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资料共享 > 农水文化 > 正文
灌排发展中心灌溉水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七:灵渠——贯山通水有灵气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邓少波 徐成波 郭宏江 臧龙 蔡媛媛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3/8/26    

编者按:郑国渠(泾惠渠)、灵渠与都江堰一起并称为“秦代三个伟大水利工程”。这三个伟大的水利工程,之所以能在水利史上留有这么重要的位置,历时千年依然不被岁月长河淹没,在于它们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地势,根据一年中水涨水落的不同变化适时修正完善,使其本身的系统能适应并利用水的变化,变水害为水利。中国灌排发展中心在“灌溉水文化建设调研活动”中,逐一探访了以上3个工程。本报今天刊登中国灌排发展中心赴泾惠渠和灵渠调研组的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盛夏时节,有幸探访灵渠。灵渠给人的第一感觉正如它的名字,灵动、巧妙,让人陶醉。郭沫若曾在参观灵渠后赞叹:“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一条全长30余千米的渠道,何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这还得从两千多年前说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后,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却遭遇顽强抵抗。秦军久攻不下,军粮告急。为解决粮饷运输问题,秦始皇派人勘察后发现,“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为南岭所隔”,遂下令劈山筑渠,把湘江水引入漓江,形成一条人工航道。所劈之山即为南岭(今兴安县城北太史庙山),所筑之渠即为灵渠。他可能不会想到,当年为战事所需而修筑的灵渠,会成为水利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灵渠之灵,灵在地形

灵渠一开始并不叫灵渠,古代被唤作“秦凿渠”或“兴安运河”,之所以后来改叫“灵渠”,大概是因为后人惊叹于上天造化之灵气,抑或古人智慧之精巧。

灵渠位于桂林市北57千米处的兴安县境内。兴安县流行着一句民谚——“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形象概括了这里特殊的地理特征,这也是灵渠选址在此的主要原因。县城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而位于东南部的海阳山是长江支流湘江的发源地,城西北的猫儿山是珠江支流漓江的发源地,原本是“遥遥相望”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在这里却相隔仅30千米。雄韬伟略的秦始皇规划了灵渠的宏伟蓝图,而要将蓝图变成现实,还得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能工巧匠的双手。

灵渠之灵,灵在设计

灵渠设计科学灵巧,工艺完美,与都江堰、郑国渠并列,被誉为“秦代三个伟大水利工程”。

真正意义上的灵渠包括南渠和北渠。南渠全长33.15千米,可经严关、溶江,进入漓江,也可经珠江达南海,是真正意义上引湘入漓的渠道。北渠则作为引航道将大部分水引回湘江故道,经界首、全州进入湖南洞庭。其中,精妙控制两渠水量的“人”字坝,是灵渠的精华所在。

“人”字坝由铧嘴和大小天平石堤组成。铧嘴位于“人”字形石堤前端,因为它前锐后钝,形似犁铧而得名铧嘴,其作用与都江堰鱼嘴相似,用作分水。大小天平石坝位于铧嘴之后,与铧嘴一并起到堵水、分水、泄水的作用。因石坝“秤水高下,恰如其分”,而得名天平。石坝先通过堵截江面,抬高水位,再通过大小天平108度夹角将湘江上游河水三七分开。正常水位下,70%的湘江水被分入北渠,北上湘江,30%的河水被分入南渠,南下漓江,形成“三分漓水七分湘”的分水格局。汛期到来时,铧嘴还可以减轻洪水对大小天平的冲击力,把压力分向两岸。高出坝面的洪水则排入湘江故道,起到调整水位和平衡水量的作用。

在建造铧嘴和大小天平石堤的过程中,古人也有高招。他们利用松木耐水泡的特性,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地夯实插放在河床上,四周再铺上巨型条石。之后,在两块条石接缝处凿上楔形槽,用生铁铸造大小与之相符的铁码子打入槽中,连接起石块,形成石坝的整体。洪水来时,水流挟泥沙而下,充塞其间,越冲越紧,石坝得以千年不坏。坝顶宽约2米,平铺条石,石与石之间镶嵌紧密,相接处凿有凸形凹槽,熔生铁水浇成铁码,使巨石相互联成一体。其后为倾斜坡面,宽17至18米,以长石直竖鳞比排插,名为鱼磷石。它既可抗拒下泄水的冲刷,又可使河水带来的泥沙充填其间,鱼鳞石越挤越紧。这一设计符合力学原理,构思巧妙,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时代,古人用智慧巧妙地解决了施工难题,造就了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秦堤是灵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25千米,堤最高处在5米以上,下为湘江故道,左为南渠,灵渠依托其上。荡舟灵渠,你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袁枚的意境——“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灵渠还有一项对世界航运有重大贡献的发明,便是它的陡门。陡门是灵渠上的船闸,是先人为解决枯水季节通航问题而创造出来的,用于壅高水位、蓄水行舟,因形似大门,得名陡门。历史文献中对陡门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咸通年间(860年)。宋代嘉祐三年(1058年),陡门数量已经达36座,其中南渠31处,北渠5处,这时灵渠陡门数量达到最多。世界上最早的船闸直到1375年才在欧洲的荷兰出现,此时我国已经处于明朝时期了。1986年11月,国际大坝委员会的专家到灵渠考察,称赞“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灵渠之灵,灵在惠民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在2200余年历史的冲刷中,仍岿然不动,日复一日地发挥着航运、灌溉等作用,说它是世界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可谓实至名归。

灵渠最开始作军事运输之用,后发展成民用运输,而它的农田灌溉效益,直到隋唐之后随着中原地区移民的增加,才逐渐得到发挥。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人们在渠中修筑堰坝,在渠堤中修建水涵,将渠水直接引入农田;元代有“渠水绕运兴安县,民田赖之”;清代为保证灵渠的通航和灌溉,在南渠渠堤上刻制了批示牌,严禁放鸟入堰塘捉鱼,“窃维糖田必须粮堰,粮堰灌润粮田,上关国课,下济农民,不可毁伤,所固然也”。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先后修通,灵渠的航运作用逐渐消失,农田灌溉功能大幅度增加。到1949年前,灵渠南、北渠上共建有堰坝35座,自流灌溉面积5224亩,建有筒车190架,提水灌溉面积3230亩,最大灌溉面积8954亩。1952年起,当地政府对灵渠工程进行了全面修复,先后在北渠上游扩建了“仙人渠”和“五五渠”,在南渠上修建一、二、三支渠和严关干渠以及支渠,以泥堰、金沙冲、南岔塘、洛塘等五座水库为补充水源,将灵渠最大灌溉面积扩大到4.03万亩。

灵渠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民生工程”,融合了湘江和漓江之水,泽被两岸富饶的良田,历经两千多年,依旧巍然屹立,在兴安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灵渠之灵,灵在景致

灵渠之灵,更在于其曼妙的景色。行走于湘江中央的长堤之上,两岸草木繁茂,生机盎然,清流之间长堤蜿蜒。古木参天,渠水有声,迂回灵秀的渠道就像一篇律清韵长的诗文,和谐婉转。

如果说灵渠的建筑洋溢出古朴的质感,那岸上的古街却飘荡着现代的气息。环绕古灵渠的一条980米长街,被人们称为“水街”,是灵渠历史文化景区的重要部分。这里的古建筑、亭台、古桥和雕塑鲜活地再现了灵渠曾经的沧桑和如今的光辉。

在水街,触手可及的市井风情清晰地演绎着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这里既彰显出江南水乡民居的特点,又融入岭南百越民居吊脚楼的特色。水街上10余块“郎官第”“封桐世胄”等匾额,显示出这里的人杰地灵。据记载,自宋朝以来,兴安共出过进士120多名,举人202名。

清代学者苏宗经有诗云:“行尽灵渠路,兴安别有天。径缘桥底入,舟向市中穿。桨脚挥波易,篷窗买酒便。水程今转顺,翘首望前川。”足见这里也曾是文人雅士们游历岭南常来的胜地。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曾导引无数南来北往的舟船,古时曾是南北商船的中转站和货物集散地,店铺栉比,商贾云集,秦楼楚馆,极尽繁华。近年来,经过保护性修整,古镇重辉,水街再现小桥流水的婉约景致和热闹祥和的市井风情。今日的灵渠,虽已不见当年的舟楫繁华,其涤荡千年的秀美景致却依然如故,成为现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未见灵渠,你会因为它的名字而心动;来过灵渠,你会因为它的内涵而感慨。千古灵渠,天下奇观。心恋秦堤,情醉灵渠。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