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1/21    

宁夏南部山区(简称“宁南山区”),包括固原地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隆德、泾源6县和吴忠市的同心、盐池两县及中卫、灵武两县的山区部分,土地面积3.88万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75%,是宁夏的半壁江山。现有耕地面积1438万亩,其中90%以上为旱作农田。该地区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革命老区,共有168个乡镇,人口2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6.55万人,回族人口92万人。西吉、海原、固原、彭阳、隆德、泾源、同心、盐池8县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俗称“西海固”,以“苦甲天下”而著称于世,截至1993年底有贫困人口139.8万人。

宁南山区约86%的区域分布在降雨量小于400 mm的黄土丘陵沟壑干旱区和干旱风沙区,风大沙多,蒸发强烈,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是当地的主要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327mm,有70%以上的径流以暴雨洪水形式集中在6~9月,含沙量大。年蒸发量在1600~2000mm,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天气在22d以上,无霜期110~160d。径流资源总量为7.74亿m3,人均仅306m3,是全国平均值的13%,人均占有和亩均占有径流资源量在全国都是最少的。

旱灾,尤其是频繁的春旱,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据气象资料统计,在1949~1999年的51年间,发生干旱41年,80%以上的年景受旱灾影响,其中绝产面积超过50%的严重干旱年10年,绝产面积超过80%的极端干旱年4年,80年代出现了两次特大干旱,90年代连续干旱竟持续5年之久,干旱频率加快,受旱面积在不断扩大。2000年又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四季连旱,80%的夏粮绝产,秋粮播种面积不足计划的30%,不仅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乡村已出现了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

该地区处于水土资源重点流失区,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土地面积为8234km2,占总面积的21%,年流失泥沙近1亿t。大量洪水泥沙下泄,使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恶化,土肥流失,地力下降,加剧了旱情的进一步发展。

长期以来,受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文化水平所限,当地农民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正常年份亩产50~60kg,干旱年份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靠乱垦乱伐,过度开荒,掠夺土地资源来维持其基本口粮,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一方面因水资源极度匮乏造成严重干旱,另一方面汛期宝贵的降雨资源又得不到有效利用,还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严重是造成该地区经济条件差,人民生活困难,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根源。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历届党委政府为使南部山区群众摆脱贫困竭尽全力解决“水”的问题,修水库、建塘坝、打机井、扬黄灌溉、大搞“三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都是开发利用水资源,帮助山区人民脱贫的成功之举。共发展水浇地117万亩,建成旱作“三田”420万亩,水到之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迅速摆脱贫困。

但是,由于水资源匮乏,降雨少且分布不均,旱作“三田”也常因蒸发强烈造成春旱而无墒可保,水库因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汛期径流含沙量大,常常是汛期空库迎汛,汛后无水可蓄。山区群众脱贫步履艰难,脱贫基础不稳,遇到早年又大面积返贫。

80年代末以来,全区水利、农业科技工作者总结山区群众打窖抗旱经验,针对宁南山区特殊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条件,结合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旱作“三田”建设,突破传统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观念的束缚,把历史上解决人畜饮水的水窖拓展为微型灌溉水源,蓄积汛期降水径流,来年春旱时坐水点种补灌以地膜玉米为主的高产高效秋作物,化弊为利。

建立了以水窖建设为基础,集集水——蓄水——用水为一体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即“窖水蓄流节水补充灌溉农业”新模式,实现了“秋雨春用,安苗补灌”,变被动防旱为主动抗旱,为干旱山区探索出了一条脱贫的新路子。

1995年起,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水利厅组织各级水利部门,经过试验、示范、推广,使集雨节灌技术在宁南山区得到了普及。目前,一个群众性打窖抗旱发展集雨节灌农业的高潮正在逐步掀起,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为西海固地区提前实现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一)集雨节灌发展现状及历程

从1994年开始到1999年底,经过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累计投资2.9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32亿元,群众自筹l,63亿元,新建成的水窖(土园井)23.35万眼,配套各类节灌设备10.43万台套。集雨节灌工程的实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逐步改变了“种一葫芦收一瓢”,广种薄收的传统旱作农业的落后观念和种植习惯,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种、养、加各业的综合发展。累计种植补灌各类作物59.13万亩,生产粮食2.35亿k2,增加产值3.16亿元,解决了28万人的温饱。同时,还缓解了大旱之年广大人民群众及大量牲畜的饮水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在项目实施五年来,解决了37万人的饮水困难,累计为群众节约拉水费用3000多万元。

西吉县田坪乡地处祖历河流域,年降雨量只有380mm,历来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若遇旱年,群众要到10km以外的甘肃会宁县境内去拉水。自1995年实施集雨节灌工程以来,全乡共打水泥窖4300眼,在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后,发展集雨节灌面积8600亩。在2000年遭遇的特大干旱中,由于窖水充足,大多数农户吃水没有困难。下河村牛存安等5户农民不仅留够自家用水,还将多余的窖水以每立方米10元的价格卖给了附近甘肃省的农民,户均收入400余元。

(2)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激发了贫困山区干部群众依靠科技脱贫的热情,提高了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提高了抗御旱灾的能力,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维护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3)实现了降雨资源有效利用与土壤水分合理调用的结合,先进节水技术与农业高产技术的结合和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累计修建34.74万眼水窖,每年可蓄集1000多万m3汛期径流,除解决人畜饮水外,每年点种近30万亩左右高产秋作物,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为推动“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实现山区资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4)水窖集雨节灌工程从上游蓄了大量的降雨径流,减弱了径流对农田、道路的冲刷,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库坝的泥沙淤积。农民精耕细作种好窖灌小田,稳定解决口粮逐步使陡坡耕地退耕,种草种树,从而逐步改变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局面,为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全区集雨节灌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研究试验、试验示范和示范推广三个阶段。

1.研究试验阶段(1993年以前)

1987年国际旱农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以后,全区一些水利、农业科技工作者针对宁南山区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春旱严重,夏秋暴雨集中,易产生地表径流,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对水窖集雨与地膜下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试验,先后在西吉县大坪水保站、新营乡小甘井流域,彭阳县草庙乡石节子沟小流域,海原县李旺乡北坪村、兴隆乡冯川村、固原县北川等试验点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成果。

2.试验示范阶段(1993~1995年)

根据试点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从1993年开始,水利厅组织实施水窖集雨节灌示范工作。

1993年9月,水利厅在固原召开了抗旱节水坐水种会议,落实水利部吉林松原会议精神,实地参观学习了海原县兴隆乡冯川村试验点的先进经验,布置了在山区各县开展以坐水点种为主要内容的水窖集雨节灌试验示范工作。1994年安排在山区8个县的18个乡和6个基层水利管理站,开展水窖窖型和坐水点种试验示范,当年建成各种类型水窖98眼,当年蓄25眼,示范点种面积109亩,取得了亩均收入613.9元的成果,为推广水窖集雨节灌技术奠定了基础。

3.示范推广阶段(1995年以来)

在1995年春夏大旱之际,西海固大地一片枯黄,只有一些集雨节灌示范点郁郁葱葱,呈现出勃勃生机,同周围的干旱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总结了这些窖水节灌的典型经验,因势利导,做出了在宁南山区大力发展窖(井)集雨节灌的重大决策,使这项工作开始了由点到面的根本性转变,促集雨节灌技术由“星火”到“燎原”,迅速推广,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二)主要做法

1.示范引导,稳步推广

水窖集雨节灌是一项多种技术配套组装的系统工程。针对山区群众文化素质低,接受新技术意识不强的实际,有关部门始终将宣传教育农民作为实施项目的关键环节,将培育典型,靠示范效果教育农民作为基本方法,典型引导,多点示范,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由点到面,稳步推广。

海原县冯川村是该县最干旱最贫困的自然村之一,当地年降雨量270mm。1995年大旱,大田作物无法下种,周围农田、荒坡几乎寸草不生,群众生活用水都在几十公里以外拉运。而示范点利用54眼水窖收集的1600m3雨水,不仅满足了全村134人、34头大家畜和邻村600多只羊的饮水,还补充了60亩果树、28亩瓜菜及2座日光温室蔬菜的生长需水,果树生长旺盛,配合夏秋降雨,年终瓜菜平均亩产3456kg,亩纯收入864元,受益户仅此一项户均收入1613元,人均收入886.6元,彻底解决了温饱。目前,该村农民已靠集雨节灌走上致富路。

固原县倪壕示范点1995年利用79眼水窖,采取坐水点浇、土壤深层注射等技术,种植西瓜100亩,亩产达1520kg,补灌玉米20亩,亩产466kg,麦套玉米2亩,亩产小麦140kg,玉米300kg。示范农田122亩,总收入7.53万元,亩均617.2元。玉米300kg。示范农田122亩,总收入7.53万元,亩均617.2元。

1995年,旱地夏粮几乎绝收,秋粮亩产量也仅有50kg左右,而窖水补灌的地膜玉米亩产达500kg以上,示范户人均收入800元以上。

从1996年开始,有关部门加大了旨在使更多的群众了解认识窖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增加了示范点,示范点广泛分布于宁南山区各乡村,各县特别重视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方设点。这些示范点由文化素质高、接受科技意识强的农户带头,示范适合本乡村的打窖、窖(井)水节灌和作物种植的成熟技术。1996年山区共建立示范点84个,至1998年发展到925个。

固原县水利局从1996年开始,便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在北部干旱乡镇,建立了37个集雨节灌示范点,结合农业增产新技术,补灌地膜玉米8500亩,瓜菜400亩,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窖灌玉米平均亩产达480kg。同心县1996年用窖水点种补灌地膜玉米1.3万亩,示范点亩产640kg。彭阳县当年抓了16个示范点,点种补灌地膜玉米2663亩,平均亩产550kg,烤烟568亩,产值74万元,亩均1300元。

在一大批先后培育发展起来的集雨节灌示范点、示范户的影响带动下,经过耳闻目睹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山区农民对窖灌农业经历了一个从怀疑到信服,从抵制、被动接受到主动要求的转变。目前,打窖集雨节灌在宁南山区已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广大农民解决饱的一条重要途径。宁南山区集雨节灌面积由1994年的109亩增加到1999年22万亩。

2.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积极参与

自治区党委、政府将集雨节灌列为山区脱贫的三大重要措施之一,列入“九五”计划和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党政领导经常深入干旱山区,实地检查集雨节灌工作,召开专门会议,统一认识,安排部署。原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生贤把集雨节灌概括为“深掏井,多打窖,节水灌,九字诀,千古鉴”,经常讲“修梯田、打井窖、铺地膜,九字不忘,脱贫有望”,要求大力推广。自治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1995年至1998年,全区把重点放在扶持群众打窖方面,每眼50m3的水窖国家补助400元用于水泥、钢材等建筑的补贴。1999年,为扶持一些生活十分困难的特困户也能打上窖,并加强集水场建设,提高水窖蓄水效率,将水窖补助标准由每眼400元提高到600元。截至2000年,共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28亿元。

为了从组织上保证集雨节灌工程的顺利实施,由自治区水利厅牵头,区计委、财政厅、扶贫办、农业厅、科委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水利厅专门成立了水窖蓄流节水灌溉指导小组和窖井建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和管理山区窖井建设和集雨节灌工作。以各级水利部门为主,建立起区、地、县、乡四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具体工作上,区、地、县级注重“搞规划、建标准、抓试点、树样板、教技术”,各级水利、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做好宣传动员、计划落实、技术培训指导、检查验收工作,从各个环节为农户做好技术服务。

集雨节灌工程,技术简单,操作方便,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国家适当补助,农民自建自管,自己受益,产权明晰,管理责任明确,非常适合于当前贫困山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方式,群众形象地比喻为:“不用油,不用电,家家户户都能干,投资少,效益好,平地坡地都能搞”。广大群众在政府的号召和示范户的带动下,纷纷投资投劳,翻山越岭,人扛畜驮,拉运材料,打窖蓄水,发展节灌,1995~1999年五年间,群众累计投资(含投劳折款)1.63亿元。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培训

宁南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群众经济水平和文化素质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效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方法。在无地下水的干旱地区,动员一家一户,利用道路、荒坡、场院、屋面等集雨设施,打水窖收集雨水;在有浅层地下水的地方,鼓励打土园井。在田间节灌方式上,突出点种保苗的技术措施,综合采用点浇补灌、膜上膜下沟灌、注射灌、喷滴等多种形式。在补灌作物上,将传统旱作农业和现代节水高产农业技术相结合,重点发展以地膜玉米、瓜菜为主的高产高效秋作物。

区、地、县、乡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每年都抽调大批技术干部下乡进村,驻户抓点,印发各种通俗易懂的科普教材,培训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地,宣传集雨节灌知识和地膜种植技术。山区各级水利部门每年在基层直接为农民进行集雨节灌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达700—800人。几年来,共印发各类宣传科普材料3万余册,其中自治区水利厅印发《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窖蓄流节水灌溉技术指南》7000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窖工程技术标准》2000余册,举办各类培训班500余期,培训人员达2万余人次,占山区劳动力的2.5%。利用《指南》和《标准》指导群众打窖,提高了建窖标准、质量和节灌技术水平。

4.强化管理,合理配套,注重实效

集雨节灌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遍布沟沟岔岔,点多面广。为了把这项造福于民的好事办好,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批转下发了水利厅关于加强山区窖井建设管理的意见,自治区水利厅和财政厅制订下发了《宁南山区集雨节灌工程实施方案》、《宁南山区集雨节灌工程管理办法和验收办法》等,区、县、乡各级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项目落实到户。自治区窖井建设办公室的同志经常深入到乡、村、队、农户、工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各县水利部门在对农户做好技术服务的同时,严把窖井质量验收关,年终逐眼验收,以村为单位统一编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窖(井)一卡制。自1995年以来,自治区水利厅每年牵头组成验收组,对各县窖井建设和集雨节灌情况,依据各县提供的完成任务档案,随机抽样,逐眼检查,严格验收。通过每年一次自治区的严格检查验收,促使县乡各级层层建立了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的机制,把窖井建设、集雨节灌工作落到实处,使其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打窖是手段,蓄水是关键,解决人畜饮水和发展节灌是目的,强化配套是更好地发挥窖(效益),自治区从1998年开始,利用中央支持的集雨节灌专项资金,补助群众用于窖井节灌设备配套,配套目标是每一户群众有一套提灌设备。各县水利部门在抓好窖井建设工作的同时,结合地膜玉米的种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国家定额补助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以有利于促进群众利用窖(井)水为目的,缺什么配什么,需要什么配什么,根据群众需要做好节灌设备配套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尽管全区集雨节灌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思想观念所限,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集水场的选择与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影响了水窖的蓄水效率。

(2)“九五”期间,全区用于发展集雨节灌的补助资金主要是国家安排的扶贫资金。2000年以来,随着“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目标”的即将实现,国家减少了扶贫资金投入。同时,由于宁南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农民生活生产基础脆弱,筹资能力很差。

(3)与集雨节灌相配套的高效作物品种的研究相对滞后。

(四)集雨节灌发展规划

宁南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裕,年日照近3000小时,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修建旱作“三田”420万亩,正常年份粮食单产可由坡耕地不足50kg提高到100多kg,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地改善,正常年份大部分群众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受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缺少补灌条件的旱作农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每遇旱年,又大面积返贫。旱作区每人达到1亩集雨节灌面积,稳定地解决群众温饱,在旱年也能使群众喝到水吃饱饭,逐步引导农民退出坡耕地,种草种树,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宁南山区发展集雨节灌的需求和目标。

根据宁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和集雨节灌发展现状,规划到2010年,投资60087万元,新打水窖24.5万眼,配套集雨场31.8万个,引洪渠道1000km,涝池800座,土园井3万眼,新建(或改造)塘坝89座,配套各类水泵16.2万台套,塑料输水管9200km,输电线路350km。综合采取水窖建设、库(坝)窖结合、井窖结合、移动抽水灌溉等不同模式,发展集雨节灌103万亩,使集雨节灌面积达到125万亩。

2000年,自治区筹资1600万元,补助山区群众打水窖2万眼,计划发展补灌面积3万亩。截至5月底,已完成8270眼,占计划的40%。在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集雨节灌工程除有效地缓解了人畜饮水困难外,点种补灌各类作物近20万亩。

(五)几点建议和注意的问题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集雨节灌费省效宏,切实可行,是干旱山区摆脱贫困一条成功之路,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建议水利部将此纳入西部大开发水利基础建设中,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使其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集雨节灌技术推广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遵循山区的自然规律,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现有的集水设施要充分利用,没有集水条件的地方要整修人工集水场,保证蓄水。

(2)必须采取“连动”措施,重点突破,滚动发展。一要大胆探索,抓好示范,典型引导,利用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经验;二要多方筹集资金,重点扶持干旱带片上的贫困户;三要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下乡抓点,加大培训力度和科研力度,积极研究适宜当地种植的高效作物品种;四要靠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觉投入。

(3)在发展中必须坚持“四个结合”。一是与改革开放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探索新经验。二是围绕扶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与作物结构调整、覆膜保墒等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高效农业。三是与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四是与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种好小田,退出坡地,种草种树,以草促牧,以牧促农。

(4)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真抓实干,讲求实效。要树立三个观点:一是求实务实的观点,既要重质量,打一眼,成一眼,见效一眼,切忌一哄而上,搞一刀切。二是经济效益的观点,要算经济账,争取低投入高产出,小投资大效益。三是分类指导的观点,根据山区不同土质、小气候、贫富程度、劳动者素质等的差异,分类指导,选择不同结构、不同标准的水窖型式和实用方便的节水措施,先启动再提高,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