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成立25周年《中国水利》专辑(2010年增刊)
推广先进农业灌溉技术 促进灌排事业发展
  北京中水新华灌排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群生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12/8    

1984年前后,时任水利部部长钱正英赴埃及、奥地利,考察了当地的灌溉农业和喷灌设备制造企业,回国后提出了在中国推广先进农业灌溉技术的想法,并在陪同国务院领导考察安徽农业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了初步的思路。国务院领导对此提出了“企业化运作”的指示。此后,水利部党组研究决定组建“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并成立董事会。1984年7月20日,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第一次董事会在北京召开。次年7月,经原水电部批准,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正式注册成立。1987年,根据国内灌溉技术的发展动向和要求,公司更名为“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灌排公司),至此,我国灌排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动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快速发展

灌排公司成立之初,董事会就将公司的主要任务定为:解决喷灌成套设备与质量过关问题,建设若干推广示范区,并积极引进国外喷灌设备制造技术对国内有关喷灌设备制造厂进行技术改造。但由于当时中国的节水灌溉技术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加之节水灌溉市场基本处于空白,如何启动这项事业,需要寻找一个崭新的切入点。公司经研究认为:必须以资金为突破口,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和投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有条件、有方向地对国内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行灌溉技术应用推广。经过多方努力,在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支持下,“节水贴息贷款”项目应运而生,灌排公司从建立国家节水贴息贷款管理机制入手,通过技术引进和推广,使中国农业节水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1.喷灌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的农业灌溉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主要以漫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为主,其主要是受制于设备成套技术不足、引进设备昂贵等原因。因此,若在中国推广喷灌技术,必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实现成套设备自产,降低喷灌设备造价,这是首要的任务。仅1985年前后两年内,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就利用喷灌设备技术改造贴息贷款6 365万元,组织河南水利机械厂、南京轧钢厂薄壁管分厂和太原铝厂从奥地利鲍尔公司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喷头生产线、喷灌薄壁管焊接快速接头镀锌钢管和喷灌薄壁焊接快速接头铝管生产线。河南水利机械厂通过引进喷头生产线,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喷头产品生产技术和产能问题,其生产的ZY1和ZY2两种型号的摇臂式喷头至今仍然是国内外农业喷灌中应用最多的喷头之一。太原铝厂通过引进快接式薄壁铝管生产线,彻底解决了半固定式喷灌技术核心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问题。

为有效推动移动式喷灌技术的推广,1999年,灌排公司通过积极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引进国外先进的移动式喷灌设备,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内蒙古等地进行广泛示范和推广,同时对设备制造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通过多方努力在徐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卷盘式喷灌机生产基地,时至今日该企业仍是我国国产卷盘式喷灌机最好的制造商之一。

通过有效的技术引进和推广,短期内基本解决了国内喷灌设备和技术的短板问题,使得中国喷灌设备的制造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极好地助推了中国喷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在引进技术、解决短板问题的基础上,灌排公司充分利用发挥节水贴息贷款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性地进行节水灌溉项目的推广,仅项目刚开始启动的1985—1989年5年间,公司就总计使用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喷灌工作贴息贷款1.27亿元,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喷灌工程项目1 200项,发展喷灌面积159万亩(10.6万hm2)。北京郊区的顺义县(现顺义区)在灌排公司支持和帮助下,大力推广喷灌技术,短短几年内成就了业内广为传颂的“全国第一喷灌县”。

同时在水利部相关司局的支持下,灌排公司又相继启动承担了全国节水示范县、泵站改造、打井、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最多时项目年下放资金总量达18亿元。

2.微灌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1974年,墨西哥国王赠送给中国政府两套滴灌设备,从那时起微灌技术开始在中国应用并试推广,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一是技术上不够成熟,主要问题是堵塞严重;二是产品供应渠道不畅,工程造价高,因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滴灌工程的亩投资都在3 000元以上。1989年针对我国微灌技术发展受制于国外技术垄断的情况,灌排公司与北京塑料制品厂合作开始着手研发微灌设备,以期推动我国微灌技术和事业的发展。历经4年时间,于1993年成功自行开发出了我国第一条内镶式滴灌管生产线,并完成了微灌系统配套所需的PE管件200余种产品,直到今天这些产品仍是我国微灌产品的主流。1993年年底灌排公司与北京塑料厂合资组建了北京绿源塑料联合公司(以下简称绿源公司),这是我国最早的专业从事微灌产品研发与销售的企业。此后,在原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以绿源公司为平台,灌排公司在微灌技术产品研发方面不断完善革新:1996年从以色列PLASTO公司整体引进了国内第一条管上补偿式滴灌管生产线,同时从DAN公司引进成套微喷头生产设备;1998年从瑞士引进了我国第一条高速内镶式滴灌带生产线。到1999年,我国微灌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微灌系统的产品体系基本完善,为我国微灌技术的应用短期内迅速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针对影响滴灌系统堵塞的过滤问题,灌排公司组建了北京通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微灌用首部过滤系统的研发与推广,现在产品已达上百种,并可广泛应用于不同水源、不同地域、不同灌溉方式、不同水量(5~1 000 m3/h)、不同过滤精度要求。事实证明,这两个企业此后在我国微灌技术的推广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产品技术问题解决的同时,灌排公司通过应用国家节水贴息贷款及其他财政项目等手段,积极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微灌应用技术推广,如山东烟台水果种植区、山东寿光蔬菜种植设施农业区等,在短短的几年内,微滴灌等应用技术迅速被当地农户所接受。

1997年,针对新疆地区农业灌溉的特点,灌排公司决定进行大田滴灌技术推广与应用,并与新疆农八师水利局合作,进行新疆大田棉花滴灌试验与推广,当年25亩(1.67 hm2)地试验取得成功,次年试验扩大到1 000亩(66.67 hm2),第三年新疆的大田滴灌推广到几万亩的规模,此后不到5年的时间里,新疆大田滴灌就扩大到近千万亩的规模,时至今日,新疆大田滴灌的应用面积已经到了2 000万亩(133.33万hm2)左右,滴灌已经成为新疆农业必不可少的种植手段。

正是基于灌排公司在灌溉领域从产品技术到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实践,推动了我国在10多年的时间内基本形成了完善的灌溉技术体系,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灌溉模式和技术服务体系。

二、通过各种手段和机制创新,有效推动我国灌溉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在中国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和发展的同时,灌排公司通过农业节水贴息贷款、行业协会组织等各种方式支持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努力培育行业市场,有效推动灌溉行业产业化发展。

1985—1989年,灌排公司通过贴息贷款的方式,支持国内部分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的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使该部分企业在行业内得以最先掌握了先进喷灌设备的生产技术。河南水利机械厂引进的喷头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成为企业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拳头产品。太原铝厂在引进技术薄壁铝管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消化,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后来组建了国内行业知名品牌企业“太原喷灌总公司”。 1993年组建绿源公司和通捷公司,在国内基本解决了微灌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正是这些行业的排头兵在技术研发和推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带动行业市场快速发育,加快了行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随着行业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灌溉设备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鼎盛时期我国灌溉设备生产企业达上千家之多,并在日后的市场中大浪淘沙,成就了今天行业的繁荣局面。

三、建立健全灌溉技术推广和项目管理体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农业灌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行业市场的日益发育,如何保障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保证项目建设的标准化和成功率,保证灌溉市场产品的合格率,加强行业市场监管,培育良好的灌溉行业市场发育环境成为灌溉事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灌排公司根据国内灌溉技术的发展态势,适时通过编制和发布各类灌溉产品技术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不断完善我国灌溉技术的标准体系,保证灌溉技术应用推广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为加强灌溉产品的质量监管,以中国水科院为依托,成立灌排设备检测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以灌溉设备为对象的检测中心。随着行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其为保证入市灌溉产品的品质、灌排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培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87年,灌排公司根据喷灌技术和行业市场的发展态势,组织成立了全国喷灌情报网和喷灌学组。通过组织国内外相关学术活动,适时发布国内外喷灌技术发展动态和全国喷灌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国内喷灌技术的发展和行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7年12月,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根据业务需要成立了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灌溉设备企业分会,成立之初仅有国内40家生产灌排设备的会员企业,下设机构仅有一个秘书处。经过13年的发展,灌排分会已经拥有400余家中外会员企业,他们是活跃在国内灌排行业生产、经营、设计、施工的主流队伍。

今天的灌排分会下设机构包含秘书处、技术委员会、培训部、泵阀委会员、公共关系委员会、标准化委员会。

灌排分会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有:灌溉企业等级评定,灌溉工程师培训,行业专项技术研讨会,国际技术交流等。灌排分会开展的工作已经成为行业的旗帜。

四、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建设一流示范基地,为培养我国节水灌溉技术队伍作出积极贡献

灌排公司多年来在积极推广灌溉新技术的同时,积极组织全国水利系统技术人员进行灌溉技术培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共培训灌溉技术人员上万人之多,这些基层技术人员为我国先进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6年,灌排公司经水利部批准,在顺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标准节水示范基地。在展示国内外先进灌溉技术的基础上,灌排公司技术培训功能性硬件进一步增强。

五、积极参与国际灌排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灌排技术的国际地位与声誉

中国是国际灌排委员会的成员国之一,灌排公司作为国内灌排行业的先行者,多年来积极参与其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公司几任主要领导也先后担任过国际灌排委员会的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我国农业灌排技术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地位。

六、灌排公司经历3次本质性转变,体现了我国灌排技术和灌排行业发展的主脉

1.从重行政事业职能向事业与企业经营职能并重转变

灌排公司成立之初,第一届董事会明确将公司定位于开发性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从创新性地启动国家节水贴息贷款项目管理开始,灌排公司就将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从喷灌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节水示范项目的建设,更多地发挥了其技术指导、协调和项目资金管理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其主持引进的关键技术和后续开发也主要为社会公司所拥有,没有为公司自身建立很好的产业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灌排公司意识到必须从真正企业化经营的角度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谋划公司的长远发展。从1989年公司开始尝试职能转变,在继续抓好行政事业性职能的前提下,着手考虑逐步建立公司的经营产业基础。其间灌排公司首先尝试在湖南京湘供水公司和四川绵阳供水公司参股,后来自行开发和引进微灌生产技术,组建北京绿源公司和北京通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说明公司开始借助于国家灌溉事业发展的平台着手建立自己的核心产业结构,标志着公司由单一行政事业性职能开始向事业企业职能并重的方向转变。

2.由事业企业并重向重企业经营转变

随着我国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行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行业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朗,说明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行政性约束力越来越弱化,而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灌排公司在坚持做好其行政事业职能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探索性地开始第二次产业基础的创建,其间通过引进对部分企业进行行政划转、兼并重组等形式,到1999年使公司的经营性资产扩大了3倍,旗下参控股企业达到23家之多,年销售收入达到4.2亿元。至此,灌排公司逐步建立了“以节水灌溉为中心,集节水灌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咨询,技术培训,工程设计和施工于一体”的产业化布局。

3.市场化经营的转变

1999年以后,根据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灌排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组,事业职能由新成立的中国灌排发展中心承担,灌排公司行政事业性职能全部取消,标志着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开始真正走向市场化经营的道路。

2004年根据水利部党组的指示精神,在原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重新注册成立了北京中水新华灌排技术有限公司。新灌排公司成立后,对公司的原有资产进行了梳理,摒弃了其中大部分不良资产,轻装上阵,经过5年多的潜心经营,逐渐适应了市场,建立了新的经营基础和产业结构。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成长发展的25年,是中国农业灌溉技术和灌溉事业快速发展的25年。25年来,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灌排中心始终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事业作为第一使命。技术上,灌排中心始终站在前沿,高瞻远瞩,带动中国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革新;事业上,始终是行业的排头兵,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中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推进中国节水灌溉行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