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附录一 有关省(区)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的经验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1/27    

一、甘肃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甘肃是个水资源短缺,以干旱著称的省份,干旱缺水是制约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尤其是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及丘陵山区的中东部旱地农业区,降水量在200—500mm的10个地(州、市)的65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5.26万km2,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0%,地表水和地下水十分匮乏,人均仅860m3。十年九旱,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致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广大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或者在温饱线上徘徊,人畜饮水困难。甘肃省的41个国扶贫困县,8个省扶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一)雨水利用的实践过程

如何解决干旱缺水,保证这一地区农村尽快脱贫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直是甘肃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多年来苦苦思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大旱之后领导反思的焦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省科技工作者认真总结群众和干旱作斗争的实践经验,开始把目光瞄准大气降水利用,对此进行了整整10年的试验研究,有30余项有关雨水集流研究的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部分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8项集雨节灌方面的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有6项获省水利厅科技进步奖。大范围试点和示范,使全省集雨工作从单项走向了综合;从传统雨水利用,走向高效实用化阶段;从试点示范,走向根据降水资源、群众的积极性、资金筹措情况适度规模发展的良好阶段。1995~1996年,甘肃成功地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建1个100m2左右的雨水集流场,打两眼水窖,发展1亩左右庭院经济。简称“121工程”。),并在“121工程”的基础上向实施范围、建设方式、发挥效益三个方面拓展,形成了目前全省全面实施的集雨节灌工程。

1.“121工程”是干旱地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主要模式

1995年,全省遭受了6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全省有300多万人、200多万头牲畜发生了水荒。面对旱情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经过反复分析论证,决定实施“121工程”,集中力量重点解决特别干旱地区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共新建和改造旧窖52万眼,建成集流场3716.2万m2,解决了中东部最缺水的8个地(州、市)27个县(市、区)、26.73万户、131万人、118.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同时发展庭院经济1.7万亩,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1万多处,投入资金10857万元。全省“121工程”的顺利实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受益干部群众交口称赞“121工程”是救命工程,爱民工程,是党和政府对干旱地区人民实行的一大德政。

“121工程”实施已经六年,据调查,“121工程”方便实用,蓄水充足、水质良好,庭院经济充满生机。这几年全省降雨普遍偏少,中东部地区的年降雨量仅300多mm,突出的特点是春夏缺雨,但凡是实施了"121工程”的地方,都末发生严重的吃水困难。即使榆中北山、永靖西山,会宁北部、定西地区北部、靖远山区、以及东乡、环县等历史上最干旱、最缺水、最容易受灾的地方,也基本没有发生水荒。

2. 集雨节灌工程是促进旱地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随着“121工程”的实施和延伸,一个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实现旱地农业两高一优的新思路开始酝酿,通过全省旱地集雨节灌高效农业试验示范项目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出了“梯田十水窖十地膜斗结构调整”这一具有甘肃特色的旱地农业发展模式,即通过梯田、水窖、保土储水,实现作物节水补灌;推广地膜覆盖减少蒸发,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等措施,使多种先进农业技术组装配套,创造旱地农业的两高一优。其中修建水窖发展集雨节灌是关键,是实现这一思路的基础设施。我省把集雨节灌作为发展旱地农业、加快脱贫致富的关键措施,从1996年抓示范点开始,到1997年以来的大规模发展,截至1999年底,我省共筹集补助资金3.2亿元,群众自筹6.4亿元,总投资达到9.6亿元。建成集雨节灌水窖122.8万眼,蓄水容积约4540万m3,发展集雨节灌面积284万亩。

(二)集雨工程效益显著

集雨工程不仅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对抗旱生产,稳定农村社会秩序,走持续高效发展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综合效益主要表现在:一是拓宽了水利建设的路子,使“三水”齐抓落到了实处。旱地农业区在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同时,通过“121工程”和集雨节灌工程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形成了“三水”齐抓的新局面。使旱农区的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更加符合区域特征。二是基本上能解决农村生活用水困难,许多农户家畜实行圈养,庭院扫得干干净净,改善了生存和生活条件,美化了环境,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三是水土保持效益。随着雨水利用资源化的逐步深化,使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水土保持由治标转向了治本,“土不下山,水不出沟”,耕地单产提高,乱开乱垦现象得到遏制,许多地方出现了郁郁葱葱的景象,为退耕还林(草)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农业综合开发效益。雨水的资源化利用使干旱山区有了可靠的水资源,加上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业综合种植技术的使用,使传统旱作农业向集水农业转变。农民开始自觉地调整承包地上的种植结构,引进优良的作物品种和先进的农艺措施,使林果、蔬菜、烟叶、药材等经济作物有了较大发展,生态农业呈现雏形。五是扶贫攻坚效益明显。雨水资源化开辟了扶贫攻坚的新途径,全省把集雨节灌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措施,要求“九五”末,人均达到半亩集雨节灌农田,从而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因为有了水,集雨节灌地膜小麦增产约42.4%,地膜玉米增产约44.5%,果园增产约40%,养殖业、农副加工业发展很快,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初具规模。目前水窖工程已使20多万贫困户脱了贫,有5万多户致了富。六是提高了主动抗旱和战胜干旱的能力。2000年全省降水极少,未出现一次大范围有效降雨过程,加之入春以来13次大风和沙尘暴及霜冻天气的频繁影响,导致土壤失墒加快,旱农地区出现了比1995年和1999年同期更为严重的特大干旱,给当前农业生产,退耕还林和群众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但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近几年建成的集雨工程,用点浇点灌,注水灌,喷、滴灌等节水措施,积极投入抗旱生产,点浇保苗195万亩,补灌90万亩,确保了饮水困难地区210万人未发生水荒,干旱造成的损失比1995年减少一半以上,基本实现了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大旱之年基本无大灾,农民群众得到了集雨工程带来的实惠。

(三)主要做法和体会

(1)建立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体系。为了使集雨工程的发展具有正确的理论依据,全省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首先在理论上找到了突破口,证明了干旱地区发展集雨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天然降雨集流场集雨效率试验》、《甘肃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特征及雨水资源研究》等一大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集水农业引论》、《集水高效农业》等学术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建立了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突破了干旱缺水没有办法的传统观念,找到了一条现实可靠的兴水治旱新路子,开辟了脱贫致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奔小康的新途径。

(2)搞好宣传、提高认识。雨水集蓄利用是一项新的工作,为了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省、地、县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简报等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省上除在“中国水利报”上举办两次专版外,还在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大、省电大联合摄制了“集雨工程”系列电教片,系统地介绍了集雨工程的规划、施工、灌溉、管理、效益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广大干部群众在“121工程”的启示和300多个集雨节灌高效农业试验示范点的引导下,从上到下基本上达成共识:“121工程”是解决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的有效措施,集雨节灌是全省中东部旱作农业区改变农业基本条件,实现脱贫致富,发展综合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是全省实施范围最广,规模和效益最大的节水工程。因此,广大干部和群众修窖建池的积极性高涨,形成了发展集雨工程的热潮。广大群众说得好:“要致富,田边地头修水库”。

(3)用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一是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水利改革,明确“121工程”、集雨节灌工程“谁建、谁有、谁管、谁用”的政策,允许继承、转让,鼓励农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承包地打窖蓄水,发展生产。二是在投资机制方面,不搞平均主义,实行先干后补,以物代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明确群众是投资主体,国家只给予适当的材料补助(每发展一处“121工程”补助400元,每发展一亩集雨节灌田补助100~200元,占水窖工程总造价的1/3—1/5)。三是大力推行先贷后补,鼓励农民增加投入和大胆使用贷款。1997~1998年共发放集雨节灌贷款8000万元。四是把建设任务优先安排在认识到位,群众积极性高的村、户。由于激励政策到位,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水窖工程的积极性。各地自力更生修建集雨工程的典型事例越来越多,不少把盖房子,娶媳妇的钱,出外打工挣的钱都用于修建集雨工程使建设任务超额完成。群众把打水窖看成给自己置家业,舍得投资投劳,由“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群众自筹资金占总投入的60%以上,目前有30万眼水窖是在政府没有补助的情况下,农户自己修建的。

(4)强化管理,保证质量。为了把“121工程”和集雨节灌工程建好、管好、真正发挥效益。省政府专门成立了“集雨节灌工程领导小组”,分管省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同时,地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各地普遍狠抓了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做到规划、领导、技术、资金、物资五到位。各地、县根据省上制订颁发的《雨水利用技术标准》、《“121雨水集流工程”捐助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办法》、《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施工技术规范及实施意见》、《工程管护办法》、《水窖工程图集》、《工作人员守则》、《竣工验收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使我省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一开始就进入规范化管理。在资金的管理方面,补助资金由地(州、市)设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对农户不拨资金,只发实物(水泥、灌溉设施)。工程建设中,水利部门专设办公室,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包村包点,责任到人,深入乡村现场培训施工人员,工程建成后均建档立卡。验收工程进行乡级普查,逐眼登记;县级自验,抽查率不少于50%;地区初验,抽查率在10%以上;省级终验,抽查率不低于5%。从三年的验收结果看,工程的质量比较好,合格率达到98%,优良率80%以上。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调整工程布局。为更有效地推进集雨节灌工程建设,各地在对已建成的集雨节灌工程进行重点调查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调整了集雨节灌工程的布局,重点向贫困片倾斜,向效益较好的村社倾斜,向村庄周围和小流域倾斜,使集雨节灌工程与梯田建设、扶贫攻坚和发展旱地高效农业、退耕还林(草)融为一体。庆阳地区在实施范围内以地膜玉米、烤烟、果树和拟建果园为重点,走以水窖促烤烟发展,促林园建设,促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当年建成、当年蓄上水并发挥了效益的达到80%以上。天水市43%的集雨节灌工程布设在林果、蔬菜等支柱产业区,有62%的集雨水窖建在贫困地带,为发展高效农业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定西地区大力推广通渭县三铺乡石家庄社把集雨节灌与地膜种植紧密结合的成功经验,对积极平田整地、乐于地膜栽培、示范推广日光温室的村庄或农产,优先安排集雨节灌工程,促进了种、养、加、农、林、牧全面发展。陇南地区结合小沟小溪比较发达的特点,大搞蓄水池和引水串窖,以灌溉效益为目的,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重点

雨水利用在全省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资金每年仅能安排50万亩,远远不能满足各地建设的要求,怕兑现不了补助费,给工作造成被动,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其次是节水灌溉设施的配套速度较慢,现配套灌溉设施的面积23万多亩,仅占发展面积的8.4%,另外部分水窖的建设质量较低,技术上还需要不断研究完善等。因此,近期准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基本解决人饮水困难的要求,继续抓好水窖工程建设。全省规划,2000~2005年,建灌溉水窖360万眼,发展集雨补灌面积715万亩,累计达到集雨节灌面积1000万亩,建人饮水窖20万眼,解决80.7万人的饮水困难;2006~2015年建水窖596万眼,发展集雨补灌面积1000万亩,累计达到2000万亩。

二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搞好综合配套。首先是梯田、水窖、地膜、种植结构四配套,使水利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旱作农业“两高一优”。其次是集雨工程与节水灌溉的结合。一眼水窖只能蓄水30~50m3,要使有限的水发挥最佳效益,灌溉必须应用节水技术,才能提高水的利用率。因此,集雨工程的灌溉设施配套是今后全省发展集雨节灌的工作重点之一。

三是把集雨工程作为退耕还林的配套工程。根据全省的实际情况,退耕还林,封山绿化的重点是在25。以上的坡耕地和荒山荒坡,为了保证林(草)的成活率,除利用有限的沟、溪和泉水修建小型灌溉设施外,主要措施是建设集雨工程。

四是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完善以集雨节灌为基础的高效农业。今后搞集雨节灌要和农产品产业化的基地建设结合起来。要和小流域治理,综合开发结合起来。要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现代高效农业,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建设、管理好集雨工程。

五是在进行雨水利用产业化开发的同时,加强国际、地区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进行雨水集蓄利用的全程技术研究与服务,寻求资金和技术援助,使雨水资源化利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宁夏南部山区(简称“宁南山区”),包括固原地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隆德、泾源6县和吴忠市的同心、盐池两县及中卫、灵武两县的山区部分,土地面积3.88万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75%,是宁夏的半壁江山。现有耕地面积1438万亩,其中90%以上为旱作农田。该地区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革命老区,共有168个乡镇,人口2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6.55万人,回族人口92万人。西吉、海原、固原、彭阳、隆德、泾源、同心、盐池8县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俗称“西海固”,以“苦甲天下”而著称于世,截至1993年底有贫困人口139.8万人。

宁南山区约86%的区域分布在降雨量小于400 mm的黄土丘陵沟壑干旱区和干旱风沙区,风大沙多,蒸发强烈,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是当地的主要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327mm,有70%以上的径流以暴雨洪水形式集中在6~9月,含沙量大。年蒸发量在1600~2000mm,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天气在22d以上,无霜期110~160d。径流资源总量为7.74亿m3,人均仅306m3,是全国平均值的13%,人均占有和亩均占有径流资源量在全国都是最少的。

旱灾,尤其是频繁的春旱,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据气象资料统计,在1949~1999年的51年间,发生干旱41年,80%以上的年景受旱灾影响,其中绝产面积超过50%的严重干旱年10年,绝产面积超过80%的极端干旱年4年,80年代出现了两次特大干旱,90年代连续干旱竟持续5年之久,干旱频率加快,受旱面积在不断扩大。2000年又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四季连旱,80%的夏粮绝产,秋粮播种面积不足计划的30%,不仅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乡村已出现了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

该地区处于水土资源重点流失区,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土地面积为8234km2,占总面积的21%,年流失泥沙近1亿t。大量洪水泥沙下泄,使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恶化,土肥流失,地力下降,加剧了旱情的进一步发展。

长期以来,受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文化水平所限,当地农民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正常年份亩产50~60kg,干旱年份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靠乱垦乱伐,过度开荒,掠夺土地资源来维持其基本口粮,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一方面因水资源极度匮乏造成严重干旱,另一方面汛期宝贵的降雨资源又得不到有效利用,还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严重是造成该地区经济条件差,人民生活困难,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根源。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历届党委政府为使南部山区群众摆脱贫困竭尽全力解决“水”的问题,修水库、建塘坝、打机井、扬黄灌溉、大搞“三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都是开发利用水资源,帮助山区人民脱贫的成功之举。共发展水浇地117万亩,建成旱作“三田”420万亩,水到之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迅速摆脱贫困。

但是,由于水资源匮乏,降雨少且分布不均,旱作“三田”也常因蒸发强烈造成春旱而无墒可保,水库因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汛期径流含沙量大,常常是汛期空库迎汛,汛后无水可蓄。山区群众脱贫步履艰难,脱贫基础不稳,遇到早年又大面积返贫。

80年代末以来,全区水利、农业科技工作者总结山区群众打窖抗旱经验,针对宁南山区特殊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条件,结合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旱作“三田”建设,突破传统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观念的束缚,把历史上解决人畜饮水的水窖拓展为微型灌溉水源,蓄积汛期降水径流,来年春旱时坐水点种补灌以地膜玉米为主的高产高效秋作物,化弊为利。

建立了以水窖建设为基础,集集水——蓄水——用水为一体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即“窖水蓄流节水补充灌溉农业”新模式,实现了“秋雨春用,安苗补灌”,变被动防旱为主动抗旱,为干旱山区探索出了一条脱贫的新路子。

1995年起,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水利厅组织各级水利部门,经过试验、示范、推广,使集雨节灌技术在宁南山区得到了普及。目前,一个群众性打窖抗旱发展集雨节灌农业的高潮正在逐步掀起,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为西海固地区提前实现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一)集雨节灌发展现状及历程

从1994年开始到1999年底,经过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累计投资2.9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32亿元,群众自筹l,63亿元,新建成的水窖(土园井)23.35万眼,配套各类节灌设备10.43万台套。集雨节灌工程的实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逐步改变了“种一葫芦收一瓢”,广种薄收的传统旱作农业的落后观念和种植习惯,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种、养、加各业的综合发展。累计种植补灌各类作物59.13万亩,生产粮食2.35亿k2,增加产值3.16亿元,解决了28万人的温饱。同时,还缓解了大旱之年广大人民群众及大量牲畜的饮水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在项目实施五年来,解决了37万人的饮水困难,累计为群众节约拉水费用3000多万元。

西吉县田坪乡地处祖历河流域,年降雨量只有380mm,历来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若遇旱年,群众要到10km以外的甘肃会宁县境内去拉水。自1995年实施集雨节灌工程以来,全乡共打水泥窖4300眼,在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后,发展集雨节灌面积8600亩。在2000年遭遇的特大干旱中,由于窖水充足,大多数农户吃水没有困难。下河村牛存安等5户农民不仅留够自家用水,还将多余的窖水以每立方米10元的价格卖给了附近甘肃省的农民,户均收入400余元。

(2)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激发了贫困山区干部群众依靠科技脱贫的热情,提高了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提高了抗御旱灾的能力,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维护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3)实现了降雨资源有效利用与土壤水分合理调用的结合,先进节水技术与农业高产技术的结合和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累计修建34.74万眼水窖,每年可蓄集1000多万m3汛期径流,除解决人畜饮水外,每年点种近30万亩左右高产秋作物,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为推动“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实现山区资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4)水窖集雨节灌工程从上游蓄了大量的降雨径流,减弱了径流对农田、道路的冲刷,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库坝的泥沙淤积。农民精耕细作种好窖灌小田,稳定解决口粮逐步使陡坡耕地退耕,种草种树,从而逐步改变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局面,为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全区集雨节灌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研究试验、试验示范和示范推广三个阶段。

1.研究试验阶段(1993年以前)

1987年国际旱农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以后,全区一些水利、农业科技工作者针对宁南山区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春旱严重,夏秋暴雨集中,易产生地表径流,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对水窖集雨与地膜下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试验,先后在西吉县大坪水保站、新营乡小甘井流域,彭阳县草庙乡石节子沟小流域,海原县李旺乡北坪村、兴隆乡冯川村、固原县北川等试验点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成果。

2.试验示范阶段(1993~1995年)

根据试点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从1993年开始,水利厅组织实施水窖集雨节灌示范工作。

1993年9月,水利厅在固原召开了抗旱节水坐水种会议,落实水利部吉林松原会议精神,实地参观学习了海原县兴隆乡冯川村试验点的先进经验,布置了在山区各县开展以坐水点种为主要内容的水窖集雨节灌试验示范工作。1994年安排在山区8个县的18个乡和6个基层水利管理站,开展水窖窖型和坐水点种试验示范,当年建成各种类型水窖98眼,当年蓄25眼,示范点种面积109亩,取得了亩均收入613.9元的成果,为推广水窖集雨节灌技术奠定了基础。

3.示范推广阶段(1995年以来)

在1995年春夏大旱之际,西海固大地一片枯黄,只有一些集雨节灌示范点郁郁葱葱,呈现出勃勃生机,同周围的干旱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总结了这些窖水节灌的典型经验,因势利导,做出了在宁南山区大力发展窖(井)集雨节灌的重大决策,使这项工作开始了由点到面的根本性转变,促集雨节灌技术由“星火”到“燎原”,迅速推广,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二)主要做法

1.示范引导,稳步推广

水窖集雨节灌是一项多种技术配套组装的系统工程。针对山区群众文化素质低,接受新技术意识不强的实际,有关部门始终将宣传教育农民作为实施项目的关键环节,将培育典型,靠示范效果教育农民作为基本方法,典型引导,多点示范,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由点到面,稳步推广。

海原县冯川村是该县最干旱最贫困的自然村之一,当地年降雨量270mm。1995年大旱,大田作物无法下种,周围农田、荒坡几乎寸草不生,群众生活用水都在几十公里以外拉运。而示范点利用54眼水窖收集的1600m3雨水,不仅满足了全村134人、34头大家畜和邻村600多只羊的饮水,还补充了60亩果树、28亩瓜菜及2座日光温室蔬菜的生长需水,果树生长旺盛,配合夏秋降雨,年终瓜菜平均亩产3456kg,亩纯收入864元,受益户仅此一项户均收入1613元,人均收入886.6元,彻底解决了温饱。目前,该村农民已靠集雨节灌走上致富路。

固原县倪壕示范点1995年利用79眼水窖,采取坐水点浇、土壤深层注射等技术,种植西瓜100亩,亩产达1520kg,补灌玉米20亩,亩产466kg,麦套玉米2亩,亩产小麦140kg,玉米300kg。示范农田122亩,总收入7.53万元,亩均617.2元。玉米300kg。示范农田122亩,总收入7.53万元,亩均617.2元。

1995年,旱地夏粮几乎绝收,秋粮亩产量也仅有50kg左右,而窖水补灌的地膜玉米亩产达500kg以上,示范户人均收入800元以上。

从1996年开始,有关部门加大了旨在使更多的群众了解认识窖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增加了示范点,示范点广泛分布于宁南山区各乡村,各县特别重视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方设点。这些示范点由文化素质高、接受科技意识强的农户带头,示范适合本乡村的打窖、窖(井)水节灌和作物种植的成熟技术。1996年山区共建立示范点84个,至1998年发展到925个。

固原县水利局从1996年开始,便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在北部干旱乡镇,建立了37个集雨节灌示范点,结合农业增产新技术,补灌地膜玉米8500亩,瓜菜400亩,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窖灌玉米平均亩产达480kg。同心县1996年用窖水点种补灌地膜玉米1.3万亩,示范点亩产640kg。彭阳县当年抓了16个示范点,点种补灌地膜玉米2663亩,平均亩产550kg,烤烟568亩,产值74万元,亩均1300元。

在一大批先后培育发展起来的集雨节灌示范点、示范户的影响带动下,经过耳闻目睹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山区农民对窖灌农业经历了一个从怀疑到信服,从抵制、被动接受到主动要求的转变。目前,打窖集雨节灌在宁南山区已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广大农民解决饱的一条重要途径。宁南山区集雨节灌面积由1994年的109亩增加到1999年22万亩。

2.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积极参与

自治区党委、政府将集雨节灌列为山区脱贫的三大重要措施之一,列入“九五”计划和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党政领导经常深入干旱山区,实地检查集雨节灌工作,召开专门会议,统一认识,安排部署。原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生贤把集雨节灌概括为“深掏井,多打窖,节水灌,九字诀,千古鉴”,经常讲“修梯田、打井窖、铺地膜,九字不忘,脱贫有望”,要求大力推广。自治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1995年至1998年,全区把重点放在扶持群众打窖方面,每眼50m3的水窖国家补助400元用于水泥、钢材等建筑的补贴。1999年,为扶持一些生活十分困难的特困户也能打上窖,并加强集水场建设,提高水窖蓄水效率,将水窖补助标准由每眼400元提高到600元。截至2000年,共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28亿元。

为了从组织上保证集雨节灌工程的顺利实施,由自治区水利厅牵头,区计委、财政厅、扶贫办、农业厅、科委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水利厅专门成立了水窖蓄流节水灌溉指导小组和窖井建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和管理山区窖井建设和集雨节灌工作。以各级水利部门为主,建立起区、地、县、乡四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具体工作上,区、地、县级注重“搞规划、建标准、抓试点、树样板、教技术”,各级水利、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做好宣传动员、计划落实、技术培训指导、检查验收工作,从各个环节为农户做好技术服务。

集雨节灌工程,技术简单,操作方便,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国家适当补助,农民自建自管,自己受益,产权明晰,管理责任明确,非常适合于当前贫困山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方式,群众形象地比喻为:“不用油,不用电,家家户户都能干,投资少,效益好,平地坡地都能搞”。广大群众在政府的号召和示范户的带动下,纷纷投资投劳,翻山越岭,人扛畜驮,拉运材料,打窖蓄水,发展节灌,1995~1999年五年间,群众累计投资(含投劳折款)1.63亿元。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培训

宁南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群众经济水平和文化素质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效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方法。在无地下水的干旱地区,动员一家一户,利用道路、荒坡、场院、屋面等集雨设施,打水窖收集雨水;在有浅层地下水的地方,鼓励打土园井。在田间节灌方式上,突出点种保苗的技术措施,综合采用点浇补灌、膜上膜下沟灌、注射灌、喷滴等多种形式。在补灌作物上,将传统旱作农业和现代节水高产农业技术相结合,重点发展以地膜玉米、瓜菜为主的高产高效秋作物。

区、地、县、乡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每年都抽调大批技术干部下乡进村,驻户抓点,印发各种通俗易懂的科普教材,培训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地,宣传集雨节灌知识和地膜种植技术。山区各级水利部门每年在基层直接为农民进行集雨节灌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达700—800人。几年来,共印发各类宣传科普材料3万余册,其中自治区水利厅印发《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窖蓄流节水灌溉技术指南》7000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窖工程技术标准》2000余册,举办各类培训班500余期,培训人员达2万余人次,占山区劳动力的2.5%。利用《指南》和《标准》指导群众打窖,提高了建窖标准、质量和节灌技术水平。

4.强化管理,合理配套,注重实效

集雨节灌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遍布沟沟岔岔,点多面广。为了把这项造福于民的好事办好,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批转下发了水利厅关于加强山区窖井建设管理的意见,自治区水利厅和财政厅制订下发了《宁南山区集雨节灌工程实施方案》、《宁南山区集雨节灌工程管理办法和验收办法》等,区、县、乡各级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项目落实到户。自治区窖井建设办公室的同志经常深入到乡、村、队、农户、工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各县水利部门在对农户做好技术服务的同时,严把窖井质量验收关,年终逐眼验收,以村为单位统一编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窖(井)一卡制。自1995年以来,自治区水利厅每年牵头组成验收组,对各县窖井建设和集雨节灌情况,依据各县提供的完成任务档案,随机抽样,逐眼检查,严格验收。通过每年一次自治区的严格检查验收,促使县乡各级层层建立了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的机制,把窖井建设、集雨节灌工作落到实处,使其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打窖是手段,蓄水是关键,解决人畜饮水和发展节灌是目的,强化配套是更好地发挥窖(效益),自治区从1998年开始,利用中央支持的集雨节灌专项资金,补助群众用于窖井节灌设备配套,配套目标是每一户群众有一套提灌设备。各县水利部门在抓好窖井建设工作的同时,结合地膜玉米的种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国家定额补助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以有利于促进群众利用窖(井)水为目的,缺什么配什么,需要什么配什么,根据群众需要做好节灌设备配套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尽管全区集雨节灌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思想观念所限,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集水场的选择与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影响了水窖的蓄水效率。

(2)“九五”期间,全区用于发展集雨节灌的补助资金主要是国家安排的扶贫资金。2000年以来,随着“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目标”的即将实现,国家减少了扶贫资金投入。同时,由于宁南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农民生活生产基础脆弱,筹资能力很差。

(3)与集雨节灌相配套的高效作物品种的研究相对滞后。

(四)集雨节灌发展规划

宁南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裕,年日照近3000小时,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修建旱作“三田”420万亩,正常年份粮食单产可由坡耕地不足50kg提高到100多kg,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地改善,正常年份大部分群众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受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缺少补灌条件的旱作农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每遇旱年,又大面积返贫。旱作区每人达到1亩集雨节灌面积,稳定地解决群众温饱,在旱年也能使群众喝到水吃饱饭,逐步引导农民退出坡耕地,种草种树,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宁南山区发展集雨节灌的需求和目标。

根据宁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和集雨节灌发展现状,规划到2010年,投资60087万元,新打水窖24.5万眼,配套集雨场31.8万个,引洪渠道1000km,涝池800座,土园井3万眼,新建(或改造)塘坝89座,配套各类水泵16.2万台套,塑料输水管9200km,输电线路350km。综合采取水窖建设、库(坝)窖结合、井窖结合、移动抽水灌溉等不同模式,发展集雨节灌103万亩,使集雨节灌面积达到125万亩。

2000年,自治区筹资1600万元,补助山区群众打水窖2万眼,计划发展补灌面积3万亩。截至5月底,已完成8270眼,占计划的40%。在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集雨节灌工程除有效地缓解了人畜饮水困难外,点种补灌各类作物近20万亩。

(五)几点建议和注意的问题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集雨节灌费省效宏,切实可行,是干旱山区摆脱贫困一条成功之路,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建议水利部将此纳入西部大开发水利基础建设中,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使其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集雨节灌技术推广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遵循山区的自然规律,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现有的集水设施要充分利用,没有集水条件的地方要整修人工集水场,保证蓄水。

(2)必须采取“连动”措施,重点突破,滚动发展。一要大胆探索,抓好示范,典型引导,利用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经验;二要多方筹集资金,重点扶持干旱带片上的贫困户;三要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下乡抓点,加大培训力度和科研力度,积极研究适宜当地种植的高效作物品种;四要靠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觉投入。

(3)在发展中必须坚持“四个结合”。一是与改革开放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探索新经验。二是围绕扶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与作物结构调整、覆膜保墒等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高效农业。三是与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四是与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种好小田,退出坡地,种草种树,以草促牧,以牧促农。

(4)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真抓实干,讲求实效。要树立三个观点:一是求实务实的观点,既要重质量,打一眼,成一眼,见效一眼,切忌一哄而上,搞一刀切。二是经济效益的观点,要算经济账,争取低投入高产出,小投资大效益。三是分类指导的观点,根据山区不同土质、小气候、贫富程度、劳动者素质等的差异,分类指导,选择不同结构、不同标准的水窖型式和实用方便的节水措施,先启动再提高,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陕西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陕西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毗邻,从地质结构上又分为五个区域,即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旱塬黄土台原区、关中平原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由于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天然降水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60%以上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以地面径流形式流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季节性缺水问题。长期以来,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除兴修必要的蓄水工程外,根本出路在于节水,特别是在陕北、渭北干旱十分严重的地区,发展集雨节灌工程是保持农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

近年来,全省在实施“甘露工程”的基础上,立足本省实际制定了“南塘、北窖、关中井”的水利发展战略,在财政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地、县各级领导重视下,在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积极发展集雨节灌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截止到1999年底,全省共建水窖7.939万眼,新增蓄水容量398.5万m3,新增灌溉面积24万亩,共完成投资24000万元。实践证明,集雨节灌工程投资小、见效快,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集雨节灌工程顺利实施,各级都成立了组织机构,政府总负责,财政部门牵头,水利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中,各级坚持做到“五落实、五到位”和“五个不动摇”,即“思想落实、决心到位;计划落实,任务到位;措施落实,资金到位;组织落实,领导干部到位;标准质量落实,样板工程到位。”和坚持大搞窖灌农业项目建设,铸造脱贫致富的奠基工程的战略不动摇;坚持层层落实建设任务,全民动员,以群众投入为主的要求不动摇;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原则不动摇;坚持“三级”办点和典型带动的责任制度不动摇;坚持多方集资,加大投放的筹资路子不动摇;全面落实了工作责任。

(2)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在实施集雨节灌工程中,全省制定的发展思路是“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合理布局,民办公助,产权明晰,注重质量,突出效益”。各项目区统一按照以上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当地实际,统一根据“设计标准化、施工规范化、设施系统化、管理产业化”要求和“宜窖则窖、宜塘则塘、以田定窖(塘),以窖(塘)定场,以窖(塘)定节水形式”的原则综合考虑,充分利用项目区降雨、土地、土坡、道路、庭院等资源优势修建集雨节灌工程,发展窖灌农业。在统一思想规划中,坚持做到“七个结合”,即一是窖(塘)灌农业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二是与水土保持统一治理相结合;三是与山区资源开发相结合;四是与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相结合;五是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六是与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七是与解决人畜饮水相结合。

(3)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在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中,陕西省坚持“群众自筹为主,财政补助为辅”的原则,以优惠政策来调动群众投资建设集雨节灌工程的积极性。

陕西省制定了按建设面积进行补助的政策,每新增一亩集雨节灌面积,财政补助400元,其中中央和省补助300元,地、县财政配套100元,并规定国家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修建集雨场、打窖的材料补助和抽水设备及田间节水设备的补助。在资金管理上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把中央和省补助资金的70%直接拨付到县,剩余30%拨付地(市)财政,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再将30%资金拨付给项目县。为保证项目资金不用于非工程项目和人员工资的开支,省有关部门加强了财务审计工作,要求项目竣工验收必须有财务决算和财务审计报告,确保了项目资金的足额到位。

(4)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确保工程质量。在集雨节灌工程建设和管理上,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突出工程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省上制定了集雨节灌工程建设标准,要求项目区一是层层落实质量责任;二是抓典型示范;三是实行群专结合;四是严把建材关;五是加强阶段检查,对存在工程质量问题的,坚决及时处理,需返工的坚决返工,确保了工程高质量,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为加强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在建设时就明确了“谁投资,谁修建,谁管理,谁受益,谁所有,长期不变”的政策,使建成的工程管护责任真正落在实处。

(二)主要成效

(1)改善了旱区农业生产条件。旱区发展集雨节灌,在根本上改善了旱区农业生产条件,初步摆脱了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延安市位于陕北,可灌面积仅40万亩,不足耕地面积的10%。由于水资源十分贫乏,加上控制性水源工程少,发展灌溉农业非常困难,近几年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工程,蓄水量达到121万m3,发展集雨节灌面积2.7万亩。

其中果园节灌面积2万亩,并解决了部分塬区和山区5000人的饮水,使该县实施优惠工程和农业财源建设有了一定保障,农民收入平均年增长20%。

(2)提高了雨水利用率。根据陕西北部情况,一方面水资源贫乏,一方面又使部分水资源浪费掉。陕北降雨测定结果:10%一15%白白流失,65%~70%无效蒸发,仅有20%一30%得到利用,在这一地区采取有限补充灌溉以及合理供水和栽培管理措施,雨水利用可显著提高,粮果产量可提高1~2倍。利用当地地形条件,修建集雨蓄水工程,可使其天然降水的利用率由原来不足30%提高到70%,补灌水的利用率达到90%。前两年,陕北地区共发展水窖近8万眼,新增蓄水量近400万m3,发展集雨节灌面积24万亩,所以修建集雨节灌工程投资小,见效快,易推广,具备旱区易推广优质高效农业的条件。对集雨节灌工程正如群众总结的那样:小工程,大群体,风调雨顺把水蓄,若遇干旱见效益。

(3)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苹果等经济作物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土层深厚、土质好、昼夜温差大、光热条件好、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只要解决了缺水问题,就可大面积地发展优质苹果等特产作物为主的生产基地。近年来,这些地方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集雨节灌,使人们对水肥热条件的控制能力增强,促进了各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这已成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地方财源增加的主要手段,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4)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集雨节灌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山川秀美”建设打下了基础。通过发展集雨节灌,使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相应减少,并种植栽培高价值经济作物,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为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前提条件,对整个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同时,通过大面积发展集雨节灌,还可拦截大量泥沙,减少水土流失,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几点体会

(1)发展集雨节灌工程确是旱区发展灌溉农业的根本出路。陕北、渭北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短缺,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十年九旱,农业仍摆脱不了靠天吃饭,近几年发展集雨节灌工程,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集雨节灌工程确实是旱区发展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节水农业的重要内容,既可以解决灌溉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如地处渭北的蒲城县1999年兴建水窖1000多眼,除解决7000人饮水,还利用渗灌发展节水林果面积1万亩,增加经济收入1100万元。地处延安北部的志丹县,在2000年入春以来,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干旱和大风天气,给春播带来严重威胁,全县充分利用修建的水窖,保证了12.3万亩山岭田的春播工作正常进行。目前这些山岭田苗木长势良好,为全县粮食稳产打下了基础。

(2)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集雨节灌工程。因地域差异较大,全省紧紧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南塘、北窖、关中井”的水利发展战略,立足实际,提出因地制宜,宜窖则窖,宜塘则塘,宜井则井,宜站则站,不搞一刀切的规划原则,在陕北、渭北重点发展水窖,在陕南重点发展塘、窖,并与部分水源工程结合,提高蓄水保证率和灌溉保证率。在陕北利用屋顶,硬化路面,场院做为主要集雨场,并与部分井、站、库结合。陕南修建水塘,因地制宜,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并与部分沟壑小河流结合。把可结合的井、站、库、河做为补充水源,一是集雨场所得到广泛利用;二是节约了资金;三是提高了调蓄能力和灌溉保证率。在配套设施上,也因地制宜,根据田块大小,平坦程度和种植作物,发展了喷灌、滴灌、渗灌、管灌等多种灌水形式。

(3)国家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在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群众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坚持谁建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转让和拍卖;承包地修建的水窖和相关配套设施,土地承包期可延长至50年;国补资金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优先扶持积极性高的地方;可把部分农田水利补偿费用于集雨工程;集雨工程用工与农田水利建设用工同等对待,可以使用劳动积累工程等。这些政策的出台积极地促进了全省集雨节灌工程的建设进度。陕北、渭北和陕南地区,多属国家级贫困县(区),群众虽积极性高,但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自筹能力有限,要使这些地区群众早日脱贫,国家给予扶持是完全必要的。

(四)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陕西省是一个财政困难省份之一,虽经多方筹措资金和出台许多政策性规定,但由于项目实施区大多数属国家级贫困县,群众自筹相当困难,省上制定的总体规划难以实现,进度缓慢。为加大工程进度,使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脱贫,彻底改变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需要中央给予投入上的支持。

(2)规范、标准急需制定。集雨节灌项目实施几年来,有关部门制定了《陕西省集雨节灌工程实施指南》,为指导面上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集雨节灌工程的全面开展,范围、地域越来越大,各地差异较大,急需出台技术规范和标准。

(五)2000年计划与“十五”规划

2000年继续围绕省政府制定的“南塘、北窖、关中井”的水利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集雨节灌工作力度,2000年省上筹措6900万元专项资金,地(市)财政配套2300万元,发展集雨面积23万亩,除继续在陕北、渭北发展水窖外,还安排了780万元专项资金在陕南发展塘窖工程试点。在“十五”期间,计划发展集雨节灌面积110万亩,2005—201O年5年再发展集雨节灌面积lOO万亩,共需资金约26亿元。

四、青海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干旱缺水是制约青海省东部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无水源乡村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促进庭院经济和山区养殖业的发展,并着力于探索浅山集雨节水补灌基础上的高效旱作物农业发展新路子,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在1996年试点的基础上,青海省于1997年开始规模实施了雨水集流工程,截止到1999年底全省共下达41018户,5.4万眼水窖的任务,共投资4701.8万元;截止到2000年5月完成17277户,建成水窖3.73万眼,可蓄水118.21万m3,小塘坝9处,可蓄水2.9万m3。实践证明,雨水集流工程既能解决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促进庭院经济和养殖业发展,又能开展大田旱作补灌,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显著,深受群众欢迎的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改善的根本措施。

(一)经验与做法

(1)在干旱山区的无水源地区以修建水窖为主,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促进庭院经济和发展养殖业,并着力于探索窖灌农业的新路子。

在有水源的干旱山区,利用小水小泉修建水池、小塘坝等微小型水利工程,尽力发展节水补灌的高效旱作农业。

水窖以球形薄壳窖为主,每眼水窖窖容为35m3,蓄水建筑以户均拥有140m3或70m3为指标,水窖的集流场以现有场院、道路为主,推广使用土壤固化剂,结合轮休地的塑膜盖和退耕地的化学覆盖,辅以截流明渠,沉沙池等配套建筑,建设中推广使用新型水泥防渗剂;利用小水小泉修建水池和小塘坝,水池蓄水小于1000m3,小塘坝蓄水小于10000m3;节水灌溉系统以使群众掌握最基本的节灌手段为保证,视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和群众自筹能力进行设计和配套,选用移动式低压喷灌和半固定低压喷灌设备,视不同作物进行适时补灌。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雨水集流项目由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由省财政和计委拨付专项资金下达任务。项目所在县领导对这项工程的实施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任务大的县都成立了相应工程指挥部(或领导小组),由主管县长、水电局长负责项目的实施。

(3)抓好项目管理。结合全省实际情况,水利厅、财政厅共同下发了《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集雨利用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集雨利用工程项目验收细则》。

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各项目区在全面调查落实的基础上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经水利厅有关技术部门审查,按照规划设计建设;建设过程中对有关部门及领导多次检查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对个别擅自改变建设内容和资金用途的现象进行了通报批评;要求项目区定期上报工程进展情况,省上及时统计程完成情况并编发专题工程简报;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能得到有关部门及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能及时解决。认真做好验收工作,工程完成后,在各项目区进行自验的基础上,项目所在县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各项目区进行逐户初验。通过初验的项目,由省、州(地)联合进行竣工抽验,要求验收组抽验涉及项目的每一个乡,在此基础上整村随机抽样随机复验,抽样率达到20%。省、州(地)、县项目管理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工程档案,从设计文件到验收成果(逐户登记表,施工报告、决算书、竣工报告、验收表等)都规范整理,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4)加强技术服务,增加科技含量。在总结1997年1018户试点的基础上,引进兄弟省区的成功经验,编写了《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集雨利用工程技术指导手册》,于1998年元月召集各项目县水电局长、技术骨干、重点乡乡长等共60余人,举办了一期“集雨技术工程培训班”,由项目管理部门、省水科所、省农科院旱作所的专家就项目管理、规划设计、施工技术、旱作节灌技术进行了培训,各县也举办了相应技术培训班、现场会等;引进并大力推广混凝土球型薄壳窖等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深受群众欢迎。(5)典型引路。在项目实施中,水利厅直接抓了两个省级重点乡的建设,年度任务1000户以上的县建设1个示范乡,建设任务大的县抓1—2个示范村,项目区其他县、乡、村到这些示范乡、村进行观摩学习,正确引导了集雨利用工程的健康发展。

(二)工程效益

(1)通过竣工验收的17277户,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

(2)项目区庭院经济得到发展。有了水,使得群众夏季露天自用蔬菜、小规模药材种植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品种,数量都有普遍增加,并利用窖水发展了一些经济果木。1997年点时重点扶持的一些利用窖水发展了一些经济果木。1997年试点时重点扶持的一些利用窖水搞温棚蔬菜的示范户,目前已在干旱山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用。平安县硝水泉村农民唐生舟1997年试点时带头打35m3球形水窖2眼,并建成0.2亩温室一座,利用窖水进蔬菜种植,从1997年9月建成到1998年底,他的温棚蔬菜除自用及送人之外,还得到收入1800元左右,在他的带动下,硝水泉村陆续建成了7座温室,不仅结束了本地及附近几个自然村吃不上新鲜菜的历史,而且开创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乐都县马营乡已利用窖水建成温棚20处,在农科院旱作所专家的指导下种植的辣子亩产达750kg/茬,部分示范户已经从自给转向经营。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底,项目受益区有73个村利用窖水发展了温棚蔬菜。

(3)促进了养殖业发展。据典型调查,工程建成后农户中养殖牲畜存栏数普遍增加。乐都县马营乡全乡平均每户养猪新增1.5头,羊3只,养猪超过10头和养羊超过50只的规模养殖户分别达41户,33户;民和县塔城乡,1998年在2个村的468户实施雨水集流工程,至年底,这两个村的羊存栏数增加了60%。

(4)集雨节灌试验示范取得成果。按照省、厅领导的批示和安排,结合1998年工程的实施,各级有关部门共同配合,湟中县海子沟乡部堡村、平安县洪水泉乡硝水泉村、乐都县马营乡和马厂乡开展了大田作物集雨节灌试验试点。试验结果表明:①利用田间水窖的有限蓄水,与地膜覆盖等农技措施配合,开展旱作条件下的适时补灌,可以实现较大幅度的农业增产,在浅山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硝水泉村的5亩地膜穴播试验田分别在苗期、花期、灌浆期用点灌方式补灌三次,共用水8.7m3/亩(因春季降水较好,未灌水),试验田的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均高于对照田25%以上,亩增产148.2ks;海子沟、马营、马厂共74亩试验田的试验结果,亩增产都在80~160kg以上。②在一般旱年,两眼35m3混凝土球型窖蓄水,配以节灌设施,并规范化适时补灌技术,可保证3亩大田作物的补灌,实现较大增产。在特殊干旱年(20年一遇)可保证一般农产基本口粮的生产。③试验使东部干旱浅山历史上首次栽培成功成熟玉米,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了新路。这些试验示范田的建成为今后集雨节水补灌工作树立了样板,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

(1)专项资金到位迟缓,造成工程进度缓慢。

(2)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利用雨水集流进行大田补灌、提高农业抗旱能力的认识不够,造成大田补灌的目标未能实现。其原因一是宣传认识不到位。多数县各级领导和群众对集雨利用发展大田补灌认识不够,仍局限于传统观念,使得相当一部分建成工程的效益仅仅局限于人畜饮水困难和促进家庭养殖业上。二是施工组织不规范,为争取群众配合,多数县先易后难,采取先庭院后大田的步骤,而在施工时又不按规范设计操作,出现窖壁过厚,窖容过小等情况,有些地方在材料筹措上也大包大揽,造成补助资金不足而停止,使大田窖不能按要求建设。

(3)补助标准偏低。全省集雨利用工程建设的户均补助标准为每户两眼窖,每户补助1000元(2000年提高到1400元),由于修窖的山区都较偏远,交通不便,砂石料要到几十公里外去拉,运费较高,群众投工投劳太大,这样在一些新技术不能到位的前提下,补助标准偏低。

(4)相关配套技术尚待完善,节灌配套设备及技术培训的经费尚未落实,影响工程的效益发挥。

(四)下一步打算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发展集雨节灌十分重视,把集雨利用作为节水灌溉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解决干旱山区缺水状况的重要手段,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倾斜,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面前,青海省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针,立足省情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使集雨利用工程与节水灌溉技术紧密结合,利用新技术、新科学,在流域内探索窖灌溉农业的新路子,有效地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促进庭院经济和发展养殖业,带动农副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全面发展,使贫困山区农民增产增收。2000~2010年规划在17个县(市)的18.4万户中,实施这一工程,新建73.6万眼水窖,有效蓄水2576万m3,73.6万个集流场集雨面积77.29km2,新建2350处水池蓄水量35万m3,塘坝220处蓄水量220万m3。在解决人饮困难的基础上,人均建成一亩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

五、内蒙古自治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水资源十分短缺,且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难度很大。干旱缺水是制约山丘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区山丘区面积约有50.65万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43%;农牧业人口986.56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38m3,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的一半。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400mm左右,70%的降雨量集中在7~9月份,而且多为暴雨。耕地面积656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309.19万亩,仅占20%。全区有50个贫困旗(县),其中31个国贫旗(县)、19个区贫旗(县)。195万贫困人口中,80%集中在山丘区,人均水浇地仅有0.3亩,平均粮食单产只有80kg左右,年人均纯收不足500元,群众生活非常困难。

要改变自治区干旱山丘区贫困落后状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其生产条件,而改变生产条件的关键是要解决水的问题。

由于干旱半干旱山丘区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紧张,多年来这些地区形成了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农牧业基本上没有灌溉。有限的雨水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经初步估算,全区适宜发展集雨节水灌溉的山丘区多年平均降雨总量约1692亿m3,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提高降水的利用率,是解决广大缺水山丘区人畜饮水和农牧业走节水灌溉之路的希望所在,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措施。

利用水窖、旱井集蓄雨水解决人蓄饮水在内蒙古山丘区和牧区已有悠久的历史。1990年自治区水利厅首次提出利用雨水开发无水草场,发展饲料灌溉和人畜饮水,并作为科研项目在进行立项研究,科研人员在鄂托克旗、达茂旗、清水河县等地搞了集雨试验工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拦蓄天上水的精神,1995年自治区水利厅确定准格尔旗和清水河县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试验示范旗(县),启动实施了“112”集雨灌溉工程,即一户人家建一处能够集蓄40m3左右雨水的旱井或水窖,采用坐水点种和微灌等先进节水技术,发展2亩抗旱保收田。经过两年的实验和示范,在两个旗(县)的8个乡、32个村、1452户中,建成旱井、水窖1584眼,发展大田作物、蔬菜和果树等节水灌溉面积5794亩,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12”集雨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工程的成功,标志着全区在山丘区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干旱山丘区水利建设找到了适宜的路子。

为防止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一哄而起、盲目乱上,1996年自治区水利厅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指导自治区的集雨节水灌溉工作。为确保圆满完成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任务,1998年自治区水利厅又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有关规定》,从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等四个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使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主要做法和措施

1. 各级党政领导重视,组织了强有力的指挥班子

(1)各级党政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成功的典型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干旱山丘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水利建设,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把水利建设和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干旱山丘区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根本大计。不失时机地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大力发展集雨节水灌溉农业上来,加快建设步伐,尽早完成从传统、粗放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农业的转变,实现解决温饱的目标,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

(2)加大力度,组织强有力的指挥班子,一抓到底,取得实效。为把集雨工程落到实处,财政厅、水利厅十分重视,多次研究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从提出目标任务,到工作计划的具体落实都做了详细、认真的安排部署,并组织有关部门和水利科技人员深入到现场开展工作、进行指导,举办各种技术研讨班,提高业务水平。有关盟(市)的领导也十分重视这一工作,分别组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许多旗(县)都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并选派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集雨工程的重要性、又能苦干实干的人具体负责工作。将集雨工程建设做到了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统一奖罚标准,“五个统一”使集雨工程建设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 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集雨工程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积大,涉及农牧民千家万户,是解决干旱山丘区群众温饱、稳定脱贫、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费省效宏的项目。为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水利厅组织科技人员对全区适宜于建设集雨工程的地区进行了两次规划设计,明确了集雨工程的适应条件、优化水源工程的结构形式。各旗(县)也编制了当地的规划设计。自治区水利厅十分重视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并将这项工作列为“九五”、“十五”期间水利发展的重要项目,1999年全区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精神又重新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集雨灌溉发展规划》(2000~2015年),确定发展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范围为56个旗(县),规划实施后在干旱、半干旱缺水山区实现人均发展2亩抗旱保收田,人人1亩水浇地(保证每人蓄集50m3雨水);可退耕还林还草1000多万亩。

经过近几年集雨工程的实施,水利技术人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方面都做了改进和创新,降低了水窖的造价。有些旗(县)根据需要编制了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普及的小册子,大力推广有关方面的技术。

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一项新技术,为科学合理地做好自治区各盟(市)、旗(县)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1999年水利厅组织有关人员在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试验示范和推广的基础上,总结了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编制地方标准《半干旱丘陵山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3.强化目标管理、实行责任制

各旗(县)把集雨工程建设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大事来抓,一把手总负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层层落实责任。清水河县提出了“行政技术”承包责任制,强化有效指挥和技术服务,以保证集雨工程顺利进行。县里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清水河县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实施组。并制定了《清水河县集雨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落实了责任措施。技术服务和经费协调工作由水利部门负责;发动群众、组织劳力、工程建设等工作由各乡(镇)负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强化责任,县委、政府自加压力,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定,县里把建设任务按乡、村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同时,把集雨节水灌溉工作完成的好坏作为考核乡(镇)、部门领导干部实绩的一项主要指标。严格奖罚、公开兑现。对有功人员进行重奖,对没有特殊理由完不成工程建设任务的乡(镇)领导,就地免职;工程技术人员与农户签定服务合同,凡完不成技术服务任务的技术人员一律让职称、让待遇。通过这些有效的奖惩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他旗(县)也都把建设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严格奖罚,使集雨工程建设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4.改革投资机制,明确产权,强化管理

发展集雨工程,涉及农牧民一家一户,因此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实行以群众投资、投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的政策。为吸引群众的资金投入,伊盟准格尔旗在投入机制上进行了改革,改变了过去的投资方式,实行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的办法,谁有积极性就给谁投资、给谁奖励。同时在提水机具和滴灌设备配套上谁积极,谁优先。在机具设备的管理使用上,采取有偿赊销的办法,以合同化管理的形式,由水利局统一与乡、村、社及用户签订合同。将农产的贫困情况、实施集雨节水灌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对农户所租机具设备实行有偿使用,分期分批付款,即购机泵款分三年付清,第一年付50%,第二年付30%,第三年付20%。资金还清后,机具及工程产权归个人,管理使用责任到人,落实到户。集体建设的微小型水源工程由群众推选管理负责人,落实到户。集体建设的微小型水源工程由群众推选管理负责人,统一使用,使用人交纳灌溉成本费、管理费、折旧费等,这样既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又起到了自我积累、自我维持的作用,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根据当地农户居住分散、地块零散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际情况,水利部门进一步强化跟踪服务。以水利抗旱服务组织为龙头,抓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作,技术人员深入农户上门维修、检查、指导安装,解决集雨工程建设和灌溉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因地制宜,精工细作,创建了多种内蒙古特色的集雨模式

在实施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中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不断地总结和改进不同形式的集雨工程模式。

1.一坝一塘或一坝一井(大口井)

这种形式是在山丘区的山沟中修建一土坝,因所拦蓄的雨水泥沙含量大,不能直接用于微灌、喷灌等,在土坝再修建一水塘,将土坝所拦蓄的水渗漏到水塘里,解决了泥沙问题。在较浅的沟上修建一土坝,坝下用干砌石建一大口井,利用大口井进行微灌、喷灌。这种形式的集雨工程在乌拉特中旗、达茂旗、东胜市等地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2.集雨水窖与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相结合

在旱坡地上建水窖,与小流域治理结合,将坡地改为高标准梯田,形成水窖与梯田配套,可以保持水土、发展灌溉,更好地发挥了集雨工程的效益。这种经过精雕细琢的工程在清水河县、准格尔旗等地到处可见。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种树种草。

3.集雨水变成自来水或自压灌溉

修建串连水窖,利用山丘区地形的高差,将蓄集后的雨水用管道引到家中,农民们用上“土”自来水,再也不用毛驴车去十里远的山沟里拉水了。利用地形的高差,搞自压低压管道灌溉和滴灌,节省了能源。

4.创造水窖单砖收口新技术

以往水窖的收口采用12(cm)砖砌筑或钢筋混凝土盖板,这样的办法造价高,施工也不便,经技术人员研究后,改进了原来用12(cm)砖的砌筑方法,采用单砖平放砌筑法,这种方法不仅施工方便,而且节省了材料,仅此一项每座水窖就可以节省100多元,普及后效益可观。这项技术已在内蒙古的农村、牧区广泛推广。

5.特区草原的集雨工程

内蒙古草原面积约70.5万km2,大部分都因放牧超载使草场退化、甚至沙化,而无水草场又得不到开发。为减缓草场的退化,遏止生态环境恶化,在锡林郭勒、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等草原都开展了集雨工程,主要是用来解决人畜饮水及发展饲草料基地的节水灌溉。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鄂托克旗是牧业旗,全旗总面积2.07万k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34万km2,属荒漠化草原。年降雨量为271mm,每年7—9月是集中降雨期,多为暴雨,且降雨强度较大。由于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1997年开始实施集雨工程后效益明显。

例如,每年拉水供一个畜群300只羊饮用,年拉水费就需要6650元,建一处可蓄100m3的水窖需6500—7000元,蓄满水后可解决300只羊近半年的饮水问题。按最保守计算,重复蓄水为1次,回收年限为2年。因此旗政府提出:解决人畜饮水和开发饲草料节灌以供水基本井为骨干,以水窖为网络,实施“一户一亩水浇地、二处水窖(一处水窖供饮水,一处水窖供水浇地)”的“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乌兰察布草原上的四子王旗为解决人畜饮水,1998年修水窖856处,解决了2.14万头(只)畜饮问题,深受牧民欢迎。

6.在砒砂岩基础上做水窖

准格尔旗是世界上最大的砒岩地区,砒砂岩被人们称为是地球上的癌症。在这种特殊地质构造上,水利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研究技术问题,在砒砂岩基础上做了许多水窖。

砒砂岩在未开挖时很坚硬,一旦开挖后风化速度很快,根据这一特点,技术人员先用炸药炸开,立即组织人力刨凿成型,然后迅速抹水泥砂浆,并做防渗处理。在砒砂岩上做成水窖,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福音。

7.利用当地的天然能源,发展集雨节水灌溉

微小型集雨工程建设数量多、面广、分散,很多地方没有电源,只能靠人力提水,因此提水灌溉动力的能源问题亟待解决。内蒙古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区加大科技力度,引进新技术,给水窖(旱井)配置了太阳能提水滴灌设备。经过运行使用,效果很好。

(三)集雨工程的综合效益

集雨工程的综合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显著的经济效益

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以较少的投人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建一处蓄水量40m3的水窖,可以保证2亩地坐水点种和两次滴灌,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每立方水的粮食产量能达到1Okg,效益十分显著。清水河县在全县适宜发展集雨工程的地区普遍推广“124''’工程(即1户人家建2处水窖,发展4亩抗旱保收田)与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增产技术三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了集雨工程的效益。小缸房乡利用集雨工程采用了注水灌溉方式加综合农业科措施,创造出了10亩吨粮田。北堡乡舍木塔村农民刘觅春一家四口人,有28亩旱坡地,在地边修建了5处水窖,蓄水400多m3,耕地全部配套节水灌溉设备,种植了烤烟、瓜类、大蒜、蔬菜、玉米、香米等高效高产作物,并自建了1亩节水灌溉温室。1998年全家总产粮食1.3万kg,总收入达2.8万元,仅5亩烤烟收就达8000元。这些都是在清水河县山丘区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高效的节水农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教育了大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准格尔旗1998年把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搞成集中连片的项目区,项目区内增产粮食50万kg,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并使1.67万人从此摆脱了贫困。农民们都说:“修了集雨工程后,我们的粮食产量成倍增加,一年打下的粮食够吃三四年,集雨工程真是给老百姓造福啊!”自从有了集雨工程,庭院经济便发展起来了。屋前房后种上了葡萄、果树,水窖旁建起了小菜园,结束了历史上从来吃不上新鲜蔬菜的一页。看到小菜园里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大青椒、长长的豆角、大大的白菜,谁心里都会由衷地高兴。

1999年虽是大旱年,但清水河县水窖旁的覆膜绿豆、花生都长势良好,一派丰收景象。鄂尔多斯宽阔的草原是最好的集雨场,大旱之年使牧民认识到建水窖可以促进草原的畜牧业发展,牧民们积极性空前高涨,仅鄂托克旗1999年建水窖3600眼,蓄水量36万m3,可以解决20多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当年8月24日降了一场50mm的雨,100m3的水窖就蓄满了一半的水。

2.广泛的社会效益

集雨工程的实施安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使农牧民摆脱了贫困生活,向富裕之路迈进。集雨工程已成为山丘区扶贫攻坚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几年全区有10万多人依靠集雨工程实现了脱贫。

凉城县永兴六犋窖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原有30多户170多口人,因严重缺水无法生活,投亲靠友远走他乡,现只剩下11户32口人。自从实施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后,全村建成28处水窖并配套滴灌设备,粮食单产从原来的50多kg增长到500多kg,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600元。农民们感叹地说:“要是早搞集雨水窖滴灌,我们村的人也就不会搬走了”。察右后旗三井泉村是规划的异地移民村,全村现已做到了户均1眼集雨水窖配滴灌,种植玉米、西瓜、葫芦等作物丰产丰收,摆脱了贫困,稳定了生活,也减轻了国家移民搬迁负担。老百姓感叹地称集雨工程为“甘露工程”、“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扶贫工程”等。

3.再造秀美山川的生态效益

为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由于集雨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单位水量的生产率,使粮食产量高而稳定,并种植了高效经济作物,促进了山丘经济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干旱山丘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退耕还林还草创造了条件。1995—1999年准格尔旗在集雨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退耕面积3.15万亩,2000年13个集雨节水灌溉乡(镇)退耕面积4万亩。清水河县在集雨节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8万亩。

贫穷的内蒙古山丘区又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7~9月是集中降雨时期,多为暴雨,降雨强度大,容易产生径流。由于山丘区植被差,每次暴雨都带走大量泥沙,不仅将山丘冲刷成许多“鸡爪子”沟,还将大量泥沙带进了黄河、辽河等河流,泥沙在黄河(内蒙古伊盟段)河床底堆成沙坝而阻水的事情时有发生。实施集雨工程后,将雨水拦蓄,同也就拦住了泥沙,集雨工程可以有效地拦住一部分泥沙不进黄河,并且减少了对黄土高原的冲刷,对生态环境有利无害。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集雨工程在自治区丘陵山区的农牧区广泛推广,许多地方的农牧民生活、生产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这些缺水地区滴水贵如油,假使你走到这里想讨点水那是办不到的,因为他们确实没有水。最缺水的时候,要用30多元钱才能买一担水。

谁家想娶媳妇得先看看你家有无旱井、水窖。过去这地区的水窖都用大锁头紧锁着,现在不同了,到处可见不上锁的水窖。过去这些地区农户因牛喝水多不敢养牛,现在家家都养牛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全区已建旱井、水窖、蓄水池、小塘坝等微小型水源工程12万处,可蓄集雨水1400万m3,发展坐水点种面积81.3万亩,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解决了6.63万人、48.8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使10万多人摆脱了贫困。

(四)集雨工程开创了干旱山丘区水资源利用的新领域,促进了农村区经济发展

1. 开创了干旱山丘区水资源利用的新领域

多年来,自治区在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益非常显著。但是全区还有一些地方既无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又十分匮乏,没有上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条件。这类地区水利建设的出路就是对时空分布不合理的天然降雨实行人工调控,做到秋雨春用、冬雪春用、冬冰春用,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从过去侧重抓地表水和地下水到现在开发利用雨水资源,拓宽了水利建设的领域,形成了“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有效拦蓄天上水”的新格局。集雨工程是水利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重大举措,利用雨水进行节水灌溉是水利建设的一项革命性的措施。

2.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干旱缺水的山丘区多为雨养农业,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实施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后,结合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良种推广、模式化栽培等现代化的农业先进技术,使水、肥、土、种、农机形成了综合生产力,使产量大幅度提高。这些多种新技术优化组合的集约化经营体系,体现了农业生产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如清水河县利用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在旱坡地上创出了吨粮田;化德县沿路的40多处水窖都建了塑料大棚,采用滴灌方式种植蔬菜,经济收入十分可观。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是贫困干旱山丘区解决温饱实现稳定脱贫的基础工程

干旱缺水是造成全区部分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地区要稳定脱贫,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水利建设这个基础。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对于水资源奇缺的贫困地区,把群众发动起来,采用集雨工程形式,做到一户人家、一处水窖、2亩抗旱保收田,才能实现稳定脱贫,进而实现达小康的目标。根据准格尔旗的调查统计分析,凡是完成“112”集雨节灌工程的农户,1997年人均粮食逾千斤,人均收入超千元,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4.是抗灾减灾行之有效的途径

1999年是内蒙古近60年来最旱的一年,全区农田受旱面积5228万亩,有1500多万亩农田绝产;牧区80%草场受旱,大面积草场因旱没有返青,灾情十分严重。但是修建了集雨工程的地方,灾情相对减轻。准格尔旗沙圪堵乡农民杨来福是利用旱井、水窖发展水浇地和庭院经济较早的农户,现在他家已建12处旱井、水窖,共蓄集雨550m3,去年春天靠坐水点种15亩地。他种的糜子因浇过几水,长得有半人多高,果实饱满,而别人旱坡地上的糜子却不足一尺,两者一对比,结论不言而喻。1999年是大旱年,但在有水窖补灌的农户中,亩产虽然少于1998年,但也能达到300kg左右。

内蒙古1999年夏、秋连旱,2000年又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旱之年,并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旱情十分严重,微小型集雨工程在抗旱当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清水河县王桂夭乡刘惠梁村的秦长在,建旱井、水窖12处,可蓄集雨水550m3,发展滴灌、渗灌田16亩。

面对特大旱年,用水窖里的雨水适时种植了覆膜玉米6亩、小红芸豆3亩、马铃薯7亩,打下了丰收的基础。准格尔旗沙圪堵乡的杨来福,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了种植结构,利用蓄集550m3雨水,他在水窖旁种了覆膜西瓜十多亩,经过滴灌补水灌溉后,西瓜的长势很好。

(五)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前景广阔

内蒙古干旱半干旱的山丘区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年年春旱,80%的耕地无灌溉条件,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广种薄收,不仅经济效益低,还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经规划,今后在自治区山区的56个旗(县)开展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其中有国贫和区贫旗(县)44个。规划目标是在干旱缺水的山丘区实现人人1亩水浇地,积极配合国家和自治区的扶贫计划,规划2000~2015年共发展集雨节灌面积746.07万亩,兴建各类集雨工程99.74万处,可蓄集雨水3.66亿m3。规划实施后,年经济 效益总增产值为21.44亿元,粮食产量可增加21.44亿kg,解决22.89万人、249.7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人均收入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贫困山丘区的人民早日脱贫。

(六)建议

(1)适合搞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山丘区都是贫困地区,农牧民生活非常困难,开展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还需国家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国家应加大科技攻关的力度,研究有关集雨场的建筑材料、方便简易的提水机具和节水设备等方面的新技术,开发适用的新材料和新设备。比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如何将天然能源利用到集雨节灌工程中,应做研究。

(3)应加大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宣传工作的力度,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都能认识到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干旱山丘区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以利于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

六、河北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一)集雨节灌工程现状

河北省十年九旱,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农业大省之一——人均亩均淡水资源量分别为365 m3和243m3,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0%和8.5%,居全国第25位和27位。太行山区、燕山山区、坝上地区及一些高氟地区多数为贫困的革命老区,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现约有1716万人存在吃水困难问题。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本着“充分利用大气降水、拦蓄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全力以赴抓节水”的工作思路,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增强抗御水旱的能力为中心,依靠群众,以太行山南部的武安、涉县、磁县三县边界凹陷区,冀北蔚县谷地、怀来盆地及燕山的兴隆、宽城、青龙等山区或半山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地采取蓄、引、截、提、扬等多种形式,修建了小水库、塘坝、水池、水洞、水柜、水窑、水井、截潜流、扬水站等多种集雨节灌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1949—1998年间共建设扬水点12930处、坑塘469处、水池66207个、水窑219880个,其他工程13661处。中央补助约9160万元,省、市、县投资32802万元、群众自筹83940万元,累计解决了1388万人、12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使517.33万人解决了饮用高氟水问题。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人畜饮水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

(二)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河北省邯郸、石家庄、唐山等地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与应用的实践表明,它确实是解决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发展庭院经济、进行农作物补充灌溉,促进农业稳产丰产的有效措施,比较简便易行、相对省工省钱、工期短、见效快、利益直接,很受缺水地区群众的欢迎。广大农户把蓄水利用自然落差引入屋内,实现了自来水入户。经济富裕的家庭,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修建了家庭浴室。邯郸武安市西南部山区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的32个村庄,利用地质构造断裂带松软处小石灰岩溶洞开挖蓄水洞,或在家庭院落及房前屋后空闲处修建水柜、水窑等小型蓄水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市的大水村共120户、500口人,过去每年总有3~4个月时间需要往返20多km驮水、拉水。从1965年开始,他们大干10年,建成178个水窑、154个蓄水洞,蓄水量6.1万m3,人均蓄水125m3,除满足了畜饮水外,还发展20亩喷灌、种菜50亩,使700亩旱田实现灌溉关键水。

(三)集雨节灌工程的结构型式、技术要点和砌筑材料

河北省大量修建的集雨节灌工程,属于微型水利工程,是广大贫困山区与自然与困难做斗争的创造,主要适用于当地地表水或地下水奇缺,多年平均降水在250~550mm的旱作地区。工程主要包括径流场(集流面)、集水槽、输水管、过滤池、储水仓及附属工程几个部分。降落在径流场上的雨水,汇集到集水槽,通过输水管(沟)流经拦污栅、沉淀池过滤后流入储水仓备用、人工径流场集水、雨后出露泉水集水等。

径流场一般为山场、屋顶及院落等,用于承接雨水径流;集水槽一般为铁皮或塑料槽,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用砖砌成地槽;输水管一般为塑料管、陶瓷管、胶管等。

过滤池多用砖石砌成,100号水泥砂浆抹面,池内分成三个格区,内填不同粒径滤料——第一格区投放1~8mm的粗砂和砾石;第二格区投放8~17mm的砾石;第三格区投放15—20mm的卵石。池底留有排水孔,用于排泄池内沉积的污水、浑水。

储水仓的位置根据蓄水难易、径流场周围环境状况、取水条件等确定,要尽量远离房屋、大树、厕所、粪堆(一般2—3m以上)。型式选择根据用水量和庭院的大小、地基的软硬、开挖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为圆形或长方形水池、地下式水窑或水柜等。水仓容量根据每人日用水15kg、每头大牲畜日用水量30ks、每头猪或羊日用水量10kg的定额,按每户四口人、一头大牲畜、一头猪或羊计算,以五个月为缺水期考虑,年需水15m3,如满足一年储水两年用的标准,则户建水柜、水窑容积应为30~35m3。水池容积应根据用水量、径流面积确定。全省山区年平均为500mm。一般水池、塘坝蓄水百余m3,水柜、水窑30~60m。储水仓用块石和3:1黄土白灰砌四壁和仓底,砌至离地面50cm时,用土或木架制成拱形土胎,采用料石水泥浆砌筑拱圈(水柜的拱顶还要覆盖砂卵石)。砌完后用加细泥抹平四周。仓顶留50cm见方的取水口。

附属工程包括自来水装置、手压泵或微型水泵等。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近几年持续干旱,水源变化、工程老化等原因,一些本来饮水不困难的村重新出现饮水困难,仅山区就增加了46万人。由于地下水超采,浅井干枯,深井取水人口增加,而黑龙港地区深层水含氟量高,改水区增加;平原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吃水困难问题加剧;因而建设集雨节灌工程将是全省农村水利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集雨节灌工程多以土建工程为主,工程投资较大,而旱作区乡村大多处在深山区,经济基础较差,财力、物力严重不足,单靠群众自己的力量还有很大困难。

(3)一些乡村自建的工程项目,对排洪、集雨面积、控制面积等因素考虑不足,部分工程规划布局单一,导致一些工程没有科学设计,建成后效益不大或工程作用发挥不充分。个别旱村没有长远打算,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4)水质还难以保证。水池水窑工程还比较粗糙,储存的水是降雨产生的地面径流直接汇入的,难免带入土、粪等杂物,有的虽配备了拦污栅和沉沙池,但可溶性有害物质未作处理。另外,由于水的长时间存放,易滋生有害的微生物。

(五)下一步打算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此项工作看成是广大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大事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科学试验和示范引进新技术,鼓励群众和技术人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各级水利部门明确主管领导,并指定技术革新人员具体负责,坚持常抓不懈,使该工程能够不断得以健康发展。

(2)在全省广大贫困缺水山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搜集降水(重点统计分析系列资料不少于10年的50%、75%、95%水平年的降水量)、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植被、家庭及房屋面积、人口及牲畜、旱作种植、已建和在建工程等基本资料,参照《甘肃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标准》(DB62/T495—197)、人畜饮水定额和水质标准等相关的规范标准,合理确定工程规模,结合《河北省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规划》和已建的集雨节灌工程,尽快制定河北省集雨节灌工程长期发展规划,稳步付诸实施并争取全部配套节水工程,达到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片。

(3)贯彻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方针,国家、地方、群众相结合,多渠道集资。充分争取并利用好上级及相关部门的多方面政策性引导资金,加大工, 蹈骷墩棵诺耐蹲柿Χ取Mü醒胍怨ご庾式稹⑹∈邢夭普式稹⑷褐诩释独秃蜕缁岣鹘缇杩畹榷嘀滞揪叮Vぷ式鹜度搿;挂凑帐谐【玫脑颍岷吓┐逋恋爻邪谘有?0年不变、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实际的经济体制的政策,走社会化办水、企业化管水、商品化用水的路子,探索建设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集雨节灌工程,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

(4)依照《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749—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等加强水质监测,化验要做到经常化和规范化。配备沉沙池、拦污栅、过滤器等过滤设备;喷洒漂白粉、灭疫皇等药剂,水浑时投放少许明矾;还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各种改水和水质净化技术与设施设备。特别要坚持水煮沸后饮用。

(5)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保证工程完好。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发动群众在蓄水前和水仓放空时,对拦污栅、集水槽、输水管、过滤器和仓库等及时冲刷清洗、消毒灭菌;实施必要的维修和加固,防冻、防渗漏处理,锈蚀易报废件及时更换。每年蓄水前尤其要对周围环境、集水蓄水系统、输水引水系统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清除污物废物杂草等,保持清洁卫生。

七、四川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一)发展历史

1991年以来,四川省通过开展集雨节灌工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证明,集雨节灌工程“积微取胜,聚少成多,就近引蓄,储水于户”,在解决或改善农村零星分散的干旱缺水区生产、生活用水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解决了这些地方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缺水问题。10年来,四川省共建成微型水利工程175万处,解决旱地浇灌面积190万亩,为102万人提供了饮用水源。回顾全省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历程,大致经历了试点、推广、提高三个阶段。

1.试点阶段(1991~1995年)

为了解决全省盆周山区、川中丘陵区及零星分散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全省各级领导、广大群众一直在探索。1991年12月,省政府在凉山州召开了“四川省微型水利蓄水工程现场会”,学习会理县兴建水窑解决旱地粮食经济作物旱季补水实现增产增收富民的经验后,全省开始在旱片死角地区进行试点,1993~1994年连续两年省政府拨出专款,由各市(地、州)分管农业的领导开展“首长工程试点”,引导旱区群众进行探索和实践。水利厅及时制定了微型水利工程的适用范围、工程模式、规划原则。1994年,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地提出了“大中小微”相结合的治水思路,指明了旱山区发动群众观点开展以户办为主的微型水利工程解决保命和保苗用水的思路。1995年省政府在苍溪召开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又提出要改变全省大面积的旱山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必须走“三微”配套(即微水、微泵加微喷)的节水旱作农业的路子,进一步确定了微型水利工程在解决旱山区生产用水中的作用。这一阶段共兴建成各类微型水利工程18.25万处,浇灌旱地21万亩,为49万人提供了饮水水源。

2.推广阶段(1996—1997年)

通过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6年初,全省又有计划地在宣汉、通江、旺苍、嘉陵、南部、马边等6县开展了集中成片规划、兴修集雨工程,发展旱地粮经作物进行湿润灌溉的示范建设,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通江县召开的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对巴中地区发动群众户办微型水利,依托微水工程发展“池园经济”实现粮增产、钱增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决定,在广元、绵阳、巴中、南充四地市的20个干旱县推广“巴中经验”实施“川北微型水利示范建设”,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连续三年共投入3000万元,计划三年内基本解决20个县旱山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进一步扩大了示范范围。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先后制定了《川北微型水利规划提纲》、《川北微型水利小区发展规划提纲》,指导20个示范县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又多次深入贫困山区,指出贫困山区脱贫必须先治水,治水才能强农,要放手发动群众在贫困山区和丘陵缺水地区兴办户办微型水利工程,努力探索依托微型水利工程,实现水的多目标开发,发展池园经济,推动农村兴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这一阶段,是全省微型水利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不少旱区农村通过发展微型水利工程,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和区位特点实现“一社一品”、“一村一品”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四川省及时出刊了《四川省干旱地区小型微型水利建设经验选编(一)》,总结推广各地在开展微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取得的经济效益及带来的农村面貌的变化,推动全省干旱地区解决生产用水问题的进程。这一阶段,共兴建各类微型水利工程59.3万处,浇灌旱地84万亩,为53万人提供饮水水源,一大批农户通过依托微水工程发展池园经济,开展适销对路的种养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仅口中地区就有397个村通过兴建微型水利工程,发展池园经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了小康村标准,受到中央、部、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并在巴中地区举办了4期全国贫困地区县级干部培训班。

3.提高阶段(1998~1999年)

1998年财政部、水利部将四川省列为全国集雨节灌建设试点省。四川省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在继续抓好山丘区雨水集蓄工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稳粮增收调结构的部署,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旱地微灌节水技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向集雨节灌工程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根据这一思路,全省依托集雨节灌工程因地制宜地组织群众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田园经济,为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基础的发展服务。这一阶段,开始了移动式喷灌、微喷、滴灌、重力微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总结出了适合全省零星分散、分户作业的节水灌溉方式,管理方式、技术规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为了规范各地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的规划和施工,先后制定印发了《四川省干旱地区微型水利重点建设区规划编写参考提纲》和《四川省微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一步完善和规定了工程建设目标、工程类型、节水灌溉技术选型及解决标准,绘制了池、窑等主体工程和沉沙凼、引水渠等配套设施的标准样图,对各地规范化地选取好项目区、高标准作好规划,高质量地建设工程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阶段,共兴建各类微型水利工程76.95万处,浇灌旱地85万亩,发展旱地节水灌溉面积20000亩,其中微喷2000亩、滴灌3000亩,为全省丘陵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

(二)主要经验

1.组织落实,加强领导是关键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处于无水源灌溉的丘陵旱山区的生产生活用水显得尤为突出。由于水利这一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地方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都把解决丘陵旱山区浇灌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件大事来抓。省、地、县都成立了领导机构,并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抓这项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2.摸清情况,抓好规划是前提

为了抓好山丘区的旱地生产用水,四川省对全省山丘区的缺水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编印成《四川省微型水利建设规划提纲》、《川北微型水利规划提纲》、《川北微型水利小区发展规划提纲》和《四川省干旱地区微型水利重点建设区规划编写参考提纲》,指导各地搞好规划,使选择的试点片区既有代表性,又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3.落实资金,加强指导是保证

为了充分调动旱山区群众兴建集雨工程的积极性,全省从1991年开始就列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民群众开展这项工作。从1991~2000年省级用于这项工作的资金为8053万元,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指导面上和开展“川北微水样板”和“龙泉山脉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示范区”的补助。补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补助建筑材料(实物),第二种是按水体体积补助,补助标准为10~15元/m3水。

工程实施的关键在质量,这是保证工程发挥效益,保护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为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省里制定了《四川省微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标准样图指导各地施工。同时,省、地、县水电部门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巡回指导、检查、督促,并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采取以会代训、现场授课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各项目区基层技术责任人的质量意识和施工技术水平,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地抓好工程质量。

4.机制灵活,产权明晰是动力

试点之初,就提出解决旱区旱地浇灌要以改革的思路,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放开建设权。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大力鼓励和推行户办工程,明晰产权,对所建工程由政府颁发产权证书,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可以继承、转让。据统计,所建工程中户办工程占90%以上,这不仅符合当前农村分户经营的模式,还有利于工程的管理和实现水的多目标开发,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不少农户把微水工程当家业来建、企业来管、产业来办,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项目结合,成为农村水利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三)社会经济效益

从1991~1999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类集雨节灌工程(池、窑、井)175万处,形成固定资产25亿元,其中省以上国家补助8853万元,群众投入劳动工日1.8亿个,新增蓄水能力1.34亿m3,浇灌旱地面积190万亩,并为102万人提供了饮水水源。集雨节灌工程不但解决了山丘区旱地浇灌,还在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减轻农村劳力负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促进结构调整,有利于发展节水优质高效农业。由于有了水,对农坡耕地发展粮经作物提供了水源保证。同时,大力推广先进的喷灌、微灌、滴灌等灌溉技术,一举改变了过去坡耕地等雨栽种靠天吃饭的状态为科技含量高的节水高效农业。这种模式将为全省坡耕地的结构调整、治水致富迈上新的台阶,也是四川省今后旱山区兴水增效的一个方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依托集雨节灌工程发展池园经济,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基础工程。不少地方依托集雨节灌工程,发展池园经济、田园经济,实行“池园配套”,为促进经济、活跃农村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3)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水,就为改变农村面貌提供了条件。建池与建园、建家结合,建池与建文明新村结合,与改厨、改厕结合,既改善了农民生存环境,又提高了 农民的生活质量。依托兴建集雨工程,全省一大批贫穷落后的旱山村建成为脱贫致富的小康村。仅巴中地区全区农民人均池园经济收入达650元,涌现出人均收入2000元的池园经济大户5.2万户,有40%的贫困户靠池园经济实现了越温脱贫。

(4)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微型水利工程就地拦蓄就地利用,在为旱地灌溉和人畜饮水提供水源的同时,又可养活坡地冲涮及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集雨节灌工程模式

1.工程模式

四川省的集雨节灌工程主要是池、窑、井等蓄水工程有其配套设施。

池:开敞式蓄水工程,以圆型为主,容积在30~1000m3;

窑:封闭式蓄水工程,容积在30~50m3;

井:用于灌溉的大口井(沉井)和人工井。

2.节水灌溉技术选型

为积极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高效农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试点。根据集雨节灌工程主要解决零星分散旱地浇灌的特点。在面积相对集中的地方配置移动式喷灌,机组的配置以村为单位,在经济条件好、以浇灌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地方,开展微喷、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试点。

(五)2000~2010年发展规划

目前,四川省还有80%的旱地无水源灌溉,其中有1287万亩坡耕地由于经济、地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要靠兴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来解决用水问题不现实,只能采取就地拦蓄、就地利用,丰水时收集,贫水时补充,继续坚持走集雨节灌工程之路。

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对开展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按照集雨工程项目区的情况,确定四川省开展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大力扶持在集雨条件好、灌溉条件差、农业增产潜力大、地方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自筹能力强的旱山丘陵区兴建集雨节灌工程。通过兴建集雨节灌工程,积极发展和推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在为增强干旱地区抗旱能力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依托集雨节灌工程发展田园经济和池园经济,使其真正成为旱区农村的增产水和生财水,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在全省确定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任务的19个地州的136个县中,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在2001~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五年规划中,拟先安排解决盆地腹部地区、盆周山区,后安排川西南山地区。每年规划解决旱地浇灌80万亩,11区年共解决880万亩耕地的用水问题,占缺水旱地面积的58.2%。至此,加上前10年已解决的190万亩浇灌面积和灌区工程解决的有效灌面708万亩,全省旱地灌溉面积即可达到1778万亩(其中浇灌面积1070万亩),占总旱地面积的53%。按照四川省规划,2000~2010年集雨节灌工程建设需总投资93.33亿元,需要国家扶持13.2亿元,占总投资的14%,其余大部分需要农民自筹解决。

由于目前集雨节灌工程建设国家投资无相对稳定的渠道,对引导农民资金投入兴建工程有一定影响,希望中央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支持各地开展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的力度,力争能在“十五”期间能有一条支持农民群众开展集雨节灌工程建设固定的投资渠道,确保这项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为早日解决旱区丘陵地区坡耕地缺水,为山区产业结构调整、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八、云南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山区省,国土面积38.32万km2,其中坝区(山间盆地)仅占6%,高原约占10%。1999年底人口41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81万人。山区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0%,有耕地面积2800万亩,约占全省总耕地的2/3。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贫困面大,全省128个县市中,有国家级贫困县73个,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由于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剧烈,山高谷深,耕地零星且坡地所占比例大,缺乏建设较大水利工程的条件,因此山区缺水便成了“贫困”的代名词。全省山区人民为解决水利问题,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并逐步完善和发展了小水窖这一微型雨水集蓄工程。20世纪70年代末,巧家县农户开始修建水窖解决人畜饮水,水利部门推广了这一经验,各地先是用水窖解决人畜饮水,后逐渐用来浇灌宅旁园地,发展庭院经济。90年代末以来,全省许多发展烤烟种植的山区,通过修建水窖保证作物适时栽种,加之修台地和推广适用技术、实现粮食单产翻番,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腾出部分耕地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实现山区脱贫,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山区干部、农民兴建水窖的积极性,小工程大规模,掀起了山区水利建设的新高潮。到1999年底,全省已建成水窖45万个,成为山区农民脱贫和改善生存条件的基础设施。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1.各级领导重视

为了加速山区水利发展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八五”期间省政府提出了“巩固提高坝区,重点加强山区,主攻旱地水浇,增强抗灾能力”的水利建设方针,在近几年的山区水利建设中,根据山区耕地零星,水源缺乏,居住分散的特点,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五小”雨水集蓄工程(即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沟、小抽水站),把发展山区水利作为发展山区农业的第一位任务,并把解决山区缺水问题和实现山区脱贫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1995年,省政府确定了506个乡为扶贫攻坚乡,并制定了2000年各乡要实现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人均0.5亩水田或浇地,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等攻坚乡建设目标,实行县长负责制,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在资金投入方面,省政府决定从1996年起连续5年由省财政补助每个攻坚乡50万元,地县配套25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加强山区水利建设,“九五”期间,每年从省财政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中,专项下达旱粮及经济作物水浇地经费3000万元,山区“五小”水利经费3500万元,重点用于贫困山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大幅度加大人畜饮水的投入,据统计1996~1999年4年间,全省投人人畜饮水的资金就达6.8亿元,增加7000万元。

2.突出效益,加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窖在全省各地广泛推广,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扶持农户脱贫为目标。如大理州南漳县,全县山区面积占99.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20.5万亩耕地中旱地面积占85%,1987年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2%,贫困人口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4.2%。为了山区的脱贫,南漳县有关人员先到巧 家,宣威等地考察小水窖,1990年7月县委开会统一了发展水窖的认识,从宣威聘请了技术人员,县水利局制作了定型钢模板,通过现场培训,群众很快掌握了建窖技术。1992年底建成水窖1134个,起到了示范作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山区饮水困难,极大地改善了生存条件,还把水窖建在田头地边,用作旱地灌溉,一个25~27m3容积水窖,用来解决育苗用水和移栽时浇定根水2—3次,可供栽烤烟3亩或玉米2亩的用水量,维持到雨季来临,实现了稳产高产。在生产实践中,南漳县总结出“水窖+台地+科技”改变山区生产面貌,消除贫困的经验。近几年全县发展很快,到1999年底已建成水窖42446个,按全县农户总数46327户计算,基本上实现户均1个水窖。通过“五小”水利建设,浇灌的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在此期间,粮食总产量由1993年的5647万kg,增加到1999年的7990万kg,增长41%,而粮食播种面积却减少40%,腾出的耕地用来发展烤烟,烤烟面积由1989年的8000亩,发展到60000亩,1997年全县烤烟收入达到1.7亿元(历史最高年产)形成了支柱,财政收入也由1993年的1710万元增至1997年的7393万元。曲靖市目前建成的11804个水窖,不仅解决了山区50万人的饮水困难,还解决了30万亩旱地水浇的用水,山区群众把水窖称为“致富窖”,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嫁姑娘陪嫁小水窖的时尚。

3.发动群众, 自力更生

由于全省贫困面大,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不断增加投入,补助群众建窖,但投资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的需要。各地实行群众自办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政策,除发动群众投劳集资外,还结合各地的实际,尽量就地取材,优化水窖的结构设计,积极推广圆弧形水窖(即横断面为圆形,纵断面为弧形),县水利部门设计定型图纸,制作定型钢模供使用。如大理州目前普遍选用25—27m3容积的混凝土水窖,每个需要1.5—2t水泥,沙2.5m3,碎石2m3,投资约1800—2500元。投资差别主要在材料的运费上,政府补助1,5t水泥,折合人民币500元,其他则靠农户自筹投入。文山州目前选用的水窖,则从当地石料丰富的实际出发,积极推广浆砌块石圆形水窖,一个25m3容积的水窖由政府补助1.5t水泥,在实施办法上,则要按照规划,农户先将窖体开挖好,配好石料,经验收后将补助水泥直接发放到工地,既保证水泥的标号质量,又能按施工进度加强管理,做到当年施工,当年发挥效益。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全省水窖发展较快,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资金不足,补助标准低,由于各地建窖补助按窖发放,许多特困户至今仍无力建窖,据南涧县调查,一些经济条件较好,会算帐的农户,完全靠自己的投入也建了5、6个水窖,而一些特困户则没有水窖,没有解决缺水问题的农户也很难脱贫。到1999年底全省尚有贫困人口245万人,因此,要求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全省已建成的45个水窖中,作为生活饮水的水窖有25万个,大理州的南涧、云龙、漾濞县等提出山区农民每户要有一个水窖的目标,但要从根本上改善生产条件,则要加快“五小”工程建设,兴建水窖是山区农民脱贫的必然选择,改善生存条件的根本措施。其次是技术指导跟不上,作为生活饮水的水窖,应修建在远离厕所、猪厩的地方,防止水质污染。根据山区生产发展要求,要进一步搞好规划,把水窖和塘坝,引水沟等“五小”工程用水管连接起来,形成网络,连片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第三是建设标准低。目前修建的家庭水窖容积有限,只能采取人工挑浇,劳动强度大,今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喷、滴灌势在必行,除了要做好规划设计外,还应加大节水灌溉的设备投资,建议在山区开展喷、滴灌示范,总结经验,引进先进灌溉技术,为山区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

九、广西壮族自治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一)凤山、东兰、都安开展地头水柜建设的试点情况

凤山、东兰、都安均是岩溶极其发育的喀斯特地区,由于岩石裸露,岩溶洞穴纵横交错,河谷深切,地表水系少,地下水埋藏深,是严重的干旱地区。石山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且耕地零星分布在山弄洼地、谷地,土壤覆盖层薄,保水性差。由于缺少有效的水利设施,大部分耕地只能种植玉米,单产不足200kg/亩,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由于粮食产量低,人口不断增长,只能想办法扩大种植面积,有的地方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1998年冬以来,这三个县都开展了地头水柜的试点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1)风山县中亭乡陇弄村、柏林村位于凤山县的西部,距县城60km,在1998年以前没有种植过水稻,1999年大部分农户建起了地头柜后,第一次吃上自己种植的大米。陇弄村的向绵才一家搞了2个水柜,将自家的1.8亩平台地改为水田,1999年的早稻亩产达400多kg,全家解决了口粮问题。柏林村的骆美清,利用地头水柜进行灌溉的同时,还在水柜里养殖了300多条塘角鱼,每条鱼约重0.25kg;她还在水柜上进行葡萄种植,产量将近150kg,同时葡萄架搭在水柜上,减少了水的蒸发。

中亭乡陇弄村陇更屯,全屯共有190人,只有181亩坡耕地,以种植玉米等旱地农作物为主,平均年亩产只有300kg左右,粮食长期不能自给。1999年初,这个屯列为“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建设试点片后,家家都投资建水柜。全屯已建成的41个地头集雨水柜,每个容量从40一100m3不等,并且都蓄上了水。全屯已经有25亩平台旱地完成了地改田,种上了水稻。还没有搞地改田的旱地因为有了水灌溉,种上的玉米长势喜人。凤山县当初只计划建搞1000个水柜试点,但农户申请建设的水柜总数却达到了15000个。因为国家补助的资金有限,县里只能将试点扩大到4000个。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凤山县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60000个地头集雨灌溉水柜,把全县平台旱地全部改为水田。

(2)都安县合建村东关屯42户农户,有39户建设了地头水柜,水柜总容量达4300m3,户均地改田1.5亩。为了减少田间水的渗漏,充分利用水资源,他们有的浇筑了10cm厚的混凝土硬化田埂,有的则利用塑料膜铺设田埂进行防渗。利用水柜的集雨,进行了综合开发,实行“稻一稻一菜”的种植模式,即早稻一晚稻一冬菜。有的还在水柜里养鱼养鸭,在水柜边种豆种瓜,在水柜上搭架种葡萄,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可观。

合建村在没有建地头集雨灌溉水柜,搞地改田之前,也是以种植玉米为主,年亩产粮食只有350kg左右。1999年上半年,这个村建起了623个“地头集雨水柜”,将320亩平台旱地改为水田,并且种上了稻谷,早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多kg。

(3)东兰县长乐镇花香一英兰地头水柜长廊位于东兰县东部,距县城56km。沿着323国道分布有麻垌、英兰、花香8个弄场,居住168户农家515人,有耕地300亩,人均0.6亩。1999年7月,东兰县在此地开展了地头水柜的试点建设,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分别在8个弄场建成了174个地头水柜,总容量8600m3,可灌溉210亩的旱地,实现人均有沼溉面积0.4亩。

(二)实施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干旱山区农业条件,促进农村生产力大发展

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由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一次建池,百年受益,所以能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从调查的情况看,试点是成功的。建一个蓄水量40m3的地头集雨水柜,除劳务自己付出外,需投入资金不足2000元左右,就可以灌溉1~2亩。建设地头集雨灌溉水柜能给农村带来经济和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

(1)改变原来落后的耕作制度,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没有水,过去只能种植一茬玉米。有了水,由过去一年种一茬变为一年种两茬或三茬。原来种植品种单一、产量很低的旱地,通过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单位面积的产量成倍增加,有的经济效益增加几倍。

(2)促使山区农业由传统的自给型农业向商品型农业转变。过去,由于无水灌溉,耕地都是望天田,遇上大旱,还会颗粒无收。有了水柜后,供水得到保证,粮食产量增加,而且收成相对稳定。粮食自给有余后,为大石山区由传统的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提供了条件。农民可以种粮食,也可以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还可以在水柜中养鱼,在水柜上搭起架子,种植藤蔓作物,搞农业综合开发。

(3)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由于大石山区缺水、少土,为了解决温饱,农民们只有不停地在陡坡、石缝中开垦山地种粮,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在粮食自给有余后,就可以将原来开垦的山地实行退耕还林、还竹、还果、还牧,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在干旱山区推广实施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是切实可行的

首先是落实自治区党委的有关工作思路的具体行动。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既解决了旱地灌溉用水问题,也解决了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问题,是稳定解决温饱的扶贫攻坚措施。

其次是群众中蕴藏着治旱、治穷,致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巨大积极性。干旱的山区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不解决,一直都在与贫穷作不屈的斗争,有着改变贫穷面貌的迫切要求。实施地头水柜建设使山区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是深得群众拥护、群众欢迎的一项工作。

三是有充足降雨保证。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mm左右,雨水充沛,地头水柜的容量可复蓄使用,效果很好。

四是有了建家庭水柜解决人畜饮水的成功经验。从1997年起,自治区以“家庭水柜”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大措施,在大石山区掀起了以建设家庭水柜为中心的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仅用了不到二年时间,就建起了近12万个“家庭集雨水柜”,基本解决了大石山区150多万群众的饮水困难。正因为有了建“家庭水柜”解决群众饮水难的成功经验,才又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田头集雨灌溉水柜”,解决生产用水难的热情。

五是有政策的拉动。1999年年初,自治区水利厅、财政厅制定了《旱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奖励投资政策》,其中对水柜建设,贫困山区的28个国定贫困县,每建设一个40m3的“田头集雨灌溉水柜”,奖励500元;28个国定贫困县以外的县,每个奖励400元。实行先建后奖,多建多奖,调动群众建水柜的积极性。

六是地头水柜适合目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己受益,群众易于接受,易于发动,产权清晰,管理方便。

七是水柜工程适应性强,技术要求简单,只要适当培训农户可自行施工,而且工程建设期短,当年建成,当年受益,易于普及和推广。

(四)开展“地头集雨灌溉水柜”工程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和建设“家庭水柜”一样,把这项工作作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由水利部门做出全面规划,然后采取大会战的形式,实行党政一把手挂帅,各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干部包村、包点、包户,把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在这方面,河池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为确保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建设扎扎实实开展起来,河池地委、行署先后出台了13个政策、措施性文件,同时将要建成的“集雨水柜”在《河池日报》上刊登,把每个村、屯计划建设的水柜数量、责任人公布于众。他们的做法组织严密,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

第二,全面规划,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各级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要深入到山区,调查研究,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注重坚持四条原则:①集中建设,连片开发,统一规划;②讲求科学,因地制宜;③既要大力宣传发动,又要群众自愿乐办;④质量第一,效益第一,不弄虚作假。做到六结合:①同地改田结合;②同水产养殖结合;③同池上搭架种植藤蔓作物结合;④同田埂硬化结合;⑤同旱塘改造结合;⑥同退耕还林结合。要认真帮助农户解决技术和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规范工程设计,做到搞一个成一个,发挥效益一个。还要严格验收,逐个编号、造册记录在案。

第三,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建设要以村、屯、弄场为单位,采取集中连片的方式一次性解决,一次性验收,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形成规模效益。在25。以上的陡坡荒地上不宜再搞玉米、甘蔗类作物集雨灌溉,动员农民改种水果等经济林木,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合。

第四,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结构的优化、退耕还林、养鱼、种果等,需要多项治理措施保证,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综合经济效益。因此,建议由水利和扶贫部门联合组织实施水柜工程建设,农业部门抓好退耕还林。通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各项治理措施及时到位。

第五,下大力气解决地头水柜建设的资金筹措。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建设的单个造价并不高,除劳务由农民自己付出外,只需2000元左右就可以建成一个。但要在干旱山区建设100万个以上,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就非常大。如果按每个水柜国家补助500元计算,国家投入资金将超过5亿元以上。因此,水柜建设资金构成的指导思想要明确,要以农民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要广泛发动群众自己投工、投劳,自己投入资金。国家补助部分要采取多渠道筹措的办法解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①将整个干旱石山地区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作为广西治旱的一个大项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国家计委、水利部立项,争取获得中央资金的支持。水利厅已经作出了规划,并通过了专家的评估。②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建设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稳定解决贫困山区群众温饱的一项重大举措,应考虑从自治区掌握的扶贫资金和水利资金中,切出一块专项捆绑起来使用。水利与扶贫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组织实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有限的资金,取得最好的投资效益。③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经济效益显著,经过可行性评估后,可以由水柜业主向银行贷款来解决部分资金,以后由业主负责还贷。④本着自愿的原则,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捐助。

综上所述,在干旱山区大力开展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要政策对路,措施得力,就一定能够将这项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全面推进。

十、贵州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斜坡面上,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带,在17.6万km2的土地上,山区和丘陵占92.5%,是全国惟一没有平原大坝子的省份。境内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岩溶发育,降雨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十分突出;土层薄,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少且分散,田高水低,难以自然引用。贵州省不仅自然条件恶劣,还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远贫困省份(少数民族48个,人口占全省的34.71%),经济不发达,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遍布全省80多个县市。全省现有耕地2780万亩(统计数),人均仅0.75亩。耕地中有水利设施的仅占1/3,人均灌溉面积不足0.3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靠天吃饭的问题十分突出。

实施雨水集流工程,改善缺水山区生态和群众生存环境,加快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多年来非常重视的问题。贵州省发展雨水集流工程起始于1986年,主要是通过“三小”(小水窖、小水池、小山塘)工程解决旱地浇灌和农村饮水困难。从1997年起,贵州省政府每年都把大力兴建“三小”工程作为省水利扶贫的重要措施,人力财力逐年加大,年年掀起高潮。1997年省从以工代赈资金中专项安排1000万元,用于48个贫困县建设“三小”工程。1998年、1999年每年增加到2000万元,三年地县配套234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工程的发展。到1999年底止,全省累计建成“三小”工程25万个,解决旱地灌溉80万亩,解决了315万人的饮水困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大大改善了农村缺水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实践证明,“三小”工程是解决贵州省农业饮水困难和缺水山区旱地浇灌的有效途径,是贵州省扶贫开发效果最为显著的项目之一。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多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每年都把实施“三小”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及早地浇灌列为党和政府年度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并建立了责任制,明确了具体承办单位。为确保工作落实,省政府与各地行署、州市政府,省水电厅与各地(州、市)水电局均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任务与职责。省委、省政府督查部门通过纵横网络,进行跟踪督查。与此同时,各地(州、市)、县(市)也照此办理,从而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层层落实。

(二)水利部门把雨水集流工程作为旱地浇灌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主要措施

省水电厅根据全省旱地浇灌和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情况,编写了以“三小”工程为主要集雨节灌措施的规划、工程技术标准及实施计划,并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贵州省节水灌溉“十五”发展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贵州省集雨节灌工程发展计划》、《贵州省“渴望工程”实施意见》、《“渴望工程”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登记卡片的通知》、《“渴望工程”验收办法》、《小水窖、水池、提水站定型设计》等,对各地目标任务、实施原则、实施标准、组织领导以及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资金管理、验收办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省水电厅近年来经常派出工作组对全省各地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进行检查和督促,组织各地总结交流经验,并针对一些存在问题,多次召开专题研究和制定相应措施;坚持每季度向省委、省政府反馈实施情况,每半年作出实施总结,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尽力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

(三)认真贯彻“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

“三小”工程点多面广,需要资金、材料的总量很大,完全依靠国家是难以实现的。多年来,各地普遍采取国家补助部分材料费(管材、水泥等),其余由群众集资投劳的办法,“三小”工程每亩平均补助费为500元。典型事例很多,如全省学习的罗甸县云干乡大关村,1984年以来,在自力更生劈山造田的同时修建大小水池275个,蓄水1.8万m3,既解决了全村1300多人的吃水问题,也解决了部分田地的灌溉。全村水田面积由原来的62亩,增加到了980亩,国家仅补助部分材料费。惠水县羡塘乡,是个典型的石灰岩山区,该乡投工十多万个,修建蓄水80~1000m3的大小水池536个,其中312口水池全由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劳建成,另224个水池,国家仅补助100t水泥、资金2万元;建水池最集中的遥山片区四个村不仅群众吃水问题得到解决,还造田1051亩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四)抓技术指导,抓施工管理,保证质量,严格资金管理,全力实施

(1)贵州省雨水集流工程主要是建小山塘、小水池(窖)。建小山塘主要在有天然溪沟、泉水处拦坝蓄水,小水池(窖)主要是建容积1000m3以下的水池(窖),一般10~20m3,用拦山沟、引水渠、集雨坪等拦引天上水、地面水和地下水,闲蓄急用。

1997年省水电厅委托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了“渴望工程”规划及“三小”工程的定型设计,各地、县又参照定型设计,采取小型、微型、多样的形式,在开发措施上实行四个结合,即:集雨节灌工程与坡改梯相结合,与人畜饮水相结合,与水土保持相结合,与现有水利工程相结合,尽量集中连片开发,建设一片,完成一片,形成规模和效益。雨水集流节灌工程还尽可能与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等旱地经济作物相结合。

(2)各地均成立了有各县、市、特区水电局技术干部、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程建设指挥部,选用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有关领导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工地发动群众和进行技术指导。工程所在地县水利质监部门负责监督。

(3)严格资金管理。补助资金均由各级计划、财政、农办、水利部门共同下达,明确规定补助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工程建设,同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有效地避免了挤占挪用现象。省农办、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水电厅每年都对“三小”工程的专项资金进行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4)加强工程管理,对“三小”工程实行谁建谁用谁管的政策,一家一户受益的工程由群众自行管理,涉及多户受益的工程,承包给有管理能力的农产或联户小组经营管理,对于跨村的较大工程,成立管理委员会管理,并制定乡规民约,保护好水源和设施。

(五)费省效宏,成效显著

贵州省雨水集流措施主要是建“三小”工程,经过15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岩溶山区解决旱地浇灌和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这类工程投资少,见效快,就地取材,技术简单,管理方便,国家补助部分材料,由群众自建自管,积极性高,便于推广。据 统计到1999年底止,全省累计建成“三小”工程25万个,年可供水量4300万m3,解决旱 地浇灌80万亩,解决了315万人饮水困难,效益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过去缺水地区农户每天需用半个甚至一个工取水,有的地方不仅挑水距离远,还要排队等水,现在可以就近取水,甚至到了户,挑水的劳力得以用于发展生产或劳务输出。

(2)提高了生活质量。饮水水质的改善,减少了疾病的流行,改善了农民的健康状况和农村的卫生条件。

(3)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地方农户利用“三小”工程解决了烤烟、稻谷、果树春旱育苗用水,并扩大养殖规模,增加了收入。正是由于显著的效益,深受受益群众的欢迎。许多工程点都树碑铭文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加强。

(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贵州省现有旱地面积1616万亩。旱地灌溉面积仅80万亩,占旱地面积5%,绝大部分旱地是靠天吃饭,产量低而不稳。为了彻底改变全省贫穷落后面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为此省政府已向中央请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帮助贵州省实施水利“十五”扶贫工程,计划在“十五”期间发展水浇地550万亩,到2005年累计达到650万亩,农业人均达到0.5亩旱涝保收田,同时基本解决45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