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百里内,山水尽奇观。”宋代大诗人文同游历苍溪,写下《苍溪山寺》歌以咏之。
“水润梨乡,和谐家园。”如今,苍溪正在成为“一个走了还想来的地方”,水为这片热土注入了鲜活的灵气。
川北之州生毓秀,嘉陵江畔育苍溪。苍溪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2330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380m3,仅占全市平均水平的1/3,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2,是“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川北老旱区。
近年来,在省水利厅、财政厅的精心指导和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10年,苍溪县连续第二年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为加强项目管理,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财政、水务、农业、以工代赈、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县水务局成立了项目指导服务小组,县财政局抽调专人跟踪服务,相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在幅员233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 锐意进取的苍溪人建成了国家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百个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连续4年被表彰为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2009年全省小农水绩效考评最佳的3个“优秀奖”之一,奖励省级配套资金500万元……
循着近几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之路,苍溪县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次升华。当前正在重点实施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正在这里延续和提升。
为加快推进2010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实施,苍溪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以人为本,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打造”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和项目乡镇一道,深入工程实地规划,编制整治方案,严格按照审批方案施工,确保工程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2010年7月24日通过“竞争演讲,现场评分”的方式确定在陵江、云峰两个乡镇28个村实施,涉及228个组12167户3.65万人。规划整治山平塘175口,衬砌渠道170.18km,新建渠系建筑物873处,新建微水池141口。项目总投资5232.8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750万元,省级补助12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400万元,群众自筹1069.3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813.51万元。
为规范小农水项目建设管理,苍溪着力深化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按照“组建规范、产权明晰、水价合理、管理自主”的原则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思路, 2010年7月成立了苍溪县用水协会,项目区成立工程用水合作小组,召开会员大会选举小组理事会成员,制定用水合作小组章程,在项目村组建立105个用水合作小组,做到有场所、有制度、有人员。通过协会的作用,实现了水利工程“建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管长远”的目标。不仅提高了工程灌溉效益,还有效防止了水事纠纷的发生,确保了工程建后民主管水、科学用水、建立了良好的用水秩序。
2010年,苍溪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严格按照“群众主体、政府引导、项目支持、多元投入”思路,坚持“民办公助、建管并重、先改后建、先建后补、程序规范”的原则,在上年项目建管机制的基础上,拓展新思路、提炼新内涵,形成 “四自五动”建管机制,实现水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省水利厅厅长冷刚、副厅长朱兵、祝瑞祥,省农水局局长王华等省市领导先后到苍溪调研,对苍溪县探索出的“四自五动”建管新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四自”即实行群众自主申报、自主建设、自主监管、自主验收的“四自”机制,真正让群众成为政策的明白者、项目的建设者、工程的受益者。自主申报。由协会或农户向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向村两委、村两委向乡镇人民政府逐级申报。在项目村的确定上实行竞争立项,优先扶持筹资投劳积极、产权明晰、管护机制完善的村组。自主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建设方式、受益群众投劳筹资等由村两委提议,形成初步方案后通过“一事一议“讨论决议,由群众自己说了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自主监管。公开比选项目村,公开选择施工负责人,公开投资投劳帐,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资金怎么筹集、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竣工、谁来监督都由群众自己说了算。以受益群众为主体,根据不同工程类型确定群众参与建设形式,采取“群技结合”的办法自主建设。项目区群众自己选举成立项目领导、理财、质量三个监督小组,全程负责项目质量、筹资投劳、资金管理等监督,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自主验收。经项目区群众代表和“三个小组”成员的自查验收后,再向乡镇申请工程验收。
“五动”,即坚持民办公助,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筹资理念,明确主体带动、以水养水促动、股份合作推动、全员参与互动、整合资金联动的“五动”机制。明确主体带动。对已拍卖产权的小水利设施,由业主承担整治差额资金。工程建成后,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适当调整水价或延长经营承包时间,维护业主和群众权益,努力实现“双赢”。项目区仅山坪塘建设业主就承担差额资金20余万元。以水养水促动。实行协会或集体管理的部分小水利设施,采取以水养水方式,按照自愿、公开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向受益户预借整治差额资金,预借期间按一定标准支付利息。工程建成后,以水费形式分期抵扣投资户借款。股份合作推动。引入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实行小农水项目与农业园区相结合,扶持业主投资承包经营;工程受益户采用入股合作方式,通过召开股东大会,按受益面积确定股份筹资投劳,工程建成后,按股份确定收益。全员参与互动。由村两委组织发动群众采取以物折资、以劳抵资、以资代劳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同时广泛吸纳和鼓励能人投资和捐资助建,投资者自建、自管、自获益。项目区受益户累计投劳折资、以资代劳投资2882.8万元,扶持业主投入资金800万元。整合资金联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整合预算内以工代赈、扶持贫困村、土地整理项目、农村机电提灌站、受损农田修复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整合各类资金达4900万元,全年投入小农水项目建设资金总投资达1.01亿元,确保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投入需求。
作为全市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重点县,苍溪县创新推行“四自五动”小农水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建、管、用互相脱节和设施老化失修等问题。小农水项目“四自五动”机制为苍溪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精彩破题,一个“亲水近水、人水和谐”的新农村建设在苍溪实现整体推进。
为加强小农水项目管理,苍溪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实施意见》(苍府发〔2010〕8号),县财政局和县水务局联合下发了《苍溪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县水务局编印380本《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指导手册》,下发到项目乡镇和村组干部手中。同时,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村组干部进行现场培训,宣传项目实施政策和有关要求,确保工程形象、质量和进度。
县财政局和水务局紧密配合,无缝合作,共同制定并完善了五项制度。严格县级报帐制度。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实行工程、资金双重县级报帐制度。严格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工程竣工后,按项目补助资金的10%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待省级竣工验收合格和有关合同约定工程质量期满后给予支付。严格直接支付制度。直接将项目资金支付到村财乡管的项目村帐户上,由乡镇直接支付给实施主体。严格项目公示制。县、乡、村实行层层公示。县财政局在项目开工前将项目相关情况等内容进行公示;项目实施村将项目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受益组、农户等内容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建立项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各单位联席会议,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为确保资金安全,县财政局建立了四项机制。建立日常性监管机制。财政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做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检查,确保各个环节有章可循;突出监督检查,盯紧项目实施中“资金使用、建设质量”两个重点,严把资金使用和项目质量关。实行群众监督机制。在项目村由村民代表选举组建的“三个小组”行使协调、监督职责,定期对物资分发、资金补助额度、批次、检查验收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实行审计监察机制。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对项目资金实行联动监督,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监管,审计部门对项目进行审计,监察部门对项目进行监察,确保所有项目补助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建立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纳入项目单位的绩效考核,由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监督考核组,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成效进行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有效杜绝重建轻管,甚至边建边毁现象的发生。
截止目前,苍溪县2010年项目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共配套和改造灌区28处,整治塘坝175口,衬砌渠道170.18km,新建渠系建筑物873座,新建微水池141处,完成总投资5343万元(其中:中央补助750万元、省级配套1200万元、县财政配套400万元,群众自筹98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005万元。2010年小农水项目完成后,实现恢复和新增灌面2.04万亩,改善灌面3.36万亩,年新增供水能力44.3万m3,年新增节水能力848万m3,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5,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30万kg,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91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67元。小农水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增强了“输血功能”和“造血功能”。项目区建成1600亩苍溪雪梨产业园、1000亩苍溪红心猕猴桃核心示范园,实现小农水项目实施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环境改善就到哪里,新农村就建到哪里,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水利发展的成果和实惠。更加增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活力。
放眼梨乡,塘池相连,波光潋滟,渠系成网。展望明天,我们信心满怀!追赶跨越的苍溪人将大有作为,我们将抢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以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高位快进、感恩奋进、实干巧干,强力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推动苍溪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统筹发展、跨越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