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预制板在温暖的棚室中静静地等待着大展身手,穿着工衣戴着粘胶手套的工人们在用切割机裁切着钢材和角框;安装完成的浮船式泵站“虎在”刚刚解冻的河边。三月的春寒还在裹挟着“嗖嗖”的冰凉。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二期水权转换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
“二期水权转换事关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事关水利建设发展大局。我们从项目申报得到批复后,就一直抓时间,赶速度,保质量,确保各项工程按时或提前完工。时间不等人,天再冷,人可不能不动,我们不能有一点松懈。”站在冷风抽人的黄河边,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局长刘占平指着工地说。
鄂尔多斯市二期水权转换工程是2010年经水利部黄委会批准实施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该工程是在2005年实施的水权转换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又一次实施的以农业节水灌溉为主的工程。
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戈锋在谈鄂尔多斯市实施二期水权转换工程时说,这既是为了促进区域与流域、工业与农牧业、农村牧区与城市水利协调发展,也是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来实施,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来推进,更是为了不断破解水利发展制约因素,保障城镇、重点工业项目用水需求,动员全社会力量来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
谋长远 为经济发展再输血
刘占平介绍说,黄河在鄂尔多斯市是一条过境河流,每年流经的过境水量300多亿立方米。自治区分配给鄂尔多斯市黄河水的初始水权7亿立方米,目前指标已全部用完。鄂尔多斯市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却很低,特别是农牧业用水,浪费特别严重。以水权转换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为例,全市用水总量为17.2亿立方米,其中农牧业用水14.6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5%,创造的GDP却仅为10%左右,而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工业和城市用水仅占15%左右。在农牧业用水中,水资源利用率不到40%。
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项目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鄂尔多斯市的水权转换工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实施的。
鄂尔多斯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348.3毫米,而多年平均蒸发量2506.3毫米。一期水权转换工程实施后,鄂尔多斯市工业用水依然十分紧张。水一直是悬在鄂尔多斯颈上的一把利剑。
穷则思变,富须思进;思水若渴,水即命脉。水,难为了鄂尔多斯,水亦成就了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人想方设法解决水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工业项目用水指标不足的问题,在顺利实施完成一期水权转化工程基础上,针对扬水灌区节水改造和现代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实施迫在眉睫的实际,他们积极上报了二期水权转换工程规划和科研报告。2009年8月,黄委批复了《鄂尔多斯市引黄灌区水权转换暨现代农业高效节水工程规划》。2010年10月,又批复了《鄂尔多斯市引黄灌区水权转换暨现代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可行性研究》。这两个批复的落实,由此拉开了二期水权转换工程的序幕。
二期水权转换项目是为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对有效解决重大工业项目用水问题,提高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具有深远意义。尤其是对于这个既是典型的缺水城市和新型的工业城市,又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魅力城市来说,水就是进一步提升其城市品牌的一大要素。
按照批复,二期水权转换工程规划总投资14.22亿元,年节约水量1.36亿立方米,年可转换水量9960万立方米。工程涉及杭锦旗、达拉特旗2个旗,沿河13个乡镇,总灌溉面积94.2万亩,其中,杭锦旗自流灌溉面积32万亩,达拉特旗及杭锦旗境内扬水灌溉面积62.2万亩。工程自2009年开始到2012年结束,分4年实施完成。
细谋划 统筹全面夯实基础
二期水权转换项目部负责人耿威介绍说,实施节水工程,是鄂尔多斯市二期水权转换的根本目的。为此,采取了严格的节水措施。一是工程性节水措施。主要是对扬水灌域现有的33座提水泵站进行整合,按十大孔兑分割成的自然地块条件整合为10个独立运行的浮船式泵站,衬砌扬水灌区内470条总长度为986.7公里的骨干渠道,并将灌区内24.92万亩农田由渠灌改为喷灌,将10.08万亩万亩农田由渠灌改为滴灌。根据灌溉不同形式和农业机械化作业需求,在灌区内改造畦田44.92万亩,井渠双灌面积14.28万亩。二是非工程性节水措施。主要是优化引黄灌区90.2万亩农田的种植结构,将粮、经、草比例由现状自流灌区的64:26:10和扬水灌区的65:25:10调整为40:30:30。
2009年实施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一是一期工程涉及杭锦旗独贵杭锦灌域、达拉特旗中和西灌域、吉格斯太灌域。工程批复总投资17103.19万元。2010年3月全面开工,到2010年底,完成全部衬砌工程。二是二期工程的主要新建中和西灌域一、二级泵站,吉格斯太灌域一、二级泵站;昌汉白扬水泵站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发展大田滴灌3.08万亩;新建喷灌1.918万亩。工程批复总投资16634.5万元,工程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2009年实施项目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资3.46亿元,衬砌各类渠道235条,总长度356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551座,新建泵站4座,更新改造泵站1座;渠道衬砌控制灌溉面积11.04万亩,畦田改造13.04万亩,发展喷滴灌6.5万亩。
2010年实施项目分6部分实施,主要是新建恩格贝、昭君坟灌域2座扬水泵站,渠灌改喷灌5.11万亩;渠道衬砌11.22万亩,畦田改造21.65万亩;独贵杭锦灌域建设1万亩设施农业滴灌。工程总投资3.62亿元。根据整合灌域泵站及喷滴灌建设等工程划分为6期实施,其中前3期已完成了招投标工作,并于2010年12月开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的,是正在实施的2010年项目。其他3期工程即将进行招投标工作,整体工程稳步推进。
据了解,二期水权转换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在灌区内完成水位信息监测采集、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综合数据库、信息处理系统基础上,建立灌区地理信息系统、用水管理子系统、渠道规划维护管理子系统、水费管理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等的建设,并在10个浮船式泵站建成投入运行时同步接入监控系统,工程建成后,南岸灌区实时引退水信息将接入黄委水量调度中心。
为确保二期水权转换工程的顺利实施,鄂尔多斯市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多管齐下,建立了严格的保障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出台了《鄂尔多斯市二期水权转换管理办法》。二是在灌区内建设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系统,对节水进行实时、精确的数字化管理。三是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明确了资金来源和用途,组建了专业维修养护队伍,推行管养分离。四是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坚决执行计划用水和分时段水价制,严禁开荒耕种。五是成立扬水灌区用水管理专门机构,引入市场机制,组建维修养护专业队伍,加强改造后灌区的养护。六是启动水权二级市场,在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整体性、连续性的同时,增强地方政府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七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二次节水”。灌区内农田全部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打造,普及节水,推进规模化种植,即当地种植户至少经营100亩农田;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农作物良种化率达到100%,全面使用无毒低害农药、模式化种植技术;顺应农业内部演进规律,实行“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大面积种植优质牧草、青贮玉米,建设规模化养殖园区,通过转化增值,使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八是转移农民,提高人均土地占有量,推进规模化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鄂尔多斯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补充意见》,解决了转移农牧民进镇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问题,实现稳定转移。目前,鄂尔多斯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内50%以上的人口实现转移,户均土地基本达到100亩,收入显著增加,未出现因水权转换工程实施而盲目开荒的现象。
严管理 力争实现多赢目标
耿威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对于申请用水的企业怎样履行申请程序和对其进行管理等问题。为保证二期水权转换工程的顺利实施,该市制定了共8章、37条的《鄂尔多斯市黄河水权转换二期工程实施办法》,从工程前期管理、计划管理、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建后管理到项目监督等,都作了明确而又严格的规定。
耿威说,按照“办法”规定,用水企业提出用水申请,由市水利局通过资料审核、实地考察方式审查其用水规模及方案,并回复受理意见。用水项目所需支撑性报告由用水企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水权转换二期工程建设地点、规模、内容、标准由水权转换建设管理处提出,市水利局局长办公会议决定后上报自治区水利厅,初步设计经自治区水利厅批准后,由水权转换建设管理处执行。市水利局负责办理有关手续并上报自治区水利厅和黄委。组织水权受让企业与水权转换建设管理处签订水权转换二期工程用水协议书,明确转换水量、期限、金额及支付方式、双方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等。水权受让企业与水权转换建设管理处签订水权转换用水协议书后10日内要支付建设资金的 80%,在水权转换工程开工前支付建设资金的20%。水权受让企业在工程开工前,一次性支付5年的运行维护费,5年后再一次性支付第二个5年的运行维护费,按此办法共分5次付清所有运行维护费。如水权受让企业不按规定支付运行维护费,市水利局责令其停止取水,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刘占平充满信心地说,我们详细算了一笔二期水权转换预期效益的账:一是依托二期工程,可打造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94.2万亩,届时区域内将形成高端的现代农业生产力。二是推进区域内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内部结构更为合理,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三是转换出的近1亿立方米的黄河水资源,将推动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的落地实施。进一步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步伐,早日建成国家中西部能源重化工基地。四是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益。按2005年我市工业单方水效益125.04元计,转换出的近1亿立方米水资源全部用于工业,效益达125亿元之多。五是将进一步加快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二期水权转换,使鄂尔多斯市将要再一次尝到甜果。“农业节水,工业用水,富一方百姓,强一域经济”是水权转换工作的实质,也是鄂尔多斯市要着力实现的多赢目标。
归根结底,不论是“鄂尔多斯现象”,还是人们谈论中的“鄂尔多斯模式”,离开了水,这些“现象”“模式”就无从谈起。水,永远是鄂尔多斯发展放不下、摆不脱而又始终纠结不已的一把双刃剑,也是鄂尔多斯成就今天的情缘。
原载:《中国水利报》2011年4月14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