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7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四川平昌县:小农水重点县坚持“三不三议三自主”机制 强化“三网三水三注重”建设
——平昌县2013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综述
  唐峥嵘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4/6/19    

初夏时节,笔者来到平昌县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现场,条条整齐的渠道,清水流淌,整修一新宽敞的水塘,碧波荡漾,笔直的机耕道,伸入云间,漂亮的农家小楼,炊烟袅绕,好一派田园化的景象。“通过小农水建设,修建牛角水库(中型水库)泻巴支渠,把水库的水引到田间,望天田都变成了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江口镇大运村主任孙国强指着眼前的小农水工程及3000多亩的高标准农田对笔者如是说。据了解,目前,该县2013年度5个乡(镇)18个村的小农水工程建设已全面完工,工程形象、质量优,得到了项目区群众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平昌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系川陕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幅员面积2229平方公里,辖43个乡镇,546个行政村(居)会,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30万,耕地面积62.68万亩,有效灌面31.1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1.69万亩。2013年,在实施第四批小农水重点县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的总体思路,“三不三议三自主”群众决策机制和“三网三水三注重”的建设管理机制,围绕全县“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突出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依靠民力、集中民智、实现民利,建成了江口片、高峰片、西兴片三大示范区“田成方、渠相通、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2.05万亩。工程总投资8834.82万元,整合项目投资4280万元,新建渠道177.36km,改造渠道197.32km,改造山平塘157口,整治泵站7处,新建蓄水池133口,建设高效节水灌面0.84万亩,田块修筑1.14万亩,地力保持0.36万亩,机耕道20.10km,田间道路30km,测土配方1.3万亩,防护林0.10万亩,农技推广1.6万亩。截止目前,专项项目区已超额完成建设任务,新建渠道97.47km,改造渠道98.19km,改造山平塘63座,整治泵站2处,新建蓄水池61口,机耕道4.1km。完成投资4693.19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1万亩,恢复灌面1.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6万亩,新增补充灌溉面积0.03万亩,新增节水灌面1.38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0万公斤。

一、注重机制创新,提升引领动力

项目实施坚持领导不拍板,群众说了算,做到规划群众做主,建设群众参与,成果群众享受,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农民群众治水兴水的内在动力。

一是体现“三不”。即坚决不办群众不受益的事,不办群众不参与的事,不办群众没能力办的事。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尊重民意,民办公助、整合资源,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工作思路,立足水源工程,科学布局,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平台,整合农田建设相关资金,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坚持 “村级自主申请、乡镇核实上报、县上公开比选”的竞争立项原则,公开条件,演讲答辩,专家评审,择优入围,通过竞争将项目锁定在农户需求最迫切、最积极、最支持,效益潜力最明显的地方。去年,江口镇共有8个村报名竞争比选,大运、桥沟、望江、北沙、梅垭、大宁6个村,因干群关系和谐、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筹资投劳措施具体、管护机制健全而被择优入围,照灯、摇铃2个村因群众工作不扎实、工程产权不明晰、协会组建不到位被淘汰。

二是落实“三议”。即村“两委”提议、代表审议、村民决议,把决策的过程作为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优化工程方案、落实后续管理的过程。工程建设内容、建设形式、受益群众投劳筹资等由村支部、村委会提议,形成初步方案后召集村民代表审议,最后召开村民大会集体决议。江口镇大运村通过PK获准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后,在“三议”中,全村90%的群众赞成以牛角水库为水源点,建设末梢渠道,发展果蔬产业。该村综合大多数群众意见,最后形成决议:整治牛角坑水库斗渠8.5公里,新建田间灌溉渠7.5公里,发展特色果蔬基地3450亩,受益群众平均投劳10个,土地由村委会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受益户中协调平衡,青苗损失由受益群众自行承担。

三是突出“三自主”。即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管。公开比选项目村,公开选择施工队,公开投资投劳账,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资金怎么筹集、谁来监督都由群众自己说了算。江口镇北沙村通过“一事一议”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了由7人组成的冉家湾水库北沙村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成立了资金管理、质量监督、具体问题协调三个小组,分工负责,形成并通过了土地、青苗等具体问题解决和投工投劳决议,在县水务局、县财政局、镇纪委等相关部门的现场监督下,由村委会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通过现场PK确定了专业施工队伍,签订了建设内容、工期、质量、安全等施工合同,在村务公布栏上对上述内容进行了公示,该村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工程建设质量在群众的监督下得到了有效保证。全村总共投工投劳4460个,保证了工程按计划建设任务超额完成。

二、突出“三网建设”,提升发展基础

我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依托骨干水源工程,构建现代水网、渠网、路网、林网建设,以灌排工程体系为基础,以提高水土资源配置能力和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对山水林田路池园村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规模治理、彻底治理。

一是田网建设。我县针对山丘区特点,坚持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中药材推广相结合,江口镇北沙、梅垭村发展中药材基地2560亩,大运村以路渠工程为骨架,调整田型3800亩,修建田间排灌渠16公里,新建整治耕道5公里,新建硬化田间作业道3.2公里,建设果蔬示范片3000亩。

二是渠网建设。把握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和科学内涵,按照“库为命脉水源、塘为骨干水源、池和田为补充水源”的定位,根据山区实际和项目区特点,合理布局水利工程,形成“库塘池田相通、路堰渠系配套、集雨节灌互补”的综合水利体系。农田以灌区模式规划治理,建立完善的灌排系统,全面提高灌区灌排设施配套水平,打造现代水网,完善配套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坚持“以水源工程为保障,以水网建设为重点,以平整土地为保障,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依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13年,我县以牛角坑水库、友谊水库、群力水库灌区为重点水源,建设渠道110.85公里,构建现代渠网,提高灌区域内供水保障能力,实现了“多库串联、库塘串联、水系联网,优化调度配置水资源”的水网体系,为建设“旱能灌、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奠定了基础。

三是路网建设。根据山丘区地块分布特点,深入实地开展农田现状调查,掌握真实情况,以灌区为单元,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实行水利、农业、国土、交通等整体推进,综合治理,做到“路相通、渠成网、土壤肥、产量高”,基本实现田间道路化。2013年,全县整合水利、水保、农发、交通、国土、扶贫、林业、农业等涉农资金4280万元,在大运、北沙、梅垭、黄柳村等修建田间耕作道20.1公里。在大运村着力打造产村相融、生态文明的高标准农田示范片3580亩,整治山平塘9口,建设田间灌溉渠16公里,种植优质水果1250亩,田间道路3.1公里,文明路5公里,实施风貌改造46户。

三、着力解决“三水”,提升发展活力

一是生产用水。随着小型水源工程的修建,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项目区改善了农村原有的灌溉条件,促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优化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对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大运村通过项目实施,解决了用水困难,引进业主赵建华发展500亩福建蜜柚,将实现产值350万元。

二是生活用水。土垭乡玉龙村地处边远山梁上,是一个常年干旱缺水的地方,利用今春35万元小农水项目投资来整治梁上塘1口,新建15口蓄水池,解决了该村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受到群众一致好评,群众一致认为小农水项目,特别是山平塘整治项目是一项利民、惠民的政策,对群众生活影响巨大,希望政府在今后能够争取到更多此类项目,为群众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三是水生态环境。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注重水系建设,有效拦蓄洪水,项目区内坡面水流得到有效利用,减轻了洪灾与水土流失以及对区域生态、植被的破坏等问题,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和供水保证率,保障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项目区内池、塘、堰星罗棋布,水体众多,美化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激发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项目区95%以上的农户进行了农房风貌改造和“五改三建”,不少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农家乐,促进了观光农业发展。

四、强化“三注重”,提升发展质量

一是注重实用。在项目建设中,切实把解决群众迫切需要的问题放在首位,坚决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在渠道建设上,采用预制混凝土块取代了U型渠,达到了经久耐用;在山平塘改造中,溢洪道按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大坝结构按设计方案,结构坚固,同时充分重视新技术的运用,对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建设高效节水工程。

二是注重能用。我县根据项目区工程特点及病险原因,工程技术人员集中讨论制定最优整治方案。渠道建设,根据控制灌面和水源状况,确定断面的尺寸。旱片死角区域,则采用新建蓄水池,增加水源工程,达到工程能通用,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三是注重够用。我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遵循“够用”的原则,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发展可能和水量平衡分析,科学确定工程措施和类型,做到工程上适宜,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建设不重复,工程不浪费。大运村依托牛角坑水库(中型水库)为灌溉水源,建设田间灌溉渠16.4公里,打通农业灌溉的“最后一公里”。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示范片(1)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示范片(2)

江口镇大运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库、塘、渠、池相连

山平塘整治效果

田间灌溉渠道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