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开鲁县十万亩连片节水增粮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国家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重要建设内容。项目区覆盖开鲁镇、东风镇的16个村屯,惠及4670户、1.87万人,总面积11.26万亩。总投资1.34亿元,其中整合项目资金1.2亿元、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群众自筹400万元。项目区累计开挖土方207.18万方,铺设地下主管道900.8公里,铺设滴灌带7.88万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27.76公里、栽植杨树大苗6万株,绿化村屯7个、栽植垂柳1.4万株、云杉5000株,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39.58公里,埋设低压线路787.5公里,安装100千伏安变压器75台,新建水泥路35公里。项目区采用统一整地、统一机播、统一浇灌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等玉米高产创建技术,选用KSA4574、登海605和伟科702等密植高产品种,亩播种5200—5500株、保苗5000株以上,亩增加有效株数500—1000株,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亩节约化肥3—5公斤,进行翻耙深松改土地力培肥,亩投入有机肥50公斤,全部采用大小垄覆膜种植模式,小垄间距40厘米、大垄间距80厘米,推广化控稳产、玉米螟综合防治、化学除草、隔行去雄等增产技术,从整地、播种、收获到秸秆转化、残膜回收实行全程机械化,投入农机具7万台次,每个镇各组建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万亩,实行规模化经营,解放并转移劳动力3150人以上。
项目区全部采用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模式,所有农田井都安装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应用水资源无线自组网络管理技术,通过市、县、村三级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实现精准灌溉、科学施肥和高效节水。项目区内共设立3个综合观测站,对气象、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进行实时动态观测。组建16个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浇灌和阶梯收费。在三星村建设了开鲁县水肥一体精准灌溉示范区,面积1326亩,配套建设村级节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和通讯中继站、超声波流量计、电磁阀及无线控制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等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膜下滴灌玉米每亩省水51%、省工3个、省地14%、省电58%、提高肥效10%,提高亩产150公斤,产量可达950公斤,每亩净增效益371元,年净增农业产值4177万元。项目区压减机电井819眼,年可节约水资源2421万方。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改良土壤,排抑盐碱程度高,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改善作物田间小气候,减少病虫害传播,形成节水、高效、环保、安全的农业生态环境。
内蒙古全区“节水增粮行动”现场会与会人员来我县实地观摩
2013年7月17日,全区“节水增粮行动”现场会参会人员深入我县十万亩连片节水增粮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实地观摩,市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贺志亮、政府县长赵长勇陪同观摩。
在我县十万亩膜下滴灌节水高产高效项目区,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我县膜下滴灌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我县膜下滴灌建设中采取玉米密植高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与会人员认为我县玉米膜下滴灌建设日趋成熟,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和宝贵的经验。
我县十万亩膜下滴灌节水高产高效项目区,是2012年和2013年国家节水增粮行动工程项目的重要建设内容。项目区总投资1.34亿元,耕地面积14.3万亩,覆盖2个镇,16个村屯,辐射人口1.87万人。项目区内统一作物品种、统一平整土地、统一机械播种、统一田间管理,应用推广玉米密植高产技术,较常规种植亩增加有效株数500——1000株;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亩节约化肥3——5公斤,同时还推广了化控稳产、玉米螟综合防治、化学除草、玉米隔行去雄增产等技术。项目区耕、种、收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初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据测算,膜下滴灌玉米每亩省水51%,省工3个,省地14%,省肥33%,增产100公斤,每亩净增效益371元,项目区年可节约水资源2421万方,年净增农业产值4177万元。
我县作为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80多万亩,年农业用水在5.6亿立方米左右,针对近几年连年干旱,地下水使用超载严重,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实际,我县逐年加大农业节水项目建设力度,突出抓好立项争资,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节水投资体系,整合国土资源、财政、农业开发、水务、发改等部门建设资金,有效推动了全县节水农业的发展。今年,我县12万亩膜下滴灌项目区建设完成后,全县农业节水面积达到了110万亩,其中低压管灌面积81万亩,膜下滴灌面积25.6万亩,喷灌3.4万亩,年可节约农业用水9千万立方米。
(来源:开鲁县电视台 杨永利 谭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