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项目建设任务奏响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咏叹调——江州区太平街道提前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工作侧记
“超前谋划,实干创新,科学选址,深入发动,部门配合,形成合力。”记者采访崇左市江州区太平街道党工委书记苏文海时,问及为何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提前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任务时,苏文海只用了24个字予以概括。
说得轻巧,却不知24个字的背后蕴含着多少智慧、多少艰辛和多少汗水!
干旱缺水是阻碍江州区蔗糖业发展的难题。高效节水灌溉任务的下达只是时间问题,太平街道不能干等,要超前谋划,提前介入。——摘自苏文海工作日记闪电速度的幕前幕后思路清晰且布局出奇制胜是苏文海的特点。
2011年,江州区政府考虑到原太平镇所属村屯的土地不平且地块小等诸多因素,同时,还考虑到2011年原太平镇的征地拆迁任务很重,征地任务18000亩,拆迁80000平方米,暂时没有给当时的太平镇下达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任务。
“但不下任务并不等于太平镇就不实施这个项目了!”在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的同时,原太平镇党委、政府科学安排,抽出三分之二的干部投入到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提前介入工作中。当时,一些乡镇对原太平镇工作的思路和布局感到不解:完成征地拆迁已然超负荷,为什么还要腾出人力和时间超前谋划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为了顺利实施预期中的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原太平镇由主要领导挂帅,组成5个工作组,利用早晚时间,深入甘蔗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向群众宣传开展土地流转的好处,仅用5天时间便完成了224户6100亩的合同签订,占当年江州区下达5000亩国家项目区任务的122%。为进一步推进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工作顺利开展,2011年4月23日,太平街道党工委书记苏文海在担任原太平镇镇长期间,组织甘蔗示范区村屯干部、群众代表及镇政府工作组成员共75人,前往江州区驮卢镇安定屯、隆安县金穗公司等地参观考察甘蔗节水灌溉及土地整合、流转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通过考察,破除了一些群众耕作上的老观念,为进一步实施土地流转,推广甘蔗良种,推进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成立太平街道办事处之后,太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组织工作组,深入示范区摸底调查了6个屯共1046户3899人,涉及土地面积14380亩。经过细致认真的工作,在原太平镇的基础上完成了783户、12100亩土地流转正式合同签订工作。
2012年,江州区政府下达太平街道甘蔗高效节水灌溉任务12000亩,太平街道只用50天时间,就拿到了12000亩土地的合同;2011年11月份把12000亩意向合同签了下来,2012年初与蔗农签订了正式合同,速度之快,可谓奇迹。难怪,得知太平街道如此迅速地完成项目任务时,江州区一位领导感叹:“简直是闪电速度!”但闪电速度的背后,却隐藏了几多的机巧和谋划。
【记者点评: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但如果在实干和落实的同时,多开动点脑筋,那么,能力和水平就更强更高。】
重结果的同时也要重过程。完成任务的过程其实就是检视干部能力和作风的过程。要把完成一项任务当作提升干部能力和水平的良机!——苏文海工作感言三方共唱和谐曲
太平街道充分做好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宣传发动工作,并把近期和长远的目标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江州区30万亩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努力把太平街道打造成为甘蔗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致富奔小康。
这是压力,也是动力。
太平街道讲求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拨出专款组织当地6个文艺队到各村屯巡回演出,大力宣传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惠的同时,太平街道善于抓骨干力量,善于充分发挥屯干部的正能量。
首先,深入村屯做通屯干的思想工作,变干部思想通为屯干思想通,并使之成为自觉完成江州区委、江州区政府下达任务的骨干和先锋。
黄武科,48岁,太平街道驮逐村陇铎屯屯长,全家50亩土地全部实行流转。黄武科现身说法:流转出去的这些土地是红泥地,土质差,产量不高,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耕作方法,致富无望的同时,还损失了应多得的收入。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家里一个正式劳动力,一天给公司种蔗,1亩收入120元,一天可得150元。砍甘蔗一个劳力一天收入80—100元。农闲时,还可到附近的东亚纸厂和酵母厂做工,又有额外的收入。这么一项一项的算起来,蔗农就觉得土地流转既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又比自己耕种的收入多得多,群众的思想就通了。屯长的思想通了,群众代表思想通了,他们就成为一股力量,一股说服群众,让群众主动配合工作的重要力量。
其次是服务好企业。企业是实施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方,服务好企业,企业就会与政府、蔗农一起,积极推进项目的实施。太平街道与企业定期召开碰头会,一周一碰头,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大处为企业着想,小处也要为企业分忧。比如帮助企业寻找劳动力等,太平街道也为企业周密地考虑。
承包企业总工程师陈锡琼,60出头,横县人,负责技术和种子调度。陈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先后在横县几家糖厂担任农务科负责人,最后到横县糖业局工作直至退休。陈总说,在这个片区工作压力大,但感觉充实,有奔头。他说,太平街道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企业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陈总颇有感慨地说:一般情况下,对于石头多的地块和15度坡以上的地块,企业是没有办法耕种的。类似这种情况,只有政府才能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企业是无能为力的。别的地方因为无法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企业只有走人一条路了。
与此同时,在项目区负责具体工作的江州区甘蔗高效节水灌溉指挥部、水利局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使项目区的项目推进有了切实的组织保障。
三是服务好群众。土地流转了,不能对群众撒手不管了。苏文海书记说,我们要以具体实在的行动服务好群众,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树立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和信誉。要让群众有事情做,砍蔗、种蔗,包括项目区管理人员的聘用等等。我们的口号是:百分百解决项目区劳动力就业,包括老人,因人制宜地安排他们或剥蔗叶、或放蔗种等力所能及的工种。太平街道还积极引导项目区群众实施多种经营,养猪、养鸡、养龟鳖。目前,正组织引导部分群众养蛇。
【记者点评:形成合力,才能推进系统工程的顺利实施。太平街道深谙此理并积极协调配合,难能可贵。】
“土地流转”和“高效节水灌溉”是蔗糖行业的盛宴,同时也是锻炼干部的熔炉。——苏文海在一次班子会上的发言
奏响实干和落实最强音
太平街道甘蔗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所在地驮逐村距离城区12公里,辖陇铎、板置、驮绿、宜阳、咘呢6个自然屯。
在街道工作任务一览表里,记者看到:
目标任务:12100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工作方式:砍一片量一片交付一片;
三大片区:陇铎片4000亩,咘呢片4500亩,宜阳片3600亩;
四个阶段交地:第一阶段—2012年12月底,完成土地流转总面积12100亩的20%;第二阶段—2013年1至2月底,完成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0%;第三阶段—2013年3月,完成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0%。
任务具体,目标明确。至于如何如期完成任务,则要看每个片区负责人和每个干部职工的实干能力和落实水平了。
苏文海对记者说,过不过双休日,每天是否起早贪黑,是否与群众实行“三同”,我们不做具体规定。任务已经明确,时间也已确定,细节的问题由各个片区负责人定夺。
陇铎片区负责人是太平街道武装部部长田仁军。4月2日一大早,连续几天下雨,陇铎屯前面的3000亩流转出来的土地无法机耕,一身迷彩服装,脚穿长统水靴的田仁军心情焦急地在地头的烂湴泥路上走来走去,为天公的不作美懊恼不已。田仁军说,为了赶进度,他们创新实施“五边”工作法:即边砍蔗、边量地、边交地、边整地、边种地。“五边”工作法因为能够抢抓季节,及时种植,产量高,蔗农高兴、公司高兴、政府也高兴。
今年43岁的黄财权是宜阳屯的屯长,在路边两部中型拖拉机旁边,黄财权对记者说,早在去年,示范区里的每个屯都由一个工作组具体负责,根据干部在该村屯的社会关系,每个干部负责20—30个农户的土地流转正式合同的签订。“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干部们都使上了浑身解数!”黄财权说,言辞里溢满由衷的赞赏。
2月4日9时许,在陇铎屯村头一座闲置的农舍里,记者看到示范区承租方—广西壮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七八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正在施肥机、深松机等各种滴灌工程设施和机器间隙忙得不可开交。一位姓施的技术员向记者介绍,太平街道的党工委、办事处全力以赴地投入这个项目的建设,蔗农也给予大力支持,作为公司,我们责无旁贷地要把流转出来的土地经营好,我们也有具体的时间和任务,我们也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
党委、政府,企业和蔗农三位一体,都竭尽全力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任务,根据任务完成时间表,到3月中旬,陇铎屯、板置屯、驮绿屯和宜阳屯项目区内的土地均已全部交给承包方。
【记者点评:有道是人心齐,泰山移。培养锻炼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是致胜的法宝。太平街道的这支队伍能顾全大局,能齐心协力,能独当一面,能最大化地发挥各方的实干精神和落实水平。这个战役锻炼和成熟了这支队伍!】
链接:广西崇左市百万亩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