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成立25周年《中国水利》专辑(2010年增刊)
加快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副主任     顾宇平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12/8    

近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以网络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发展和壮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以电子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管理水平,更加科学、有效地为社会、经济、企业和公众服务,已成为越来越紧迫的一项工作。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在逐步增加,同时也对农村水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水利信息系统建设步伐,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规范农村水利业务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农村水利行业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水利部领导对农村水利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并做出明确指示,大大加快了农村水利信息化工作进程。

一、我国农村水利信息化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我国农村水利的信息化建设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以行业和项目管理为核心,以网络、管理软件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实现数据上报、汇总分析、申报审批为主要目标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依托于互联网在各级农村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实施;二是以水管理为核心,以监测、控制、传输和相应专用软件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实现合理调度、科学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在大中型灌区、泵站及重点供水工程的管理单位内部建设实施或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互通互联。

前者以目前在建的全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为代表,在满足部一级管理需求的同时考虑省级及省级以下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提供相应的建设标准;后者以目前正在进行的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工作为代表,同时为即将开展的大型水厂、大型泵站和中型灌区等信息化工作积累经验。

1.全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全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农水信息系统)由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委托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灌排中心)组织实施,已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

(1)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包括主系统硬件集成和数据维护节点(位于灌排中心)局域网改造两部分内容,已完成全部建设工作,主要硬件系统部署于水利部信息中心机房,与灌排中心通过专线光缆直连,共享部信息中心已建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和安全系统,充分体现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

(2)软件建设

①行业管理平台,由农村水利门户网站、农村水利行业数据库和文献资料库组成。最早完成的主网站已试运行两年多,目前累计点击率超过百万次,较好地实现了宣传、互动和交流功能。农村水利行业数据库与主网站同步上线,前一阶段对历史数据进行了补充,已可方便查询一些常用基础数据。网站由灌排中心信息办专人负责信息更新维护。农水司及灌排中心各处设专门信息联络员,确保发布信息及时、准确、有效。

②项目管理子系统,由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大型泵站、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牧区水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和中低产田改造等10个业务管理子系统组成。主要包括五项功能:一是数据上报审核,二是项目申报审批,三是数据查询浏览,四是数据统计分析,五是电子地图应用。目前10个业务管理子系统已陆续投入实际运行。

2.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

2002年7月,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的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地推动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结合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水利部启动了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河北省石津灌区等30个灌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

截至2006年年底,试点灌区共完成信息化建设投资1.7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03亿元,地方配套资金0.74亿元,建设完成信息采集站点2 339处,完成包括水位、闸位、流量、雨量、墒情及水质在内的自动监测站点1 339处,闸门及泵站监控等自动监控站点834处,视频监视125处;开发灌区专业信息系统应用软件155个(包括基础数据库系统、水情监测管理系统、水情管理系统、工情管理信息系统、水费计收管理系统、大型灌区用水管理系统以及信息服务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专业信息系统初步应用的比例约为60%。

“十一五”期间完成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36个,保留了15个“十五”期间建设情况良好的试点单位,新启动21个试点单位。2008—2010年(第二期)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共需投资2.91亿元。截至2009年3月,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1.2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 08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 196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 538万元,占计划投资的45%。2008年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共完成信息采集站点299处,其中完成包括水位、闸位、流量、雨量、墒情及水质在内的自动监测站点149处,闸门及泵站监控等自动监控站点123处,视频监视22处;建成灌区信息中心8处,信息分中心15处;36个试点灌区管理机关已全部建设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专业信息系统应用软件57个;铺设光缆140 km,配套了相应的通信设施。大部分系统运行情况良好。

为指导和规范“十一五”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确保试点灌区取得预期成效,水利部下发了《“十一五”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十一五”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十一五”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近期实施方案编制大纲(2007—2010年)》等文件,确保了正确的建设方向。

通过试点灌区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提高灌区管理效率的工作体系,在保障工程安全、提高灌溉效益、提升灌区人员业务素质和改善办公环境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灌区管理效能与决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取得了阶段性试点经验和成效,为下一阶段全面开展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3.大型泵站信息化试点建设

大型泵站信息化试点项目一期20个重点泵站刚刚开始,亦无专项资金,通过在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资金安排中对试点单位进行适当倾斜,总投资约2.7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和泵站信息管理系统。以期能够探索出不同类型泵站的信息化监测、机电保护、多级调度等模式方法,形成在大型泵站智能化改造中,能够切实提高机电设备工作效率和节能降耗、科学适用的技术体系。目前已有部分先期下达资金的试点泵站的信息化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农村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目前系统网络传输途径主要依靠互联网,无论稳定性、安全性、保密性等都没有可靠的保障,可以考虑充分利用防汛抗旱专网作为传输通道。还应充分利用部信息中心已有的CA认证系统、GIS矢量图源等资源对信息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工作。

2.需求分析环节薄弱

由于农村水利信息化基础非常薄弱,无论是行业管理信息系统还是灌区及泵站信息化建设,仅依赖业务部门或开发商单方面提出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而既熟悉农田水利行业特点、专业知识又拥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第三方独立咨询机构相对缺乏,因此如何做好需求分析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3.数据量小,应用程度不高

目前已经运行的系统数据量普遍偏小,表明系统应用程度不高。要尽快形成机制,加强应用,确保数据实时更新,在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导需求,不断完善。

4.系统灵活性较差

软件结构通常为定制开发,实现功能目标单一,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农水需求,经常有系统还未开发完成,需求就已经发生变化,导致开发工作半途而废的情况发生。应逐步向模块化、工具化方向发展,通过维护来搭建不同的应用平台。

5.建设资金缺乏,人才匮乏

农村水利是公益性行业,基础建设又需要大量投资,基层单位普遍经费困难,造成对于信息化建设热情不高的现状。加之农村水利行业信息化人才匮乏,缺少既熟悉行业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6.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农村水利行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比较缺乏,基本沿用水文、通信、水工的相关标准,应制订农村水利行业信息化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启动农村水利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

计划在近期启动农村水利信息化规划及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专家组,展开深入调研,同时结合水利普查和与信息化相关的课题研究成果,对农村水利信息化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

2.继续做好软件功能完善工作

目前软件功能开发虽已全部完成,但是数据内容、展现形式、操作模式等还需要完善。为此,已经着手开展二次需求调研的工作,收集整理试运行期间的意见建议,将项目管理系统功能优化放到首位,重点突出饮水安全、大型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大型泵站、中型灌区5个重点项目子系统的完善。建立第二阶段新的工作模式,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使用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优化完善方案,组织专家及有关各方沟通确认后,交由开发商进行版本修改和升级,不断满足和适应系统使用需求。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等工作,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充,逐步开展大型水厂、大型灌区、大型泵站的在线监测和管理及与行业发展有关的预测预报工作。

3.结合项目管理开展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工作

以会议结合培训的形式,督促地方做好农村水利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摸清家底,核定关键数据,逐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各类项目管理数据和行业数据。增加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的权威性和可用性。

4.继续加强系统应用

通过应用采集、补充基础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5.继续完善制度建设

在已出台多个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继续制定对信息发布管理、机构岗位职责、数据填报、省级数据审核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修订各项目管理办法,增加信息系统应用的相关内容,系统应用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农村水利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到其艰巨性。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调研,不怕反复,以易操作、免维护为目标开发易学易用的软件平台;在应用中要注意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完善数据指标的合理性,以充分发挥系统功效,切实提高行业和项目管理水平。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