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奖证书 2012年2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明协会通报表彰了16名2011年新疆专利奖(优秀发明创造者)。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明人郭庆人、李志远、王培武等所研发的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获新疆专利奖一等奖。 自治区发明协会为全面推进实施自治区知识产权战略,激发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蓬勃发展,大力促进自治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创新型新疆建设步伐,经推荐、审核、评审、公示,最终确定了16名2011年新疆专利奖获得者。 新疆天业集团通过8年的试验和示范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栽培方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10%、节肥15%、节水50%以上,并可以提高田间人均管理能力300%,极大地节省了劳力投入,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投入成本。据测算,水稻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每年的亩投入成本包括膜下滴灌器材在内总计950元左右,亩均节约人力、机力、水肥等费用250—300元, 亩产可达700公斤稻谷、65%的出米率、每公斤大米4.5元计算,每亩地可产生经济效益2000多元,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多元。据了解, 该获奖项目系天业集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主要粮食作物滴灌关键技术与装备”课题项目。 天业集团在国家“863”课题经费的支持下,还将对水稻膜下滴灌的水分、养分需求规律和吸收特征等进行研究,为水稻节水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进一步提高品质和产量,为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积累科学的依据。 链接:新疆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试验研究(图片格式)
专利奖证书
2012年2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明协会通报表彰了16名2011年新疆专利奖(优秀发明创造者)。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明人郭庆人、李志远、王培武等所研发的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获新疆专利奖一等奖。 自治区发明协会为全面推进实施自治区知识产权战略,激发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蓬勃发展,大力促进自治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创新型新疆建设步伐,经推荐、审核、评审、公示,最终确定了16名2011年新疆专利奖获得者。 新疆天业集团通过8年的试验和示范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栽培方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10%、节肥15%、节水50%以上,并可以提高田间人均管理能力300%,极大地节省了劳力投入,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投入成本。据测算,水稻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每年的亩投入成本包括膜下滴灌器材在内总计950元左右,亩均节约人力、机力、水肥等费用250—300元, 亩产可达700公斤稻谷、65%的出米率、每公斤大米4.5元计算,每亩地可产生经济效益2000多元,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多元。据了解, 该获奖项目系天业集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主要粮食作物滴灌关键技术与装备”课题项目。 天业集团在国家“863”课题经费的支持下,还将对水稻膜下滴灌的水分、养分需求规律和吸收特征等进行研究,为水稻节水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进一步提高品质和产量,为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积累科学的依据。
2012年2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明协会通报表彰了16名2011年新疆专利奖(优秀发明创造者)。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明人郭庆人、李志远、王培武等所研发的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获新疆专利奖一等奖。
自治区发明协会为全面推进实施自治区知识产权战略,激发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蓬勃发展,大力促进自治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创新型新疆建设步伐,经推荐、审核、评审、公示,最终确定了16名2011年新疆专利奖获得者。
新疆天业集团通过8年的试验和示范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栽培方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10%、节肥15%、节水50%以上,并可以提高田间人均管理能力300%,极大地节省了劳力投入,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投入成本。据测算,水稻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每年的亩投入成本包括膜下滴灌器材在内总计950元左右,亩均节约人力、机力、水肥等费用250—300元, 亩产可达700公斤稻谷、65%的出米率、每公斤大米4.5元计算,每亩地可产生经济效益2000多元,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多元。据了解, 该获奖项目系天业集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主要粮食作物滴灌关键技术与装备”课题项目。 天业集团在国家“863”课题经费的支持下,还将对水稻膜下滴灌的水分、养分需求规律和吸收特征等进行研究,为水稻节水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进一步提高品质和产量,为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积累科学的依据。
链接:新疆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试验研究(图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