灌区效益的发挥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2.1  工程供水保证率低

一是现有的提水泵站大多是八十年代初期所建,装机规模大,设备经过近二十年的运行已严重老化,许多机械设备已成为淘汰产品,加之管理运行费用高,年久失修,近年来虽然经过多次维修改造,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大面积农田灌溉中要保证供水及时可靠仍然需要更新设备。

二是田间渠系的配套率低,灌区输配水渠系因缺乏资金投入导致建设严重滞后,现有的灌溉渠系衬砌率比较低,工程老化,失修现象较为突出,造成渠道输水损失过大,单位流量灌溉面积过小,渠系利用率低。三是工程改造资金匮乏。随着灌区灌溉面积的逐年加大,一些卡脖子输水枢纽得不到及时改造,使部分渡槽、倒虹吸、隧洞不能满足设计流量过水要求。

2.2  信息化应用程度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灌溉方式和灌水技术落后

目前,大多数灌区实行编制静态配水计划,不利于指导灌区供水和节水。组成配水计划的诸多数据是动态的,配水计划相应是动态的,动态配水计划的编制需要及时掌握灌区工程运行状况,灌区内部水资源条件,作物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气候、气象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的采集必需要有现代化的信息收集系统来完成,而目前大多数灌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无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灌区管理范围大,工程分散,分水建筑物较多,作物生长差异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大多数灌区目前还普遍采用人工传递信息的方法实施水资源调配,这是导致灌区水资源很难优化配置和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用水新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或者已经建立的没有得到很好实施。

兴电灌区因地处西北干旱少雨地区,灌区群众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认识落后,缺乏与其他先进灌区的信息交流,农业灌溉至今仍然沿袭古老而传统的灌水模式,大水漫灌、串灌现象较为普遍,高新节水技术没有得到应用,灌溉定额较高,灌区群众没有高效、节约用水的观念,田间水利用率较低,既浪费了水资源,也对农作物的生长和高产不利。近几年通过提高水价,加强对灌区群众的宣传引导,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效果还是不太明显。

2.3  灌溉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多年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限制,灌区管理机构不完善,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专业技术能力低,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用水制度。灌区管理机构制定的用水计划难以严格执行,没有形成按计划用水的灌溉用水机制,灌区群众很少掌握现代农业水利技术,法制观念和节约用水的意识淡薄,水费征收困难,工程维修资金匮乏,水毁工程修缮不及时,建筑物老化现象严重,群众不珍惜水资源,水事纠纷时有发生。

2.4  灌区水资源不能充分合理利用与统筹调配

兴电灌区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灌溉高峰期,用水矛盾突出,争流量抢时间的现象较为突出,灌溉低峰期的供水富余量不能充分利用,没有形成长藤结瓜、低峰蓄水高峰灌溉的有效新机制。多年来一直存在灌区上下游用水、灌溉期前后水资源不能充分合理利用与统筹调配等诸多问题。

2.5  农业灌溉试验与技术研究落后欠缺

目前,兴电灌区比较缺乏连续、完整的农田灌溉制度和灌水技术的试验、研究,生产中大多沿用六七十年代的大水漫灌方式,既浪费水量,也不利于作物高产。当前,在国家实施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中,大面积发展节水灌溉,推行作物高效用水种植的措施,迫切需要进行结合灌区实际气候、土壤、海拔、耕作方式的整套灌溉效益、灌水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灌区农业高效用水新技术体系,作为指导全灌区发展“两高一优”现代农业和制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操作章程的依据。

3. 对策和思路

3.1  因地制宜,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努力提高灌区综合效益

当前,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中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的有利时机,加快灌区配套改造,集中投入,连片治理,加大灌区输配水渠系的工程配套与防渗处理力度,减少水量到田间之前的损失,改变现有的高耗水深层灌溉模式,采用管道输水,进行蓄水低压管道灌溉、微灌、喷灌等局部湿润灌溉方法,减少田间水量的蒸发、渗漏损失;改变现有的种植结构,通过品种改良,提高作物单产,推行节水灌溉,使农业用水量逐步减少,支持灌区其他行业的发展,达到灌区社会经济实力的整体提高,促进灌区综合效益的发展。

3.2  深化改革,健全灌溉管理制度

灌区的改造是基础,这是灌区能否充分发挥效益的前提,改革是关键,改革跟不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灌区就不可能走上良性运行的发展道路。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好坏,不仅仅在工程的修建,更重要的是对现有工程进行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灌区灌溉体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为了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灌区水利建设管理新体制,调整和理顺灌区水利工程经营管理,解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者和受益者之间权责不明,管理者不受益,受益者不管理,致使管理水平低下,工程老化失修,农民节水意识淡薄,浪费水严重的问题,必须要分步走,首先是加强灌区产权、人事分配制度、经营机制、水费、水价等方面的改革和工程设施、用水管理系统的建设,对灌区灌溉管理人员进行农田灌溉、用水管理、调度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提高灌溉管理人员技能水准;其次是运用计算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加快灌区自动化监测进程,全面提高灌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的水管队伍;第三是充分利用作物生育期内的气象、土壤、水源等各种实时信息,制定合理的渠系动态配水计划,农田灌溉制度,真正做到对农作物的适时适量供水,实现农田灌溉的现代化管理。

3.3 大力推进节水改造,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缺乏,人们的节水意识越来越强烈,农民的用水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的原因,灌区的管理还很粗放,节水工程太少,节水技术落后,节水改造的思想观念陈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具备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开拓,才能前进,联系灌区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节水改造的新问题、新特点、新规律,积极开辟节水改造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创新,才能发展,要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以节水工程为重点,加强灌区配套改造,集中投入,连片治理;二是采取先进工程技术与常规的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先进的工程技术为主;三是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相结合,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灌区效益;四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灌区走上良性循环道路的要求。

3.4  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农田灌溉理论试验与新技术研究

兴电灌区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农田灌溉技术推广、合作交流上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地方科研单位在农田灌溉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上投入少,技术力量薄弱。因此,要更好地发展“两高一优”现代化农业,推动灌区经济发展,必须要积极与国内外先进的科研单位和先进灌区进行合作交流,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先进灌溉技术。同时,要深入开展,细致研究,积极探索和寻找一种适合本灌区的农田灌溉模式和用水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再者,要吸收其他农业大省和先进灌区的成功经验,在灌区建立灌溉试验站,对灌区的海拔、气候、土壤、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探索出适合本灌区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田间水管理措施,为全灌区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服务。

3.5 利用灌区地形特点,长藤结瓜,蓄水灌溉

兴电灌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的兴堡子川,北部宁夏香山前倾斜平原与南部靖远县黄家洼山和贺家山山前丘陵形成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天然盆地。兴电灌区地势整体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干渠及支干渠建设位置较高,因此可利用灌区渠道的充足水头建设一批涝池、塘坝、蓄水池等。根据实际地形和所辖区域情况,因地制宜,在干渠、支干渠旁选择适当位置建设5~20万方蓄水池若干个,蓄水量达到200万方,可解决12万人的人畜安全饮水困难和3万亩高新节水农田灌溉。特别在夏灌高峰期,还可减轻32万亩的农田灌溉压力,可使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5万亩。充分利用灌溉低峰期进行蓄水,在高峰期蓄水池放水,进行压峰灌溉。可用于发展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实施蔬菜温棚滴灌、渗灌、膜下滴灌,膜上灌等高新节灌技术,推广蓄水灌溉技术和旱地点灌技术,种植高效经济作物,改传统的“浇地”为“浇作物”,突出抗旱保苗的“救命水”和作物生长关键期的增产水。

3.6 加大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建议地方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加强与水管单位的密切配合,加大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引导农户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灌区扶持发展农产品收购、加工和运销企业,畅通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样既可以调动农民对发展节水灌溉投入的积极性,又可增加农民的投入能力,为促进灌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