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8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成立25周年《中国水利》专辑(2010年增刊)
全国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任务与策略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许建中 李端明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0/12/12    

一、我国大型灌排泵站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现有大型灌排泵站共450处,由5 250座泵站组成,装机24 479台,装机功率562.75万kW,设计流量35 857.51 m3/s,设计灌溉面积17 729.9万亩(1 181.9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4 709.9万亩(980.66万hm2);设计排涝面积15 857.3万亩(1 057.16万hm2),有效排涝面积13 722.0万亩(914.8万hm2)。大型灌排泵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中下游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松辽地区、东南沿海及珠江、太湖地区和海河地区等。

从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第一座大型灌排泵站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大型灌排泵站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防洪除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保证,为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确保农业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农村饮水安全压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由于我国灌排泵站发展的特殊背景,造成了整体技术状况较差,特别是大部分都经过30多年的运行,在泵站工程方面主要存在建设标准低、设计不尽合理,工程灌排能力低、效益衰减,运行效率低、能耗高,机电设备老化严重、可靠性差,建筑物年久失修、工程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在工程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两费”难落实,水价改革滞缓且“倒挂”现象严重,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管理设施简陋,职工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这种状态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无法满足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水利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二、更新改造目标与任务

1.指导思想

针对大型灌排泵站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恢复灌排能力为根本,以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为核心,以解决工程及设备老化为主要内容,通过更新改造,实施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大型灌排泵站技术装备水平,实现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同时,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为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作,统筹解决目前我国泵站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考虑西北沿黄高扬程提水灌溉泵站、东北涝区排水泵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潜力大、生态环境脆弱的灌排区泵站;涝区范围大,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改善及农村社会稳定的灌排区泵站;20世纪60年代以来,未经更新改造老化严重的大型灌排泵站。优先安排影响泵站安全运行,或改造后能取得显著效益的泵站主机组和主体建筑物等关键部位。

(2)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根据国家投入及地方财力的可能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原则上本次更新改造不扩大泵站规模,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3)安全运行,节能高效

以实现大型灌排泵站的安全运行、节能高效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泵站运行可靠性和装置效率。

(4)深化改革,良性运行

在实施更新改造的同时,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泵站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合理确定泵站管理、运行人员及相关费用,达到精简效能、持续发展。

(5)协调衔接,避免重复

本次规划要与南水北调工程、大江大河治理工程、平原洼地治理工程、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规划、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相协调、衔接,避免出现重复立项,保证国家投资合理使用。

3.目 标

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现有的大型灌排泵站进行更新改造,提高泵站工程及设备完好率、装置效率和安全运行率,恢复原设计提排水能力,并逐步实现大型灌溉排水泵站运行自动化,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的现代灌排工程体系奠定基础,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缓解农村饮水安全压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对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至2013年将达到下列目标:①使泵站恢复原设计提排水能力,②泵站工程完好率、设备完好率和安全运行率等达到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③泵站装置效率、能源单耗等达到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主要任务

到2013年,基本完成本次规划的全国250多处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通过对这些大型灌排泵站中的1 900多座骨干泵站和重要泵站的主体工程及主要配套建筑物的改造、加固或拆除重建,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和辅助设施的改造或更新,使泵站提排水能力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恢复并适度扩大灌溉排水面积,工程及设备完好率、装置效率、能源单耗等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实现泵站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同时,实施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使我国大型灌排泵站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三、更新改造策略

1.总体要求

本次更新改造的总体要求是恢复和适当提高大型灌排泵站提排水能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消除工程安全隐患,保障运行安全;降低泵站运行成本,增加管理单位经济效益;提高泵站技术水平,改善运行管理条件;形成保障泵站良性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1)恢复和适当提高提排水能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列入本次更新改造规划的大型灌排泵站大多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设计灌溉保证率和排涝标准本身就较低,加之运行时间长,工程及设备老化严重,很多泵站的灌排能力都有较大幅度下降,其实际灌溉排涝标准已远远达不到现行规范要求,所以本次更新改造原则上在原灌排设计标准基础上进行,即恢复泵站原有的提排水能力。对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或为了满足泵站所在地水利工程总体规划要求,可适当调整泵站提排水能力,以增强泵站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运行安全

列入本次更新改造规划的大型灌排泵站,大多因建筑物年久失修和设备老化而不同程度地存有安全隐患,且运行事故频繁。本次改造要采取加固、拆除重建和设备改造、更新等手段,彻底消除泵站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运行事故率,全面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降低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本次更新改造要通过淘汰老化严重、效率低、能耗高、选型配套不合理的设备,积极选用高效节能产品,提高泵站装置效率、降低泵站运行费用;恢复泵站提排水能力,适当扩大灌溉排涝受益面积,从而增加泵站的总体经济效益。

(4)提高技术水平,改善运行管理条件

本次更新改造要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提升泵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积极改善泵站运行条件,从而全面提高泵站技术水平、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缩小我国泵站在整体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5)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本次更新改造要把大型灌排泵站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前提和保障条件,以此积极推进大型灌排泵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水费制度的改革,落实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经费,达到精减效能、持续发展。

2.分片策略

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的总体策略是通过对建筑物工程的加固与改造或拆除重建,主机组及电气设备的改造或更新,金属结构、辅助设备和辅助设施的改造或更新,必要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建设或技术升级等综合工程措施,基本解决主机组和电气设备老化和病险建筑物功能下降、泵站机组不匹配、进出水管道布置不合理等问题,提高泵站工程的运行安全系数和设备完好率,较大幅度地提高泵站装置效率和降低能耗。同时进行泵站信息化建设试点,提高管理水平。

(1)松辽片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三省,现有大型灌排泵站36处、392座,装机2 185台,装机功率39.20万kW,设计总流量为3 720.54 m3/s,主要分布在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等干流及其支流上。该片区泵站更新改造策略是:

①在充分考虑泵站所在地水利总体规划要求及泵站配套渠系状况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适当调整提排水流量。

②对规模相对较小的泵站,如果存在布局不合理、运行能耗高、管理不便等问题时,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并建。

③对因河床变动,导致引水困难的灌溉取水泵站,可结合灌区规划,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拆除异地重建”。

④采取可行的工程措施或设备手段,解决主水泵等机电设备的防冻问题。

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冰凌对泵站设施设备的影响及危害。

(2)黄河上中游片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六省(自治区),现有大型灌排泵站44处868座,装机3 994台,装机功率179.24万kW,设计总流量为1 176.37 m3/s。主要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河及黑河等西北内陆河两岸。该片区泵站更新改造策略是:

①为减轻泥沙对水泵和管道的磨损,避免渠道淤积,可增设或改造拦沙、沉沙设施。

②对泥沙问题较严重的泵站,尽量选用不锈钢或由其他抗磨损材料制作的水泵或叶轮。

③对出水管道较长的泵站,更新锈蚀、磨蚀严重的压力管道,更新或增设水锤防护设施。

④为了满足多级泵站级间流量平衡,可在主干泵站配置变频电机、大小机组或其他方式调节流量。

⑤对建在沿河岸边的水源泵站,改造时应充分论证,合理选择取水口,解决原泵站的引水困难问题。

(3)黄河下游及淮河上游片

包括河南、山东两省,现有大型灌排泵站10处78座,装机471台,装机功率9.41万kW,设计总流量为474.49 m3/s,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和淮河上游。该片区泵站更新改造策略是:

①在充分考虑泵站所在地水利总体规划要求及泵站配套渠系状况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适当调整提排水流量。

②为了满足多级泵站级间流量平衡,可在主干泵站配置变频电机、大小机组或以其他方式调节流量。

③为减轻泥沙对水泵和管道的磨损,避免渠道淤积,可增设或改造拦沙、沉沙设施。

(4)长江上游片

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六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大型灌排泵站9处767座,装机1 122台,装机功率10.44万kW,设计总流量为100.48 m3/s,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其他四省(自治区)基本上没有大型灌排泵站。该片区泵站更新改造策略是:

①在充分考虑泵站所在地水利总体规划要求及泵站配套渠系状况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适当调整灌溉提水流量。

②对规模相对较小,且存在布局不合理、运行能耗高、管理不便等问题的泵站,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拆除并建。

③更新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山洪及泥石流可能对泵站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及带来的危害。

(5)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中下游片

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六省(直辖市),现有大型灌排泵站292处2 448座,装机13 577台,装机功率278.78万kW,设计总流量为25 314.47 m3/s。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及其支流上,其中上海市没有大型灌排泵站。该片区泵站更新改造策略是:

①对采用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泵站,如有可能出现外江水位超驼峰现象时,应采取加高驼峰底部高程或在出水流道出口增设拍门等工程措施。

②对采用直管式出水流道或低驼峰出水流道的泵站,当无防洪事故闸门时,应增设防洪事故闸门。

③对基础沉降或变形较大的泵站,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

④增设或改造拦污设施,配备性能可靠的清污机及运污设备。

⑤针对排涝泵站出水池水位变幅较大的特点,更新主水泵应考虑采用全调节的轴流泵或混流泵。

(6)东南沿海及珠江、太湖片

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五省(自治区),现有大型灌排泵站41处570座,装机2 268台,装机功率32.10万kW,设计总流量为3 464.27 m3/s。其中海南省没有大型灌排泵站。该片区泵站更新改造策略是:

①在充分考虑泵站所在地水利总体规划要求及泵站配套沟渠系状况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适当调整排水流量。

②增设或改造拦污设施,配备性能可靠的清污机。

③针对排涝泵站出水池水位变幅较大的特点,更新主水泵应考虑采用全调节的轴流泵或混流泵。

④对规模相对较小,且存在布局不合理、运行能耗高、管理不便等问题的泵站,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拆除并建。

(7)海河片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现有大型灌排泵站18处127座,装机862台,装机功率13.57万kW,设计总流量为1 606.89 m3/s,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其中北京市没有大型灌排泵站。该片区泵站更新改造策略是:

①该片泵站多以简易湿室型泵房为主,为了满足电气及自动化设备布置要求,可对主泵房、副厂房进行改建或扩建。

②在充分考虑泵站所在地水利总体规划要求及泵站配套渠系状况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适当调整提排水流量。

③对规模相对较小,且存在布局不合理、运行能耗高、管理不便等问题的泵站,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拆除并建。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