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专家献计农业节水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3/1/16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用水大户仍然是农业用水,约占70%,而农业用水的90%是灌溉用水,因此节水首先要在农业节水上做文章。发展节水灌溉,是保障国家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日前结束的节水灌溉论坛上,各部门的专家和政府官员一起为农业节水大计献计献策。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是国际上流行的专门术语,其含义就是吸收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工作,把灌溉管理权移交给用水者组织。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现有许多政府管理的灌区,用水管理不善,财政收支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体制有关。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许志方教授说,世界各国的实践以及我国自80年代初期试点改革的经验证明,用水户参与灌区管理是一种成功的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实行用水户参与管理,必须改革现行灌区管理体制。在大中型灌区实现两极管理制度,即国家的专业管理机构和农民用水者协会共同管理。这样国家专业管理机构则必须将部分经营管理权交给农民用水者协会。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许志方认为主要是属于公益性范畴,农民是直接受益者。因此,在原则上应由受益农民自主管理。

理顺农业水价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价格杠杆可以有效地调节供需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价对于城市生活和工业节水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目前农业水价偏低的情况下,水价也存在着上浮空间。但是中国灌区协会会长冯广志强调说,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想通过大幅度提高水价来促进农业节水的思路是难以行得通的。

论坛上很多专家建议:将现有各种农业节水的资金采取“捆绑式”集中使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项目实施;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应当仿照排污费附加的办法,从征收的水费中提取或附加用于农业节水的费用;未来新增的供水量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从新增的水费中用同样的办法提取或附加用于农业节水费用。

壮大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齐全的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产品数量基本满足需求。但由于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装备及产品质量比较差,没有形成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据1999年水利部质检中心对全国16个省市、35家企业、50种产品的随机抽检结果?产品不合格率为40%左右。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刘颖秋研究员指出,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可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伴随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可望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污水利用 变废为宝

我国仅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年排放量已经超过400亿立方米,如果计入县级以下城镇和乡村产生和排放的污水,全国污水年排放量超过600亿立方米,与黄河的年径流量相当。水污染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污水并非一无是处,在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眼中,它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水源”。据介绍,对污水进行适当处理,达到目标用途要求的水质标准,使之成为多种用途的水资源,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将经过适当处理的污水用于灌溉是污水资源的主要用途之一,使之起到节水、节肥、消除污染的作用。

污水灌溉在我国非常普遍并发展迅速,但是专家指出污水灌溉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污水作为灌溉水源,不能不管污水品质如何而一概用于灌溉。必须根据污水品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先经过必要的处理,是否有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农产品的污染以及为了避免这种污染需要采取的措施;二是污水灌溉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方法,和其它污水处理的方法一样有其适用范围,并且经常需要与其它处理方法和措施相结合。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