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黑龙江省肇东市率先打造全国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先行区
来源:黑龙江省政府网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3/5/29    

2013年初以来,绥化肇东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战略部署,绥化市委市政府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升级创新要求,抢抓全国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机遇,结合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以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全力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加速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整建制开展粮食高产攻关,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现代化大农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明显成效。

一、加速构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肇东市围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四化”统筹,把土地规模经营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多元增收、推动现代化大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今年,抓住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的机遇,突出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新体系、以订单农业为基础的产销新模式、以资金整合使用为重点的财政支持新方式、以金融资本和风险保障为核心的农业投融资新机制、以建立新型服务为重点的农技推广新体系五大重点,全面推进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创新。一是强力推进规模化。主要采取了农机合作社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院县共建模式、企业带动模式、农民联合体模式、种植大户经营模式、村组干部带动模式、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等九种模式促进规模经营。截至今年4月份,全市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2228个,流转土地130.99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1.9%,规模经营总面积达到240.8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8%。引进扶持了中粮集团、正邦集团、北良集团、成福集团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了由市农业部门、金融、农资、保险、中储粮、各类专业合作社、社会服务组织为成员的肇东市合作农业产业联合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创立了五里明现代农业开发公司“1+4”企业化经营模式,涌现出了黎明镇长富村、尚家镇福山村、里木店镇永丰村、安民乡二龙村等村组带动、企社合一、村企融合等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推动形成了“现代农业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产业化、合作化经营格局,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产业牵动和机制保障。二是强力推进产业化。建园区拉动产业化;按照建设“世界标准、全国一流”的目标定位,将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升级扩容为绿色产业大园区,总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两年投资9.2亿元,建设“七横九纵”道路100公里,实现3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配套。目前,园区已入驻项目120个,总投资381亿元。建龙头牵动产业化;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以中粮集团、星湖科技等为龙头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以正邦、宝迪、成达等为龙头的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伊利乳业、汇源果汁等为龙头的乳品饮品精深加工产业,以润泽薯业、金刚山韩国泡菜、翠花酸菜等为龙头的果蔬精深加工产业。建基地推动产业化;重点打造了100万亩高淀粉玉米种植基地,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伊利长青万头奶牛养殖基地,积极筹建新加坡翱兰集团2.5万头奶牛养殖基地,打造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万头和牛、2万头肉牛、1亿只肉鸡等养殖基地,打造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5万亩商品薯基地、10万亩蔬菜等绿色种植基地。建品牌提升产业化;充分发挥肇东“安全、优质、高端”的原料优势,释放“绿色有机、寒地黑土”的品牌效应,叫响“大干”小米、五里明杂粮、向阳香瓜等绿特品牌,做大做强大庄园、宝迪、伊利、汇源等驰名商标,建设黑龙江省的“绿色菜篮子”、“有机米袋子”、“安全肉案子”和“放心奶瓶子”。三是强力推进服务社会化。对农机、水利、农业开发等国省投项目资金进行统筹管理,重点向试点示范区倾斜,国省投资金以国有股方式,注入新型经营主体,获取的红利进行二次分配。对成长性好的新型经营主体,整合项目资金优先投放,各类补贴优先支持;推动金融、保险企业突破农业投融资“瓶颈”制约,全面构建金融、保险、担保公司、经营主体“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投融资服务新体系。改组信用社,建设农商银行,形成各类金融机构优先支持农业资金投放新机制。改变过去单一的资产资源和农户联保抵押,扩大到土地承包权预期经营收益、农产品订单收入权益、林权等所有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水利设备等农业设施实物抵押;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资金抵押。放宽授信和信贷额度,以200亩规模经营面积授信30万元为基点,调整授信等级和额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地块全部纳入农业保险。

二、建设构建现代农业设施装备体系

一是坚持把现代农业设施装备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统领地位不动摇。被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肇东市以实现机械化作为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突破口,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已组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现代化大型农机作业合作社36个,其中80马力以上251台,配套农机具13317台(套),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2067台(套),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8.58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水稻插秧机1100台(套),水稻收获机械800台(套)。今年,全市将新组建10个大型农机合作社,旱田7个、水田3个。通过发挥大农机威力,促进了土壤耕暄,实现深松深整地,去秋今春,肇东市大型机械深松整地面积120万亩,促进了耕作方式革命,全市大垄双行播种面积13万亩。二是坚持水利是农业命脉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肇东坚持以水保收,以抗保种的原则,大力发展喷灌、渗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新模式,深入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建设了80万亩节水增粮示范区。去秋以来,增打抗旱水源井600余眼,总量达到8200眼,单井覆盖面积430亩,安装时针式大型喷灌907台(套),发展膜下滴灌1万亩,旱涝保收田、高产稳产田面积165万亩。三是坚持把智能化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在建设一次性催芽浸种能力500吨的水稻催芽浸种车间的基础上,今年,在五站和西八里又各建了一处,配套建设智能化超级大棚67栋,全部采用世界先进的自然通风系统、喷降温系统、物联网系统,实现浸催一体、全程自控、数字管理。全市育秧大棚总量达到6700栋,实现40万亩水田智能化催芽、工厂化育秧全覆盖。

三、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肇东突出科技支撑,完善了一个平台,建立市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站、村级服务室三级平台;打造了一支专业队伍,市财政每年投入资金370万元,采取“一下、二聘、三招、四建”的办法,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一下”就是全市270名农业干部、科技人员一线服务、包乡包园区,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二聘”就是聘请国家、省专家教授53名、建三江水稻和农机专家11名,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现场指导把关;“三招”就是招录大学生农技人员62名、乡村土专家、土人才60名,实现了村村都有专业人员,每个园区都有骨干力量;“四建”就是与中国农林科学院、哈工大、东北农大等23家院校所紧密对接,建立了22处科技园区,全面总结并推广了“玉米40字”、“水稻48字”高产栽培模式,实现了农机、农艺、农户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

四、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体系

肇东以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三带百园”建设为重点,着力推动生产方式、耕作方式、科技推广方式、示范引带方式由点向线向面创新升级。“三带”:即百公里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带、百公里现代都市圈农业观光示范带、百公里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带。覆盖全市22个乡镇41个行政村,涵盖高产栽培、农机装备、新农村建设、乡村产业、特色经济等三条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带,形成全线覆盖、全线引领的现代化大农业推广、示范总体框架。“百园”:即100个高科技示范园区,共分种植、畜牧、新农村、农机示范、乡镇村经济、农业观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加工企业、林业、水利等10大类。园区建设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农机水利设施装备、全方位技术保障全覆盖;“四个加速升级”,即实现每个园区典型示范、产业化经营、品牌培育、城镇化四个加速升级;“五个全线推进”,即生产方式、要素集成、农业形象、服务能力、体制机制五个全线推进,集中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园区精品集群。

今年春播园区建设实现了“两个升级”。一是经营主体升级。种植业37个园区,全部由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承担,全部规模经营。二是播种标准升级。园区地块全部起110厘米大垄,全部实现大播种机镇压,园区在5月1日前就高标准完成了播种任务。

五、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组织保障体系

肇东把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一号工程,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协调力保障度,建立健全了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完善了工作机制,明确责任指标,狠抓激励督办措施,成立以肇东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牵头,农、林、水、机、畜等农口各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任成员的领导小组。今年,全市“双百”后备干部(企业家)大下基层驻点工作,百名农技人员一线指导,涉农部门全程跟踪服务,形成了行政推动、全员参与的强大合力。同时,建立综合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支农、科技兴农、生资服农、企业助农、联合护农五大体系,建立健全了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奖惩机制等制度体系。

六、加速构建农村城镇化建设体系

聘请上海华汇国际设计中心,对市域镇村居民点进行了总体规划,全面形成“日月星城云组团三片区”的资源聚合化、组团特色化城镇发展格局,具体规划建设“两带”、“两城”、“九镇”、“100村”。目前,重点实施了肇东镇新市镇、五站镇“乐安新城”2个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梯次推进、市场开发、企业带动、旧村改造、镇村主导”五种模式,实施了10个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民实现了三个显著变化,一是农民变市民。住进新村的农民,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变身为市民。二是农民变工人。有1.6万人进入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工作,享受“五险”,收入稳定,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三是农民变小老板。肇东市经营500亩以上的种田能手有270人,成为了种田老板,有饭店、网店、销售等各业农民经理2200人,有合作社社长、养殖场场长670人。通过规模化、城镇化拉动,实现了劳动力根本解放,全市共转移劳动力18.5万人,劳务收入达到37亿元。入社农民实现了保底收入、分红收入、劳务收入等多元增收,入社农民人均收入比不入社农户平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