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北京市强化基层水务管理体系建设 服务首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1/10/18    

2004年5月,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务局成立伊始,就经受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高速发展和水资源紧缺矛盾的严峻挑战。为更好的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水务局提出了“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务转变,农村水利向统筹城乡水务转变”的治水思路。以此为指导,2006年,在已有市水务局—区县水务局—水务站三级水务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在全市村镇地区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和农村管水员队伍,完善了基层水务管理体系。农民用水协会和农村管水员队伍面向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全面、及时的水务服务,弥补了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水务“最后一公里”服务缺失的局面。五年来,遍布全市村镇的农民用水协会和农村管水员积极热情地为广大村民提供周到细致的水务服务,树立了北京水务的良好形象,基层水务队伍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成效显著。

一、服务体系遍布乡村,基层水务服务结出硕果

北京市以流域水务站为单元,建立了125个农民用水协会。全市3927个行政村建立起村级农民用水分会。农民用水分会通过招聘,组建起10800名管水员队伍。按照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立本市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新机制的意见》,市财政局给每名管水员每月补贴500元,每年预算支出合计6480万元。

适应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农民管水员全面承担起村级水务设施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主要内容包括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治污、水环境管理、农业用水管理、水利设施维护等6大类68项职责。

目前,管水员队伍管护着3096处村级供水站、650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3万眼农业灌溉机井、58万亩再生水灌区、800处雨洪利用设施、547条小流域、327个塘坝以及村内排水沟渠和山区沟道。

管水员都是村里的“水管家”。每天,管水员首先对村内各类水务设施进行巡查,详细记录管水员日志。检查供排水设施运行情况,抄录运行数据;巡查供排水管线,发现跑冒滴漏及时上报处置;其次要对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全村总用水水量、供水泵房、污水处理设施用电量以及入户抄表;三是承担设施运行维护,负责村级供水站、污水处理设施的简单维修,对村级沟道、渠道进行清洁保洁;四是解决群众反映的用水问题,帮助村民排除户内管道、龙头损坏故障等;五是宣传节约用水常识,向左邻右舍宣传节水小窍门。

管水员是村里用水的“指导员”。每季度,管水员要征收水费,水费征收及价格通过村分会 “一事一议”确定;农田灌溉季节,管水员检修水泵、指导村民灌溉、协调农户灌溉次序;汇总农业、生活、企事业单位用水总量,统计上报有关部门;冬季,采取井房保温、表井防冻、管道敷料等措施,保障村内供水安全。

每逢村里有重要活动以及农户家中用水出现问题,管水员就又成了村民的“服务员”。东家龙头坏啦、西家截门打不开啦、村里公用管道漏水啦,管水员跑东跑西,装龙头修水管,服务千家万户。

在首都重大活动或重要节日期间,管水员队伍积极开展水务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将各项保护措施落实到位。2008年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建党90周年等首都重大活动期间,管水员看护密云水库等城市地表水源地、京密引水渠等输水系统,保证单村供水站封闭运行,维护河湖水环境,既保障了郊区用水的安全和稳定,又保障了活动的安全。

管水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水务人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树立了北京水务良好的形象,提升了农村水务的服务水平。

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管水员,以专业、周到的服务,在三乡五里树立了良好口碑。怀柔区管水员杨福旺获得怀柔区平安奥运先进个人,平谷区管水员王彩平获得了“网通杯”平谷区农村信息化知识竞赛三等奖,朝阳区孟慧婷等3名管水员参加全市妇联演讲比赛。2010年,在北京市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141名管水员通过“海推直选”当上了村干部,其中56名管水员当选村主任、村书记,成为新农村建设领路人。

管水员的工作受到村民赞扬、社会的认可。四年来,全市涌现出优秀村级农民用水协会120个、循环水务村226个、优秀管水员400人。以“饮水安全、用水计量、节水高效、雨洪管理、中水回用”为目标,全市涌现出怀柔区北宅村、顺义北朗中村等一批循环水务村,带动了周边村庄发展。

二、建章立制、培训创新,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基层水务队伍

北京市水务局深刻认识到基层水务队伍是全市水务服务的触角。四年来,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培训体系、创新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强化规范管理,全力推动高效服务的基层水务管理体系建设。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建章立制。市水务局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农村管水员考核指导意见》、农民用水协会五项制度、八项措施等6项指导文件。区县水务局也相应制定了实施细则,要求协会将村内的供水、排水、节水、水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等管护任务分解到人,加强检修保养、保障运行,落实安全度汛、越冬防护等措施。制度的建设明确了管水员工作的职责。

同时,为了规范化提供水务服务,市水务局制定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规程》、《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等9项地方标准,为规范农村设施管护、用水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年度行动方案管理制度。市水务局每年印发基层水务行动方案,明确年度目标、工作安排、能力建设、典型宣传等,将方案落实情况纳入区县年度考核。引导农民用水协会做好设施管护、用水情况公开、社会服务等工作,指导管水员做好记录日志、巡查设施、用水计量、服务村民等工作。配合行动方案的实施,建立了管水员“日考勤、季考评、年考核”和“周小结、月例会、季总结”的管理制度。聘任的管水员,与协会签订管护责任书,划分了具体的责任区,明确管护任务和目标。

(二)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业务技能

人员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服务的质量。近年来,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由培训向培养转变,市水务局先后编制了《农村水务管理概论》、《村镇供水运行维护指南》、《北京村镇污水治理科普手册》等8本管水员系列教材,教材内容涵盖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等。建立市、区县、水务站(农民用水协会)分级培训的管理制度,培训内容涉及水务常识、管护技能、法律法规、电脑操作、写作、摄影等知识。四年来,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市、区共培训协会会长及管水员8.8万人次,其中市级培训0.8万人次,区县培训8万人次。全市7100多名管水员取得了水土保持工、灌排工程工、管道工、计算机操作工等技能证书,占管水员总数的66%。

(三)创新队伍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

创新活动是队伍凝聚力的源泉。每年,通过市、区、水务站分级组织管水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摄影比赛、趣味运动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国内参观学习等活动,为管水员相互学习管护技能、交流经验、学习先进、培养团队精神、应急管理、化解纠纷的能力,搭建交流平台,提高管水员对水务工作的认知度,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管水员队伍先后涌现出门头沟四姐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为了宣传基层水务站、村分会和管水员的优秀事迹,市水务局在《北京水务报》开辟“京郊水务园地”专栏,共刊登协会和管水员的典型报道130余篇,每月向村级农民用水协会投递3000多份,协会组织管水员学习。《中国水利报》、《京郊日报》以及农村水务管理网站,多次对农民用水协会先进典型及优秀管水员进行了专题报道,宣传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先进事迹、管理心得、工作成效等。通过媒体宣传了优秀典型,推广了好的经验做法,发挥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扩大影响、引领发展的作用。

(四)建设信息平台、推进管理创新

为贯彻实施市政府批复的《北京市郊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在全市114个基层水务站,应用计算机、GIS、互联网等技术,建设基层水务站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涵盖水务站各项管理业务,建成水利工程、水资源、防汛抗旱、水环境、农民用水协会、管水员、办公自动等9大模块,改善基层水务站信息采集手段,提高基层水务站的服务能力。目前,全市114个水务站全部建成局域网,人均一台计算机,通过站内系统可以查阅、汇总辖区所有的水利工程设施资料。怀柔、房山、平谷等四个区县实现区、站信息管理系统联网、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市水务局在建立短信平台向农民用水协会和管水员提供汛情、墒情等信息服务的基础上,近期又开通了“管水员之家”邮箱和郊区水务QQ群,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增强管水员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水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首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基层水务队伍面临着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对象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对水务服务提出新需求等挑战。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队伍的服务能力面临挑战

随着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郊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郊区接纳众多的企业,原来的村庄被一个个新的社区所取代,路、电、水、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与之配套的医院、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等相继出现。这些变化,要求水务设施标准不断提高、设施管理日益规范、设施安全运行保障水平越来越高,对基层水务队伍的服务能力,从管护设施的数量和服务的质量上都提出了新要求。

(二)服务对象要求提高,设施规模不断增加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用水协会和管水员的服务对象对水务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接合部地区,农民整体搬迁上楼、工商服务业逐渐增多,服务对象由农民向居民、工商户延伸,需要提供24小时供水服务,服务的及时性和保障率要求提高;二是新城、重点镇、组团地区,工商业聚集、流动人口增多,新建集中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供水和污水收集配套设施增加,服务对象多样化。三是水源地、民俗旅游村,水源保护和市民休闲度假的功能同时显现,需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矛盾。面对这些变化,农民用水协会和管水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技能,由兼职服务向专职服务转变。

(三)推进水务改革,城镇化对水务服务提出新要求

随着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村庄逐步转变成新型社区已成为一个大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新型社区水务管理工作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如何完善城镇化社区水务管理服务体系也日益成为一个新课题。

四、完善队伍建设,推进基层水务改革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通过改革农村管水队伍,要进一步完善职能,完善培训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一)不断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郊区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道红线”,亟需配套建立水源保护、用水管理等监测、检查、监督、考核体系,而基层水务管理队伍与新时期水务服务社会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绩效考核体系,深化基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机制,为强化水务管理和服务社会提供基础保障。

(二)坚持创新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立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要不断提升水务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化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以及与之配套的奖励、考核、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强部门联动,创新农村管水员工作机制,加强水务系统内部的技能培训、交流,同时与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进一步加大农村管水员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管水队伍的服务能力,还要依赖科技支撑手段。我市将推广通州区农业用水智能计量管理系统”试点建设经验,大力推进农业用水智能计量建设,用水计量延伸到农户到田间,降低管水员抄表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年,京郊农村的125个农民用水协会、3927个农民用水分会和10800名管水员队伍正在践行着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的发展之路。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基层水务管理体系建设,为服务水务改革发展、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世界城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