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研究建立资金整合的有效机制,放大财政资金的集聚效应,增强政府统筹调控能力,根据国家在黑龙江试点的有关精神,山东省政府确定在莱芜市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支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8月21日上午,省政府在莱芜市召开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副省长赵润田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标志着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这次试点工作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除有特定地域、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的专项资金外,只要符合现行政策,确定37项涉农资金纳入整合试点范围。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以莱芜市整合规划为依据,搭建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平台,在“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的前提下,遵循“统筹规划、分工实施,共同挖坑、分别栽树,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涉农资金整合。强力推进产业富民工程,突出抓好镇驻地村、集中居住区、特色村三个重要节点的综合整治,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着力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试点将为今后其他财政资金的整合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山东试点整合37项涉农资金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从今年开始,山东省确定在莱芜市试点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围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将涉及10多个部门的37项涉农资金,纳入整合试点范围,山东财政资金管理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整合试点,省财政将以2012年安排莱芜市有关涉农专项资金数额为基数,每项资金原则上按高于该资金2013年预算增幅的比例,确定支持莱芜市的涉农资金整合规模,试点期限暂定为两年。莱芜市涉农资金整合将在“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的前提下,遵循“统筹规划、分工实施,共同挖坑、分别栽树,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原则进行整合。在整合资金使用上,要形成拳头、集中投放,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省里对莱芜市切块下达具体控制指标,注明涉农资金的专项名称、数额。莱芜市依据整合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依据所属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办理项目资金申报手续。省财政厅和有关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后,及时下达资金,由莱芜市组织实施。莱芜市还将把省里安排的资金与市、区和乡镇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表示,试点将为今后在更大范围推进涉农资金和其他财政资金整合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大“三农”投入,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去年全省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资金达2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达333.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但目前涉农资金使用分散、多头管理的现象仍较突出,难以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如何有效整合涉农资金,把有限的财力用到老百姓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项目上,是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今年以来,山东省将财政支持农业科技的4项资金整合为“农业科技发展资金”一个专项,将省级16项水利资金整合为“五大水利工程”5个专项,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奖补资金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统筹安排,强化了资金规模效应,提高了重点项目的投资强度。
于国安表示,今后,财政预算安排将在做好省级层面涉农资金整合的同时,积极探索涉农资金跨部门、跨级次的整合,更好地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同时为其他财政资金的整合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省财政厅将会同省直涉农部门,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加强考核、跟踪问效。
链接:涉农资金整合相关报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