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正文
水利部专题研究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黑龙江)典型示范区建设方案
来源:水利部网站
  清波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2/9/23    

会场

李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2年9月21日,水利部专题研究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黑龙江)典型示范区建设方案,李国英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关于典型示范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和信息化实施方案的汇报,听取了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建设方案的情况介绍,针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研究讨论。

会议认为,农水司、灌排中心、黑龙江省水利厅以及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多次组织现场调研和专家讨论,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工作方案,基本具备了建设条件,会议原则同意该方案。同时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要求对建设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一是目标。典型示范区建设的目标是“节水增粮”,方案设计一定要始终围绕这一目标来做,偏离这个目标,就毫无典型和示范意义。

二是类型。在典型示范区建设类型的选择上,要注意类型的完整性,根据灌溉水源条件应覆盖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运行三种类型;根据灌溉方式应覆盖喷灌、膜下滴灌、低压管道灌溉三种类型。

三是作用。典型示范区建设的作用体现在“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典型引路,示范推广”。通过典型示范区的建设,为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乃至全国高效节水灌溉探索一条现代化发展之路。

四是模式。概括为“三化”,即“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既要在农田灌溉现代化上作出示范,也要研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生产方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在规模化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上积极探索、积极示范。在此前提下,实现农田灌溉的自动化。

五是核心。典型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是以信息化推动实现灌溉现代化,分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信息化要把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作为重点,做好地下水、降雨、光照、风向风速、土壤墒情、肥力、蒸发、蒸腾等信息的监测采集;数字化阶段的重点是掌握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需肥规律,实现数学模拟;智能化阶段是把前两个阶段进行耦合,根据作物的生理需水需肥进行自动化灌溉。

六是结合。在典型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水利和农业的有机结合。就节水增粮目标而言,需要农业、农机、土壤、化肥方面的专家参与,要有效结合相关专业,充分发挥灌溉试验站的作用,共同做好相关研究和科研攻关。

七是完善。要对当前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典型示范区建设中加以完善,不能出现典型示范区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要做到在当地立地条件、气候条件下所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方案是最优的。

八是管理。典型示范区建设除了实现农田灌溉方式的现代化,也要在运行管理方面同步实现现代化。管理体系上要注重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产权制度改革、维修养护机制方面的工作,使典型示范区具有“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的示范意义。

九是实施。典型示范区建设切忌遍地开花、不分重点,要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把握“先小后大”原则,集中精力搞好核心实验区,先将典型打造出来,再有序扩大推广。

十是节俭。要节俭不要奢华,用较少的投资做好这件事情。设备的采用、传输方式的选择要做到实用、实惠,力求用最简便的方式进行操作,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

部农水司、灌排中心、黑龙江水利厅以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