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科技推广 > 技术推广 > 正文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研究初显成效
来源:水利部网站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3/9/4    

为保护和改善江西省农村水环境质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美丽乡村,为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提供技术支撑。2011年,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研究,组建了农村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地处农村的试验研究基地优势。通过人才引进培养、试验基地配套建设和科研合作,采用工程带科研的形式,着力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联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研究团队,共同开展农村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试验研究工作。

农村水环境是保障农村正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流域水环境的重要因素。由于江西省农村人口数量大,居住分散,农村污水量大且难以收集,大部分地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加剧了农村水环境的恶化。因此,有效处理农村污水便成了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启动了农村水环境整治试点。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针对农村水环境日益恶化、生活污水乱排无收集无处理的现状,该省试验中心站通过调查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规律,结合农村现有的排水和收集系统,以及地形地貌、经济状况、地方规划方案、处理后尾水水质要求等情况,研究适宜处理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的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工艺。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南昌县水务局的支持,选取了代表南方平原水网化区域的典型村庄南昌县向塘镇礼坊村,吸收引进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欧盟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建立了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示范工程,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示范工程占地面积200m2,其中人工湿地占地160m2,日处理能力为40m3/d,服务人口约为400人,采用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提升池+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农村生活污水经明沟和地下暗管收集管网汇集后,通过格栅截留大部分大颗粒物质,自流经沉砂池沉淀后进入厌氧池,经厌氧池处理后进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通过湿地吸附、过滤、滞留、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转化和植物吸收利用等作用,达到出水达标排放。该示范工程经过两个月调试后,出水水质达到预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B标准。示范工程建成后,有效解决了礼坊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无处理设施的问题,避免了农村水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在示范工程取得成功基础上,该试验中心站通过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在代表城郊结合部的南昌县莲塘镇和代表丘陵区的乐平市众埠镇分别建立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并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为江西省进一步开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服务。

人工湿地全景

湿地植被——美人蕉

湿地植被——菖蒲

湿地进出水水质对照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