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经验交流 > 省际交流 > 正文
北京市农业节水成效显著 十年省出470个昆明湖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2/2/28    

房山葡萄小管出流灌溉

海淀锦绣大地温室微喷

顺义小麦喷灌

鱼子山村滴灌机井首部过滤系统

北京是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已由多年前的300立方米降至目前的100立方米。虽然农业用水已于2005年由第一用水大户退居第二位,但农业作为用水大户仍旧承受着水资源紧缺和灌溉用水保障的双重压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成为必由之路。多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中央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首都10年农业用水共节约清水9.4亿立方米,相当于470个昆明湖。

一、农业节水成效明显

回顾近十年来农业节水工作,尤其是应对1999年以来北京市连续13年干旱的形势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我市水务部门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以“用水下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落实“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农业节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节水灌溉面积不断提高。过去十年,我市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近170万亩。截至2011年底,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29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88%。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二是农业用水量持续减少。农业用水总量由2001年的17.4亿方减少到2011年的10.9亿方(其中清水8.0亿方,再生水2.9亿方),所占全市用水总量的比例由45%减少到30%。三是农业灌溉水源结构不断优化。为应对水资源紧缺形势,从2003年开始,北京开始推广使用再生水进行农业灌溉,到2011年,再生水灌区面积达到58万亩,再生水利用量达到近3亿方,占农业用水总量的27%。同时,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等技术支撑单位已连续9年对再生水水质、灌区的土壤状况、作物品质状况等进行跟踪监测,从监测结果看,未发现再生水灌溉对农作物和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今后还将持续进行监测,为农业利用再生水灌溉保驾护航。四是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2001年的0.55提高到2010年的0.684,位居全国第二。

二、节水的三法宝

紧密围绕北京水资源严重紧缺形势和农业发展趋势,按照北京用水总量控制、生活用水适当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农业用新水负增长的原则,我市有关部门从观念、机制和科技三方面大力推动农业节水工作。

(一)向观念要水

一是推进污水资源化,充分利用再生水。通过东南郊水网工程和再生水灌区建设,充分利用高碑店、小红门等污水处理厂和郊区新城、中心镇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替代清水。二是改变用水观念,充分利用雨洪水。通过治理老河湾、砂石坑、利用农业设施膜面等措施蓄滞雨洪,建成900处农村雨洪利用工程,蓄水能力达到3000万立方米,涵养了地下水源,补充了农业灌溉用水。三是加强农业用水计量管理。从2003年起,北京农业用水实施月统月报制度,实行计量管理,做到农户用水心中有数,有效促进了节水意识的提高。

(二)向机制要水

一是建立四级水务管理体系。2006年底,全市成立了3927个村级农民用水协会,组建了10800名管水员,建立了市水务局-区县水务局-基层水务站-农民用水协会及管水员队伍的四级水务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农村管水员队伍,加强对农业节水设施的管护,提高了设施完好率,节水效果明显。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突出整体效益。市水务局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委等部门共同编制《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节水规划》、《北京市“十一五”农业节水规划》、《北京市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规划(2009-2012年)》等一系列规划,以规划为统筹,明确各部门责任,合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围绕基本农田基础建设,农业节水工程与农田培肥工程、田园清洁循环工程、沟路林渠配套工程同步实施,形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用水量减少、生态环境改善等综合效益。

潞城镇东夏园村农田面积480亩,主要种植设施蔬菜、林果、玉米等作物,农户120户,人口270人,养殖专业户1家。为了节约用水,在水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实行群众参与式管理,建立一个机制、实行两项公开、落实三项职能、履行四个民主。即:建立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机制;公开水费和水量账目、公开水费使用情况;农民用水协会负责村内水利工程的运行及管护职能、水费计收职能、水务技术推广职能;农民用水协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几年来,村里农业用电年平均节约2500度,节水1.5万方,村民对农业灌溉设备的保护意识增强,加上管水员管护到位,水务设施完好率明显提高。

(三)向科技要水

一是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科学研究。发挥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中外技术交流合作。开展农业节水灌溉试验。引进、推广以色列等国外先进首部自动过滤、自动控制灌溉、膜下滴灌和水肥耦合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节水科技水平。

平谷区的鱼子山村高效节水示范区面积有500亩,有72个日光温室大棚,日光温室由农户一家一户承包,统一经营管理,为典型的反季节休闲采摘都市农业。根据该村特点,在示范区应用了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精确施肥灌溉技术、土壤墒情监测装置。全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器、电子负压计和电磁阀等组成,如果土壤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电子负压计会自动将信号传给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自动打开电磁阀灌溉,灌溉结束后自动停止。首部精确施肥系统,注肥均匀,浓度可调。全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有限减少了过滤器的反冲洗次数,自动清洁效果好。根据栽培的作物类型,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了灌溉系统良性运行。依靠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示范园区很快就成了村里的节水大户。

二是加强示范区和重点县建设,发挥窗口带动作用。在中央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积极落实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节水灌溉增效示范以及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相关政策,从2001年至今,因地制宜地先后建设了100多个高标准节水示范区和房山区、延庆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科技带动北京农业节水整体水平。

三是初步建立了旱情监测系统,定期发布土壤墒情信息,指导农业灌溉,推广科学灌溉制度。

四是制定标准,规范建设。为了规范建设和管理,先后制定了《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程》(DB11/T 557-2008)、《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规程》(DB11/T 556-2008)、《节水灌溉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B11/T 558-2008)、《报废机井处理技术规程》(DB11/T 671-2008)、《节水灌溉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DB 11/T 722-2010)等11项地方标准,并加强标准宣贯,使得北京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更加规范。

三、农业节水任重道远

深入贯彻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要求,结合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状况,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目标,顺应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趋势,提高农业节水现代化水平,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力争在“十二五”末,农业使用清水量控制在8亿立方米以内,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以上。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和健全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一是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提高灌溉保证率;二是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菜篮子”、精品果园、设色农业和规模粮田为重点,发展以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为重点的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广水肥耦合技术、智能控制灌溉、覆盖保墒、墒情监测预报等节水技术。

健全管理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农业用水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用水效率控制、总量控制和考核制度;二是完善旱情监测系统,提高应急抗旱和指导科学灌溉能力;三是完善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指导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节水相关标准规范有关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标准统一、真正发挥工程效益;四是完善管护制度,加强农业用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水务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农业节水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完善农村管水员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水平。

摘自:中国农村水利网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