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司局领导 > 正文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促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2012年7月在新疆召开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2年7月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     高俊才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2/7/16    

进一步充分认识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既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又能提高化肥、土地等利用效益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既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的战略性措施。

农业节水水平,是经济实力、发展方式、科技水平、管理能力以及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水量的60%左右,西北等一些地区高达90%以上。全国9亿多亩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45%,微灌、喷灌面积仅占8%,且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工程设施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部分生产经营主体节水动力不足,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抓紧研究解决。

同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节水灌溉发展也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多年来发展节水灌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产业和专业人才基础。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加速,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也为发展节水灌溉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关系条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新增5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为此,务必要按照中央要求,继续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抓紧抓好,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微灌喷灌、覆膜沟播、适水种植等综合节水技术,建立政府主导推动、企业示范推广、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机制,加快工程建设,强化管理改革,健全服务体系,努力做到适时定量、科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促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多措并举,多效融合,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发展

总体上说,节水灌溉是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层次、多方面加大促进力度,下面着重谈四个方面:

(一)以工程和技术促进节水。长期以来,我国灌溉渠系工程配套和维修改造欠账多,老化失修问题普遍,水资源在输水环节损失较多,相当一部分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率低于50%。输水损失多,既不利于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也不利于工程的良性运行。近年来,各级政府多渠道安排资金,对干、支、斗、农等各级渠道,进行了以硬化防渗为主要措施的节水改造,效果很好。从灌溉渠系工程的公益性强、续建配套任务重、节水扩灌潜力大等特点出发,今后公共财政应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防渗措施的覆盖面并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输水环节水的损失。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田间用水的效率和效益。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水、肥利用率低,不仅浪费水,而且大量未被作物吸收的化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下,污染水环境,造成一些湖泊和海域富营养化,藻类频发。近年来,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较快,过去主要用于经济作物的滴灌技术目前已在粮食作物大面积推广,发展势头良好。今后,既要加大管灌、滴管、喷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也要从节水改造任务重、财力有限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穴灌、沟灌、大畦变小畦、长畦变短畦等成本低、效果好、简单易行的灌溉技术,多种措施并举,最大限度地改造传统的大水灌溉方式。同时,采取地膜覆盖、作物秸秆覆盖、深松免耕等保水技术和农艺技术,提高灌溉水和天然降水的利用率。田间节水措施的投入主体是农民,考虑到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公共财政应给予更多的补助,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民投入的积极性。

(二)以效益促进节水。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田间节水,其行为主体都是农民,农民最关心的是提高经济效益,起码要做到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不吃亏。近年来,之所以田间节水尤其是高效节水发展快,其原因一是技术进步对节本增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通过政府奖补资金、贷款贴息等,降低了农民的投入成本,提高了投入效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粮食价格和市场销售情况较好,种粮农民愿意投入更多资金用于节水设施建设和节水设备购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10年发展膜下滴灌1000多万亩,资金投入的80%靠自筹和贷款,主要动力就是膜下滴灌效益好。近年来我两次到黑龙江省大庆市调研,了解到实施膜下滴灌后的玉米亩产可达一吨左右,比不用此技术的产量高出约一倍,再加上政府给予的补贴,农民发展膜下滴灌有积极性。今后发展节水灌溉,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把国家粮食安全的社会效益建立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基础上,实现多赢。

(三)以水权促进节水。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到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等高度。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控制指标及分阶段目标,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了全面部署。现在全国用水总量已突破6000亿立方米,要实现到2015年和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和70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和0.6以上的目标,压力和难度不小。要统筹水资源利用的存量和增量,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要确定不同时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将水权制度具体化、可操作,在保障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合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明晰水权、规范流转促进节水增效工程建设和管理。近年来,宁夏等一些地区已在水权有偿转让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既增加了农业节水投入,又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还解决了城市和工业用水指标,一举数得,其经验应加以认真总结和推广。

(四)以水价促进节水。一方面,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比较低,难以承受高水价。另一方面,促进节水需要运用价格杠杆。要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就需要在推进水价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目前一些地区在对农业用水进行财政补助的同时实行“按方收费、按亩补贴”,也有些地区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这些办法都取得了好的效果。总之,要按照既促进节约用水、又不增加农民水费支出、还能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发挥好水价的调节作用,促进实现节约用水和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统一。

近期要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工作的指导意见》共四章26条,系统地提出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具有较强指导性和针对性,各地要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同时,

可根据《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二)抓紧做好《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十二五”总体建设方案》编制实施工作。前段时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发文将《全国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十二五”总体建设方案》征求意见(发改办农经[2012]1596号)。综合考虑各地提出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拟在东北区、海河区、黄河上中游区、黄河下游区、淮河区、东南沿海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内陆河区等全国9个典型区域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目前,我们正在与各地进一步复核确认,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尽快印发实施,今年的6亿元中央投资计划近期即将下达。这里也特别强调一下,为切实做到规模化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和实施,建一处、成一处、长效发挥作用一处,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请各地严格按要求筛选列入《方案》的项目,规范管理程序,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工程质量。

(三)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资金效益。各级在加大预算内投资、相关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和推动直接、间接融资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通过项目带动、“一事一议”奖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农民积极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按规定切实落实地方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和建设管理经费,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加大力度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进一步落实好抗旱、节水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的政策。落实好鼓励农业节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继续对生产和维修节水灌溉设备所需国内不能生产的部分关键零部件执行进口关税优惠税率。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领域和产品设备的市场监管,培育骨干企业,提高节水设备质量和产业化程度以及行业整体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农业节水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要实现节水灌溉的发展目标,需要凝聚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农民等多方面的力量。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各负其责,加强配合,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农业节水的发展。要加强对各类农业节水项目实施的综合协调,充分发挥投资的总体效能。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节水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同志们,加快推进节水灌溉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相信,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各部门的齐心协作,有目前良好的发展基础,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节水灌溉事业一定能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新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文摘编自作者于2012年7月7日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现场会上的讲话)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