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厅局领导 > 正文
湖北王忠法厅长:在2011年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1年2月25日
  湖北省水利厅厅长     王忠法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1/2/28    

同志们:

这次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现场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分析研判小型农田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好更快地推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再上新台阶。各地对此次会议十分重视,市、县两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商推动我省水利建设,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大计。省财政厅领导更是高度重视,华新厅长不仅亲自赴会,而且还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我们水利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来向各级财政部门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扎实求进、开拓创新,充分肯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成绩

2009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财政、水利部门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建精品工程,树示范项目,创典型经验为努力方向,抓住农业农村发展最基础、最薄弱的环节,出色完成了重点县建设任务,有力保障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第一批17个重点县2009年度项目全部通过了省级验收,工程效益非常明显。一是为服务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农水”服务的是“三农”这个大局,保障的是民生这个根本。“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各地以此为突破口,兴建了一大批惠民工程,共完成投资2.84亿元,整合相关资金4.7亿元,整治渠道2440公里,改造机电泵站166座,新建、整修水源工程711处,极大地改善了42万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鹤峰县抓住重点县建设机遇,整合相关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太平流域综合治理,有效解决了区域内3万多亩农田的排灌问题,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二是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保障粮食安全是保稳定、保大局的国家战略。各地以此为出发点,大力加强小型灌排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通过工程建设,共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6万亩,新增、改善排涝面积2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万吨,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000多万元,为农业生产丰收,农村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各地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做到工程措施与绿化措施相结合,生态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山青、水秀、岸绿、田肥、路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田园风光。蔡甸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将重点县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区域内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配套改造,既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又为政府招商引资,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有五条经验值得总结。一是以高位推动保高效运转。省委、省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高度重视,态度坚决、措施强硬。不仅成立了以赵斌副省长为组长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更在去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意见》,强调细化了财政投入、规划统筹、资金整合、“以奖代补”、激励奖惩、建设管理、考核验收、长效运行等八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各重点县相应成立了高规格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经常深入工程一线,抓建设,督质量,促进度,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咸安区、洪湖市等地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将重点县建设责任细化分工,逐一落实到部门,形成了规范、高效、运行顺畅的组织协调机制。二是以强力投入保强劲发展。各级财政不断增加小农水重点县的投入,确保了投入总量持续增长,投入比例稳步提高。省级财政2009年对重点县的配套是0.34亿元,2010年达到了1.58亿元,2011年仅已落实的投入就达2.96亿元。各市、县财政也克服困难,积极落实配套资金,2009年项目投入就达1200余万元,2010年再上台阶达到8048万元。郧县、安陆市、京山县等地均按照要求,足额或超额落实了项目管理资金。长阳县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为龙头,以县级农村水利综合规划为依托,实施“全流程管控、全要素整合、全过程创新、全方位创建”,仅2009年就整合水土保持、国土整治、新农村试点等各类资金共计3330万元,实现了整合项目与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同步实施、同期完成,形成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强大合力。三是以规范管理保质量效益。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小农水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湖北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对项目法人组建、参建各方职责、招投标程序、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建后管护等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有效地保证了工程建设程序的规范性和项目监管的严肃性。为避免小农水重点县选择的随意性,出台了《湖北省小农水重点县竞争立项暂行办法》,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确定重点县名单,变“相马”为“赛马”,充分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各地还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方式,摸索和建立了一套“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三级质量监控体系,为整个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京山县、当阳市制定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U(T)形槽施工技术规范,建立了重点县项目水泥制品供应商准入制,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长阳县由政府颁发聘书,从项目所在地村组干部和群众中推选出 “二次监理”员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并在县级小农水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中明确资金划拨程序必须先由“二次监理”签字,从制度上保障了“二次监理”的权利和地位,极大发挥了群众监督的作用。四是以机制创新保长效运行。为使所建项目能长期发挥效益,各地将项目建后管护的体制机制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优先考虑,针对不同地域特点、不同工程类型、不同组织形式,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管护机制。通过深入推进产权受益户共有制改革,不断探索“以林养渠”建后管护新机制,实践创新以鱼养堰、以库养会、专职管理等管护措施,逐步建立了重点县项目建后管护长效机制,使工程真正走上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轨道,确保工程长效运行,农村农民长期受益。黄梅县采取按受益面积收一点,从县以奖代补资金中奖一点,从村一事一议中补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工程运行管护经费,有力保障了工程良性运行。五是以民办公助保民计民生。各地在项目建设中,坚持按照“项目民议、方案民定、资金民筹、工程民建、质量民督、支出民审、管理民营、效果民评”的原则,着力凸显“民办公助”的项目组织形式,“不办群众不愿办的事,不办群众不参与的事,不办群众没能力办的事”,既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又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开展重点县建设以来,每年农民投劳折资均在1亿元以上。房县结合自身实际,由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发文对重点县建设筹劳方案进行了批复,明确了每个村的投入工日,实现了农民筹资投劳规范化管理。

虽然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有的地方争项目热情高涨,做项目敷衍了事,领导重视停在口头上,保障措施留在纸面上;有的地方前期工作不细不实、深度不够,总体规划缺乏前瞻性,技术设计缺乏科学性,更有甚者不进行实地踏勘,就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导致实施方案严重脱离实际,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效果。有的地方建设管理仍不规范,“四制”管理难以落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安全和资金安全;有的地方还未真正从思想上彻底扭转“重建轻管”的意识,未能深入研究和探索工程建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护主体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具体,管理责任不落实,管护经费无保障。这些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切实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和基础。小农水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命脉的命脉、基础的基础。总体来看,我省小农水建设仍面临“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严峻局面。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小型水利设施总蓄水能力下降了40%左右,灌排效率衰减50%以上,中小泵站老损率达65%。目前,全省40%的农田不能保收,60%的农田也只能抗御5年一遇的灾害,“靠天吃饭”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今年出台的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全面深刻阐述了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最强信号。鸿忠书记多次指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湖北为政之要、民生之本、兴鄂之基。”他强调,要抢抓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争取使我省农业基础设施面貌有更大改观,为实现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我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新跨越提供了重要机遇。可以肯定的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将是空前的。各地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真正把小农水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作为投入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农村水利综合规划是小农水建设的总纲和主线。各地各部门的涉水资金都要按照规划实施,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资金更要依据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好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好实施。要重点突出两个主体。小农水建设投入主体是政府,建管主体是群众。首先,小农水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各级财政理应成为投入主体。其次,只有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我们的工作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才能真正推动小农水建设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努力实现工程布局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小型、点多、面广的格局,采取连续投入、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方式,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第二,努力实现投入渠道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小农水投融资机制;第三,努力实现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细化工作要求,规范建设管理,建立起项目立项、建设管理、考核验收、建后管护等全过程监督,全方位控制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机制。要继续坚持四个结合。第一,推行“四制”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积极推行工程建设“四制”,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把工程质量关和资金安全关;第二,绩效考评与奖优罚劣相结合。采取全面考评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形式,从严控制绩效考评各个关口。将绩效考评结果与投资额度挂钩,与竞争立项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第三,建后管护与产权改革相结合。加快以产权为核心的管护机制改革,推动工程建后管护责任的全面落实;第四,行业优势与部门协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水利部门在重点县建设中的行业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小农水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全面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

当前,2010年度第一、二批37个重点县和现代农业23个省级重点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地要抓住年后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抢时间、保质量、擂进度、争主动,确保以高效的工作迎接3月中旬的绩效考评,以优异的成绩通过5月底的省级验收。现阶段,重点县建设的思路、计划、措施、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中心工作就是要抓落实。

一是着力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小农水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协调解决重点县建设中项目整合、资金配套、群众参与、部门协作等问题,特别是要将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意见》中明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研究透彻、落实到位,为重点县建设保驾护航。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小农水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调度灵活、运转正常、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重点县建设的政策、经验和成效,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重点县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着力在配套投入上下功夫。保障小农水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近年来,中央和省对重点县的投入逐年加大,3年的重点县建设,每县每年的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已达1600万元。各地要根据建设需求,多方面努力、多渠道筹措、多方式探索,切实增加本级财政的投入,要严格落实承诺的配套资金和整合资金,特别要在前期工作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上出硬招、下大力,确保三年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是着力在建设管理上下功夫。在项目管理上,要积极推行工程建设“四制”,充分发挥群众质量监督员的作用,严格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在信息化管理上,各地要落实资金、明确专人,在今年4月底前做好《湖北省小农水重点县信息管理系统》各年度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以便实现信息集中采集、数据集中管理和业务集中办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各地要严格执行财政部、水利部和省财政厅、水利厅印发的各类管理办法,既要加快建设,也要强化管理,既要确保进度,也要确保质量和效益,真正做到建管并重、数量和质量统一。

四是着力在绩效考核上下功夫。严格绩效考核,是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省财政厅、水利厅将通过不定期监督检查和定期考核验收的方式,从严从实抓好此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标准,落实奖惩措施,加大前期工作和建后管护的考核比重,切实建立重点县建设动态管理机制,对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地区严格实行末位淘汰,或扣减末几位投资额度,扣减下的投资等额奖励给完成任务好的县(市、区),支持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标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里要特别强调,第一批重点县三年建设任务已经过半,相关县市要对照三年建设方案,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回头问效工作,确保建设任务、效益指标、资金筹措、项目整合全面完成,做好迎接部、省两级总体验收的准备。同时,今年中央财政将新增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我们将继续按照《湖北省小农水重点县竞争立项暂行办法》,通过“公平公正、绩效优先、差额申报、现场答辩、综合评分”的方式,择优确定重点县名单。也欢迎还未列入中央重点县的地区积极参与,加强监督,多提宝贵意见。

五是着力在体制改革上下功夫。要继续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从产权、事权、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运行经费和工程运行监管等方面入手,研究解决工程建后管护问题,切实改变小农水工程建、管、用分离,所有权模糊,管理权缺位,使用权混乱的局面。对改革的新思路、新想法、新措施,只要是切合实际、便于操作、农民接受,我们都要积极培育、大力推广。要积极开展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补贴小型水利工程运行费用的试点,真正做到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促管理、以改革增效益。

六是着力在发动群众上下功夫。小农水建设直接服务于农民群众,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各地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从强迫命令、包办代替向启发引导,让农民民主协商、自主决策转变。要严格“一事一议”程序,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和透明。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筹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界限,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建立多筹多补、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机制,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

同志们,实现水利改革发展目标,意义非凡、任务艰巨;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攻坚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我省三农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