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资料共享 > 农水文化 > 正文
灌排发展中心灌溉水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三:都江堰——古堰续写新传奇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中国水利报     曹云虎 刘祖国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3/6/7    

编者按:当代水利人,既是传统水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先进水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灌溉水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分成6队,分别走进安丰塘、元阳梯田、坎儿井、郑国渠、引漳十二渠、都江堰等古代水利工程,通过现场考察、查阅历史资料、听取讲解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探索水利工程与文化的有机融合。继《灌溉水文化从智伯渠说起》刊出后,本期继续推出该调研专题报道《长渠——“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之典范》和《都江堰——古堰续写新传奇》,以飨读者。

芒种过后,正是成都平原翻耕插秧的季节。

伴着初夏的和风煦日,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灌溉水文化建设成就”第六采风组,一行五人,畅想着带有传奇色彩的都江堰,行进在采访的路上。

穿过气流,飞机从万米高空缓缓下降。在成都平原上空,透过淡淡的薄雾,俯瞰巴蜀大地,阡陌交错,田畴纵横,河渠交织。采风组中有两人从没有来过都江堰,其余的即使来过,也难免行色匆匆,写意观花,对真正意义上的都江堰知之不多。对都江堰丰富的灌溉水文化的内涵以及这些年来展现出的袅袅新姿,我们都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期待。

穿越记忆

都江堰和一个名叫灌县的古城相伴了千年,直到1988年终因“都江堰”的影响和魅力,灌县被都江堰市所取代。“5•12”汶川大地震使这座古城遭受了重创,此次来到都江堰,恰逢古城震后开城整整1个月,经过重建的古城花团锦簇,更加亮丽。我们不禁问随行的都江堰管理局人员,都江堰工程在那场地震中是否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市政灾后重建的任务是不是很重?当得到市政因地震破坏严重,都江堰水利工程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现已修缮完好的回答后,我们暗暗称奇。两千多年了,都江堰顽强地抵挡风急水浊,庇佑黎元,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拐过两个街巷,都江堰管理局的同志把我们带到了“饮水思源”都江堰主题展览馆。经过近2个小时的参观,眼前那一帧帧照片,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场景,一段段文字,让人感悟颇多,思绪万千,徜徉难收。在这声与光的幻化中,穿越时空的隧道,似乎可以触摸到历史的容颜,寻觅时光的线索,聆听岁月的声音,把我们的思绪仿佛带到了那久远的年代。

那是一个智慧与实力较量的动荡岁月,一个神州大地处处激情迸发的时代。公元前256年,国力蒸蒸日上的秦国,秦昭襄王东讨西伐,利用范雎、白起等大将,打响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后,秦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也就在这时,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却在岷江边上带领民众向自然发起挑战,开始了治水的伟大创举。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经四川盆地西部正处于多雨地区,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患川西,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郡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很难想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生产工具极为落后的战国末年,李冰和他的治水百姓开山引流,是何等的艰难,又是何等的顽强而充满智慧。

踯躅在展览厅内,脑海中幻想着这样的场景:远远的一队人马举旗行进,秦军旌旗在风中飘扬,几名纤夫拖出人字架浮排,众人将浮排在水中汇合。木材顺江而下,集结在都江堰上,树藤、麻绳成圈成捆地堆放在开渠工地上,为河工构件竹笼、杩槎、羊圈和干砌卵石提供丰富的材料。工匠扎竹笼,做木工;青壮年打木桩,运卵石,夯垒土;妇女做饭,送饭;孩子们送水、嬉戏……人们往来穿梭,众人齐心协力筑堰。

眼前仿佛出现蜀郡太守李冰在滔滔的江边,索图指挥,解决开渠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他召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经过实地勘察地形和水情,决心凿穿玉垒山,疏江引水。当时火药还未发明,李冰便以火烧石,激以冷水,使岩石爆裂,山开成渠,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山,也就是“离堆”,经过2300多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依然伫立在宝瓶口南岸,与灌县这座古城相依相伴。它夹在内外江之间,节制着岷江的水流。夏季内宝瓶口水涨,鱼嘴淹没了,离堆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华阳国志•蜀志》),保证了当时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为秦国最后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离开博物馆,徜徉在江心岛上,抚摸一件件装满卵石的竹笼和绑扎结实的杩槎,遥望造型优美的鱼嘴,对都江堰的工程结构更是惊叹不已。

当年,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这便是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为内江,供灌溉用水;西边为外江,是岷江的干流。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水和枯水流量。为了控制水流量,在进水口“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华阳国志•蜀志》),这些石人显然起着水尺作用。从石人足和肩两个高度的确定,可见当时不仅有长期的水位观察,而且还掌握岷江洪水和枯水期水位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通过内江进水口水位观察,掌握进水流量,再用鱼嘴、宝瓶口的分水工程来调节水位,这样就能控制渠道进水流量。这说明早在23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经掌握并且利用了在一定水头下通过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

“真是不虚此行!这一伟大的古老工程竟是如此的玄妙,几千年前的人们竟能将‘因势利导’‘疏堵相济’发挥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着实让人叹为观止。”我们不禁感叹道,同时也深深地为都江堰管理局在水文化建设上的用心和细心所打动,一个个细节和巧妙的布置,将人类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形象地还原,忠实地记录,生动地传播,科学地传承着……

水润华章

都江堰灌区地跨岷江、涪江、沱江。滚滚三江,如椽如墨,书写着都江堰独特的水文化。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潮起潮落,福佑黎元,泽被后世,恩惠万代,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难想象,她千年不废的奥秘与严格有效的管理体系密不可分。

在这里,总能打开历史的章节,寻找那些关于水文化永不磨灭的线索: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掾”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水经注•江水》)。此后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主管。到宋朝时,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在每年冬春枯水、农闲时期,断流岁修,称为“穿淘”。岁修时,修整堰体,深淘河道。淘滩深度以挖到埋设在滩底的石马为准,堰体高度以与对岸岩壁上的水则相齐为准。明代以后更是使用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现存的三根一丈长的卧铁,位于宝瓶口的左岸边,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

都江堰的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安羊圈“砌鱼嘴立湃阙,留漏罐”和“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如果说,这些历朝历代沿袭不止的岁修制度和管理模式,是都江堰自成一脉的独特灌溉水文化的一个方面,那么,由她滋养的丰厚文化情结,更让人触手可及。

天府之国的由来,尽显都江堰的恩泽。如同三江之水源源不断,都江堰如同母亲的乳汁,滋养着广袤无垠的川西大地,滋养着华夏民族博大的胸襟、深邃的灵魂、瑰丽的情感。汇集于都江堰的每一条溪河沟渠,如同神经,如同血管,鲜活着有关她的诗词歌赋,流淌成千古绝唱。正是有了都江堰的庇佑与滋养,才孕育了伟大诗人的千古华章。李白的《蜀道难》中就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感叹,岷江的原始与洪荒跃然纸上,成为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贴近那个时代,心中不免浮现出晚清的一首《蜀中吟》:“巴山夜雨几年秋,玉垒轻烟万古浮……益州分度井星躔,百产丰饶满大千。气象尙嫌秦汉陋,人才端许宋唐贤。无穷烟景供游赏,大好江山任变迁。岷水莫嫌频泛滥,狂澜已近百余年。如鳞比户乐虞唐,天下军储此半偿。交扈群飞争啄粟,杂花乱放逐骄阳。山巅水角皆腴壤,雨覆云翻羡报章。独有田翁深阅历,逢人辄与话沧桑。”伫立玉垒,凭栏望江,吟诵这些诗句,可以想象出诗人当时眼前的景象———站在玉垒亭台上,临江远眺,任凭江水奔流,水鸟疾飞。也许正是都江堰,澎湃了诗人的激情,跌宕了诗人的灵魂,也才有如此华美诗章。不难想象,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的灌溉与滋养,这里才百产饶满,物华天宝,也正因为这里“如鳞比户乐虞唐,天下军储此半偿”,才演绎了那么多的金戈铁马,雄才大略,惊心动魄,冲天豪情。

都江堰一路欢歌地行走在两岸青山之间,淳朴,自然,不张扬,不炫耀,平静得如乡间女子,普通得如乡村母亲,生生不息地滋养着流淌过的大地和这方土地上所孕育的儿女。流经岁月,任物换星移、沧海桑田,都江堰顽强地沉淀着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营养,无数文人骚客纵情山水,浓墨重彩,留下了多彩瑰丽的诗篇,灌溉水文化在这里得以延续和传承。清代的山春《灌阳竹枝词》中唱道:“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何盛新《伏龙观》中写下:“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董湘琴也在《游伏龙观随吟》中吟诵道:“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黄俞的《都江堰》中说:“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现代权黎明《都江堰吊古》诗曰:“数声钟鼓报黄昏,瞻仰神工千古存。玉垒照看川岁月,金堤抱负蜀乾坤。重书禹贡追先圣,长遗尧封泽后昆。约束岷江东逝水,休惊岸左二王魂。”我很惊讶,这个两千多年前的灌溉工程,不仅仅浇灌出富饶与丰盈,还滋润了灵感与华章,有关它的诗词歌赋吟诵不尽,是都江堰永远年轻的最好注脚。

续写传奇

都江堰,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以尊重自然规律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得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它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为数不多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区域水系网络化的典范。它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千年不衰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桑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或成为历史景点,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源远流长,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抒写着历久弥坚的传奇,由此沉淀下的水文化更是深沉与厚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都江堰的建设和发展,都江堰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延续历史遗存和人文价值的同时,灌区规模迅速扩大,灌溉范围从平原延伸到丘陵,供水对象从农村扩展到城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多位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莅临都江堰视察,为都江堰的发展描绘出意义久远的宏伟蓝图,都江堰水文化建设得到了更广的延伸与扩展。

“传承古堰文明,引领现代水利”是新一代都江堰水利人的追求。一代代中国水利人——新一代的李冰们继往开来,在古老的都江堰写下了新的篇章。目前,都江堰管理局所管辖的人民渠一处、人民渠二处、东风渠管理处、外江管理处、黑龙滩管理处、龙泉山管理处等,借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的陆续实施,各项工程措施逐步到位,使得工程的灌溉和供水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也使这一古老的工程焕发出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都江堰秉承“建管并重,软硬同举”的思路,在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上实现了大的跨越。目前都江堰灌区在管理上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在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都江堰灌区自1996年就开始了水利管理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先后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研究编制了《都江堰水利自动化与现代化可行性研究报告》,努力打造数字都江堰,使都江堰发挥更大的作用。2001—2005年,都江堰灌区水利信息化一期工程顺利实施,2006年开始进入第二期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全面完成灌区骨干网络及二级网络试点建设,水文、工情数据管理及标准建设,GIS基础平台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推广建设等,实现了水情遥测、图像监视、闸门控制、水质监测、三维地图和灌区信息等一体化管理。在都江堰管理局的水利调度中心,年轻的管理员紧盯屏幕认真地操作着。“小同志,请你查看一下今天都江堰渠首的水位。”采风组的同志对操作员陈曦说。很快,大屏幕上都江堰水位信息显示出来,随后操作员演示了闸门控制的全过程。当我们打开系统,点击鼠标,都江堰灌区的各地雨情、水位、流量、灌区支干渠配水量、灌区土壤墒情等数据都一一实时传输并显示了出来。都江堰水文化建设,不仅仅囿于诗词歌赋,她更能贴近时代,引领时代,跨越时代。

在都江堰管理局展览厅,我们被一张黑白照片感动得泪眼蒙眬:一位满头银丝、满脸沧桑的白胡子老汉,捧着一碗清泉喜上眉梢,感动不已,那是当年都江堰的清清流水缓缓沿着渠道上了东山的黑白记忆。昔日那首关于东山古老的歌谣中所唱的“月亮弯,照东山,提起东山泪不干,农民生活实在苦,脸朝黄土背朝天,劳力花了千百个,昼夜只灌几亩田”的情景,早已随流水东去,再不用喝堰塘水的东山人内心是怎样的翻腾?这张照片正是1956年东山人喝上都江堰水时的难忘瞬间,可以说,这也是都江堰新传奇的开始。

东风渠作为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变迁,浓缩着都江堰的沧桑和巨变。在东风渠,我们看到,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东风渠正向经营水利、人文水利、生态水利、数字水利、资源水利大步迈进。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灌排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东风渠在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上做足文章,真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在发展节水灌溉和农业灌溉上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工业用水上提高水的循环利用次数,生活用水上厉行节约,从多方面构建节水型社会。我们先后来到眉彭干渠、郫县团结渠、东风总干渠、五斗口节制分水闸,每到一处,都让人耳目一新,渠道水流清清,管理站环境幽雅,功能设施配套齐全。

在东风渠管理处,李处长兴奋地说:“按照水利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东风渠的核心目标就是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抗旱夺丰收,防汛保平安。”说时,李处长勾起手指,算起心中的那笔账:“东风渠灌区常年从都江堰引水43.8亿立方米,向成都市生活及工业供水6.62亿立方米,供灌区农业用水14.1亿立方米,向龙泉山和黑龙滩灌区水库输水5.68亿立方米,向成都市中心城区提供环境用水5.47亿立方米,通过灌排兼用河道安全排水11.9亿立方米。东风渠为四川的经济发展贡献不小啊!”东风渠只是一个缩影,四川省提出再造一个都江堰,意味着都江堰不再局限于灌溉层面上拓展,她的文化内涵将得到全面升华。

在都江堰东风渠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让病害工程和卡脖子渠段改造与治理风生水起,岁修工程如火如荼。截至2010年年底,岁修工程已改造计量用水闸口639处,占总闸口数的37%,新打通渠堤通道50余公里,渠堤绿化25.4万平方米,完成末级渠系试点改造两条9.4公里。近10年来,岁修工程投资8376万元,岁修重点工程在都江堰灌区评选中优质率达98%以上,同时还打造了一批示范工程。

今天的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灌区内风光旖旎,景色独特,成就了成都平原的无限魅力。灌区水利,星罗棋布,各有风韵: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通济堰,碧水扬波;黑龙滩、三盆湖、鲁班水库,波光潋滟。处处是“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景象。盛世兴堰,继往开来,都江堰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共完成投资13.12亿元,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03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0.49万亩,改善面积168万亩,使成都、德阳、遂宁等7市37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为成都平原的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也使都江堰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旅游、环保、教化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

都江堰每年都要举行放水节,这是都江堰有别于所有堰渠的盛事,也是都江堰灌溉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李冰的活动始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据现在所能看到的历史记载,公元978年北宋时期,正式由官方将清明节定为放水节。但是实际上在北宋以前,就有了以纪念李冰为主要内容的“祀水”活动。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典礼程序为:主祭官公服,行二跪六叩礼,奠帛、读祝;送神、望燎;告礼成,退。这种祭祀规格一直沿用到明末。到了清代,雍正五年也就是公元1727年,清朝廷准四川巡抚都察院宪德奏请,颁定每年“春秋仲月,照吉致祭”。每祭由县捐银两,具“猪、羊、烛、富、香、褚及庶盖”。1938年,当时的四川省政府颁定《崇祀显英王庙伏龙观典礼仪式》,祭完李冰父子后,即到江边祭祀后鸣炮放水。官祭之外,还有民祭,旧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川西受益区人民不辞辛劳跋涉带着祭品来都江堰祭祀,多达万人以上。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的清明节举办了新中国的首次放水典礼,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英国《泰晤士报》曾作为重要新闻加以报道。1957年,都江堰岁修措施改进,修建了电动钢制闸门,砍杩槎放水的仪式不再举行。1991年,中断了34年的清明放水节恢复。1993年,放水节增设了祭坛,增加了面具舞表演。1994年,由水利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放水节,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题词。在2004年的放水盛典上,长江沿线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大城市领导,2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及文化参赞参加活动,活动增设都江堰圣女、玉女祭水内容。2012年的放水节更是盛况空前,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向世人展示古老神秘的都江堰及其悠久厚重的古蜀文明和水文化。

此外,以灌溉水文化为背景,都江堰市打造了一台大型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以奔腾的岷江作背景,以废弃的水坝作大幕,别具一格的演出场地,美轮美奂的场景,精彩绝伦的演技,使都江堰灌溉水文化得到深度挖掘和呈现。

古老的都江堰正踏浪飞歌,激情无限,泽被平畴,膏润丘陵,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接力,人类科学智慧创造的共同财富,已在这里奔腾、升华。

链接:灌排发展中心灌溉水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专题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