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资料共享 > 农水文化 > 正文
水文化欣赏:抚今追昔话长渠
  湖北省襄阳市水利局     谭天福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3/8/1    

提起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四川都江堰。其实,湖北襄阳的长渠比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还早23年呢!

长渠,位于鄂西北,西起南漳县武安镇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总长49.25公里,又称“百里长渠”、“白起渠”、“荩忱渠”。

长渠,这个具有近2300年历史的伟大古代水利工程,见证了曾经“问鼎中原,饮马黄河”强大楚国的覆灭,记录了荆楚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亲历了长渠灌区的沧桑巨变,在荆楚大地上谱写了荆楚儿女改造自然光辉灿烂的壮丽诗篇。

一、长渠积累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长渠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比四川都江堰早23年,比关中地区的郑国渠早33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引水工程。1988年9月,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水利之最》,称其为“全国最早的灌溉渠”。

长渠,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而开凿的。公元前279年,为实施秦国大将军司马错的“得楚,则天下并矣”的战略主张,名将白起在攻打楚国的鄢城(现在的宜城)。鄢城固若金汤,久攻不下,白起遂采取“水攻法”,在鄢城上游筑坝蓄水、凿渠引水,大水灌冲楚鄢城,鄢城不战自破。白起因功勋卓著,被封为“武安君”,封地就是现在的南漳县武安镇。战事结束之后,白起或出于偿债情结,或出于改善自己封地农田灌溉条件,率众兴修水利,不但修筑了“武安堰”,还把开凿的战渠改造治理成了灌溉渠。因蜿蜒数十公里长,人们就称之为“长渠”;长渠所灌之处,都成了“膏良肥美”之地,从中受益的百姓感念白起兴修水利的功德,又称长渠为“白起渠”。

为什么长渠没有都江堰、灵渠等古代水利工程有那么高的知名度呢?最主要因为长渠是利用军事工程的农田灌溉设施,是“战渠”演变为“灌渠”,有“军转民”工程;都江堰则不同了,它是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组织修建的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综合功能的纯粹意义上的水利工程。

关于长渠,在现存的古籍记载中,最早见于《元和郡县图志》,在襄州义清县(古义清县在襄阳城西南50多里,今襄城区、南漳县、宜城市交界地带)条下记述:“长渠在县南二十六里,派引蛮水。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从该文献的记载可知长渠又称“白起渠”的渊源。此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北宋时曾任襄州州官的曾巩所著《襄州宜城县长渠记》和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所写《读史方舆记要》均有类似记述。

可以说,长渠初始因战而凿,却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灌溉水利工程,造就了襄宜平原的千里沃野。

二、长渠首创了“陂渠串联”的水利灌溉方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利用长渠的成功经验。古长渠“陂渠串联”的灌区水利灌溉方式,是荆楚人民改造自然、发挥效益的智慧结晶。

古谓“陂渠串联”,是将渠道与堰塘串联起来,堰塘平时蓄储水源,农田需要灌溉之时堰塘蓄集的水通过渠道流入农田,这样可以“以丰补歉”,对水资源在地区分布和时间分配上很好地加以调节,增大了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起到增加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效率的作用,充分地发挥了灌区灌溉的最大效益。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城西陂谓之新陂,覆地数十顷。西北又为土门陂。从平路渠以北,木栏桥以南,西极土门山,东跨大道,水流周通。”这是中国水利史上首次关于“陂渠串联”这一水利工程形式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北魏时长渠渠区已发展成为灌田三千顷的大灌区,由此可见北魏以前长渠灌区陂渠串联的形势了。

《大元一统志》明确记载了“起水门四十六,通旧陂四十有九”,即指长渠灌区有49口堰塘与渠道互通相联,常年蓄水,忙时灌田。

1979年8月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利史稿》对“陂渠串联”的作用高度肯定:“我国华北多平原,灌溉工程多为引河水的渠系工程。南方多山区丘陵,多为陂塘蓄水工程,二者之间的中间形式是陂渠串联(长藤结瓜),它出现在南北之中的淮水流域。陂渠串联的水利形式就是把大大小小的陂塘用渠道联通,从而把分散的陂塘水源集中起来,统筹使用。因此,它可以根据各时期灌溉用水量的不同,开放一个或几个陂塘,供给整个灌区使用,从而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战国末期,在湖北襄阳地区建成的白起渠,就是这种陂渠串联的水利形式”。

三、长渠书写了一部治水发展史

唐代的梁崇义主持整修治理长渠,是目前有史记载整治长渠最早的人物。他任山南东道节度使驻守襄阳时,主持治理长渠,并在武安镇武安堰旁修建白马庙,供奉白起塑像。元代何文渊著《重修武安、灵溪二堰记》中称:“唐大历四年已酉,节度使梁崇义尚修之,乃建祠宇”。诗人胡曾以其首次整治功德无量,赋诗高度评价“武安南伐勒齐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长载后,蛮流犹入在宜城。”

宋代多次对长渠维修整治,北宋有2次,南宋达3次。北宋第一次是在宋至和二年(1055年),襄州宜城县令孙永(字曼叔),对年久淤塞的长渠进行疏治。宋熙宁六年(1073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新任襄州州官(知州)就巡视长渠灌区,有感于“使并渠之民足食而甘饮,其余粟散于四方”,遂为孙永主持修治长渠一事补写了《襄州宜城县长渠记》(《元丰类稿》卷一九)。《襄州宜城县长渠记》记述“理渠之坏塞,而去其浅隘,遂完故碣,使还渠中。自二月丙午始作,三月癸未而毕。田之受渠水者皆复其旧”,这次整治长渠成效斐然,用时一个多月就恢复了灌区的灌溉效益。孙永还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蓄水、放水、用水的管理制度,“曼叔又与民约束,时其蓄泄,而止其侵争,民皆以为宜也”,这种管水制度减少了水事纠纷,深得老百姓的拥护。孙永调任开封府知府后,依然惦记着长渠。宋熙宁六年(1073年)曾巩路过开封,孙永向其询问长渠状况、是否沿用他制定的管理制度。曾巩回:“民皆以为贤使之约束,相与崇之,传数十年如其初也”,孙永听后释然一笑。宋熙宁十一年(1078年)孙永由开封迁调汝阳,上任前又写信给宜城县令“是知大旱而长渠之田无害也,是其山川民这害者,皆为州者之任”,提示宜城县令,牢记农田灌溉与防治水患,是地方官员的职责。

北宋第二次是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襄州宜城县令朱纮主持复修长渠,并将木渠与长渠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溉田六千余顷”(郑獬著《郧溪集》),折合今42万亩,效益凸现。这次整治有两个特点:第一,发动群众兴修水利。据《宋史•河渠书》记载:“不费公家束薪斗粟”。第二,扩大了灌溉效益,不仅渠道两岸的农田得到灌溉,而且还使修复的木渠沿途同陂塘相连,“通旧陂四十九,渺然相属,如联鉴,高蓄下泄”(郑獬著《郧溪集》),发挥了陂塘的调节作用。时任开封知府的湖北同乡郑獬(安陆人)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目睹木渠与长渠贯通发挥的巨大灌溉效益,赋诗:“木渠远自西山来,下溉万顷民间田,谁谓一石泥数斗?直是万顷黄金钱。去年出谷借牛耕,今年买牛车连连。须知人力夺造化,膏雨不如山下泉。雷公不用苦震怒,且放乖龙闲处眠。安得木渠通万里,坐令四海成丰年”(郑獬《郧溪集》卷二六)。当年在朝任参知政事的大文豪欧阳修也赋诗盛赞朱纮复修水渠的功绩:“因民之利无难为,使民以说民忘疲。乐哉朱君鄣灵堤,导鄢及蛮兴众陂。古渠废久人莫知,朱君三月而复之。沃土如膏瘠土肥,百里岁岁无凶甾。鄢蛮之水流不止,襄人思君无时已”。

“靖康之乱”,北宋沦亡。岳飞收复沦陷的襄阳、钟祥等6州后,金国罢兵求和,襄宜地区一变而为南宋的北地要塞,长渠和木渠也随之湮废。参知政事汪澈督视荆襄,上书宋孝宗请修长渠。《宋会要稿》载:“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参知政事督视湖北、京西路军马言,相视襄阳有二渠:一曰长渠,一曰木渠,皆古来水利播殖去处。……其间陂池灌浸,脉络交通,土皆膏腴。自兵火后,悉已堙废。今且先治长渠,凡筑堰开渠可用二万工,并合要牛具种粮等,就委两路运司措置,不令丝毫扰民”。这次复修规模不小,用工2万个,“费已十余万”(《宋史•食货志》)。复修后灌区效益也十分显著,年收谷75万斛,2100折合多万公斤,《宋史•汪澈传》有载:“孝宗即位,锐意恢复,•••澈以参予督军荆襄。•••请因古长渠筑堰,募闲民,汰冗卒杂耕,为度三十八屯,给种与牛,授庐舍,岁可登谷七十余万斛”。

南宋以后的两次规模都比较小,一次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另一次是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元代对长渠也有所零星维修,当时尚能灌溉一些农田。到明、清时期,长渠“日就湮塞”,“荡然无存”(《(同治)宜城县志》卷一,方域志附考)。

抗日战争时期,为纪念抗战名将张自忠将军,长渠更名为“荩忱渠”。1939年6月29日,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字荩忱)驻防宜城县,在认真调查了解长渠的历史与现状并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后,致电湖北省政府代主席兼建设厅长严立三,恳求修复长渠,称“当地原有长渠一道,蜿蜒七十余里,灌田三十余万亩。嗣后渐次湮废,以致水旱更迭、灾害频仍。若加修浚,岁可增产粮食百万石左右。值此抗战期间,增加生产实为扼要,拟请转电兴修,俾国计民生同受其利”。次日(6月30日),严立三回电表示同意,同时将张自忠电文转发告五区(襄阳)专署及南漳、宜城两地,要求“饬即酌办!”。但因当时宜城、南漳两县意见不一致,张将军忙于军务,无暇过问修渠一事,长渠修复一度被搁浅。1940年5月16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在宜城县南瓜店壮烈殉国,举国哀痛。2年后(1942年),湖北省建设厅长、民政厅长、财政厅长、鄂北行署主任等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论证长渠复修事宜,会议认为长渠整修有利无害,决定当年11月开工建设。为缅怀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圆他复修长渠的梦,湖北省政府把长渠命名为“荩忱渠”。后因日军侵扰鄂西北,长渠复修工程被迫停工。抗战结束后,因经费无着,1947年7月底尚未完全复工的长渠疏挖工程全线停工。

四、长渠迸发出了科学发展的强劲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古长渠迎来了春天。长渠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1952年11月,南漳、宜城两县投入劳力4万多人,长渠土方工程全线开工,1953年5月1日全部工程竣工并正式通水。为加强工程组织领导,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余益庵兼任工程建设负责人。

新中国成立后,长渠人在古代“陂渠串联”水利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水利灌溉模式,在全国灌区予以推广。长渠是一条“藤”,沿渠与之串通的水库、堰塘就是一个个“瓜”。这些“瓜”包括1座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6座小(2)型水库和2161口堰塘。非农田灌溉时,拦河坝使河水入渠,渠水入水库、堰塘;农田灌溉需用水时,随时输水灌溉。做到常流水、地表水全面运用,常年蓄水,不让水源白白地流走浪费,扩大了水源。长渠灌区的灌溉面积随着灌溉方式的改进而快速增长,目前灌区面积已达30.3万亩,是襄阳五大灌区之一,是襄阳乃至湖北省粮棉油的重要产地、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区域之一。

经过长渠一代代人的精心管理,长渠工程属全湖北省优等工程,灌区一派生机。1964年,湖北省水利厅在长渠召开“全省灌溉管理工作现场会”,水利厅原厅长刘振岐号召全省425个万亩以上的灌区“学长渠,赶长渠”,办好灌区。从2000年长渠被列为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起,长渠维护管理有了稳定的经费保障。

现今的长渠人与时俱进,不断加快改革步伐,按照“以效益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为核心”的要求,开拓创新,奋力推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之路,促进各项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长渠在治水方面,成就突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现今长渠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长渠渠首先后经过10次维修和改扩建,白起碑阁亭内保存了大量的碑记以及一些文化名人的题字。2008年长渠被湖北省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岁月沧桑,长渠风采依然;展望明天,相信长渠更加辉煌灿烂!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