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水利投资力度,特别是2010年,进一步加大了大型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工程投资,农村水利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但因现行水利工程投资分摊体制不合实际、现有建设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水管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工程建设管理及运行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这次会议通知上所列的议题,都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根据湖北省实际情况,结合问题简单谈几点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由于工程前期工作经费不落实,导致部分项目设计深度不够,甚至出现违规现象,如何避免?
由于中央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只能用于主体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经费等其它费用只能在县级配套中开支,我省除了部分财政状况稍好的县市能够依靠财政资金解决少量经费,其余绝大多数县市都不能足额落实农村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经费。建设单位一方面尽可能压缩设计费用,导致部分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另一方面明知违规又不得不在中央及省级配套资金中开支,挤占工程款,近几年在审计、稽察中时常出现此类问题。9月份,我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提高勘察设计服务质量的通知》,对加强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提高勘察设计工作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但要避免设计深度不够现象,必须确保经费足额落实,建议水利部下达计划时安排工程前期工作经费,或者允许按投资分摊比例在中央投资和省级配套资金中开支前期工作经费。
2、目前,项目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耗时长,对工程进度造成较大影响,如何既能保证前期工作质量,又能适当简化程序?
为节约审批时间,保证设计周期充足,我省大型灌区项目在年度投资计划正式下发之前,提前布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在实施方案初稿完成后,请专家进行了实地查勘,针对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再定稿审查。但即便如此,仍然不能保证工程按计划开工。建议国家适当简化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尽快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整体可研的审批,减少前期工作投入费用和时间,同时,提前通知年度投资计划,便于及早布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3、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小型分散,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全面推行“四制”确有困难,对这些达不到规定招标规模的工程,在施工队伍选择、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如何加强监管,政策上应如何完善?
我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行“四制”管理,即使在扩大内需项目建设非常紧张的时期,也不放松要求,经请示省政府批复同意后,专门印发了《关于暂时简化水利工程招投标手续的通知》,确保扩大内需项目规范运作。“四制”有效推动了项目规范管理,是加强项目监管的必要手段。推行“四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项目管理经费,因此,必须足额落实各项项目建设管理费用。
4、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推广农民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小型工程中,存在政府监督缺位现象,应如何搞好政府监督和民主监督的结合?
我省建立健全了资金督查、工程稽查、审计检查、纪检监察四位一体的省市县三级监督体系,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全面推行受益区农户参与监督制,每个项目都由受益区农户推选群众监督员,对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监督并参与工程款支付审核。施工单位提款报账单须经监督员签字认可,财政部门才拨款支付。今后我们还要加强监群众督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监督水平。
5、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普遍存在,引发了众多问题,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这个问题,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建议水利部尽快研究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投资机制,逐步减少配套资金比例直至取消配套资金,或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实际到位资金控制建设任务,不要再强制要求用 60%的资金完成100%的任务。
6、由于基层财务人员力量较弱,稽查、审计反映出不少问题,如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白条入账、现金支付工程款等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强化和规范财务管理,实施有效监管?
近年来稽查、审计确实反映出不少问题,我省通过督促项目法人整改、在整改中学习提高,促进基层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此外,还计划加强对项目法人代表、工程技术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交流,不断拓展灌区建设管理人员的视野,通过各种途径及采取各类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管区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7、部分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市县管理的灌区、泵站等管理单位公益性补偿落实尚有一些差距,分流人员问题尚未得到较好解决,对提高服务质量影响较大,如何进一步落实政策?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配套政策,解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中列专项用于水管单位维修养护经费的可行性。
8、要彻底扭转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中存在重建轻管的局面,要科学界定工程产权,探索建立促进工程良性运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我省通过建立农村水利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实行农村水利工程“政府承担、财政保障、竞争择优、购买服务、合同管理、考核兑现”,积极探索推行“以库养会”(通过将水库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经营,保障协会正常运转和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维护)、“以林养渠”、“以鱼养塘”等各类管护新经验,有效解决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难题。要彻底解决重建轻管问题,还需从源头转变,中央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不应只用于主体工程建设,还应结合工程建设,用于管理单位自身建设,通过工程建设,促进管理单位发展,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9、农业灌溉和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目前均低于全成本,直接影响工程可持续运行,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建议国家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大水价改革的推广力度,将农业灌溉水费纳入国家财政直补,以保持水管单位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动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0、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对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其能力建设、管理维护费用落实尚缺乏规范性政策,下一步该如何支持,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后管护?
建议研究出台促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研究维系农民用水户协会良性发展的有效工作体制和协调机制,特别是协会正常工作经费纳入财政补贴的可能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