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司局领导 > 正文
——《中国水利》2010年23期
赵鸣骥:统一认识 真抓实干 确保如期实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目标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     赵鸣骥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1/1/2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田水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谋划“十二五”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思路,全力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重点县建设目标。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灌溉大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我国粮食虽然已经连续七年丰收,但“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农田水利投入虽然实现恢复性增长,但欠账太多、设施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可以说,农田水利脆弱,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是制约现代农业建设的突出软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因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尽快扭转农田水利脆弱的不利局面。

其次,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一些农村农业灌溉用水矛盾较为突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严重,农村水利安全隐患未完全消除,农业用水浪费与水资源短缺现象并存,严重制约了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度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刚刚召开的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保障和改进民生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深刻地领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是农田水利建设模式和财政支农机制的重大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 年以来,财政部、水利部大幅度增加了小型农田水利资金投入,并集中资金在全国实施了850 个重点县建设。重点县建设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发展最关键的环节,解决了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快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

2009年重点县建设共维修改造塘坝1万多处,整治渠道4万多km、改造机井6万多眼,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近2万处,使一大批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更新、修复和改造。

2.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重点县建设,提高了灌溉效率,增强了抗灾能力,增加了粮食产量。2009年重点县建设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30 万hm2),改善灌溉面积1592万亩(106万hm2),新增和改善排涝面积975万亩(65万hm2),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85万t,增产效益十分明显。

3.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方面,各地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节约了农业用水,降低了农民水费支出。另一方面,重点县建设改善了灌排条件,提高了复种指数,有的粮食主产区水稻单产提高10%。水源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的项目区农民亩均增收超过600元。大规模的重点县建设还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4.探索建立了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模式

重点县建设实行“依据规划、连片治理、整县推进”的模式,改变了过去零星分散的建设方式,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的局面,打造了农田水利资金整合的平台,创新了支农项目立项方式,建立了绩效考评制度,强化了资金监管,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重点县建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当,初步实现了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重点县建设范围和投入力度还较为有限,一些地方投入责任落实不到位,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缺乏有效衔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环节还比较薄弱。上述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三、积极谋划“十二五”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思路,完善扶持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度增加投入,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持续、有序发展。

1.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当前水利投入的重点领域,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坚持政府投入、群众投劳、资源利用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2. 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大幅度增加投入规模

要建立各级财政共同负责的投入机制,大幅度地稳定增加小型农田水利投入。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从政策落实、资金投入、工作部署等方面加大力度,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3.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农田水利资金使用效益

要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和推进农田水利连片建设,深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增强资金使用合力。继续完善审批权限下放、竞争立项、绩效考评、以奖代补等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资金监管体系,增强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

继续支持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层水管单位和灌区管理机构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积极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增强农民自管自用能力,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良性运行创造条件。

四、全力推进2011年重点县建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三年建设目标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一批重点县三年建设任务的最后一年,做好2011年重点县建设工作,如期实现三年建设目标至关重要。

1.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如期实现重点县建设目标

各级财政部门要把重点县建设工作作为当前财政支农的一件大事来抓,与水利部门密切配合,把确保如期实现重点县建设目标作为重点县建设工作的核心任务,安排更强的力量,投入更多的精力,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实抓好。

2.进一步增加投入,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县建设

2011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资金规模,再安排新增一批重点县。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增加本级资金规模,省级财政安排的重点县建设资金原则上不少于中央补助资金规模。各地要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县建设,避免资金分散安排。

3.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突出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

2010年,财政部、水利部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对考评优秀和良好的省份进行了奖励。2010年,将主要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对新增重点县名额进行分配,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鼓励工作力度大、成绩突出、积极性高的重点县及省份率先完成建设任务。对第一批重点县建设任务完成好、三年目标实现好的县给予奖励。

4.进一步突出支持重点,提高建设质量和标准

优先支持耕地面积大、建设任务重的粮食主产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山丘区小微型水源建设和塘坝清淤整治工作,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继续开展膜下滴灌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因地制宜适当提高亩均建设质量标准和投入力度,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5.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工作

近年全国地方本级财政水利资金支出进度比较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预算执行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预算执行结果体现了财政方针政策的最终落实情况,加快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意义非常重大。各地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编制与预算执行并重、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的理念,进一步与水利部门一起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措施,切实加强水利资金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加快水利资金预算执行进度。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