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灌排发展中心灌溉水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六:泾惠渠——古今穿越灌排情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韩振中 张绍强 杜秀文 刘子亭 魏春志 李克祥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3/8/26    

编者按:郑国渠(泾惠渠)、灵渠与都江堰一起并称为“秦代三个伟大水利工程”。这三个伟大的水利工程,之所以能在水利史上留有这么重要的位置,历时千年依然不被岁月长河淹没,在于它们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地势,根据一年中水涨水落的不同变化适时修正完善,使其本身的系统能适应并利用水的变化,变水害为水利。中国灌排发展中心在“灌溉水文化建设调研活动”中,逐一探访了以上3个工程。本报今天刊登中国灌排发展中心赴泾惠渠和灵渠调研组的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又到六月,草木葳蕤,绿满原野。笔者一行从泾惠渠渠首沿泾河顺流而下,追寻往昔郑国渠的印记,感受今日泾惠渠的风采。遗迹与现代工程交织,渠水与茂盛农田相映,短短2天时间,我们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近距离感受了泾惠渠灌溉工程的古今传承的治水精神和历史脉搏,领会了水利工程建设者的智慧与执着。不管是昨天的郑国渠还是今天的泾惠渠,都在勾勒出中国灌溉发展脉络的同时,展现了水利事业的发展进程和水利文化的丰富内涵。

“幸福渠”的今日风貌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北依仲山,南临渭河,西起泾河,东至石川河西岸,东西长约7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占地面积1233平方千米。灌区在秦郑国渠及历代引泾工程的基础上,经由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主持规划设计,于1932年6月建成通水。渠首设于泾阳县王桥镇张家山峡谷,灌区受益范围涵盖三原、泾阳、高陵、临潼、阎良和富平6个县(区)48个乡镇145万亩农田。灌区交通发达,经济基础好,水利化程度高。

泾惠渠灌区自1998年开始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两年间累计续建、改造灌溉渠道198千米、建筑物593座,干支渠衬砌防渗长度占其总长度比例分别达到97%和57%,斗农渠衬砌防渗长度占总长度比例也达到34%。灌区新增、恢复与改善灌溉面积9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52提高到现在的0.6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000多万公斤。

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使灌区渠道面貌焕然一新,有效保障了灌溉供水,显著提高了输水效率和灌溉用水效率,促进了粮食高产稳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今天的泾惠渠灌区以占陕西省2.4%的耕地,生产出占全省5.8%的粮食,粮食平均亩产已达780公斤,是陕西省平均亩产的2倍多,每年还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2亿公斤以上,成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有了泾惠渠水的润泽,才有了以“泾(泾阳)、三(三原)、高(高陵)”为代表的富庶关中,灌区人民亲切地称泾惠渠是“幸福渠”“母亲渠”。望着渠道里泾河水源源不断注入农田,我们身为灌排人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不禁油然而生。随着改造渠道绿化工程的实施,泾惠渠灌区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引水灌溉变迁的“历史博物馆”

在泾惠渠灌区渠首闸管所展览室内陈列着许多灌区演变的资料与图片。站在泾惠渠灌区引水口变迁图前,听着灌区管理局同志的介绍,我们的思绪被拉回到2200多年前。

据介绍,泾惠渠渠首10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里密布着从战国至今的古渠口遗址40多处,映射了不同历史时期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历史演变,水文化内涵丰富,堪称中国引水灌溉历史博物馆。

今天泾惠渠灌区的农田大部分曾受郑国渠的浇灌滋养。郑国渠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灌溉工程,其修建颇有一番来历。公元前246年,秦国强大,经济、军事实力远远超过邻国,东部近邻韩国感到了巨大的安全威胁,韩桓惠王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便派水利工程师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郑国向秦国建议兴修引泾水入洛的灌溉工程,秦王不知是计,采纳了郑国的建议。但在施工过程中,韩王的计谋暴露,秦王便要杀郑国。郑国辩解道:“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见《汉书•沟洫志》)。意思是说,虽然当初韩王叫我来做间谍,但水渠的修成的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秦王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于是命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总共花费10多年时间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后人称其为“郑国渠”。

郑国渠的成功修建,使八百里秦川贫瘠盐卤的土地一跃成为良田沃土,亩均产量达116公斤,这一产量在当时农业生产水平下是相当高的,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壮大了秦国实力。郑国渠的修建不仅没有削弱秦国实力,反而使关中平原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与坚实的后勤保障,加速了其统一六国梦想的实现。

郑国渠建成后,随着取水口河床的变化,历经多个朝代建设,先后有汉代白公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通济渠,清代龙洞渠。汉代民谣对引泾工程及其效益做了如下描述:“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引泾灌溉成为燃眉之急。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在危难之际欣然受命,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建泾惠渠的重任。在他的主持下,工程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修建者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流量16立方米每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泾惠渠造福百姓的时代开启。

波澜壮阔的灌溉工程“画卷”

泾惠渠灌区的历史变迁,凝聚了无数水利工作者的智慧,形成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纵观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到李仪祉主持修建的泾惠渠,均坚持“因势利导、驱害兴利、灌排结合”的治水方略。郑国渠取水口因河势科学选取,《史记》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渠道的淤积;渠口选在峡谷之口,使引水渠同泾水主流形成适当的夹角,并“立石囷壅水”,加大了入渠流量;干渠紧傍“北山”,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南侧的全部灌区,扩大了灌溉面积;“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引高含沙河水淤灌盐碱沼泽,实现灌水、肥田、改良土壤一举三得,这是中国农田灌溉技术上的创举。

郑国渠并不是一般的引水灌溉工程,而是具有淤灌压碱性质的大型水利工程。现代研究中侧重于灌溉,而对淤灌区域的排水系统没有多少文献和研究资料涉及。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含沙水淤灌必有配套合理的排水系统,不然其效益不可能发挥。另外,采用“横绝”(不同流向的河流在交汇之后又按原来流向继续前行)工程措施,接纳了沿途北山南下诸流(冶峪河、清峪河、浊峪河、沮水、漆水),既保证了郑国渠的大部分水量可以东渡,又可以收集利用部分石川河的水量,同时增加了干渠的引水量。

从郑国渠到泾惠渠,悠久的引泾历史,让多项治水方略和工程技术流传至今,闪烁出水利科技的灿烂光芒。进入现代社会后,特别是近年来,泾惠渠灌区水利工作者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水利科技屡结硕果,进一步丰富了治水方略与水利技术,为灌区水文化积累了宝贵财富。

在泾惠渠灌区内,可以看到2200多年来引泾灌溉的发展变迁史实。这里的郑国渠和历代引泾工程遗址,是当前世界上保存完整、成年代序列较长的水利工程遗址,是我国古今引水灌溉工程的缩影,也是研究我国水利、经济、政治、军事等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们记录了我国人民引泾灌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伟大历程,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灌溉工程历史画卷。

传承不息的水文化旗帜

古往今来,致力于引泾学术研究者,代代相承,留下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如《记事之碑》《重修广惠渠记》《新开广惠渠记》以及李仪祉的水利著作等等。有关引泾灌溉的文化作品也是面广量大、形式多样,有诗词歌赋、格言警句、故事传说、绘画摄影、篆刻书法、铭文楹联、碑文石刻等,无不反映了人们对开发利用泾河的思索、认知和弘扬。泾惠渠文化史料丰富,是巨大的水文化宝藏。《史记》中郑国渠的“疲秦之计”,仪祉墓园“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的楹联,挖掘石渠的“斗石斗米”故事和泾河龙王故事,无不渗透和寄托着人们对引泾的浓浓情感。

历代参与泾惠渠修建的水利人,也体现出代代传承的水利精神。郑国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间谍,但却是一名优秀的水利工程师,他投身水利建设,扎扎实实地勘测、计算和设计引泾河水灌溉,大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近代的李仪祉先生立志水利救国救民,不遗余力地治理江河湖海,主持引泾工程,亲自踏勘选线,四处筹募资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2年建成泾惠渠,使之成为我国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开了中国近现代水利建设之先河。这些水利先辈身体力行,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推进水利跨越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水利工程建设与技术发展是承前启后、不断创新的过程,保护和继承水文化遗产,服务新时期水利建设十分必要和重要。水文物古迹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在工程改造与建设中,要保护好历代引泾遗址,使水文物古迹流传千古。

在调研结束时,灌区管理人员介绍,陕西省水利厅非常重视水文化保护,并做出了具体工作计划,建立了李仪祉纪念馆。泾惠渠灌区管理局还成立了水文化办公室,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历代引泾灌溉工程资料,研究引泾工程演变史、灌区发展史等,搭建水文化展示平台,普及水利发展史和水利科技知识,令我们深感欣慰和鼓舞。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