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正文
国家财政支持节水农业所进行的工作
  赵鸣骥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1/27    

多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一直把支持节水农业的发展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资金筹集及使用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统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96年,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包括节水灌溉在内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92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节水农业的发展。

一、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建设

节水农业是在传统灌溉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节水工程多是在对原有农田水利工程和水源工程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年来,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建成了大量灌排工程,为发展节水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如每年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一直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投资来源之一。这项资金从1953年建立到1996年的43年间,累计投入730多亿元。另外,在1996年开始建立的粮食自给工程资金(原称“发展粮食专项资金”)和1988年开始建立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到1996年这两项资金用于水利投人超过170亿元。近几年,各级财政又通过调整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投人重点,加大了节水农业的投人份额。据统计,仅1996年各级财政补助及各种支农专项资金中用于发展节水农业的部分已达到19.5亿元。

二、利用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资金投入

在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利用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了节水农业的发展。从1985年开始,财政部门与水利、银行等部门积极配合,连续发放节水灌溉贴息贷款,共16.9亿元,各级财政累计安排贴息约2亿元,吸引各方投资16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多万hm2(1500多万亩)。“九五’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财政部又与水利、计划、银行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建设节水型井灌区工作,并对打井、节水贷款继续安排财政贴息,支持各地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增加灌溉面积,发展节水农业。

实践证明,国家财政利用贴息的方式支持节水农业尽管还有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总的看,这种方式能够较有效地引导社会各方面的投入,对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贴息贷款具有要求偿还的特点,增强了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感,从而有利于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建管质量,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三、支持节水农业技术的弓除和推广

节水技术水平及其推广普及程度是影响节水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普及程度也较低。为了提高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央财政在1996、1997年把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列入国家引进1000项先进农业技术计划,作为重点来安排资金。两年共安排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引进及配套资金4500多万元,引进了10项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为了把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推广普及开来,财政部门安排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经费,用于技术宣传、人员培训等方面。

此外,财政部门还通过改革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办法,支持水利部门建立了大批抗旱服务组织。抗旱服务组织在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各地抗旱服务组织开展服务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抗旱服务组织除了在旱时进行抗旱服务外,平时还承揽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节水工程建设以及节水灌溉设备和设施的维修、养护,开展了抗旱设备和节水设备的购销活动、节水灌溉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这些活动都促进了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四、当前各级财政部门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由水利、计划、财政和金融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是当前节水农业建设的工作重点。作为组织实施单位之一,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要抓好贴息资金落实。各级财政部门在安排支农资金预算时,要根据批准的贷款年度计划和落实情况,把节水和打井贷款所需的贴息资金打足,做好贴息工作。

(2)要积极参与立项工作。按照两部一行《关于发放节水灌溉和打井贴息贷款的通知》的精神,节水和打井贷款中要求财政贴息的项目,必须征得同级财政部门的同意。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与水利部门、农业发展银行搞好配合,积极参与贷款项目的立项工作,对要求贴息的项目,要提出意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政策或条件不具备而盲目上马的项目,不予贴息或停止贴息。

(3)要做好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的申报工作。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专项贷款数额较大,财政贴息资金数额也较大。为了调动地方财政部门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管好用好贴息资金,财政部规定将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省级财政。因此,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申报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的有关规定,务必于每年的10月31日前将申请本年度的中央财政贴息的报告上报财政部。同时,要在下年的第一季度末以前将上年度财政贴息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总结上报财政部。对不能按要求上报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的,当年或下年度扣减部分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对贷款不落实、重报贷款额或挪用贷款的,也不予贴息。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经过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我国节水农业一定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