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3日至26日,灌排中心第一党支部联合湖北省水利厅农水支部一起赴宜昌市开展了“走基层、察实情、学典型”的主题调研活动。期间,通过与宜昌市秭归县、夷陵区、东风渠灌区等基层水利部门座谈,并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村水利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了山区水利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新经验、新做法。
在秭归县,我们亲眼目睹了雨洪集蓄微润灌溉工程在山区高效节水灌溉中取得的成效。该县经过多年探索出了“库(塘)渠相连、渠池相通、田间建池、管网配套”的山区雨洪集蓄利用灌溉方式,着力破解了山区抗旱难题。特别是因地制宜实施了“雨洪集蓄+微润灌溉”节水抗旱新模式,减少了灌溉水渗透、蒸发、径流损失,不仅土壤不板结,还有助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使原有的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变成了四季常青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家一致认为秭归县农田水利确实走出了一条适合山区特点的高效节水新路子。
在夷陵区,我们实地查看了鸦鹊岭镇梅店村和东山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情况。全区经过十年的探索,已经有102个村实施了“五小水利”工程设施承包确权,签订承包管理合同10万多份,颁发农村“五小水利”工程设施承包经营权证7394本。通过与鸦鹊岭镇梅店村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座谈,大家一致认为,签订“水权证”这一举措,责任主体明确了,管理责任增强了,农民真正把水利设施当作自己家里的“责任田”了。夷陵区的这种管理机制、模式和手段很有新意、很有内容、值得推广。
随后,我们参观了乐天溪镇唐家坝村套里“夷陵大禹”张宗淮个人捐款兴建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老党员张宗淮创业致富不忘乡邻,6年捐款860万元兴修水利,现场施工千余天的壮举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水利人,我们要学习他情系水利,治理水患的实干精神,更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通过调研学习,参加支部活动的党员同志普遍感到收获频多,受益匪浅。令人难忘的是那漫山遍野、绿郁丛丛的柑橘林;产权制度改革后那村支书激情澎湃的演讲和那张老先生的豁达淳朴的笑容,这一幕幕在我们脑海里、我们心灵深处,深深的打下了烙印,使我们时刻不忘支撑农村水利发展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老党员张宗淮家前合影

在鸦鹊岭镇梅店村学习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经验

在老党员张宗淮家中座谈

了解微润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